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媳婦
作者:桃花露      更新:2021-05-15 07:07      字數:6506
  網 ,最快更新重生農家樂</a>最新章節!

  婆婆媳婦

  第二日一早,柳絮正和秀瑤說話,研究那織布機,孫氏就端了一小瓦罐燉雞進來,那香氣立刻飄散在整間房內,讓人垂涎欲滴。

  柳絮趕緊示意秀瑤聊家常話題,免得婆婆說費神。

  孫氏笑道:“艾葉燉雞,可是保胎的好東西,你喝雞湯,把雞腿和雞翅膀給瑤瑤吃。

  秀瑤道:“嬤嬤,我吃一隻雞腿就好,給我小姨吃吧。

  孫氏笑道:“你小姨先喝雞湯,回頭我還給做雞湯麵呢,好孩子,你多吃點。

  秀瑤道謝,就幫著拿碗盛雞湯給柳絮喝,她看那雞湯上麵有層油,就把油一勺勺地都撇掉。

  孫氏見了忙製止她:“這個不能撇掉,你看你小姨那麽瘦,得吃點油水養養膘才行。

  柳絮不想喝油膩的,“娘,還是你喝油多的吧,我現在還反胃呢,要是吐了就白瞎了,還是喝點清淡的好。

  孫氏一想也對,媳婦害喜,喝了油的該不舒服可能要吐。好好一隻雞,要是吐掉白瞎了。她笑道:“行,我把這油乎乎的給他們喝去。

  等孫氏端著一碗油多的雞湯走了,秀瑤慢悠悠地啃著雞腿,“小姨,俺嬤嬤對你挺好呀。

  柳絮小口小口地喝雞湯,道:“還行吧,要是能生個兒子就更好。她又壓低了聲音對秀瑤道:“你不知道,他們家好幾代單傳,總是就生一個兒子。

  秀瑤眨了眨眼,難道真有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男人的遺傳基因問題吧,不過這些她可一點都不懂。她搜腸刮肚地幫著柳絮想保胎的法子以及孕期要注意的事情,結果發現自己這方麵幾乎是一片空白。就知道懷孕的時候不能吃螃蟹、韭菜、花椒大料等,最好多吃點花生、核桃什麽的,還是因為聽人說吃這個小寶寶聰明才記住的。

  看到那艾葉雞湯,秀瑤又笑自己,生孩子這種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幾千年的文化積澱,什麽時候都知道如何保胎如何注意如何坐月子的,哪裏要她這個沒生過寶寶的現代人來操心呢。

  況且,古代這些食物,天然綠色,沒有化肥和農藥的侵害,隻要不犯衝的,吃下去就是好的。

  “小姨,你是怎麽讓嬤嬤對你那麽好的?有沒有什麽訣竅,回去我告訴俺大姐。她笑眯眯地望著柳絮,取取經。

  柳絮想了想,很認真地傳授她經驗,“像尊重親娘那樣,不過不能像和親娘那麽隨意,更不能像親娘那麽親昵熱性,當著婆婆的麵要對她兒子各種噓寒問暖,各種當回事。你要是委屈,也不能當著婆婆的麵說,你得迂回。你對她兒子好了,對她尊重了,有些小事情她也就不那麽計較。

  秀瑤點點頭,笑起來,“不過,也要看人,我看嬤嬤也是個善良人,不難相處。你對她好,她也對你好。

  柳絮笑了笑,“和你家你嬤嬤那樣的人,也少。

  秀瑤笑而不語,吃了一隻雞腿,然後把碗筷什麽的收拾了放在堂屋等廚娘來收。她對柳絮道:“小姨,你也要多吃點水果蔬菜的,不能隻吃肉喝雞湯。

  懷孕的時候也要保持飲食營養均衡,這個她還是知道的。

  就算現在沒有新鮮水果,不過古代曬幹的果脯,那也是天然無害的,沒有添加劑,沒有變質,吃了就能吸收到養分。雜貨鋪子裏有不少蜜餞果脯,桃杏、紅棗、山楂,不過她也不知道什麽不能吃,也不敢跟小姨瞎建議的。

  說了一會兒話,秀瑤讓柳絮閉目養神休息一下,她則去院子裏透透氣。

  孫大成端著個笸籮進來,裏麵裝了些蜜餞果脯,還有去冬存下的山楂和橘子,端來給她吃。秀瑤接過去,問道:“小姨夫,這些小姨也能吃嗎?

