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生死簿上
作者:時十木      更新:2021-05-13 16:28      字數:2241
  黑驢靜默,躊躇不敢向前。

  濤濤陰氣彌漫濃鬱,宛如一望無際的大海,鬼氣縱橫,骷髏悲鳴!

  血黃不堪的陰司之河在奔騰著,裏麵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麵,波濤翻滾!

  似有無數冤魂在裏麵咆哮,在洶湧澎湃之下,仿佛有無數的骷髏伸出了手!

  血紅色的曼珠沙華如血鋪成的地毯一般,遍布河岸,恐怖而又妖豔!

  就這樣,黑驢停在了往生橋前,驚恐不已,不停踟躇踱步,不敢前移。

  “怎麽,不敢過去了?”寧權見狀,笑道,“平日嫌我不帶你走,今日帶了你一遭,為何又不敢走了?”

  黑驢窘迫地嘶鳴一聲,似乎任由寧權怎麽說,它都不會上前一步。

  “莫怕,莫怕。”

  寧權笑著撫摸著那黑驢的鬢毛,在寧權的靈氣安撫下,那黑驢漸漸平息恐慌急躁的情緒,開始慢慢朝著這嘉明縣陰鬼城走去。

  過了往生橋,進了嘉明縣鬼城,放眼望去,整個鬼城都破舊不堪,隱隱有濃鬱的血腥氣味傳來,時而有黑影掠過。

  寧權知道,這是陰司輪回關閉後,殘留在裏麵的陰魂因時間太過漫長而失去神智,化為了厲鬼。

  因為沒了城隍坐鎮,所以時而有凡人、野獸誤入了此間陰府,這些厲鬼便對那些偶然進入其中的凡人野獸進行襲殺,以來飽餐一頓。

  “塵歸塵,土歸土。”

  寧權默念一聲這個在前世聽到的短句後,接著便發出浩蕩的玄門道經:“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

  這句道法伴隨了寧權挺長一段時間,超度冤魂所用對寧權而言自然也是駕輕就熟。

  伴隨著寧權口中道經誦讀,一個接著一個道經咒符顯現出,在整個陰司上空回蕩徘徊著,道韻之感油然而生。

  原本在這城中快速移動,隻能寧權進入鬼城便大快朵頤的黑影們忽然間便停下了腳步,迷茫地望向天空,看著那道韻所化的霞光,茫然而不知所措。

  緊接著,懵懵懂懂地感覺傳遍整個鬼城,鬼城中的厲鬼們仿佛得到了全身心的淨化。

  這種感覺難以用言語形容,若是硬要說出來,那隻能用一大早被迫起床後又睡了個回籠覺來形容此感覺。

  一個接著一個的黑影機會被這故意溫暖的感覺所包裹,最終消散於須臾之間。

  黑霧彌漫開來,在整個鬼城上空悠悠回蕩。

  而寧權見狀,也隻能歎了口氣。

  “這嘉明鬼城曾經也是一方陰間淨土,如今化為了這幅樣子,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

  感歎之後,寧權隻是拍了拍驢鬢,黑驢立馬踏步向前,在這嘉明陰府的解石磚板上踏出清脆的響聲,給了這座荒廢了數年的陰司帶來一股生氣。

  兩側的房屋破舊不堪嚴重風化,被腐蝕了個淋漓盡致,毫無生機。

  寧權對兩旁的建築充耳不聞,一路驅使著黑驢,來到了這陰司的正中央位置,城隍府前。

  城隍府是一座陰城之中最重要的位置,常年坐鎮城隍。

  當然,除了坐鎮城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這城隍府便是一方冥府的中央。

  這個世界並不是寧權之前的那個世界曆史,這個世界的冥府完全不同,每個縣城便有一處陰司冥府,陰司冥府之間並不相通。

  因此,從某種情況上來說,城隍府就是這裏的核心,城隍的官印便在此處。

  “嘎吱——”

  一道沉悶的聲音響起,寧權推開了城隍府的大門,踏入了此地。

  城隍府內空無一人,倒是淩亂不少,令人感到一陣雜亂。

  嘉明縣的城隍是什麽時候消亡的?寧權不知道,也不知道這城隍是因何而消亡,寧權來這裏的目的,便是將嘉明縣的冥府權限回收。

  走進了府邸,黑驢在外麵看門,寧權望著城隍府內桌子上放著的‘嘉明縣城隍官印’,伸出手來,那官印自然而然的便出現在寧權手中。

  這官印黯然無光,無法離開這城隍府內,城隍之位來源於天地敕封與香火神力,一般的孤魂野鬼就算在這裏拿到官印也毫無作用,根本無法成就城隍之位。

  不過這官印在寧權手中,卻有不小的作用。

  寧權在心中默念一聲,酆都帝璽便出現在這城隍府內,這酆都帝璽一出現便強勢將嘉明縣城隍官印給死死壓製,而嘉明縣城隍官印見了這帝璽也就像是臣子見了皇帝一般,隻能臣服。

  隻用了幾刻鍾的時間,那酆都帝璽便在嘉明縣城隍印上留下了一道印痕,而寧權也靈氣流轉,漸漸掌握了此地。

  緊接著,寧權便感覺到了十分清晰的感覺,仿佛對這裏十分熟絡。

  雖然沒有那種一切生殺掠奪盡在掌握的感覺,但還是有一種這裏是家的溫暖感。

  “這就是城隍的感覺?”

  寧權呢喃自語一聲,忽然神念一動,感覺自己袖中傳來一陣熾熱。

  見此,寧權將袖中那傳來熾熱感的物品取出,竟是那生死簿!

  “嗯?”

  寧權愣了一下,翻開了頁,原本空無一物的白頁多了許多鎏金小字。

  “中土南魏餘州政和府嘉明縣?”

  出現在目錄中的字跡讓寧權為之一愣。

  融合了城隍官印,掌握一地冥府之後,這個生死簿就會出現與本地相關聯的信息?

  這可把寧權嚇了一跳,這嘉明縣再怎麽落魄,也是有十多萬的百姓,這一人一個名字,豈不是把生死簿撐爆了?

  於是,寧權連忙翻開,卻見生死簿上隻是寥寥多出十一個名字而已。

  “嗯?”

  寧權愣了一下,順著這十一個名字看去。

  第一個名字是宋致方,寧權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下麵卻標注著剩餘壽元還有七年。

  接著,宋致方的生平便展現在寧權眼前,宋致方是個書生,在貞安二十四年中了進士,如今已經有五十七歲。

  他如今在禎城養老,辭官之前官至禦史中丞,也算是嘉明縣出的大官兒之一了。

  貞安是魏國三世皇帝魏昭帝的年號,也就是寧權的祖父。

  “看來……這生死簿上也不是人人平等,隻有凡俗間的大人物才配記載在其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