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激烈討論
作者:遇麒麟      更新:2021-05-18 09:40      字數:2728
  事情談的不歡而散,林峰惱怒的拂袖而去。

  其實,在傍晚的時候,學宮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副院長們就已經關起門來吵了一架,同樣是吵得不歡而散。

  事情是真的。

  三大巨頭集團公司蓄謀已久的發難,他們已經在地球社會那邊製造出了輿論熱度,同時還引導輿論質疑學宮的培養模式、質疑修考、質疑培養體係等等,聲勢很大。

  至於有沒有道理,端看個人屁股坐哪邊。

  比如質疑高考。

  如果是富人家孩子,怎麽質疑都是對的;可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還是少跟風。真要搞什麽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富人家孩子分分鍾秒殺普通家庭的孩子。為啥呢?因為素質教育很燒錢。

  富人家孩子未必有智力優勢、習慣優勢,但一定有金錢優勢。

  歐美的貴族高中學生,又是賽馬、又是劃艇、又是航模、又是攀岩、又是人體滑翔……哪一樣是普通家庭孩子能玩的?

  人家不僅玩,還能玩的考試加分,就問你服不服。

  華夏現有的修行生培養模式,確實是有諸多弊病,但歸根結底還是修煉資源太少,無法大規模普及,隻能惠及有錢人和有天賦的人。

  但民眾不會看這些。

  民眾隻會看到,修行生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修行隔絕了窮人,修行不給窮人機會,因此,媒體稍微煽風點火,社會就普遍不滿。

  而要擴大修教投入,就需要資源,偏偏大量的資源是捏在巨頭公司手裏。

  這是個死結。

  麵對著巨頭公司的發難,統領院不得不被迫接招,於是,今年的尾山試煉就成了政治博弈的焦點。

  巨頭公司希望利用這次尾山試煉來向群眾喊話,告訴大家,巨頭公司也能搞好修行教育,而且比修教部做的更好。統領院則希望利用這次尾山試煉來告訴民眾,在修行教育方麵,華夏是做的很優秀的。

  為了激發五大學宮的競爭鬥誌,迫使五大學宮出力競爭,所以,修教部發了文件,要改革名額的分配方式,今年的成績將決定明年的名額。

  學宮自然重視,於是領導層就在一起開會討論。

  討論的焦點就在於人選。

  今年少個名額,這事暫時沒辦法,李青鬆已經將這個名額讓給了第一軍修學宮。從實際效果來看,用一個試煉名額換到李麟這樣的學生本來也不虧,畢竟淬體階的機緣也珍貴不到哪裏去。

  可忽然之間,試煉變成了比試,這就有點虧了。

  少個名額的事,華陽學宮隻能盡力去跟第一軍修學宮協商,至於最後什麽結果,誰都說不好。

  現在的重點是如何確定人選,暫時先按照四人隊伍來做安排。

  李麟是毫無疑問有資格的,一個人打穿三個學院,他都沒資格的話,那就沒人有資格了。

  可另外三個人選,各院就有話說了。

  星院說,李麟加上星院三人。

  器院說,李麟加上魏濤。

  藥院和文院也有自己的推薦人選。

  戰院就很有意思了,院長雷豹子表態說:你們一幫人嚷嚷著要分配屬於戰院的名額,是不是要給戰院補償?

  戰院窮困潦倒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塊肉,豈能說分就分?

  以前你們吃肉時,咋就不考慮給戰院喝口湯呢?

  雷豹子的意思很明確:戰院願意服從學宮大局,但起碼要給戰院補償。

  而且雷豹子還提出第二個方案——為什麽不讓李麟來組隊呢?