  孫大成低頭扒拉一下看了看,“我問過大夫的,山楂可不能吃,橘子少吃點無妨,這些都給你吃的。

  秀瑤道了謝,將笸籮放下,“小姨夫我去鋪子裏玩一會兒。

  孫大成從門縫看了看屋裏,見柳絮躺在炕上睡了,他放低了聲音,“走吧。

  秀瑤就跟著他去了,老孫頭和一個小夥計在忙活,秀瑤過去問了好就隨便看看。孫家雜貨鋪子果然是雜貨,裏麵幾乎什麽都有,除了日常的煙酒糖茶,還有果脯蜜餞,針線布頭,醬油醋鹽,甚至連笸籮小箢子、鋤頭掃把之類的都有。

  屋裏堆滿了貨物,門外也擺放著很多貨品,窗外一個瓷器攤兒,門前還有些農具,另外還有一個放點心的攤兒。

  這時候有人來打醬油,老孫頭去給量醬油,那人又要買包彩線,小夥計就去給他找。結果翻了半天,滿頭大汗地將一包線從貨箱子裏找出來。

  秀瑤看得汗噠噠的,這麽小個地方,那麽多東西,還真是不好找呢,也虧得他們記性好。她對老孫頭笑問:“爺爺,你們這裏多少樣東西呀。

  老孫頭笑著擦了把汗:“我自己都不知道了呢。

  那小夥計掰著手指頭數了幾十樣,最後憨笑:“還有些我也記不得了,進了沒人買就壓在那裏。

  老孫頭指了指那邊,對秀瑤道:“那個福豆倒是不錯,跟這裏的蜜餞果子什麽的一樣賣,回頭瑤瑤再給我們做些來。

  秀瑤點點頭:“好呀,不過現在沒了,得等冬天呢。

  她在鋪子裏看了看,見那雜貨鋪子除了常用的幾樣是有規律的,其他好多都疊放在一起,根本找不到。她忍不住出主意:“爺爺,你們怎麽不做幾個貨架子?把這些東西分別放在架子上,同一類的放在一起,不就好找了嗎?

  老孫頭摸著下巴,看著門外那麽多貨品直歎氣:“每天搬進搬出的,貨架子可不方便。

  秀瑤過去比劃了一下:“爺爺,你可以把屋子收拾一下,這幾間打通,然後擺上貨架子,人家若是要買什麽,可以進來挑選,就不用再滿箱子找了。當然,門外的還可以繼續放。

  老孫頭盤點了一下,笑道:“這個法子倒是新鮮,跟集市擺攤賣貨似的,看見什麽拿什麽。

  秀瑤知道他肯定想過的,自己提醒一下他就名表,“這就是一個小集市呀,爺爺,你可以叫你的雜貨鋪為小集市呀。有了這個,大家都不用去趕集,也能買到需要的東西。

  孫大成哈哈笑道:“爹,這是個好主意,以後這四外村的人到咱家來趕集好了。

  小夥計也歡喜:“五天開一次集,去一趟還大老遠的,不如來咱家近便,反正也不貴。

  這麽一說,老孫頭也有了興趣,就讓小夥計看著鋪子,“瑤瑤,咱們屋裏說去。

  孫大成也跟著進來,找了筆墨紙硯來,老孫頭早就聽兒子媳婦說過秀瑤會寫字,也不驚訝。

  貨架也不是什麽難做的東西,秀瑤那麽一說,老孫頭自己也就有了概念。然後秀瑤就說了幾點自己的建議,讓他如何分類產品,例如吃食要單獨放,幹淨整潔,不能讓人產生不好的想法。

