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擇將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8      字數:3468
  徐番此刻正在書房忙碌,對於大門前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徐伯便直接將王策領到了書房。

  “老爺,三少爺到了!”徐伯看茶之後便退下去了。

  “來了?坐下等會兒,待我將這封奏折看完。”徐番展開一封奏折,目不轉睛的一邊看著一邊說道。

  王策坐著安靜的等了片刻,徐番在奏折上貼上了一張小條,上麵寫著自己的意見,這表示這封奏折過後還需上呈皇帝決斷,宰相們隻能提出意見,也能看出奏折上書之事頗為重要,宰相無法自專。

  徐番合上了奏折,衝著王策問道:“這回帶了多少糧食來?”

  “這回來了兩艘船,一共兩萬石糧食。”王策回道。

  “好!如此一來長安城的危機就算徹底解決了!回頭就讓糧鋪把糧價降到三十文一鬥,有了這兩萬石糧食,我倒要看看,那幫糧商們還撐得下去不。”徐番的笑容中的寒冷,沒有絲毫的掩飾。

  這些日子以來,糧商們感受到了徐番強硬的壓力,而徐番自己又何嚐不是殫精竭慮。

  徐番也有自己的班底,可那些人大多是幾十年前隨著李隆基一起創業的老人,這幫人大多數早已成了功勳權貴。

  這樣的一些人,有身份、有地位,但是麵對著如此賺錢的良機卻又不會輕易的放棄。

  剛開始還可以說是給徐番一個麵子,有所收斂,可到了後來這幫人的耐性漸漸消失,雖然還沒到直接站出來與徐番作對的程度,但暗中做些手腳卻是經常的事。

  而徐番自己也清楚,要是糧食危機不盡快解除,那麽他們之間那些尚存的情誼,恐怕就要真的被磨滅殆盡了。

  知道揚州已亂的王策卻沒有那麽樂觀:“老師放心,升州的船廠又有幾艘船下水了,等過些天,還會有三萬石糧食送來長安。”

  徐番想了想,說道:“也好!如此便更加穩妥了,接下來的糧食就不用送到長安了,南方本就是重災區,你們自己也要多儲備些才好。”

  “知道。”王策答道。

  看老師這個樣子,似乎還沒有得到揚州已亂的消息,王策心裏便想著是否要把事情說出來。當初在船上跟鄭泰說的那個理由自然隻是個借口,如今那令他頭痛的事已經發生了,這所謂的借口自然也就沒了必要。

  隻是,還沒等王策開口,書房的門便被人推開了!

  “先……先生!快!快隨咱家進宮,聖上急詔!”孫德勝與徐番的關係不同尋常,為此門外的徐伯也就沒有攔他,由著他氣急敗壞的將門推開,氣喘籲籲的說著。

  “怎麽了?”徐番心中一驚,孫德勝這副摸樣,隻怕真是出大事了!

  “出大事了!揚州……揚州淪陷了!”花大進宮匯報的時候,孫德勝正好就在李隆基身旁。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自然驚怒交加,隨即便連忙令孫德勝出宮急詔三位宰相並幾位老將入宮議事。

  孫德勝一出大殿,便連忙吩咐了幾個宮人前往他處傳詔,自己則親自來給徐番送信。

  “你說什麽?揚州淪陷?怎麽回事?”徐番大驚失色,立馬站了起來,避開書桌,衝到孫德勝身旁,問道。

  “內衛傳來消息,揚州淪陷了!”孫德勝再次強調道。

  “誰幹的?”徐番問後,瞬間便反應過來:“楊家餘孽幹的?”

  孫德勝點頭道:“不錯!”

  “聖上在哪?”徐番沒時間多考慮,立刻便要去尋李隆基。

  “聖上正在含元殿內等候!”孫德勝回道。

  “那還不快走!”說完徐番便要奪門而去。

  朝廷出了大事,皇帝招人議事,這等事務看上去好像沒什麽玄機,但孫德勝心中有鬼,畢竟當初自己也是去過南方的,而且還黑了皇帝大筆的銅錢。如今揚州亂了,究其原因孫德勝自認好像與自己也有些關係,所以這才會火急火燎的跑來徐番這裏實則是為了找個對策。

  然徐番這時候可沒功夫去管孫德勝心中的小心思,不容孫德勝開口相問,就要快步離去。隻是剛走到門前,卻想起王策還在,於是便回頭說了一句:“你先在家裏住下吧!”

  “不用了……”王策正要拒絕,徐番卻恍然間明白了些什麽似的,回過身來,盯著王策問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迎著老師銳利的眼神,王策哪敢不說實話,硬著頭皮點頭道:“是……”

  “那你為什麽不早說?”徐番吼道。

  “剛想說來著……”王策低著頭嘟囔道。

  “哼!”徐番從鼻孔中出聲,平複之後,卻突然說了一句:“走!你小子跟我一起去麵聖!”

