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禮物
作者:桃花露      更新:2021-05-15 07:08      字數:4216
  網 ,最快更新重生農家樂</a>最新章節!

  誰的禮物

  孫郎中心裏高興,麵上卻還是端著,“那個,我有個禮物送給你。他招呼秀瑤關上門,從抽屜裏拿出一隻小木匣子,遞給她。

  秀瑤接過去,看那木匣子上還雕刻著花紋,看起來像金銀花,不過她也不確定。她推開插銷,打開蓋子,裏麵是一塊素色的緞子,包著一支什麽東西。

  秀瑤將那東西拿出來,打開緞子,見是一支花梨木雕的簪子,簪頭是一枝看起來像金銀花又像黃桷蘭的花頭,簪梃上也都雕刻著簡約而流暢的花紋。

  簪子就是花梨木本身的木色,顯得簡約而又文氣,不會太過沉悶,又不會輕浮,非常適合女孩子戴。

  秀瑤看得歡喜,笑道:“孫爺爺,哪裏買的這麽好看的簪子,要很貴吧。

  “不貴不貴,沒花錢,不過是一些下腳料做的。孫郎中擺擺手,呷了口茶。

  秀瑤忍不住問是哪裏賣的,她也想去買幾枝,可以送給姐姐們。

  孫郎中眼睛一瞪,“丫頭,這樣的好事可不是常有的,你再去買,可就沒了。讓秀瑤趕緊收起來。

  秀瑤見鹽蒿的生意談完,時候也不早,她就不多打擾,跟孫郎中告辭。孫郎中拿了銀票強行塞給她,“我喜歡你欠著老頭子錢,這樣你還想著老頭子,時常來看看。

  秀瑤覺得孫郎中是想幫她,卻要說這樣的話,她也就不多說什麽,隻說一定常來打擾他,免得他太清靜。秀瑤托了孫郎中,自己也就不再去馮家,而是和爹還有大哥一起去王老大麵館,趕著騾車和驢車回家。

  出了縣城,秀瑤和爹他們分道走,她和大哥去姥爺家,秦大福幾個回家去。來的時候拉了那麽多貨他們還有點擔心,回去就輕鬆了許多,畢竟換成銀票,隨便以藏都找不到。

  而且這兩年去縣裏的路也都很平靜,就算是劫路的也不過是偶爾一兩個人,絕對沒有那種成親結隊的強盜。所以本縣的百姓也不怎麽擔心,來來往往的還是很多人,路上就更加平安。

  秀瑤就想起了齊風,他曾經抓過幾次這條路上的強盜,還受了傷的。

  不知道他幹嘛呢?她腦子裏念頭一閃而過,真是個謎一樣的人。

  秀瑤和秦業到姥爺家的時候也已經時近黃昏,仲秋時節,正是秋收忙碌的時候,田野裏有人拾掇花生,有人在種菠菜,還有人耕地耙地,準備種小麥。

  路邊人家牆內的柿子紅彤彤的掛滿了枝椏,或者牆根的葫蘆也都幹了藤很突兀地現出大大小小的留作種的葫蘆,甚至誰家高高的葡萄架也探出牆外來,紫瑩瑩的葡萄格外誘人。

  秀瑤一路哼著小曲,“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秦業聽見,笑道:“瑤瑤,這是什麽曲兒?

  秀瑤想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秦業點點頭,“好聽。

  兩人說笑著就到了柳家磨坊,傍晚時分,喧鬧了一天的磨坊才清靜下來,大家都得空休息一下,伸伸胳膊踢踢腿。

  秀瑤和秦業的到來,大家都很高興。

  荊亮也過來打招呼,如今他在柳家磨坊幫忙,和柳五一起喂牲畜、打理菜園子、到了冬天就幫忙做粉條、農忙的時候也幫忙收莊稼。原本秀瑤跟爹娘商量,讓荊亮在自己家的,可三姐不知道為什麽,很討厭荊亮,所以她就讓荊亮來姥爺家,姥爺給錢更多,足夠他養家糊口的。

  打完招呼,荊亮就去做事了,謹守本分。

  二舅媽等人商量著做什麽好吃的。老柳頭笑道:“正好有兩隻公雞這幾天搗亂,整天欺負母雞,抓來燉了給秀瑤吃。

  秀瑤忙道:“姥爺,你想吃就自己吃,可別拿我做幌子,讓那兩隻雞恨我。以為我來了就讓人家雞飛狗跳呢。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晚飯在磨坊裏吃的,陳氏用五花肉燉的鰱魚塊,一大盆,另外還有燒肉和粉蒸肉。粉蒸肉是李氏的拿手菜,將上好的五花肉切塊,然後把炒麵拌在肉裏,加點醬油和蔥花、鹽,然後上鍋蒸。雖然說起來簡單,可同樣的做法,不同的人作出來味道就不同。

