密不外傳
作者:桃花露      更新:2021-05-15 07:08      字數:4708
  網 ,最快更新重生農家樂</a>最新章節!

  密不外傳

  過了幾日,秀瑤催著秦大福又搭了幾間棚子,就在養殖場的邊上搭建,然後壘了五座灶台,排成一個問號狀,可以讓它們互通火力,又買了十口鍋,五口安上另外的備著。其中最開始的那口鍋最大,往下依次減小,最後那口就是小小一口鍋了。

  另外她還讓爹去瓦窯訂做了幾隻瓦溜,就是上粗下窄的倒圓錐,底下有孔,到時候她都用。

  秀瑤早就跟他們說過要熬糖的,秦大福幾個也很興奮,畢竟賣糖可是賺錢的活計。

  轉眼進入了十月,秦家和柳家又開始忙碌起來,柳家的磨坊繼續忙碌,而粉條的生意又開始了,就是那個沼氣池暫時宣告失敗這麽久還沒有產氣,或者說隻有很少的氣。秀瑤也不氣餒,讓姥爺堅持每天攪拌,然後每隔幾天就用一隻茶壺接在管下試試有沒有氣。她警告所有人絕對不能去那裏直接點火,必須用一個容器來灌氣,然後在點火試試,如果易燃就是有氣,說明沼氣池正常運作。

  秦家這邊,織坊照舊,運作正常。而家裏,養殖場也正常,秀瑤又開始張羅著熬糖,還找了不少人來幫忙。因為還沒有正式開始,不過是自己家試試,就和平日裏大家互相幫忙一樣,是不用給工錢的。

  甜菜早就收回來,都切頭切尾地處理好,一堆堆的碼在棚子裏。

  秦大福和秦二貴幾人推了一垛出來,讓幾個婦女負責洗淨擦絲。然後另外有人燒半鍋水,將甜菜絲下鍋過滾開水,一直將甜菜都熬爛了,再用大笊籬抄出來放著一塊大包袱皮上,掛在早就做好的木架上,接著大鐵鍋將甜菜渣滓裏的水分都擠出來,仍舊流進鍋裏。

  然後繼續燒火,將鍋裏的液體一直燒得咕嘟咕嘟地滾開,一邊燒火,一邊攪拌,直到冒起黃色的泡泡。秀瑤用一根長筷子挑了挑,見開始拉絲了,便道:“嬸子,小點火吧。

  燒火的婆娘就抽出幾根花柴,將灶坑裏的火力減小,秀瑤讓秦大福幾個繼續攪拌一直熬,等水基本幹了,然後繼續小火熬。熬得成了黏稠的液體,鍋底幾乎要糊的時候,秀瑤趕緊讓秦大福等人將糖稀舀出來,放在一隻大釉盆裏。

  那邊她已經讓柳氏等人切了一些桃脯、杏脯、葡萄幹、核桃仁、炒花生、杏仁、瓜子等小食品。這邊她教著秦二貴用一隻小勺子舀糖,然後按一塊小食品進去,等涼了就是不同的果糖。

  弄好的糖都晾在一隻案子上,另外還做了一些小碗糖和板糖,都由柳氏帶人看管,涼透幹了就收進墊了包袱的盆裏放起來。

  第一鍋熬好了,這隻是秀瑤的試驗品,感覺差不多她又讓人繼續熬第二鍋。

  這一次她依舊是讓人煮甜菜,不過這一次她加了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那就是石灰乳,她自然不會告訴別人是什麽。鍋底下繼續燒火熬湯,然後還是將渣滓過濾,之後繼續熬,這一次需要不斷地向外撇出浮沫,將浮沫倒在一隻大漏勺上,瀝出清湯備用。熬得厲害的時候,糖水翻滾,似乎要冒出來一樣,秀瑤往裏加一些菜油,防止它過分翻騰。一直熬一直撇浮沫,等差不多的時候就把鍋中的清湯舀出來備用,底下的渣滓再度用包袱壓擠過濾,清湯備用。

  然後再將所有的清湯都放入另一口國內加熱熬製,秀瑤時刻盯著,等糖拉絲程度不錯,挑出一點來撚了撚,然後又舀入下一口鍋繼續熬,如此繼續,一直到最後一口小鍋,這時候原本一大鍋的糖漿就剩下一小鍋了。

  如此不斷地重複熬,秀瑤就讓人把那些糖漿都存在一隻隻備用的大鍋裏。

  一連幾天,秀瑤讓爹帶人將家裏的甜菜多熬成了糖稀,進行了石灰水的沉澱等工序,都存在大鍋裏。

  這日正忙活著,突然顧寧和馮浩然就來了,一進門馮浩然就喊道:“柳媽媽,你們家做什麽呢,怎麽這麽甜。

  柳氏忙去接待,互問了好就請他們進屋,兩人卻不肯,而是讓小廝在外麵等,他們進去參觀。

  兩人也不想打擾別人,就在旁邊看了看,馮浩然驚訝地道:“你們熬糖呢。

  顧寧也有點意外,按說市麵上的糖根本不貴,那些飴糖、黑砂糖的,都很便宜,白糖很貴,可一般人家也不會買了吃。他也不太明白秀瑤家為何要做糖,他問秀瑤,“這是要賣嗎?

