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梵音
作者:時十木      更新:2021-08-03 18:45      字數:6105
  清晨的陽光照射到小院中,淡淡的桃花香飄滿整個院落,開始朝著外麵的街道溢出,此地的路人已經習以為常,畢竟這桃花開花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

  ??這一個月以來,寧權在這裏鑽研了不少時間的術法典籍,對於法術的理解能力倒是有所提升。

  ??穿越五年以來,這還是寧權頭一次安穩鑽研一個月的典籍,從前可都是顛肺流離的生活。

  ??實力未曾大成之前被國師手下追,被各路妖魔追著攆;實力大成之後到處攆其他妖魔鬼怪。

  ??倒是沒有多少平靜時刻可以修行術法,如今算是如願以償了。

  ??“咚咚咚,咚咚咚——”

  ??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伴隨著敲門聲響起的還有兩道清脆的董音:“寧先生,寧先生,我們給你送東西的來啦!”

  ??寧權聞言,手中的動作頓了頓,笑著站起身來,拉開了門,望著門外的陸文遠與陸梔蕭,笑道:“這次又給我帶什麽來了?”

  ??陸文遠板著臉,認真開口:“父親說,寧先生先前偶然提到過要看至聖先賢的典籍,特地讓我將這本論語送來,交予先生。”

  ??寧權驚訝的看了一眼陸文遠手中的論語,笑著接過這本書,摸了摸陸文遠和陸梔蕭兄妹的小腦袋,好似變魔術一樣的從衣袖中摸出兩塊糕點來:“替我向你們父母道一聲謝。”

  ??“謝謝寧先生。”

  ??口中嚼著糕點的陸梔蕭親昵的張了張口,乖巧地朝著寧權道謝,一個月前的陸梔蕭還比較怕生,但現在相處久了,倒是頗為隨意,對寧權十分的親近。

  ??當然,很有可能是因為每次見麵寧權都帶著糕點。

  ??這一點對一個小女孩兒來說誘惑是非常大的。

  ??陸文遠還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十分刻板的對著寧權行禮告退。

  ??兩個小家夥離開後,寧權才將笑意漸漸隱藏,打開手中的這本論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寧權前世是沒看過《論語》的。

  ??雖然是在課本上提到過了《論語》,也知道部分論語的內容,但完整的論語內容寧權卻從沒見過,因此也不知道地球上原本的論語是什麽樣子,這也是頗為遺憾的一件事。

  ??翻開論語,寧權開始研讀起來。

  ??學而篇、為政篇等明篇皆是在此,而七十二賢的名字都換了個遍,比如子路、子貢、顏回等寧權比較熟悉的七十二賢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另外的名字。

  ??而論語記載的那位儒家聖人的名字沒有記載,儒生依舊以聖人為稱,尊為‘子曰’。

  ??“倒是有些意思。”

  ??寧權笑了笑,將論語閉合了起來,裏麵倒是有不少內容都是寧權前世地球之言論,寧權也不知該如何評論。

  ??或許還真是世界線收束,搞出了個和孔子差不多經曆的人物來?

  ??一念之此,寧權便將這本論語隨手放在石桌上,推門而出,準備去老劉早點吃了早餐,順便補充一下糕點。

  ??寧權的糕點也是有限的,不能憑空變出來,如今身邊多了兩個吵吵鬧鬧的小家夥,自然要經常性的補充糕點,免得被吃空。

  ??這一個月,寧權倒是啥也沒幹,錢花的不少,計算下來自己這五年的錢基本上是很難大手大腳幾個月的,對此寧權也隻能表示生活果然不是很容易,特別是對於自己這個每天都下館子的家夥來說。

  ??要不是之前謝澄綺將自己買房的錢退回,寧權還真沒有什麽碎銀子以供花銷,隻剩下半塊狗頭金以及那幾千兩的銀票了。

  ??陽光有些耀眼,不過照在身上並沒有給寧權帶來什麽暖意,畢竟已經是臘月,臨近新年,現在的天氣已經開始冷了。

  ??雖然要過年了,但桃山縣的局勢其實和平常沒太大的變化,隻不過叫賣的小販多了不少,路邊開始編製起大紅燈籠了起來,沒什麽特殊之處。

  ??寧權輕車熟路的坐在老劉早點,隻是朝著老劉招呼了一聲,老劉便熱情的將寧權平時吃的早點送來。

  ??“寧先生,您這天天來吃我老劉的早點,也不是個事兒啊。”

  ??老劉將早點端上桌後,插空和寧權說了幾句:“您就沒個家裏人,給您做些飯菜?天天來我這吃多沒勁兒啊。”

  ??寧權連續來了一個月,算是老劉店裏的常客了,雙方每次都是有一搭第一茬的閑聊著,自然也熟絡了起來。

  ??老劉也不差這一個固定客源,上了歲數之後就喜歡當媒婆,便對著寧權勸道:“寧先生啊,我昨兒提到過,那城北郭裁縫家的閨女,長得那叫一個水靈,早就相中你了,這不,就在那兒朝著瞧,你要不考慮考慮?”