  李氏做的粉蒸肉,既不膩還很香,尤其是之後每餾一次,就更香一分。而秀瑤最愛吃的就是粉蒸肉裏麵,她戲稱為最好吃的蒸肉麵,這一輩子都吃不膩。

  吃了飯,大家還是要照舊忙活的。秀瑤先回去看看那幾個織布的女工,一共六台織機,大小陳氏負責,李氏閑不住,還幫她們紡線。不過秀瑤有話,每天不許她做超過一個時辰的活兒,讓大舅媽和嫂子盯著她。

  已經賣了布,秀瑤就把錢數給她們,還對織得最快最好的那個給與了獎勵。大家看一下子就能賺差不多一吊錢,自然很是歡喜。畢竟這一次賺錢比平日在家裏輕鬆得多,既不需要自己家的本錢、棉花,也不用自己家紡線,還不用愁賣,隻要負責織布就好。

  秀瑤發了錢,笑道:“嬸子、嫂子們,發了錢晚上休息一下,明兒再來就好。

  有幾個得了錢開心地家去分享的,還有不舍的耽誤這功夫的,尤其是織得又多又快的,秀瑤還有獎勵,她們自然想下一次爭那個第一的。

  夜裏秀瑤就跟老柳頭商量了做沼氣池的事情,老柳頭不知道沼氣池是什麽,秀瑤就隨便一解釋,就好像漚糞一樣,不過要密封起來,慢慢地就漚出沼氣來。

  老柳頭哦了一聲,“那不是跟釀酒差不多,把糧食封在坑裏,慢慢地發酵?

  秀瑤笑道:“姥爺,還是你厲害,差不多。咱們要弄一個不漏水的坑才行。

  這個時候雖然沒有水泥,但是秀瑤知道要做不漏水的池子也是絕對能做的,就看泥瓦匠的手藝和土質如何,古代酒坊裏的窖池就能做到那種水準。

  第二日秀瑤就讓姥爺幾個挖坑,為了實驗一下,隻挖了一座一丈見方的坑。上午挖好了坑,晌午飯後,秀瑤幾個人就去溝裏挖那些爛泥,又兌了一半從豬圈、茅房裏挖出來的人畜糞便,還從別人家換了一些牛馬糞便,都倒進坑裏,上麵蓋上木板,再鋪上稻草之類的,讓它們在裏麵發酵。

  “姥爺,你多準備些麥秸草,另外豬圈裏和茅房裏糞便先留著,到時候我來安排用處啊。秀瑤跟老柳頭都交代好,回家過了中秋節再過來。

  她雖然很想帶秦揚家去住幾天,可這個月有中秋節,休假就隻能是那一天,她也不能耽誤秦揚讀書。想想他不過是個七歲的小娃娃,就要被逼著那麽用功讀書,她都覺得有點於心不忍。可要想學有所成,這些都是必須的,他承載著秦家、柳家、任先生三家人的期望,不能有任何閃失。

  秦揚如今也懂事,並不糾纏她,隻讓她勤來看看他,秀瑤自然答應。

  因為已經分了家,今年的中秋節老秦頭就提議去他那裏過,不過張氏寧願在大房,這樣不用她忙活,而且走的時候她還能帶走一些菜肉。

  現在日子過得好,柳氏不會計較這些,她還特意割了幾斤肉每家分了兩斤,二嬸和三嬸也都笑納了,不過背後免不得要嘀咕兩句給得少。

  轉眼十天過去,秀瑤和秦業興衝衝地去姥娘家,一到楊柳村就直奔磨坊去了。

  老柳頭笑道:“終於來了,我天天數日子呢,怎麽樣了?

