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戲-徐番的糾結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7      字數:3309
  本來,以如今小石頭的身高做出這番姿態來,有些不太合適,但是配上他那張稚嫩的臉龐以及童聲,便隻會讓人覺得滑稽中帶著一絲可愛。

  “好酒!”聞到酒香後,忍不住出聲的卻是一直坐在那裏不曾言語的程教頭,光看程教頭那魁梧的身形,便知也是一個貪杯之人。

  這一聲讚歎,頓時將屋內眾人的視線都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老師,您這裏還有客人?”許辰說道。

  “都不是外人,你們找地方坐吧!”剛才許辰不在的時候,徐番將其罵的狗血淋頭,如今在客人麵前卻又不再多說什麽。

  “好的!”許辰隨即便在屋子裏拉過幾把椅子,和少年們一同安靜的坐下了。

  徐番這才指著程教頭對孫德勝問道:“不知這位是?”

  孫德勝這才介紹道:“這位乃是金吾衛兵曹參軍程若水,程將軍。”

  徐番衝著其點頭示意,程若水不敢怠慢,恭敬的回禮。

  “程將軍可是盧國公程咬金的曾孫,如今盧國公程若冰的弟弟。”孫德勝接著說道。

  “哦,原來如此!”徐番自然認識程若冰,隻是從未見過程若水這個兵曹參軍,是以有此一問。

  盧國公程咬金一家傳到了如今這一代,曆經了長安城內數次動亂,早已沒了初唐年間的那份鼎盛。

  就連盧國公這個爵位也是程家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得以襲承的,畢竟雖然李世民當初說的是世襲罔替,但是後來殺的人,罷黜的爵位,哪裏又少了?

  隻是如今的盧國公程若冰卻麵臨著一個很大的危機,程若冰身為長子,沿襲了爵位,但是人到中年卻至今無子,反倒是弟弟程若水膝下有兩個兒子。

  勢弱的程家如今在朝堂上自然沒了多少影響,就連程若水這個二公子也隻能在金吾衛中當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兵曹參軍,頭上還有一個上.將軍、一個大將軍、兩個將軍。

  兵曹參軍平時多在軍營之中,是以徐番從未見過。

  這一回能讓玄宗李隆基選中程若水來擔此重任,還是因為他和孫德勝的關係不錯,而金吾衛的上.將軍不是別人,卻是高力士本人,所以在選擇陪同的武官的時候,孫德勝便推薦了他。

  所以,對於這一次任務,程若水十分在意,要是能在這一次表現好了,不僅能在皇帝麵前露臉,就連在頂頭上司高力士那裏也能大出風頭,到時候連升幾級也是有可能的。

  而對於徐番這個連孫德勝都如此在意的人物,程若水自然不敢怠慢。

  “末將見過徐先生!”程若水抱拳參拜道。

  徐番微微頷首,隨後也指著許辰等人對著孫德勝介紹道:“這幾個臭小子就是我收的弟子了!”

  說完便衝著許辰等人說道:“還不過來見過你們孫師兄!”

  許辰、陸浩、石磊三人聞言,連忙起身上前,恭敬地行禮道:“見過孫師兄!”

  “不敢!不敢!幾位都是少年才俊,來日都是要考科舉中進士的!老奴一個殘缺之人,怎敢做幾位的師兄,還是叫我老孫吧!”孫德勝連忙起身擺手道。

  徐番一看,搖頭不語。

  許辰的眼力勁哪裏會差了?一看孫德勝那白嫩的皮膚,還有那嘴角明顯是貼上去的胡子,那顆七巧玲瓏心一轉便明白了過來:“哦!原來這個孫德勝是個太監啊!沒準還是個大太監!看他這幅模樣,想必以前也受教於老師,隻是如今卻不好意思在外人麵前承認,這好辦啊!”

  於是,許辰再上前幾步,親切的笑道:“孫師兄這話就說錯了!聖人都說有教無類,顏回的師兄還有賣菜的打漁的呢!小子不敢自比顏回,但是老師可是當世的聖人啊!孫師兄要是再推辭的話,那不是埋汰老師嗎?”

  徐番一聽,焦急說道:“臭小子,有你這麽誇人的嗎?”

  許辰卻隻是笑嘻嘻的說道:“老師我沒誇你啊!我說的都是實話!”

  “你!”徐番語塞,知道在許辰這裏討不到便宜,也就閉著眼隨他去了。

  一旁的孫德勝被這師徒兩個一陣打岔也隻好應了下來:“唉!”

  “好了好了,師兄,這第一次見麵是不是該給個見麵禮啊!”許辰再一次笑嘻嘻的說道。

  孫德勝一聽,連忙伸手在身上摸索起來,找出幾樣物事,有小顆的夜明珠、有玉墜、玉佩等物,都是些隨身佩戴的飾物,自然也不是凡品。

  “來的匆忙,也沒準備些什麽,還有兩位師弟沒來是吧?無妨,下回我親自登門拜訪!”孫德勝將東西一一分給許辰等人,如是說道。

  在上首坐著的徐番見狀,說道:“這幫臭小子才不缺錢呢!你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的那些錢還沒這幫臭小子的一個零頭多!”

