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統合之法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9      字數:3450
  【實在抱歉,這兩天做了個小手術,身體狀態實在吃不消……今天這一章趕在轉點之前也沒能寫夠三千,隻好提前上傳,漏了一些,這才補上……萬分抱歉!】

  許辰還未出門,周康便急衝衝的闖了進來。

  李倫死了,這個消息來得有些突然,得知之後,許辰雖算不上驚愕,但多少有些感慨:“這麽快?”

  的確有些快,許辰剛準備對馬師兄動手的時候,李倫才剛到北麵的淮陰郡,朝廷調撥的十萬大軍都不曾到位。這才短短三天,李倫竟然死了!

  “怎麽死的?”許辰很好奇這家夥究竟是不是死在戰場上的。

  “別提了!前日,河北郡調撥的三萬大軍一到,這家夥就迫不及待的南下了,領著三萬騎兵一路橫衝直撞的殺到楊壽,結果被人包了餃子,三萬大軍全軍覆沒,自己也死於叛軍之手。”周康頗為無奈的歎息道,倒不是他為李倫的死感到悲傷,隻是有些可惜罷了。

  事情的真相自然沒有周康說的這麽簡潔,但歸結起來無非就是李倫立功心切又輕敵冒進。

  江南這些年早就超過關中,成了朝廷的賦稅重地,對於揚州的這次叛亂朝廷上下十分重視,不惜劃撥十萬兵馬以供李倫調配,為的就是畢其功於一役,盡快平定江南的叛亂,穩定局麵、恢複賦稅。

  河北郡的騎兵都是從邊境上調來的強軍,戰鬥力毋庸置疑,可也恰恰是這些強悍的軍卒使得李倫信心暴漲。離開長安時受老將提點而保留下來的一些不多的謹慎也在這三萬騎兵到來之後,消失的一幹二淨。

  南舟北車,這樣的常識作為將門世家出身的李倫還不會忘記。南方多山水,不宜騎兵大規模作戰,這一點李倫當然也不會蠢到忘記。於是,李倫便選擇了揚州西北麵的楊壽作為突破口,楊壽這邊雖說也依山傍水,但地勢較為平緩,河流淺、窄,分布也不算密集,還是有騎兵用武之地的。

  而且為了出其不意,不給叛軍間諜通風報信的機會,李倫在這三萬騎兵抵達淮陰的當天便下令南下揚州。三萬騎兵俱是一人雙馬,騎兵騎於馬上,一路趕來淮陰,實則體力也不曾消耗許多,故此也算不上疲兵。

  可以說在開戰之前,李倫除了有些立功心切之外,整個部署並沒有太大的過失。

  然而他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叛軍的首領實在是太聰明了!或者隻是他們準備功夫做得太足了,早在這三萬騎兵南下淮陰之前,李易、華清等叛軍的一幹頭腦,就已經做好了千百種設想,也就是一個個由華清提議的戰前預案。李倫能想到用騎兵突襲,李易這幫多智近妖的家夥又豈能想不到呢?

  當然,要說李易一開始就在楊壽布好了天羅地網等著李倫前來也不現實,叛軍留在大江以北的人手本就不多,千百個預案既然做出來了,自然需要相應的人手去執行,李易實則在楊壽安排的人手並不多。

  但問題就在李倫一路精進的時候動靜實在太大,三萬騎兵,六萬匹戰馬的動靜想不大也不可能。而李易在揚州準備多年,信息傳遞的速度早就做到了比騎兵突進速度還要快許多的地步。

  如此一來,李倫的千裏突襲哪裏還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短暫的權衡之後,李易就將全部的兵馬調回,統統布置在楊壽西麵的山區,而楊壽的東麵不遠便是運河,叛軍的水師可也不弱。而這幾天明明下了幾場大雨,但楊壽境內的幾條河流卻反倒水位偏低,對於這一切,一心趕路的李倫又偏偏沒有注意到。

  等到李倫涉水渡河的時候,上遊突來一股洪流……

  到了這一步,戰況便沒有多少懸念了。河北騎兵雖然驍勇,但在被大水浸濕的河灘上卻實實在在的泥足深陷,而河流漲水之後,叛軍水師的大船又輕而易舉的開了進來。

  兩麵夾擊之下,李倫隻好率眾北退,卻又沒想到李易特意令秦剛從東北繞行數百裏拐到了此處,截斷了李倫的撤退之路。

  “此戰,主將李倫戰死,三萬騎兵死傷慘重,逃回淮陰的不足五千人,六萬多匹戰馬更是被叛軍一股腦兒的搶了去。”說到這裏,周康便越發的痛心!