  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防盜。

  開小集市,店家就兩三個人,若是來了一幫買東西的,他們衝進去偷拿了東西也不知道,那就虧大發了。

  老孫頭也覺得有點麻煩:“這是個事兒呢。

  孫大成道:“爹,來的都是附近的人,誰好意思偷呀。再說了,咱好好看著就行了。

  秀瑤也提了幾個建議,例如進去的時候不要帶自己另外地方買的東西,免得混淆;提供笸籮供他們用來選貨;警告一旦抓到偷盜的就扭送官府;最現成的辦法就是貨架四周的牆壁上,多裝鏡子,若是有人偷東西也能看見。

  裝鏡子的方法得到了他們的讚賞,孫大成又道:“咱們最好還是有人看著,幾列貨架一個人,肯定能看住。

  秀瑤也同意:“咱們不說是看貨的,咱們就說是幫忙選貨的。他們想要什麽,就得問價格,有個夥計管幾個貨架,他們問他也能回答,還能間接地看著防止別人偷東西。

  老孫頭挺高興地,吩咐孫大成,“家裏還有些木頭,另外去你叔家看看再要點木頭來,去外村找人來打貨架。

  這麽說岔口村沒有木匠?秀瑤立刻提議:“爺爺,俺姥爺家三姥爺木匠活做得好著呢,你不如去問問看。一樣是花錢,自然還是讓三姥爺賺錢好。

  老孫頭笑:“那自然好。他讓小夥計看著鋪子,他去要木頭,讓孫大成去一趟楊柳村,看看三姥爺有沒有功夫過來看看能不能做。

  打屋裏的家什兒一般都要來定做,畢竟不是農具,怎麽都可以用,家什兒得根據屋子的尺寸來確定。

  孫大成趕著驢車跑了一趟楊柳村去老柳家打了聲招呼,老柳頭就陪著他去找了三姥爺,晌午頭就拉著三姥爺過來。

  一見三姥爺,秀瑤就笑著跑過去,“姥爺,俺小姨夫一說找木匠,我就想著你呢,你可給俺小姨夫便宜點。

  三姥爺笑嗬嗬的:“便宜便宜,保管比他們找別的木匠來便宜。

  老孫頭原本尋思秀瑤是為了她三姥爺賺錢,現在又聽秀瑤這麽說,倒像是要給孫家找便宜似的,樂得笑道:“咱們也是親家,有活兒當然是找自己人,自己人做,咱們也放心。說著就請三姥爺屋裏喝茶。

  三姥爺擺擺手:“我這個人坐不住,咱們先看看是打什麽家什兒,說完定好了再喝茶也不遲。

  老孫頭就領著在鋪子裏看看,把商量好的小集市需要的貨架說了一說。

  三姥爺看了看,在鋪子裏走來走去,道:“中,這個簡單,能做,不用十天半個月就好。

  秀瑤又給老孫頭出主意,“爺爺,這段時間你就四處宣傳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咱們小集市,等換了貨架,正好大開張。

  老孫頭詫異地問:“什麽是宣傳?

  秀瑤笑著解釋:“就是去別的村說一說,讓人知道咱們小集市。咱這個小集市,東西更多,更便宜。不過這裏的人大部分不識字,宣傳單是沒用的。

  老孫頭幾個就商量宣傳方法,秀瑤給出了個主意,不如找那些說書的或者說快板的,給他們點錢,讓他們在編書的時候專門編一個孫家小集市係列,在四外村傳唱,人家就知道了。

  老孫頭又想哪個村又唱這種東西的。

  三姥爺聽得樂嗬嗬地,他道:“這個我倒是知道一個人,她姥娘家有個本家侄子會幹這個,他們還唱雙簧、演小戲,保管成。

  老孫頭忙讓他幫忙說合。三姥爺自然同意。

  接下來就是他們自己的事兒,秀瑤幫不上什麽忙,她就回去屋裏陪小姨。

  柳絮吃了晌飯迷瞪了一會兒,看秀瑤進來,笑道:“你還真是個閑不住的操勞命,才這麽點個丫頭就那麽能張羅。我記得你走路挺晚的呀。

  秀瑤詫異:“小姨,走路晚跟這個什麽關係。

  柳絮笑著打趣她:“小女孩兒走路早張羅命唄,你大姨不到周歲就會走,你都一周歲多了還不會。

  秀瑤笑了笑,原來瑤瑤那麽晚才會走路呀,估計跟吃不到奶營養不良也有關係。

  秀瑤待了幾天就告辭,讓小姨夫送她回姥娘家了。

  這時雜貨鋪的木匠活正忙活著,十天不到,貨架就給打好了。這段時間,孫家小集市的快書之類的也被四處傳說。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孫家小集市就開起來,開業當天,老孫頭請了踩高蹺的來表演了一番,吸引了四外村的人來圍觀。