  秀瑤和老柳頭幾個就去看製作沼氣發酵接種物的土坑看看,因為好奇和激動,老柳頭也顧不得臭,幾個人把木板等揭開讓秀瑤檢查檢查。

  秀瑤拿帕子捂著口鼻,拿棍子攪了攪,又讓柳升用掏糞勺子舀出來看了看,然後斷定差不多了,又讓人都蓋上。

  “咱們得設計沼氣池了。秀瑤把挎包裏的紙都翻出來,這是她在家的這些日子做好的,根據姥爺家豬圈以及周圍的位置來布置的,畫得非常詳細。

  沼氣池有一座大的,兩座小的備用,另外還有水壓間,還要恰當選擇進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進料口主要和豬圈、茅廁相通,能讓糞便每日都進入沼氣池中進行產氣。另外出料口就要在偏僻一點的地方,保持衛生,又要出料方便。

  不僅如此,沼氣池還要和溫室、豬圈連起來,到時候產生的沼氣哪怕是不方便做飯,卻也能用來照明、以及為溫室供暖,到時候冬天也能種菜,還能給豬圈提供溫度,加快豬的成長速度。

  秀瑤給老柳頭講沼氣池的好處,“姥爺,這沼氣不但能生火做飯照明,最主要的是地下的沼氣液和沼氣渣,到時候作用可大呢。能當農藥給莊稼噴灑防蟲,還能當肥料,改善土壤的效果非常好,要是給果樹施肥,結的果子又大又甜呢。而且還能用來種蘑菇呢,不隻是這樣,還可以喂豬喂魚呢!

  老柳頭聽得兩眼都發光,“丫頭,這麽好呢?

  秀瑤笑道:“姥爺,真的好呢,就是不知道成不成呢。

  老柳頭幹勁十足,“沒事,咱們有的是時間,好好琢磨琢磨。

  秀瑤點點頭,“姥爺,就算不能用沼氣生火做飯,咱也可以用沼氣液和沼氣渣當肥料、農藥、飼料的。用那個沼氣渣拌飼料喂豬,豬多長的格外大呢。

  “瑤瑤,那豬吃了不會有問題吧?雖然豬在豬圈裏也會亂吃東西,人糞什麽的都拱了吃,可這糞便發酵的……有沒有問題呢?

  秀瑤解釋道:“姥爺,發酵過以後,它不是單純的糞便了,那些沼氣液和沼氣渣,是沒有臭味的,裏麵的成分都變了,含有豐富的微生物群,營養豐富呢。

  對於什麽微生物老柳頭不懂,不過既然沒有害處,那他就放心不害怕的,“中,咱們趕緊挖起來。

  秀瑤又把圖紙給他看,讓他再修改一下,老柳頭因地製宜做了一些改動,然後又用白灰一一標出來。不過隨即又有個問題,這裏的土質不夠泥,有點沙化,當然,深挖下去是不要緊的。

  老柳飛提議道:“爺爺,瑤瑤,咱們為什麽不直接用缸呢?那種大釉子缸,不透氣還結實,又大又好用。

  秀瑤心下一動,如果要是挖圓形的沼氣池,沒有水泥肯定沒有那麽容易,釉子缸就很好的解決了問題。隻是——缸不夠大,六個立方米產生的沼氣才夠三到五口之家用的,這裏主要用於豬圈和溫室,磨坊那麽多人,隻怕不夠。

  “姥爺,我們能不能去買幾個特大的缸?

  老柳頭道:“酒坊醋坊裏有的,都很大一口,我們多買幾口,足夠用的。去燒缸的窯口買,得訂做,估計要好多天,而去酒坊這種地方買,隻要夠錢,當時就能買回來。

  秀瑤也說是,柳飛去告訴柳升讓他聯係,柳飛劃船去了東平湖附近的水井酒坊。開始人家以為他是要開酒坊之類的用,不肯賣,後來柳升就說自己家是做沼氣池,不是釀酒也不是釀醋的,又多許了錢,解釋自己家急用,如果去缸窯買一是太遠隻怕時間不夠,二是可能沒有那麽多的,要訂做,還是時間問題。

  那酒坊的老板倒是也熱心,見不是競爭者,就把家裏最大的幾口缸賣給他,反正他們還嫌太大,如今用不上。酒坊老板還特意派人幫忙用大船運回來,他們平日裏要四處送酒,運貨的船自然比普通的劃子大得多。

  柳升那邊忙活買缸,家裏秀瑤和老柳頭等人就開始挖池子,除此之外,還得找幫忙打製出氣管,材料就用銅和錫,價格不便宜,不過相比於以後的利潤來說,這點投入不算什麽。

  用了三天挖池子,然後酒坊的大缸也運過來,將缸放下池中,再進行後期密封處理等,還要用青磚砌進料和出料管道。

  人多效率大,不過十天左右,就基本建造好。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