  ??說著,老劉順手指了指不遠處一個假裝買東西的少女,同時勸道:“寧先生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是時候成家了,正所謂成家立業,不成家怎麽立業呢,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

  ??聽著老劉喋喋不休的話語,寧權不由苦笑一聲,對著老劉攤了攤手,開口道:“老劉,莫提這些事,要是再提,以後我就要去其他早餐鋪子吃了啊。”

  ??“害。”

  ??老劉聞言,笑了笑,沒有繼續討論這個話題,反而開始說起新年的事兒來。

  ??正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新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自然不是其他節日可比的,老劉絮絮不停的說著自己的計劃:要給兒子買件兒新衣裳,給兒媳置辦些可以傳家的首飾,給孫子買些好吃的……

  ??一點一點訴說著自己的想法,寧權也在這裏聆聽著,時而開口說了幾句自己的想法,似乎對老劉的想法持以讚同意見。

  ??這就是普通人所想要的東西,首先是溫飽,若是解決溫飽之後就要顧及子孫後代怎麽樣,這樣平淡的事情才是正常人所憂慮的事情。

  ??寧權又與老劉閑聊了幾句之後,便從早點攤位上離開,同時去了趟桃山縣有名的糕點鋪子,花了幾兩銀子買了些糕點。

  ??寧權倒也不用擔心這糕點會壞掉,畢竟是修行中人,保鮮還是可以做到的。

  ??買完這一切,寧權便回了家,見陸融在門前徘徊,便上前一步,對著陸融道:“陸兄是在這裏專門等我的?”

  ??“倒是讓寧先生見笑了。”

  ??見寧權歸來,陸融撓了撓頭,對著寧權拱手道:“陸某確實在等候寧先生歸來。”

  ??“陸兄有什麽事情,托遠兒、蕭兒來通知寧某一聲便是,寧某自會登門,何須陸兄親自上門。”寧權道。

  ??“怎能勞駕寧先生登門?”陸融聞言,連連張口。

  ??寧權沒有與陸融繼續客套什麽,而是詢問道:“陸兄還是先將事情說了罷,若是寧某可以幫得上忙,自然會竭盡全力。”

  ??“寧先生,陸某是從淮陽來貴寶地,在這裏人生地不熟,聽聞貴地私塾頗多,雖然陸某與賤內也在家中教導孩兒,不過實在是無法與私塾先生相提並論,因此想要將遠兒送至私塾讀書。”

  ??“此乃好事。”寧權點了點頭,“莫不是因為銀兩的問題?這個無須擔心,寧某雖然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人,但也有些銀兩傍身,可以解陸兄燃眉之急。”

  ??“寧先生誤會了。”

  ??見寧權作出掏銀子狀,陸融連忙製止,苦笑著開口:“陸某怎麽也是出身淮陽,積蓄還是不少的,隻不過在桃山縣人生地不熟,沒有門路,先前購房也是施了些手段,如今要入學,需要不少本地名仕介紹,因此想尋寧先生,來幫幫忙,為遠兒寫一封推薦信。”

  ??私塾不是給錢就上的?還需要推薦信、介紹信,什麽高檔私塾?

  ??寧權的念頭在心中一閃而過,很快就明白了陸融的打算。

  ??要上的肯定不是什麽一般的私塾,畢竟一般的私塾教學質量或許還沒有陸融自己教得好,陸融想要送孩子去的私塾,應該是什麽高檔私塾,或者說是去拜桃山縣某位名仕為師。

  ??隻不過……自己算得什麽名仕?

  ??沉思片刻後,寧權也想到了什麽。

  ??陸融多半把自己當成了住在本地的皇親,所以才會讓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吧?

  ??他不知道,寧權倒是知道的,自己怎麽可能會寫什麽推薦信啊。

  ??“陸兄,寧某可能無法幫你寫這封推薦信了。”寧權道,“寧某也是剛來這桃山縣,人生地不熟,也算不得什麽名仕。”

  ??陸融聞言,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這本就是可能發生的,便朝著寧權拱了拱手:“多謝寧先生,陸某打擾,今夜……”

  ??見此,寧權笑了一聲,打斷了陸融的話來:“誒,陸兄莫急,待會兒寧某去一趟縣衙,自會有推薦信上門。”

  ??“嗯?”陸融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以,“寧先生是在縣衙有什麽熟人嗎?”