  秀瑤忙活得暈頭轉向的,小臉上還沾著一團團的煙灰,隻一雙眼睛水亮亮的,她笑道:“是呀,我們要想辦法做白糖呢,白糖好賣。

  馮浩然誇張地啊了一聲,“瑤瑤,你去糖坊偷師了?

  秀瑤搖頭,“才沒呢。

  “那你怎麽知道的?都說做白糖的法子可是秘方不外傳呢。馮浩然很是好奇。

  “我做夢夢來的。都說了是秘方,她當然也不能隨便外傳了,她其實是不想解釋太多,嘻嘻一笑,就當是秘方不隨口說好了。

  馮浩然見她對自己不坦白就哎呀了一聲,俊容皺成一團,“瑤瑤,好瑤瑤,你不能這麽吝嗇,我又不會開糖坊,你就告訴我吧。

  顧寧出聲解圍:“浩然,你懂了也沒用,不要問,這是人家的秘方呢。

  “我保證保守秘密。馮浩然依舊不死心。

  秀瑤笑道:“以後等我賺了錢再告訴你。

  顧寧看了她一眼,道:“若是能做白糖,可以交付碼頭,賣去西洋是最賺錢的,餘下的可以在境內賣。

  秀瑤一想,這樣更好哎,沒想到這裏也能做出口生意,“多謝顧寧哥哥指點。她跑去用碗裝了一些果糖,端著出來,“走吧,我們去外麵說話,這裏味道太嗆了。而且也熱乎乎的,很難受。

  幾個人回到房內,秀瑤給他們沏茶,又拿了自己家醃製的果脯蜜棗給他們吃,大家說話。

  談話間秀瑤知道他們是來查看河道的,確切的說是馮浩然陪著顧寧來的。

  馮浩然笑道:“今年冬天又要出夫的,要繼續修河渠,顧寧已經幫他們繪製了河渠的線路圖呢,到時候就要從桃源村走的。

  秀瑤歡喜道:“真的嗎?要是這樣,顧寧哥哥你可是我們桃源這些村子的大救星呢,我們再也不用怕沒水了。全省大旱,黃河都見底那個是例外。

  顧寧笑微微地,“這可不是我的功勞,是大家議定的。

  “拉倒吧,沒有你給他們的河渠圖,他們哪裏議定去?馮浩然一針見血。

  這次他們去周家還有事情,也沒有留飯,顧寧臨走的時候管秀瑤家要了幾斤玉米種子。因為原本就是為了普及的,也不是為了某一家來牟利的,所以秀瑤大大方方地多給了一些。

  她還把自己後來又總結的一些種玉米的經驗交給他,都在一本本子上。

  顧寧看著那上麵的娟秀小楷,雖然不是毛筆字,倒是也挺好看的,忍不住誇了她兩句。

  倒是讓秀瑤紅了臉,連說自己就是瞎弄的。

  顧寧對她的慷慨很是高興,自從她知道做麥綽子就交給篾匠師父開始,他就覺得她是個非常大度慷慨的人。

  他道了謝,便和馮浩然坐車告辭,秀瑤和柳氏繼續去幫忙熬湯。

  忙活完了這第一道工序,下麵就不需要這麽多人了,秀瑤讓娘把做好的一些糖果分給來幫工的,一人分了幾斤回去,大家自然高興得很,都說今年過年不用買糖了。

  另外,還備了一些,讓秦顯帶去給先生,另外讓秦業帶去織房一些,送去姥爺家一些,還要送給任先生一些。雖然人家都有,可自己家做的,畢竟是個心意。

  顧寧和馮浩然剛來說過要挖河渠,這裏就來人要求村民們出夫了,秦家已經分了家,那麽每家都要出勞力,秦二貴必須去的,秦三順不想去,可也沒辦法,至於秀瑤家,她早就跟爹娘商量過,家裏需要人,果斷的拿錢買。有了錢不享受,不吃不喝,不雇傭人幫工,不花錢脫力役,還整天自己忙忙活活累死累活,那賺錢不是賺傻了麽。

  秦大福交了錢給裏正,所以秦大福和秦業多不用去出力役,周裏正少不得又感慨一些,而村民們也是說什麽的都有。人家秦家以前窮得響叮當,飯都吃不起,現在可好,一下子有錢了,連出夫都可以花錢買。

  大家也展開了研究秦家富裕起來的原因,最後歸根結底,就是分家!

  現在已經是農閑,不隻是桃源村,甚至是周圍的村子都掀起了一股分加熱!

