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最好的戰場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7      字數:3331
  【這一章找了一些揚州城的資料,可惜用的全是現代的單位,實在不知道怎樣轉換成唐代的單位,書友們姑且看看,算是對這張新地圖有個大概的了解吧!另外,厚顏求月票啊!】

  三日之後,戶部便將市舶司的條陳遞了上去,鄒潤的設想本就十分詳實,戶部在大朝會當天便準備好了,更多的時間卻是鄒潤在挑選合適的屬官。

  萬安的預測很準確,鄒潤挑選的果然都是寒門出身的進士。

  條陳遞上去之後,政事堂的宰相很快便批準了,隨即就送到了玄宗李隆基手上。

  因為是新設立的衙門,所以戶部、鄒潤以及政事堂的意見都是暫時隻選取一處城市試點,而在鄒潤遞上來的待選城市中,李隆基隻是看了一遍便禦筆一勾,選了揚州城!

  隨後,這份加蓋了“既壽永昌”大印的條陳便隨著驛馬傳向了大唐十道,宣布著一個新衙門的設立,也正式拉開了一場席卷大半個南方的動亂……

  當然,這一點哪怕是許辰這個始作俑者也沒能意料到。

  此刻的許辰正在自家小院的書房內做著最後的準備。

  “好了!這就是最後一份了!”許辰如釋重負般的放下了手中的炭筆,將紙片遞給了桌對麵的陸浩。

  站起身來,伸了幾下懶腰,稍稍緩解了一下這連續幾日來坐著幹活的疲憊,走到屋子中央的火爐旁,取下上麵的銅壺,用木盆盛了一些熱水,開始清洗手中的黑炭。

  趁著這個時間,陸浩也飛快地將剛才那張紙片上的字跡謄抄好,像往常一樣將其放進細長的竹筒,走到門口遞給了外麵的少年。

  “大哥,這第一戰是選在揚州嗎?”陸浩轉過身來對著許辰問道。

  許辰點了點頭,說道:“一定是在揚州!七宗五姓雖然最終的目的還是豫章城,但終歸他們是不同的七家人,這一回雖然有了王冼的大力推動,但是小小的一個豫章城是不夠他們七家分的!”

  “而揚州城乃是東南海商集團的心髒所在,他們既然準備出手了,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寶地。另外就是我們的聖上,這一回世家們的亂鬥想必也會引起聖上的警覺,相比起豫章來,揚州這個繁華之地將更符合他打壓、分化各世家勢力的目的。”

  “最後就是我們之前對鄒潤施加的影響了!從彭澤傳回來的信息看,他這個揚州人對自己的老家也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十幾年未曾回過去一趟,想來這一次借著公幹,他的內心還是會很想回揚州一趟的!”

  這個時候,朝廷設立市舶司的公告才剛剛離開長安城,而關於大朝會上的信息,留在長安的彭澤雖然在第一時間就往豫章傳了過來,但是以許辰如今的實力,最少也要兩天之後才能收到。

  而兩天之後那些世家大族們恐怕手中早就拿到朝廷發布的關於設立市舶司公文的副本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許辰如今雖然身價不菲,但是底蘊這種東西隻能靠著時間的慢慢積累。

  當然,本來許辰也能通過老師徐番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朝堂動態,但是自從大年初一那場不不歡而散的拜年之後,徐番便再也沒讓人來催促許辰去上課,許辰他們自然也不好意思回去。

  好在一切的計劃都是許辰構思出來,對於大勢的走向許辰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陸浩聽完後,微微頷首,隨後又出聲問道:“那我們是不是要去揚州一趟?”

  “看吧!老三已經在那了!要是真到了情況危急的時刻,我們說不得便要去一趟了!”許辰沉默了片刻,才幽幽的回道。

  ……

  “揚州城!”

  時光倒回兩日前,豫章城,萬家的府邸。

  一路趕回來的萬安將大朝會上的事情向萬德昭稟報之後,隻是片刻,萬德昭便吐出了這三個字。

  萬安驟聞一愣,隨即卻隻是略微一思索便反應了過來。

  “看來這第一場是輪不到豫章了,但是大風一起,有著吳越鎮的豫章城也是逃不掉的!商賈之事本就是瞬息萬變、牽連甚廣的,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早做準備!”萬德昭也沒有等萬安接話的意思,自顧自的說道。

  “萬安,這一回你再跑一趟豫章,把羅毅的衛隊也帶上吧!好虎架不住群狼,接下來的揚州城將會是一場亂戰,那些個世家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你一個人可沒法頂住他們。”萬德昭說道。

