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評書
作者:時十木      更新:2021-08-03 18:45      字數:2796
  蒙蒙細雨滋潤萬物,眨眼間時間已有七八日。

  ??酒樓內,寧權手握茶杯,默不動聲色的聽著說書先生講述著‘冥界帝君裁決陰司貪官汙吏’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鼻子有眼,前傳後傳都安排上了,聽得寧權這個當事人都有些驚奇,忍不住在此打賞,靜聽故事的後續發展。

  ??這評書很明顯是用這些天來新光縣流傳的故事與前不久‘酆都大帝’的消息來進行藝術加工而成的新故事。

  ??畢竟前幾個月整個新光縣都在陰司城隍的銀錢中度過,富人親身見過陰差,窮人自然也聽了不少的故事,結合之後便誕生了如今的新故事。

  ??比如評書版本,那新光城隍竟然成了某某仙君的弟子,因此常在陰氣作威作福,而寧權這個酆都大帝則是微服私訪,得知自己手下竟然有如此之事,大怒之下點了地獄司命和幽冥將軍三堂會審,判了一眾陰差罪名。

  ??嗯……劇情倒是差不多,但寧權總感覺怪怪的。

  ??不過寧權倒也沒想著辟謠什麽的,畢竟這東西辟謠還是挺困難的。

  ??莫不成要陰差把說書人帶走,一頓恐嚇之後再行其他?

  ??如此一來,這陰司和之前又有什麽區別。

  ??再者說,這評書也沒有影響到名譽什麽的,畢竟也沒有損酆都大帝這個名諱,而是講述的酆都大帝秉公處理,是個好故事,也沒必要處理。

  ??“喲,方公子,您今個兒怎麽有空來了。”

  ??酒樓口,店小二的尖聲吸引了寧權的注意力,抬頭望去,卻見得那位入了冥府作證的方安平正誌得意滿地走進了酒樓,對著諸人拱了拱手,笑道:“唉,這不故事出爐,我這個作者自然也要來聽聽成效。”

  ??這則在新光縣城內膾炙人口的故事便是出自方安平之手。

  ??話說當日方安平魂歸肉身之後,一下子文如泉湧,當即將自己的經曆寫成了一則故事,伴隨著自己的腦補,完成了這片評書。

  ??方安平畢竟是童生,考過秀才的讀書人,雖然學識不咋地,但文筆卻很流暢,他寫完了這故事之後,似乎找到了自己未來的出路,精神一振,開始四處收集其民間流傳的故事來,準備記錄在冊,寫一卷神鬼奇談。

  ??“那您可來的真不巧,剛講完。”店小二笑著回複方安平,言語中帶著些許的遺憾,“要不您繼續講講下卷,故事接下來怎麽樣了?”

  ??對於故事接下來的走向,其實眾人是意猶未盡的。

  ??現在不比寧權那時候的信息大爆炸時代,有個故事打趣兒就已經是不俗的娛樂方式了。

  ??方安平老實回答:“這故事就這麽長,剩下的我也不知。”

  ??“那這位冥界帝君、恒清太歲仙君接下來不會有什麽衝突麽?”一個客人張口嚷嚷道。

  ??“確實沒有了。”方安平陪笑著說道。

  ??恒清太歲仙君都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人物,能有什麽衝突。

  ??在聽到方安平如此篤定的開口之後,眾人一陣失望,而就在這時,方安平嘴角上揚,從懷中掏出幾張紙來,揚聲道:“冥界帝君的故事沒了,這幾天我又得來了一份新故事。”

  ??“三娘子施邪術以人為驢,救苦濟世真君下凡顯靈。”

  ??那說書先生接過了方安平遞過來的紙張,看了兩眼後,頗為驚訝地說道。

  ??那說書先生粗略地看了一眼後,對著在場眾人拱手道:“諸位客官,待我稍作熟悉,一盞茶的功夫再為大家講解。”

  ??說罷,那說書先生便不顧其他,自顧自地開始琢磨著紙張上的內容來。

  ??而方安平見狀,環視一眼整個一樓後,徑直走到了寧權麵前的席位,對著寧權拱手道:“這位先生,可否讓在下同坐?”

  ??寧權見此,笑道:“方公子隨意便是,寧某能夠在此聽書,還是托了方公子的福。”

  ??“這位公子倒是言重了。”方安平樂嗬嗬地笑了一聲,坐在了寧權對麵的位子上。

  ??不知道為什麽,他總感覺這個青衫公子有些熟悉感,好像曾經見過麵,但回憶遍了整個腦子都沒有想到自己曾經給在哪兒見過這位公子,隻能訕訕一笑,準備聽故事了。

  ??雖然這故事是他寫的,但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自己這幾天聽到的傳聞,一個關於淮南府蒿縣的故事。

  ??這故事雖然十分小眾,但方安平出奇的發現這故事竟然出奇的詳細,甚至連每一處細節都十分完整,就好像是真的親身經曆了一般。

  ??更絕的是,方安平在采取靈感之時,竟然發現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淮南府有這麽一個‘三娘子客棧’,甚至還有不少人在‘三娘子客棧’買過驢。

  ??這倒是令方安平越來越詫異,文思也如泉湧,立馬提筆勾勒,開始寫出新的故事。

  ??而很快說書先生便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這一出‘三娘子施邪術以人為驢,救苦濟世真君下凡顯靈’的故事來。

  ??故事入耳,寧權倒也聽得有滋有味,不過很快……就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兒了。

  ??這故事不就是自己的經曆嗎?

  ??寧權看了一眼方安平:這小子一天天啥事兒不幹,光在一旁寫我的經曆是吧?

  ??寧權已經聽了一處自己的故事,倒也不想聽第二處了。

  ??便站起身來,留下了茶水錢,朝著酒樓外走去。

  ??而方安平見寧權要走,當即一愣,站起身來,對著寧權道:“兄台為何匆匆而走,可是這故事不盡人意?”

  ??寧權笑道:“忽然想到有些私事,所以才會離開,倒不是故事不夠精彩的緣故。”

  ??開玩笑,這可是他的經曆,他能說不盡人意?

  ??見寧權不是在說自己故事不夠精彩便放下心來,朝著寧權拱手作揖道別。

  ??而寧權也同樣回了一禮後,淡然走出酒樓。

  ??他望著新光縣的街道,倒是比前些日子來往行人多了不少。

  ??新光縣如今的代城隍是攝魂使王宇,具體的城隍人選暫時還沒有選出,過段時間便會在玄苦明王的選拔下選出新的城隍。

  ??“淮延河啊,也是時候該去一趟,看看那大河是如何雄偉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