  看踩高蹺的人多,就要買點零嘴兒,再看看小集市什麽都有,自己家這個缺了那個沒了,來的人都會買點東西回去。三天下來,孫家小集市生意爆棚,賺了個盆滿缽滿,也打出了名氣。以後好多人都來這裏趕集,就算是趕集日都懶得去擠,寧願在孫家買,反正價格也不會比集上貴多少。

  不過這些就是秀瑤後來聽姥爺他們說的了,那時候她都回家了。

  清明節氣到了,正是要忙著春種的時候。不過今年分了家,秦大福家自然不比往年那樣吵吵鬧鬧,加上秦顯也認識到了錯誤,規規矩矩地幹活,一家子同心協力的,日子過得忙碌卻也開心。

  租種的田一共種了兩畝棉花,是為了完成官府任務,秦大福覺得還是種點好,畢竟自己家也要用。眼瞅著秀芹、大業都要辦親事的,要給新人做棉被,得需要不少棉花呢。另外三畝地留著秧地瓜。這幾畝地,秦大福領著兩個兒子加上秀嫻就能幹了,也不用像老秦家之前那樣,還得晌午飯都在地裏吃。

  今年雨水充足,又租了官家的牛,不用像往年那樣用大钁刨坑點垵,而是直接用犁具淺犁地,然後點種,再耙地將棉花溝蓋住就好。這樣一來,又快又省事。

  柳氏還讓秦大福和秦顯兩個牽著牲口去幫著老秦頭家也犁地,點垵種棉花,不過老秦頭怕浪費種子給拒絕了。他覺得還是一钁頭一钁頭地刨坑好,因為犁地種的出苗肯定沒有刨坑點垵出得齊。

  他刺撓秦大福:“分了家,你聽你媳婦的也沒錯,你們想省事就省事,我這把老骨頭是偷不得懶的,還是得刨坑種。

  而張氏也對秦大福意見頗多,這樣一擠兌,秦大福心裏還是疙疙瘩瘩的,不過正趕上忙時候,他也沒有表現出來。

  秀瑤則照舊去割草,扔到糞坑裏漚肥。

  家裏除了從七姥爺家抓了四隻小豬,豬吃的是姥爺家磨好的地瓜麵粉加麩子以及地瓜葉粉。

  除此之外,秦家還在自墾田旁邊的那塊地裏劈出兩分地來當菜園,一天工夫就收拾利索,種的種、栽的栽,常吃的蔬菜樣樣都有。

  剩下的就是那片自墾田,主要就是種甜菜、向日葵、秧地瓜等,還要種幾畝苜蓿草。如今棉槐和枸杞已經漸漸起了勢,長勢很旺,之前栽的樹也已經緩過勁來,不用再擔心會死掉。

  這日秀瑤割了草去漚肥,又挖了一些野菜回來喂豬。

  秦大福和秦業幾個去外麵撿石頭回來,家裏想在自墾田那裏蓋兩間小屋子,這樣就不用睡草棚。小屋子構造簡單,比姥爺家磨坊那裏的幾間小屋大點,裏麵進去就是炕。家裏沒有青磚,買也舍不得,所以就四處撿石頭,到時候再加上土坯,就能蓋小房子了。

