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聖人(求首訂)
作者:時十木      更新:2021-08-03 18:45      字數:2932
  時光匆匆而過,時至八月初一,寧權回到了他忠誠的酆都。

  ??“帝君。”

  ??守護酆都城門的攝魂使張覺自然第一時間覺查到了寧權的到來,慌張之間出來拜見寧權。

  ??“無需多禮,我不喜這種繁文縟節。”寧權擺了擺手,朝著酆都城內走去,同時張口詢問,“玄苦明王怎麽樣?”

  ??張覺對玄苦讚不絕口:“回稟帝君,玄苦明王坐鎮酆都後,宣揚佛法之精妙,令我等小鬼茅塞頓開,真當是位佛法高深的明王。”

  ??原本張覺、趙友民、王宇三個攝魂使都是稱呼寧權為‘陛下’的,而見過了玄苦明王之後,便跟著一起稱呼寧權為帝君。

  ??帝君是道家的稱呼,玄苦主動認同道家之稱呼,倒是令寧權十分意外。

  ??酆都城與之前寧權離開之前已經有所不同的。

  ??還記得寧權剛來之時,雖然依舊熙熙攘攘,但城內還是蔓延著一種詭異的氣息,而現在好了很多,隻留下陰氣森森。

  ??黑驢倒是十分惶恐,酆都鬼城的鬼氣衝天,可比陰司城隍府要更勝一籌。

  ??隔著老遠,寧權便看到了一襲大紅袈裟披在白色僧袍上的身影。

  ??“帝君。”

  ??聲音洪亮,略帶恭敬。

  ??寧權也揚聲道:“這些天來,明王辛苦了。”

  ??“帝君說笑了,本就是貧僧遺失了冥璽,致使此處生靈塗炭,惹得那浮雲寺的僧侶沾惹凡俗是非。”玄苦雙手合十,“不過這也算是一樁幸事,若是沒有浮雲寺的僧侶盜璽,恐怕貧僧難以與帝君相識,無償得知帝君之願。”

  ??就喜歡和文化人說話。

  ??寧權謙虛地笑了笑,與玄苦一同朝著宮殿內走去。

  ??其實對這裏,寧權也是十分陌生的。

  ??畢竟這酆都城名義上的大帝是寧權,但實際上寧權隻認識那三個被自己冊封的攝魂使,估計對此地的熟悉程度還不及眼前這個在這裏待了幾天的玄苦明王。

  ??“如今禎城、嘉明二地已經納入我酆都管轄範圍之內,承化、桃山與楠柳三縣寧某也已經托陸城隍去做了。”

  ??寧權與玄苦漫步在這宮殿之內,邊走邊談:“明王認為,這嘉明縣的城隍要如何挑選?”

  ??“此乃冥府之事,還需帝君做主。”玄苦雙手合十。

  ??寧權點了點頭,笑道:“我有生死簿與帝璽在手,可舉陰司科舉,招賢才入陰司,任城隍,明王意下如何?”

  ??玄苦又道:“帝君英明,貧僧無異。”

  ??這玄苦真的是來贖罪的?

  ??寧權詫異的看了玄苦一眼,有些不明所以,有一種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

  ??不過寧權還有些事情想要來詢問一二。

  ??比如大行寺,還有玄苦先前所說的太初聖人等等。

  ??這些對他們這些本土修行者而言是常識的事情,對寧權而言卻是一些比較新穎的事情。

  ??念畢,寧權笑道:“明王說笑了,寧某也有些事情想要向明王討教。”

  ??見寧權似乎有什麽想問的,玄苦倒是微微有些驚訝,雙手合十詢問道:“帝君請講,貧僧知無不言。”

  ??“敢問明王,這大行寺所在何處?”

  ??抵達宮殿,寧權看了一眼上座龍椅,毫不客氣的坐了上去,看向玄苦,淺笑道:“明王也請坐。”

  ??不過玄苦皺了皺眉,似乎驚訝於寧權不識大行寺之名,於殿下落座之後,老實回答道:“大行寺坐落於鄭國七眾山,地處邊陲,與西域接壤。”

  ??“看來明王是從極遠的地方走來,倒是辛苦明王了。”寧權聞言,神色不變,緩緩張口說著。

  ??“帝君讚譽了,些許路程罷了。”玄苦雙手合十道。

  ??“明王有所不知,寧某修行至今,倒是沒有過多理會修行界之事,如今見了明王,倒是有些問題想要詢問一二。”寧權笑了笑,接著道,“比如關於太初聖人的事情,在下隻是偶然見過一二,不知究竟如何,不知明王有何解?”

  ??“太初聖人乃道門魁首,貧僧也對其不甚了解,隻知曉太初聖人乃天地間第一尊真仙,驅逐天地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建立中土這片淨土,如今流傳的諸多修行法門多是其創立,太初聖人功德無量,我佛門也受其恩惠頗重。”

  ??玄苦雖然對寧權這個正兒八經的道家修士不知道太初聖人的事跡而感到疑惑,但還是老老實實的替寧權答憂解惑:“太初聖人開創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若是帝君有惑,或許可以前往洞天聖地前去解惑。”

  ??“多謝明王。”寧權拱手道謝。

  ??對於‘聖人’,寧權是知道的。

  ??這個稱呼並不代表著修為的境界,而是代表著地位。

  ??當初在和乾元山清遊子論道的時候,聽清遊子提過幾句當代聖人的牢騷,說什麽‘明明不是仙,姿態卻比每一位真仙更要足’之類的話語。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後,便是邁入仙境,成為正兒八經的仙人,而不是現在彼此之間你吹一句‘上仙’、我道一句‘仙長’,整的大家都是神仙一般。

  ??寧權頓了頓,再度道:“對於當代聖人,明王覺得如何?”

  ??玄苦沉默無言了片刻後,張口道:“帝君恕罪,此乃道門之事,貧僧不便過多評價道門聖人。”

  ??放屁,你剛才說太初聖人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寧權在心中腹誹一句後,又和玄苦聊了些其他事情,這才知道原來大行寺是中土第一寺,高僧如雲。

  ??也知道了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如今也隻剩下了洞天十九座,福地二十九門這四十八個修行門派,其餘都在二十四處皆在這萬載風月中消磨於世界。

  ??有的還留有傳承,剩餘寥寥幾個弟子行走世間,有的則斷了香火。

  ??也有幾家洞天福地已無真人坐鎮,岌岌可危。

  ??俗話說沒有永恒的王朝,但卻沒有想到,就連仙門竟也沒有永恒的。

  ??又聊了一些關於鄭國的風土人情之後,玄苦自稱到了禮佛的時間,要去修佛,寧權便放了玄苦離去。

  ??當玄苦離開大殿之後,幾個女鬼侍女匆匆趕來,抬著什麽東西,對著寧權三叩九拜。

  ??為首女官似乎有些磕磕絆絆,從沒有經曆過宮廷禮儀的她隻能盡可能想著一些生前戲曲裏聽到的內容,拘謹地說道:“帝君,尚衣局新縫的帝袍,請帝君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