  “啊?用不著吧……”王策小意的笑道。

  “跟著來!”徐番卻隻是生冷的回了一句,不容王策多說什麽。

  “哦……”王策知道逃不過去,隻好頹然應下。

  孫德勝急急忙忙的進門,直到後來才發現王策也在,心中一想,自己做的事好像與王策他們關係更密切些,直接問問他們的看法豈不是更好。

  於是,孫德勝立馬笑盈盈的向著王策迎了上去:“原來王兄弟來了啊!來來來,這邊走……”

  徐番一行三人,沒有走朱雀門,而是從距離更近,皇城西麵的順義門進到了皇宮大內。

  一路急行趕到含元殿的時候,殿內隻有李隆基、花大二人,其餘兩位宰相以及幾位高級武將還沒能這麽快趕來。

  “你來了啊。”李隆基心情不好,態度也就十分冷淡。

  “聖上,具體情形如何?揚州城現在是個什麽情形?”徐番一進來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你自己問花大吧!”李隆基不耐煩的擺擺手。

  徐番於是便看向花大。

  花大回道:“剛傳來的消息,揚州城已經被攻下了!揚州軍府的府軍全軍覆沒,如今叛軍正在向揚州四周的郡縣進軍。”

  徐番一聽,頓時大氣:“怎麽會這樣?揚州城的守軍都是幹什麽吃的?連一幫烏合之眾都打不過,朝廷白花那麽多糧餉養他們了……”

  “他們沒糧餉!”李隆基憤憤道,可隨即又想到這些事都是在徐番上任之前就發生的,而且自己還趁機撈了一把,底氣不足,自然也就發不出火來了,隻好偏過頭去。

  徐番也被這句話驚醒,怒火漸漸平息,回想起揚州這半年來.經曆過的事情,回頭再來看現在這個結果,也就不覺得意外了。

  就在含元殿內陷入沉寂的時候,李林甫、林希烈,外加幾位朝中級別最高的武將陸續趕來。

  隨後,花大再一次向眾人介紹了一番揚州城的現狀,接著李隆基便問道:“都有什麽看法,說出來吧!”

  武將們最怕的就是不出事,一遇到叛亂簡直比見了親爹還要親!一個粗狂些的武將立馬便站出來喊道:“這有啥好說的?當然是打啊!”

  另一位也不甘示弱:“不錯!不過就是些烏合之眾罷了,聽花大人的意思,揚州城原來竟是早就被動亂折騰的殘破不堪了,難怪會被輕易的拿下,既如此,這幫烏合之眾也就無以為慮了!”

  “就是,聖上,讓我領了一萬兵馬,隻消一月的功夫便能把他們殺個片甲不留!”這位更直接,已經開始立軍令狀了。

  “半月!”當然自有更直接的人……

  看著這幫平時朝會一言不發、老神在在的老將軍們此刻竟如頑童一般,氣急敗壞的爭搶著,三位宰相一時間無言以對。

  唐代最重軍功,然到了玄宗朝,大唐國力鼎盛,僅有的戰亂也多在邊疆,李隆基又喜用胡將,這幫朝中的武將世家們早已饑渴難耐了!

  沒有軍功,武將們便不得晉升,如今文官權力日漸壯大,朝中的武將世家處境便愈發的艱難了。

  如今好不容易出現了一次叛亂,對手又是一幫烏合之眾,白得的軍功誰不愛?哪裏能不爭個頭破血流呢?

  “行了!”李隆基被這幫人吵得頭都大了,便出聲打斷了武將們的爭搶。

  轉過頭來看向坐在另一邊的三位宰相:“宰相,你們怎麽看?”

  林希烈是首相又管著兵部,自然由他先說。

  “朝廷出了叛亂,聖上隻管派得力的將領領兵平叛便可,糧餉、輜重,臣隻會做好!”林希烈雖然管著兵部,但在軍中並無勢力,是以無欲無求,再者對軍事上也不太懂,自然不敢多說,隻說了幾句冠冕堂皇的套話。

  李隆基見此,不喜的皺眉,接著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其實對軍事也不甚了解,但畢竟做了這麽多年的宰相,也處理過不少軍國大事,知道這等大事最忌操之過急,於是便開口道:“聖上,如今揚州城已然淪陷,我們就算再急也無用處,不如一麵清點兵馬,擇選良將;一麵多派人手打探叛軍的情報,知道的越多,對我們越有利!”

  “嗯。”李隆基這才稍微滿意的點點頭,最後看向徐番。

  徐番想了想,說道:“揚州的事隻怕沒那麽簡單。”

  徐番對於軍事不太了解,但是揚州城這場叛亂的緣由,徐番卻知之甚詳,他心中覺得這場叛亂若是光靠武力,隻怕難以奏效。

  “有何不同尋常?”李隆基問道。

  “這個……”徐番剛想把來龍去脈全部為皇帝解說一遍,也好為皇帝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足夠的情報,可轉念一想,當初自己默許許辰發動地皮風波的時候,心中未嚐沒有一些自己的私欲,如今這些東西可就不好當眾明說了。

  “我的學生,他剛從升州來,離揚州很近,知道的多些,不如就讓他為聖上解說一番吧……”徐番隻好將王策抬出,心想你們自己惹的事,總該自己站出來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