  柳氏把葵花種都用簸萁顛了,把不成熟的顛出去,成熟的留著做種子,然後再放在水裏泡著,過幾天發芽了就去播種。

  秀芹和秀容做好了飯,一家子正吃飯的時候,聽到外麵有人叫門。

  秀瑤的座位靠最外麵,她忙起身去應門,就見孫大成趕著驢車,正呲著牙朝她笑呢。

  這一次來秀瑤家跟以前可不同了,孫大成心裏也格外樂嗬,“瑤瑤。

  秀瑤歡喜地迎上去:“小姨夫,你怎麽來了?俺小姨還好吧。她又朝屋裏喊,“俺小姨夫來了。家裏人一聽都出來。

  大家互見禮問好,秦顯把驢牽過去和大哥卸了車,將驢拴在牆外的木樁子上,又去抱了青草喂上。

  孫大成帶了不少東西,分別用簍子、箱子裝著,柳氏道:“大成你怎麽帶這麽多東西。

  “不多不多。孫大成說著又找秀瑤,“你小姨說把織布機改好了再給你送來呢。

  秀瑤歡喜不盡,和秦大福幾個又幫忙把簍子箱子抬進去。

  大家落座,先說了一下近況,寒暄了幾句,得知柳絮好得很,孫家小集市生意也很好,都很替他們高興。

  孫大成笑得合不攏嘴:“瑤瑤,咱們那個小集市現在可有名氣呢,換的麥子米麵的多了,我們就送去你姥爺磨坊,讓他幫忙賣掉,你姥爺他們可真是忙呢。

  他又問秦家地種的怎麽樣了,秦大福也一一說了。

  柳氏招呼他們:“咱們先吃飯,你大老遠的來了,別光顧得說話。

  吃了飯,柳氏讓秀容沏茶來,過年的時候秦家買了一套茶具,另外茶葉是去姥娘家的時候,柳絮帶去給他們的。柳氏笑道:“用孫家的茶招待你吧,我們自家沒有更好的。

  孫大成樂道:“二姐家的水也格外甜。端起來喝了,他起身去開箱子和簍子。

  簍子裏是些雞蛋、鴨蛋、蜜餞、果脯之類的,箱子裏是幾匹布,另外還有一包包的什麽東西。

  孫大成笑著給他們解釋:“這個布是給秀芹的,有兩匹是現成染色的,另外我還帶了一些染料,你們喜歡的就自己染也成,再或者讓染布匠幫忙也成。

  鄉下會有人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地給人染布,不過沒有從布莊買來的好,勝在便宜,還能調色試染,覺得合意就染自己的布或者衣裳。

  秀嫻看裏麵的布都大紅色的,她道:“小姨夫,怎麽都是紅布呀,平時俺們哪裏穿這個顏色呀。

  秀芹的臉紅了,忙背過身出去,秀瑤拽了拽二姐的衣裳,秀容小聲道:“二姐,這是給大姐做嫁衣的。

  秀嫻恍然大悟,“大姐要嫁人了嗎?我怎麽不知道呀?

  柳氏拍了她一巴掌,“你知道那麽多幹嘛,快割草去吧。

  秀嫻抓了抓頭發:“娘,我去地裏劈棉槐葉子呢。

  柳氏笑道:“反正不管做什麽,你就去吧。這個秀嫻,要她在家,有些事就別想順順利利地說完,她又好奇嗓門又大,還不知道避諱。

  柳氏去拿錢給孫大成,孫大成撅著嘴,“二姐,你這是幹什麽呢?我們又不是賣不掉,大老遠送來非要你買。這是我們給秀芹的,一點心意。

  秦大福幫媳婦:“大成,心意我們領了,這禮也太多,沒有這樣的。

  孫大成嚷嚷:“瑤瑤幫俺爹想了那個好法子,如今多賺錢,我們也沒給瑤瑤好處呢,才送幾匹布給秀芹,有什麽不該的,你們就別爭了,這裏麵都是做衣裳的,做被子的你們自己置辦。做衣裳的料子自然要比做被子的講究,也貴一些。

  孫大成還怕他們推讓,便搶著說話:“我們也不是那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人,都是掂量著辦,二姐姐夫你們就別推讓了。

  柳氏和秦大福隻好收下。

  又聊了一會兒,孫大成也不多呆,就告辭趕著驢車回去。

  因柳絮有身孕,柳氏幾個自然也不多留,將他送出村去看他走了便轉回家來。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