  萬安隻是平靜的點頭,心緒沒有因為主人的話語有任何的波動。

  “另外再帶一批掌櫃和夥計去,既然商戰已不可避免,我們也要為後麵在豫章的防禦戰準備一些資金,把他們帶上,去揚州城插一腳吧!”萬德昭接著說道,雖然萬家的祖訓讓他們不得擅離豫章,但是如今這種危急時刻,派一些人出去辦事也是迫不得已的從權之策,也不算違背了祖訓。

  “好的,老爺!”萬安說完便出去準備去了。

  ……

  再過一天之後,也就是一天前。

  豫章城,太守王冼的府上。

  書房內,盧家兄弟和王冼正在傳閱著長安傳回來的大朝會的情報。

  既然市舶司已經通過了廷議,對於七宗五姓來說也就算是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王家自然不會再動用那耗費巨大的最高等級驛道,所以這一次的回信便花費了兩倍多的時間,但就算如此,比起普通的驛馬來也快的多了!

  幾張紙片很快就傳遞完了,坐在書桌旁的王冼隨即出聲說道:“消息就是這些了!咱們已經拿下來這第一步的勝利,接下來該如何做,不知二位賢侄有何看法?”

  說完之後便看著盧宗保,王冼和這兩兄弟交往多年,自然也深知二人的秉性能力,像這樣的急智,他隻會看著盧宗保。

  果然,隻是片刻之後,盧宗保便出聲回道:“揚州!”

  “咱們先去揚州!”盧宗保肯定的說道。

  “哦?”王冼帶著疑惑看著盧宗保。

  此時,朝廷關於市舶司的選址還沒有發布,而盧宗保之前的計劃明明是選定豫章作為切入點的,但此時卻說要去揚州,倒讓王冼有些疑惑。

  盧宗保看到了王冼的疑惑,隨即回答道:“豫章城是咱們決戰的地方,現在大戰才不過剛開始,首戰之地自然不會在豫章!另外,聖上顯然已經對咱們幾家產生了忌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崔家的老人被連降數級就是聖上對咱們的第一個懲罰。”

  “但是卻又偏偏被貶為市舶司的長官,這便說明聖上是有意想看著咱們去和南邊的這些海商世家們爭鬥,他好當一回漁翁,畢竟是帝王心術嘛!”

  “當然,這也是咱們所希望的!咱們七宗五姓這上千年來被當皇帝的忌憚的次數多了,也沒見咱們幾家沒落過,比起拿下南方的海貿來說,皇帝的這一點忌憚算不得什麽!”

  “既然是要看著咱們相鬥,皇帝自然會給咱們選好一個戰場,而作為海上貿易中心的揚州城無疑將是最好的戰場!”

  “還有就是商賈之事講究的就是一個流通天下,雖然是在揚州城,但是風聲隻要放出來一點,要不了多久就會蔓延到豫章來的!”

  盧宗保一點一點的對著王冼分析道。

  王冼一邊聽一邊微微頷首,這個盧家老二果然不一般!

  “那賢侄你?”

  “我們馬上便啟程去揚州!”

  ……

  “人生隻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薰。自摘園花閑打扮,池邊綠映水紅裙。”

  詩文所說的便是揚州城了。

  揚州,地處江淮平原南端,南臨大江,北接淮水,中貫大運河,與蘇南諸城隔江相望。

  揚州因水而建,緣水而生。

  揚州作為中國古代一個地名的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時期甚至更早。古“九州”中所指的“揚州”,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揚州,而是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範圍相當於淮河以南的中國東南地區。

  公元前三百一十九年楚國築廣陵城。廣陵便是今日揚州的發祥地。西漢時期,劉邦封其侄劉濞為吳王,以廣陵為都城。三國時魏吳戰亂,廣陵成為江淮一帶的軍事重地。北周時,廣陵更名為“吳州”。

  公元五百八十九年隋統一中國,隋文帝改“吳州”為“揚州”。

  唐代的揚州城包括一個正方形的子城和一個長方形的羅城,麵積約有二十平方公裏。唐代揚州的兩座城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唐初隻有子城,亦稱牙城,官衙多集中於此城內。子城東西長約2公裏,南北長約1.5公裏,十字大街貫通四座城門。

  而羅城係淮南節度使陳少遊在三十年之後下令所建,麵積約為子城的四倍。羅城內的主要居民是發展起來的商業區和居民區。

  此時,卻隻有牙城!

  在以長安為中心的水路交通網中,揚州始終起著樞紐作用。大唐南北的糧草、鹽、錢、鐵的運輸都要經過揚州。很多來自各地的客商僑居在城內,商貿往來頻繁,使得揚州城工商業發達,在江淮之間“富甲天下”,成為中國東南第一大城。

  揚州城的四門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本是一座標準的軍城,如今雖有過擴建,但是舊城牆的輪廓卻依稀可見。

  此刻,在揚州城的西門一支車隊正緩緩的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