  ??“算是吧。”寧權點了點頭。

  ??寧權也見過那位餘縣令,當時還忽悠了那餘縣令,令他執政為民自會有機緣成就城隍之位。

  ??如今主動去尋那位餘縣令,令他寫一封推薦信,若是有緣,倒也不是不能贈他一些好處。

  ??畢竟在這生活了一個月,寧權見這位餘縣令倒也是盡心竭力的處理政務,惹得百姓人人稱讚,算是個好官兒了。

  ??陸融道謝道:“那陸某便多謝寧先生了,寧先生今夜若是有空,不妨來家中共飲,賤內最近學了幾手新菜,倒是可以讓寧先生嚐嚐。“

  ??寧權想了想,倒是沒什麽不妥,便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麽寧某恭敬不如從命,且先去一趟縣衙,今夜便會將推薦信帶來。”

  ??說罷,寧權便與陸融拱手告辭,朝著縣衙方向悠哉走去。

  ??幫助陸融也隻是舉手之勞罷了,這一個月來寧權與陸融相處的倒是不錯,陸融每晚都會讓他的兩個孩子帶些酒菜給寧權,寧權提出要借閱一些典籍時也應允,每日一本儒家先賢典籍,如此一來,自己幫他討要一封推薦信,倒也不是什麽難事兒。

  ??而目送寧權離開的身影,陸融歎了口氣,轉身回屋去了。

  ??陸妻也在門口等候著陸融,見陸融歸來,頗為緊張地小心詢問著:“怎麽樣?”

  ??陸融道:“寧先生沒有寫推薦信,不過卻說要去縣衙請一位朋友幫忙寫一封,不出意外的話,遠兒應是能拜入那位先生的私塾門下。“

  ??說罷,陸融露出了一個笑臉,對著陸妻笑道:“今晚寧先生也會來赴宴,提前準備準備,莫要怠慢了寧先生。”

  ??“好。”陸妻也露出了甜美的笑容,不過笑容很快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思慮,“夫君,最近一段時間,那梵音似乎越來越頻繁了……”

  ??陸融見此,眼神中微微閃過一抹忌憚與恐懼之色,但還是將妻子懷抱住,安慰道:“沒事的,都是心理作用,那些和尚也沒什麽可怕之處。”

  ??“有我在,莫怕。”

  ??……

  ??縣衙內,餘縣令打了個哈欠,忽然聽到門外有人傳報有人要見自己,登時一愣,張口道:“是何案件,為何不擊鼓鳴冤?”

  ??雖然餘縣令對民事還是竭盡全力的整頓,不過也不至於事無巨細都要過問,要見縣令可是有專門程序的,正常人可不是隨時都能見到縣令。

  ??衙役見此,小心翼翼地上來提醒餘縣令:“大人,是您之前一直要我們留意的那位……”

  ??聽到這句話之後,餘縣令直接從椅子上彈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衣冠,看了看銅鏡後,才瞪了那衙役一眼,低聲道:“若是那位先生來,直接告訴我便是,何必如此轉彎抹角?!”

  ??之後,餘縣令便朝著門外急匆匆的迎去,見那熟悉的青山身影之後,當即笑著拱手道:“見過楊先生,楊先生風采依舊,真是令餘某人羨慕呀。”

  ??寧權當初在桃山縣買房的名字是隨口虛構的名字,姓楊名文,不過餘縣令是曉得寧權姓寧,隻不過寧權不開口,他也不敢貿然說什麽,隻得一直以‘楊先生’來稱呼寧權。

  ??“餘大人,之前倒是多有冒犯,寧某不姓楊,姓寧。”寧權見此,拱了拱手後,接著道,“此番前來,是想請餘大人幫寧某一個小忙。”

  ??餘縣令聞言,內心一緊,當即嚴肅地拱手道:“寧先生請講。”

  ??對於餘縣令來說,寧權的話可比知府還要重要。

  ??“倒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需要餘縣令為寧某寫一封……”

  ??……

  ??日落西山紅霞飛,沒有壯士打靶,隻有一道人影在落霞的照耀下,走在街道前。

  ??寧權的手中是餘縣令洋洋灑灑寫了兩三千字的推薦信,看得出來,餘縣令已經將畢生所學都用上了,恨不得拿出科舉考試時的水平將陸文遠誇得天花亂墜。

  ??到了陸融家門前,陸融一直在外等候,見寧權到來,當即上前迎接,而寧權也將推薦信取出交給陸融,登時引得陸融一陣感謝。

  ??兩三千字的推薦信,確實讓陸融感到生平罕見。

  ??“寧先生,今日賤內得知您要來,特地做了些許的菜品,就等您來品嚐品嚐,看……”

  ??陸融開口,便笑著便說,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梵音,梵音入耳倒是令人感到有些頭暈,莫名的心煩。

  ??寧權見此,眉頭微皺,將即將摔倒的陸融扶住,一股靈氣悄然度入其中,維穩陸融的心神。

  ??“浮雲寺的那群和尚?”

  ??寧權在心中低喃了一句,神識瞬間遍布整個桃山縣,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和尚的影子。

  ??不過順著梵音的方向,寧權卻發現梵音來源之處竟不在桃山縣範圍之內!

  ??很快,寧權便察覺到了梵音來源的方向。

  ??淮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