  “怎麽?也想過把霍去病的癮?”許辰笑了起來,老四的那點小心思他自然一清二楚。

  “這年頭有不想領著數萬騎兵縱橫千裏的將軍嗎?”周康理所當然的回道。

  許辰無奈的搖了搖頭,大唐騎兵天下無敵,馬踏山河這樣的憧憬流淌在每一個唐人少年的血液中。隻不過這樣的憧憬對許辰這個異類來說沒有太大的誘惑。

  “行了,回頭讓鄭泰跑一回大食,給你帶些大食馬來,省得你天天惦記。要知道大食馬可要比大唐的馬好上許多!”許辰看到老四還在那鬱悶便沒好氣的笑罵道。

  “鄭泰這回回來,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再出海呢!要等他把馬帶回來,這場叛亂早完了!”身為少年們的操練人,周康可對人手不足的問題有更加直觀的體會,他知道這一次鄭泰回來後,隻怕要有一陣子沒法下海了。

  “對了,其實還有辦法!”周康突然間靈光一閃,便急忙說道:“按照大哥分析的,加上華清傳回來的消息,北麵的叛軍的確隻是在拖延時間,既然他們真正的目的乃是經略閩浙一帶,那麽定然無法發展大規模的騎兵,此次繳獲的戰馬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個累贅,到時撤退都不好撤,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讓華清幫著從叛軍手上買一些戰馬過來?這樣一來,他們少了麻煩,多了錢糧,豈不是皆大歡喜!”

  望著周康那迥異於尋常的興奮模樣,許辰盯著他說道:“你這話要是讓老師聽到了,會打斷你雙腿的!”

  周康笑嘻嘻的回道:“大哥的腿隻怕會先斷的!”

  “我教出來的都是些什麽人啊!”許辰拂額歎道。

  “嘿嘿!”周康傻笑著。

  “行了行了,這事等我們把城外那群蒼蠅解決掉再說吧!”許辰擺手說道。

  “嗯!”說道城外的這幫家夥,周康也再度了認真起來。萬安早就到了升州,對於他的來意,周康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加上這些天他掌著升州城的城防,對於城內來了些什麽人知道的一清二楚,於是便開口匯報道:“和城外一樣,升州城內這幾天也來了不少生人,應該就是萬安所說的那些宗師境高手了!”

  “他們都在哪?”許辰問道。

  “來的人不少,足足二十多個,隻不過成分很複雜,一撥一撥的進城,進城後便四散開來,輕易不與其他人碰麵,這幫家夥功夫又高,一心隱藏起來,想要找到他們很難!”周康回道。

  聽完後許辰的眉頭便不由的皺了起來。

  “大哥,城外的家夥現如今已經聚到了一起,除了已經碰過麵的八個,還剩十二個,這些人一旦聚集到了一起,戰鬥力可不是當初二人一組能比的了的!我看那些個宗師境的家夥一定也是看到人家聚到了一起,人數眾多不好下手,可又不甘心就這麽離去,這才會藏在城裏等消息。我們要是想依靠這些宗師境的家夥對敵,恐怕很難啊!”周康說道。

  許辰淡淡的點頭,沉默了一會兒,開口問道:“前幾日攻城的楊詢去了哪裏?也被李易調去楊壽了?”

  周康不明白大哥怎麽一時間又將話題引到楊詢身上去了,但還是飛快地回答道:“沒有!楊詢昨日突然退兵,如今正駐紮在大江北麵的江浦。”

  “哦……”許辰聽了,微微點頭。

  “三萬騎兵雖然沒了,但是朝廷當初下令劃撥的其餘七萬兵馬卻還在向著淮陰郡趕來。雖然李倫如今戰死了,但想必朝廷很快就會再派一個大將過來,這一回武將世家們應該不可能再得逞了,來的必然是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許辰自顧自的說著。

  周康聽的有些疑惑,隻好開口問道:“這些對我們統合這幫宗師境高手有幫助嗎?”

  如今來到升州城的宗師境高手共有二十幾人,看上去數量已經十分龐大了,畢竟按照魯智的說法,整個天下也不過百人而已,而且這還不算得到了消息正在往升州趕的。

  然而城外的修真者卻有足足十二人之多,按照以往江湖上的慣例,想要擊殺一組兩人修真者至少需要四五名配合默契的宗師聯手方才有一線希望。

  可如今趕到升州的二十幾名宗師境高手卻是互不統屬,乃至相互間還有著不小矛盾的人,現如今隻怕都在窺視城外的修真者,所以才沒有將相互間的矛盾挑開,可要想讓他們聯合禦敵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對於這些宗師境高手而言,修真者的丹藥是他們唯一的追求,對吧?”許辰這話不光是對周康問的,同時還看了身旁站立著的魯智、柴老二人一眼。

  三人聽了自然默默點頭。

  “那這就好辦多了嘛!”許辰笑了起來,接著說道:“就怕他們無所求,既然這些人為了修真者身上的丹藥都可以暫時放下相互間的仇怨,那麽讓他們暫時聯合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要怎麽做?”周康問道。

  “簡單!先從世家大族出身的宗師境出手!”許辰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天下的宗師境,大部分都出自世家大族,或至少與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學武本就是件奢侈的事情。既然出身世家大族,那就好辦多了!直接讓朝廷下令,征調這幫人暫時入伍,借著平叛的名號,他們也能省下不少的麻煩,畢竟要不了多久,叛亂就會徹底蔓延到升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