  徐番說是這麽說,卻也沒有阻止,他自然知道這是許辰有意為之,為的便是讓孫德勝坦然接受這個“師兄”的身份。

  “老師,瞧您這話說的,長者賜不敢辭嘛!這麽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哪裏是錢能買得到的呢?”許辰再次發揮著厚臉皮大法。

  “行了!一邊呆著去吧!”徐番揮了揮手,趕蒼蠅般說道。

  一番冗長的寒暄過後,真題也就提了上來。

  “德勝你這次來,是為了給聖上辦事吧?”徐番雖然早已猜到,但是依舊問了出來。

  孫德勝忙點頭道:“先生想必已經猜到,的確是聖上讓老奴前來,來之前聖上曾對老奴說,如若有困難便來找先生。”

  徐番聞言,沉默不語。

  每過幾日,玄宗皇帝便會從長安送來許多整個大唐的情報,甚至於比政事堂得到的還要詳細。

  徐番與玄宗皇帝的關係有些複雜,三十多年前,徐番還是個剛剛加冠的青年,而玄宗李隆基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那時候李隆基還未登基,靠著皇子的身份當著宰相的位子。

  徐番便是在長安遊學的時候遇見了微服出訪的李隆基,也許是氣味相投,又或者年輕時才華橫溢的徐番吸引了李隆基,反正便漸漸與之熟稔了起來。

  在後來推翻韋後和太平公主的鬥爭中,一身正氣的徐番堅定地站到了李隆基這邊,並為之搖旗呐喊,寫了許多斥罵韋後亂政,太平公主篡權的檄文。

  在當時那種混亂的時局下,雖然李隆基身為皇子,占著大義,但是韋後欲效仿則天皇帝,常年把持朝政,太平公主更是在長安經營多年,李隆基的實力算不上多強。

  也正是因為有著徐番在那賣力的宣傳,吸引了一大批同樣熱血的青年學子,其中不乏許多世家子弟,也算是為李隆基的鬥爭拉攏了不少的同盟。

  雖然這一切都是出於徐番的本心,但是李隆基卻未忘記這位算得上是他好友的人,在玄宗一登基後,便有意論功行賞,封他一個三品的宰相。

  按理說,這種從龍之功,別說是封個宰相了,就算是賜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也沒人會說什麽。

  隻是卻被徐番拒絕了!不是什麽需要低調的想法,隻是因為在徐番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乃是身為一個士子應該做的,是不需要獎賞的!

  於是,他便拒絕了!憑著自己的才學在科舉考試中中了進士,後來外放,從一個小縣的縣令做起,一步步升到了禦史台侍禦史。

  而兩人之間的聯係更是越來越少,除了那些當年的知情人外,很少有人知道這段往事。

  所以,當徐番上書彈劾李林甫的時候,滿朝文武之中,那些知道徐番與玄宗皇帝往事的人都在等著看李林甫的笑話,而那些不知道的人自然不敢出來聲援徐番。

  隻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徐番最後卻依舊被貶了!

  後來徐番才知道,這些都是玄宗皇帝的意思。玄宗李隆基是的確拿徐番當做宰相來培養的,不提當年的情分,徐番的才學,以及從底層做起的豐富行政經驗都是一個宰相的必修課。

  隻是,徐番的性子實在是讓玄宗皇帝有些頭疼,玄宗需要的是房玄齡、杜如晦那樣的宰相,而不是魏征那樣的諍臣,以他和徐番之間的關係,也不需要徐番做這種孤臣。

  所以,玄宗皇帝便決心敲打敲打徐番,沒有出手,讓其來豫章好好修身養性,李林甫斬草除根的想法自然落空。當初,不說李林甫,就連徐番本人都以為玄宗已經忘了當年的情分,抱著必死的決心來的豫章。

  隻是後來收到了玄宗皇帝用內衛的渠道,快馬加鞭送來的全天下的奏章和情報,同時附信征求他的意見,這才讓徐番明白過來。

  但是徐番自從貶到豫章後,心性的確變了許多,再也沒有隨便上書,最多隻是暗自給皇帝送去一些自己的看法。

  可是,如今的事卻大不一樣了!

  孫德勝親自來了,說是說讓孫德勝請教自己,可是徐番知道,玄宗皇帝的意思很明顯。

  皇帝缺錢花了!需要讓他這個做臣子幫忙解決,要是徐番真的無法解決也就罷了,偏偏他又有辦法!

  但是,他內心深處是真的不希望玄宗皇帝做出這種與民爭利的事,可是,這何嚐又不是皇帝給他的一個考驗呢?

  人生匆匆幾十年,他徐番已經知天命多年了,他也想宰執天下,為百姓做些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