  當然,這些秀瑤不知道,她正忙得暈頭轉向呢。

  她現在讓爹和大哥幫忙研究那個黃泥水淋瓦溜脫色技術呢,她開始以為隻要是黃泥就行,所以按照記載的辦法來時時。

  不過試驗了多次,發現有些黃泥是沒用的,要挑,最後她從鳳凰山挖到了一些黃泥土,終於試驗成功。

  她先把黃泥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將沙子等都濾掉,用最細膩的泥水備用。

  再將糖漿熬開,然後倒進瓦溜裏,瓦溜架在瓦缸上麵,瓦缸也兩麵都塗過桐油漆的,瓦溜的下端孔用麥草塞住的,糖漿倒進去之後就開始凝住。然後將麥草拿開,再把過濾好的黃泥水淋糖漿,然後將瓦溜的上口讓黃泥封住,讓其不透氣。

  糖漿的色素被黃泥水溶解,慢慢地就從瓦溜下麵的小孔滴入了缸裏,將瓦溜靜置在缸上麵的木架上,差不多靜置十天左右。

  糖漿已經被全部分解過,進行了徹底分層,瓦溜的最上層有厚厚的一層白霜,那就是雪白的白砂糖,下麵是黃白色的一些黃糖,最下麵是褐色的紅糖。

  而大缸裏麵的糖,上麵就是發黑的紅糖,最底下泥漿、黑糖之類的都有,雖然不能食用,卻是最好的肥料。到時候堆積發酵,可以用來做作物的底肥,秀瑤讓爹都攢在堆肥的地方留著備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秀瑤和秦大福等人把家裏那些糖漿都做成了雪白的白糖,都是現在市麵上最好的白糖。另外這期間秀瑤也製作了一些冰糖,就是將白糖加熱水熬開,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漿澄清沉澱,撇去浮沫濾去了渣滓,將清湯放入鍋中繼續熬製,待火候差不多的時候就倒入瓦缸內,缸內早就垂入一些細線。最後將缸放在室內,進行自然冷卻降溫,線上就開始有冰糖結晶,差不多十天左右,結晶基本完成。這時候就會有大大小小不等的冰糖,大的能有十幾斤,小的也有小顆粒。

  把冰糖和母液分離,冰糖要拿去日頭下暴曬,或者放在屋裏烘製,剩下的母液可以製作片冰糖,也不會浪費掉。

  秀瑤一共做了三百斤白糖,兩百斤冰糖,而家裏的甜菜基本用光。

  秀瑤今年本來就是想試驗一下,如果成功了,那她就要正式開糖坊,然後自己家不會種什麽甜菜的,自然是跟別人家合作。

  她跟他們預定種多少甜菜,她給多少價錢,他們都切好,她花錢買。等賣了錢,再進行最終結賬。

  如果出口順利,那她的糖坊將比粉條、織坊更能造福村民,讓他們跟著過上好日子。畢竟這些農戶,最拿手的還是種菜。

  轉眼天已經很冷,幾乎伸不出手,一場大雪之後秀瑤家基本就可以貓冬了。如今日子好了,沒必要摟草,家裏的煤炭木炭都燒不完,除了火爐、火籠的,還燒著火炕、地龍,屋裏暖和和的,連棉襖都不用穿。

  張氏原本因為分家了,心裏舒暢,想去閨女家住幾日好擺擺丈母娘款,結果去了才一日就給凍回來了。一到家就往秀瑤家跑,去了就不肯回家,在那裏住著吃喝,美其名曰陪柳氏解悶呢。

  而柳氏才沒那麽閑,她一直忙著給秀芹做小孩兒的衣裳鞋襪,春夏秋冬的做了好幾包袱還是不肯停歇。張氏看著心疼,嫌她浪費,“嫁出去的閨女了,你還那麽破費。

  柳氏倒是想留下給大業媳婦,可許二妮還沒動靜呢,她也著急,不過她自然不會表露出來。

  張氏嘀咕道:“大業娘,你說那個二妮,會不會不能生養啊。

  柳氏道:“娘,你多慮了,你看大業媳婦屁股大大的,怎麽會不生養呢,我看很能生養才對。

  張氏嘟囔道:“他三娘娘說不能生呢。

  柳氏沒聽清,問她說什麽,張氏忙道:“沒什麽,我就是聽人家嘀咕些閑話,指定是咱家過好日子,他們眼紅呢。

  現在柳氏家過好日子,張氏沒拉下,吃喝都不愁,整天還有零花錢——柳氏給的,也就夠她零花,想攢下給秦三順也沒多少,她小日子愜意的很。隻是最近聽了不少閑話,都是關於秦業媳婦可能不會生養的問題,這話還是老三媳婦聽來的,說是大姑姐讓人捎信回來,說許二妮不能生養,否則人家不能嫁給一個殘廢。

  當然,現在秦家日子好了,有錢,手殘了不算什麽事兒。可之前正靠出力氣的時候,如果真是這種情況,那也保不齊呢。

  不過她知道柳氏的性子,如今她也不敢直接說,生怕被柳氏不待見,以後就沒那麽多好處拿了。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