  李麟是毫無疑問的核心,也是這次比試的最強點,既然要爭取成績,何不以他為核心組織隊伍,總比拉郎配來得強。

  說到給補償,各院就真不願意了。

  他們可不想給出補償,讓戰院活過來。

  不是各院非得針對戰院,而是很多高層領導都覺得戰院已經不符合時代的需求了。

  大家都承認,戰院是有曆史功勞的,畢竟華陽學宮就是以戰起家,但時代在發展,過了那個最初的拓荒年代,而今的時代需要專業的人才,而不是隻會打架的莽夫。

  戰院的沒落,根源不是各院的針對,而是時代的選擇。

  學生不願意報考戰院,不願意潛心研究戰鬥技巧,社會對修行戰士的需求銳減,戰院學生就業選擇艱難,發展前途不如別院學生……這些才是戰院沒落的根源!

  五大學宮,隻有華陽學宮和第一軍修學宮還保留著戰院。

  人家第一軍修學宮保留戰院是有道理的,畢竟是軍人,要維持修行戰力。可華陽學宮還保留戰院,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戰力的培養完全可以放在星院。

  浦江學宮、京辰學宮、政道學宮、長桑學宮、斯坦學宮、嶺南學宮都是這麽做的,都已經取消戰院,將戰鬥類課程並入星院。

  從近些年的反饋來看,這麽做效果也挺好。

  華陽學宮為什麽要維持著奄奄一息的戰院呢?為什麽要一直給半死不活的戰院輸血呢?

  很多領導覺得,戰院繼續占據經費很不合理,對學生的發展也不利。

  事實上,各院刻意針對戰院,並不是因為死仇,而是理念不同。

  本來,戰院都要被擠兌得隻剩半口氣了,倘若各院給出補償,豈不是又讓戰院緩過來了?好幾年的針對打壓,豈不是就白費了?

  所以,給補償的方案,各院是堅決的不同意。

  雷豹子發現要不到補償,那就堅持第二個方案——讓李麟組隊。

  平心而論,這其實是個好方案。

  李麟是當之無愧的核心,讓他來組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可是,各院多少還是有點私心的。

  讓李麟組隊的話,人選的變數就太大了,鬼知道李麟會怎麽選人。

  最後爭論不下,李青鬆發話表態:如果各院討論不出結果,那就按照雷豹子的第二個方案來執行,讓李麟組隊。

  散會之後,星院領導和器院領導碰頭一合計,接著就聯係了林峰,讓林峰去找李麟,說服他將兩個名額交給宋金科和魏濤。

  這兩人一個善攻、一個善守,一個屬於星院,一個屬於器院,從領導的視角看過去,這是兼顧各方因素的最優選擇。

  林峰此人,人雖在戰院,可心早就不在戰院了。

  林峰的屁股是歪的。

  名義上他是戰院學首,但他不覺得戰院有任何前途,因此,誰給好處,他就給誰辦事。

  兩院領導稍稍給出暗示,暗示兩院會支持他進入華陽殿,於是,林峰就屁顛屁顛的跑去找李麟,並且假稱是學宮的意見。

  隻不過,林峰沒想到,李麟這廝是個人精,而且一點不給他麵子。

  PS:【我看到很多朋友在討論各院針對戰院的事,大概是因為這事讓大家覺得挺惡心,不像個學校。我之前從多個視角寫了各院針對戰院的原因,可能是沒寫清楚,所以,這一章我又花了些筆墨再寫了一次。

  在學生視角裏,我更偏向於利益角度去寫這事,因為落在學生眼裏,這事就是直接的利益爭奪。在領導視裏,我更多的從理念角度去寫,因為搶奪利益是順手而為,但發展理念不同才是根源。

  其實,任何部門組織都有自我壯大的潛在動力,外在的表象就是招收的人越來越多,開除人越來越難,組織效率越來越低,而搞掉別人是壯大自己的方式之一。

  曾經有個超級大單位,因為要搞精簡,設立了專門的精簡部門,最後的結果是,別的部門沒怎麽減,反倒多出個精簡部門……人數一算,喲,組織又壯大了。

  話癆,說的不對也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