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場·官場
作者:蔣子龍      更新:2021-05-08 02:52      字數:1788
  市場·情場·官場

  中國不再是“市”外桃源。

  現代社會的喧囂躁動,緊張不安,都跟市場緊密相連。人們的生活也無法擺脫市場的控製和影響,比較價格,挑選商品。市場還通過廣告這個觸角伸向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角落,從孩子到老人,無一放過,進行永久的狂轟濫炸。人心隨著物價的波動而波動。隨著通貨膨脹而緊張。市場穩則人心穩,人心穩則社會穩。

  如今在中國很難找到沒有市場觀念的家庭了。何謂現代意識?說到底就是市場意識。

  “以經濟工作為中心”,什麽經濟?市場經濟。不開放自己的市場,不想法進入世界市場,我們就有可能被開除地球的球籍一就是這麽嚴重!市場不僅在劇烈地改變著當今的中國,也在改變著世界的格局,沒有一個國家願意被拋棄在世界經濟市場之外。誰被世界的大市場拋棄,誰就意味著落後、死亡。政治性的國際集團一個個 相繼解體,如:社會主義陣營、社會主義大家庭、華約、蘇聯等等。與之相對應的資本主義陣營、北約,也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但是以經濟為目的,為了控製市場的國際組織,一個個建立起來,如:歐洲共同體、石油輸出組織、關貿總協定、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卻加上了一個明明是東方的日本的首相,因為日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的“經濟動物”)。

  市場在世界範圍內變得領導一切、指揮一切、調動一切了。不管中國人喜歡不喜歡它,習慣不習慣它,都無法回避它,漠視它了。

  那麽,市場是什麽?

  對眼下中國的富翁階層來說,市場是搖錢樹,是聚寶盆,是天使。

  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市場則是魔鬼,是陷井, 是火葬場。 有一句在文件裏、在報刊上經常見到的話,叫“把企業推向市場”,一個“推”字最傳神,表現了一種無奈,一種被逼迫,被強製。令人很容易想到:推下去摔死,或推出去斬了!不是一種自覺的行動。北方有許多企業由於不適應市場經濟,已經倒閉或瀕臨倒閉,致使成千上萬的職工及其家屬陷入貧困之中。最糟的一連8個月不發工資,有的每月隻給每個職工發50元最低生活費。50元在當今社會能維持最低生活嗎?於是有的家庭忍受不了貧窮的恥辱,由於不能為孩子交納60元學習費用,三口人一塊自殺了。有些是很能幹的廠長、車間主任,由於工廠虧損,發不出最低生活費,也一籌莫展……

  市場在哪裏?

  市場是一種意識,市場在心裏,或者叫心裏有市場。發財的都是“市場人”。

  今年春節,天津食品市場掀起一陣“山雞熱”。又新鮮,又好看,送人拿得出手,待客是珍稀野味,自己舍不得吃還可做成標本掛在牆上。這是東北農民的成功,他們發現山裏的野菜、野味金貴起來,越土越野,越登大雅之堂。便栽植野菜,飼養山雞,成本低,售價卻髙出家雞十幾倍。

  翻開富翁們的發家史,發什麽財的都有,怎樣發財的都有。但有一些共同的東西:有膽有識,艱韌不拔,甚至逆向思維,忽發奇想。“舉起鼻子到處去嗅,尋覓可以做生意的地方,沒有這種嗅覺和眼力,從底層起步的人是不可能賺大錢的”(荷蘭商業巨子亨利?德特丁語)。“整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密切注視市場變化,惟恐在商戰中敗陣”(川中奇人牟其中語)。

  市場給現代人提供了無法控製的誘惑。

  市場是挑戰,也是機會。誰清楚自己的目的,找到了自己的市場,誰就是幸運者。

  然而市場上的競爭又是變化莫測、殘酷無情的,將徹底埋葬“大鍋飯”和平均主義。有成功者就有失敗者,而且不同情弱者。英國人Ad?史密斯公布了一個貧富的比例:“有大量財富的地方必然有極大的不平等,有一個富人必須有五百個窮人。”市場提倡公平競爭,公平交易,但更推崇實力:經濟實力,技術實力,產品實力,或者有超人的智慧。

  社會是個由經濟、文化、政治構成的三麵體,三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製約。係統控製理論專家又把經濟稱做“市場”;把文化稱做“情場”,因為文化裏包栝信息、情感、精神、宗教、倫理、道德、知識、藝術等;把政治稱做“官場”。

  中國過去是官場大、市場和情場小,一切為官場服務。“既不促進市場發育,又不促進人性思考”。而所謂西方發達國家則是市場發達,官場萎縮,官場和情場為市場服務,市場往往決定著官場。西方許多政治家的命運都取決於本國的經濟狀況。在美國發生的事很容易成為世界頭號新聞,那不是因為美國總統大,而是由於“美國經濟數萬億美元的不斷增長,向世界持續提供一個繁榮穩定的大市場。”市場大則國強。

  中國的市場正逐漸健全發達起來。

  它優待捷足先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