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東城魚市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5      字數:3449
  夕陽西陲,街道兩旁的店鋪已經開始掌燈。

  許辰和王鐵牛,剛從何府出來,正在街上散步,也好借晚風醒醒酒。

  “鐵牛,去熟食店稱些肉食給大家帶回去。”

  “啊?”王鐵牛有些驚訝,因為前不久許辰剛強調了節儉的重要性。

  “別‘啊’了,總不能咱兩在外麵吃肉喝酒了,讓大家啃胡餅吧,等下再順道去下當鋪把瀅瀅的玉簪贖回來。今天這事,估計成了,以後咱也不缺這幾個錢了。”迎著鐵牛那異樣的目光,許辰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大哥,今天這事真能成嗎?”鐵牛一副精明樣子,倒像個守財奴。

  “八九不離十吧,這事對他何常有利無害,加上他最近是吳縣令跟前的紅人,這一件小事,吳縣令還不會拒絕,再說了,不還有慧能方丈這麵大旗嘛!”

  “大哥,咱這樣老是扯到方丈,不太好吧。”對於這位仁慈的方丈,鐵牛還是心懷尊敬的。

  “這個嘛…大師乃是方外之人,不會為了這些小事計較的。”許辰隻好笑笑。

  “那咱們能收到漁夫們的稅嗎?”王鐵牛貧苦出身,對剝削勞苦大眾的事,心裏總是覺得別扭。

  “放心吧,咱們收的還不到原來他們交的一半,而且規範化經營後,漁夫們的收入也會增加,等以後咱們手上有了資本,大哥我再略施小計,他們的日子隻會更好的。”

  對於這些許辰倒不是很擔心,豫章是個水城,市民大多喜好水產,以前沒有專門的魚市,隻好自己動手捕捉,或者找那些挑擔走街竄巷的貨郎購買,水產市場還是很大的,等到東城魚市掛牌成立,專業化、規範化生產,到時再搞個水產加工作坊,那些散戶們拿什麽來競爭。

  等到供貨渠道穩定後,再出錢在邊上搞個專營河鮮的酒樓,把二十一世紀的那些營銷策略一出,賺錢那是肯定的。

  “大哥,最近其他坊的江湖幫派聽說孫霸天死了,已經開始想咱們這裏滲透了。”王鐵牛負責收集情報,這些事他總是最先知道。

  “別擔心,等到咱們把魚市坊丁的編製拿下來,換上鐵質武器的‘鴛鴦大陣’豈是這些地痞無賴能比的。”

  唐時在城市內,各個坊中都有武侯和坊丁負責維持坊內治安,武侯是縣衙登記在冊的正式職工,大多由退伍的軍士擔任,相當於現代的警察,而坊丁則由坊中住戶出人擔任,相當於現代的協警。坊丁也是有資格佩戴鐵質武器的,隻是各個坊丁大多都是普通人家子弟,平時又沒經過訓練,那裏能掛著十幾斤重的鐵刀到處走,大多都是佩戴一把木製帶漆的刀做做樣子罷了。

  當然許辰是不會這麽幹的,好不容易有了個正式的編製,能合法使用武器,許辰又怎麽會浪費呢?

  為了迎接不遠的動亂,武力還是必須要具備的。

  二人在外閑逛了一會兒,便回到了皇城寺。

  給寺中的其他兄弟講了下今天的收獲,把買來的肉食分發下去,許辰找到陸瀅。

  “瀅瀅,給,你的玉簪,完璧歸趙。”

  “謝謝辰哥哥。”自打那天不肯結拜後,陸瀅見到許辰就是這副低著頭紅著臉的模樣。

  二世為人的許辰自然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可是要讓他一個二十多歲大叔去對這麽個小蘿莉產生一些別的念想,他自問還真做不出來,隻好把她當成一個小妹妹了。

  數日後,吳縣令批準了何常關於在“崇仁坊”設立魚市的提議。經過幾天準備後,一塊寫著“東城魚市”的牌匾,便送到了許辰這裏。

  許辰連忙聯合何常在靠近東湖的一片空地上,傍著原“灌城”的土牆,用竹欄圍了一片地。這地方離著豫章新城也就幾十步,交通便利。

  接下來的十幾天,許辰領著眾位少年,把從孫霸天那裏搜來的錢財花的差不多,加上縣裏撥給“崇仁坊”的經費,終於把這個坊市的雛形建了起來。

  靠近新城的西北角是一塊碩大的土木牌坊,下麵涼是兩扇大門,中間掛著一麵用紅布裹著的牌匾。四周是用石礫、泥土、秸稈攪拌晾幹的土磚製成的坊牆,中間還插著一根根竹子,這是許辰用竹子替代鋼筋,製成的簡易混凝土,結實耐用,外邊再貼了一層青磚,看上去也頗為壯觀。靠近東湖的地方,許辰做了個簡易的碼頭,用了一些滑輪組件,想來以後卸貨效率能有所提高。

  這一天,“東城魚市”正式開張,許辰起了個大早,畢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第一份工作,許辰還是比較用心的。

  去和方丈請安的時候說起這個魚市,沒想到一向喜靜的方丈竟然提出要去參加開張大典,自然讓許辰心花怒放。

  待許辰領著方丈來到場地,何常帶著“崇仁坊”內的幾家富戶已經在那候著了,本來對許辰遲到有些微言的何常見到慧能大師後,立馬上前恭敬的雙手合十見禮,心中那點不快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隨後何常激動地宣布了“東城魚市”的落成,並揭開了牌匾上的紅布。宣布了魚市官員的任命。

  開張前夕,何常找到許辰,要讓許辰派人來任這個坊市官,可是許辰身邊都是些和他出生入死過的兄弟,這些都是他堅實的班底,他怎麽可能將他們的前途束縛在這麽個小小的魚市內。

  許辰當然在三推辭,何常也就越發覺得這個少年會做人,便也大方地說道,收稅的事就由許辰派坊丁去做,每日的賬本也先送到許辰這裏。

  揭牌後,第一批入駐魚市的漁戶們便在官吏的管理薄上登下了姓名,領了個準許經營的牙牌。

  為了搞定這些漁夫,防止出現魚市開張卻無人入駐的尷尬局麵,早在十幾天前,許辰便帶著眾少年,打著皇城寺的旗號,挨家挨戶的去宣傳,還和眾漁夫白紙黑字的立下了字據約定了收取的稅費比。

  漁戶們看在方丈大師的麵上才答應了許辰。

  接下來的日子,許辰領著眾兄弟每天起早貪黑,打理魚市,期間出現過幾回別的坊的江湖幫派前來鬧事,都被許辰用雷霆手段擊潰。隨著專門化的經營管理,魚市的生意越來越好,坊內的攤位也逐漸被吸引而來的新的漁夫占去,當然這些後來者的租金較之前麵的要高一些,但是紅火的生意依然讓周邊的漁夫趨之若鶩。

  這一日,許辰用魚市賺來的錢讓鐵牛去牙行買下來附近的一間宅院,許辰和眾少年也就終於從皇城寺中搬了出來。

  隨著魚市越來越紅火,許辰計劃的水產加工作坊也建了起來,其實東湖上的漁夫們,平時也會醃製一些賣不完的魚蝦,隻是工藝有些簡單。

  許辰把以前看到過的一些方法,結合現有的材料,也成功做出了幾樣特色產品,專門供給城中的酒樓,和豪門大戶。

  最後,許辰又用賺來的錢盤下了坊內的一間酒樓,簡單裝修一遍後,這間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酒樓便用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展現在世人麵前。

  新式的裝修,雖然因為材料不到位,搞得有些不倫不類,不過在當時的唐人眼中,這已經算得上是新奇。

  加上開業前,許辰命人印刷發放的傳單,各種優惠促銷手段,以及隻做水產的噱頭,還是給酒樓帶來了不少的人氣。

  眼看酒樓前人越來越多,許辰忙吩咐掌櫃前去宣布開業第一天,每人免費試吃一個菜的消息。

  “大哥,這真能行嗎?不會吧咱吃垮了吧?為了這個酒樓,咱們的現金已經用光了啊。”財迷鐵牛糾結道。

  “唉…三哥你就不能消停點嗎?你已經問了三十幾遍了!”石磊趴在桌上嘟噥道,不時地還往嘴裏塞吃食,這些天來,眾少年生活寬裕了起來,每日魚肉管夠,一個個都養的白白胖胖的,尤其是石磊,原來凹下去的臉蛋現在全凸了出來,圓鼓鼓的,惹得陸瀅每次看見都忍不住伸手去捏他兩把。

  “你還好意思說,有你這個大肚佬在這裏,我要是不省著點,早被你吃窮了。”

  “大哥的主意啥時候出過錯,對吧,老大”石磊難得臉紅了下,立馬衝著許辰傻笑。

  “吃你的吧,有東西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放心吧,鐵牛,我們今天推出的這個免費菜和以後推出的一成價特色菜,都是一些精致美味,但又分量少的菜品,等到客人們吃完,意猶未盡的時候,發現菜已經沒了,而肚裏的蛔蟲已經被勾起,就會去點別的特色菜吃,不然點普通菜隻會覺得食之無味,而那些特色菜都是要付全價的,這樣一來我們就把那些進門來隻想填飽肚子客人讓他們消費了至少一盤特色菜的價錢,他們吃得越多我們賺的也就越多。”

  果然不出許辰所料,當掌櫃的宣布開業第一天,每人免費試吃一個特色菜的消息後,那些在外麵觀望的閑人,紛紛走進酒樓點菜,待他們吃完一個菜後,意猶未盡,大多便又點了一道特色菜,也有那想要偷奸耍滑的人想多點,但是每人進門時候隻分發了一枚免費木牌,想要再領又必須重新去外麵排隊,可是回頭看看已經望不到尾的長龍,加上許辰派來維持秩序的坊丁少年,隻好作罷。“崇仁坊”內的潑皮們可是知道這些少年人的厲害的,連那些會功夫的江湖漢子都被殺的大敗,他們可不敢在這裏鬧事。

  許辰對這間酒樓的定位在專營水產,同時價格上和城內普通酒樓水產價格相比也隻便宜了一點,但是做工上下足了功夫,自然能打出特色,同時因為隻賣水產,對同行打擊不大,也不會引起其他酒樓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