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笑
作者:蔣子龍      更新:2021-05-08 02:45      字數:1066
  難得一笑

  一位年輕的攝影師別出新裁地把相機放在肩膀上,讓鏡頭對著後麵,在天津市最繁華的勸業場一帶轉悠,一邊走一邊摁動快門。不看鏡頭,不選景物,可謂胡拍亂照。他認為這樣的照片排斥了攝影者的選擇和被拍攝者的做作,排斥了一切人為的痕跡,具備最原始的真實,因而也最有價值。

  權當試驗,他拍攝了五卷膠片。衝洗出來之後,卻被自己的“傑作”驚呆了。當我看到這些最自然不過的照片時,也感到觸目驚心……有特寫,有大的場麵,幾百張麵孔和各種各樣的表情:有晦暗的、萎瑣的、遲鈍的、有的眼睛盯著地下隨時準備撿錢包、有的斜眼看人,有拉拉扯扯的、你擁我擠的、怒目而視的、勾肩攬臂的、張嘴大叫或大罵的,孩子大哭大人頓足的。就是沒有一張笑的,那種溫柔的慈祥的友善的、自信的抑或是暢懷大笑禮貌微笑。雖然這是沒有任何人參與的由相機自然拍攝的最自然不過的景物,卻沒有那份平和、寧謐、欣然、無所得失的自然,而是緊張、噪雜、不安。

  應該說中國人最懂得笑的好處,最崇尚笑:“當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一笑解千愁”,“笑一笑十年少”,“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人們愈是大講笑的好處,鼓勵大家多笑,愈是證明笑是多麽難、幾乎成了一個問題。

  於是聰明人想出了各種讓人發笑的辦法,分技巧派和心理派。技巧派主張用技巧使人發笑,有緣有故可以笑。無緣無故也可以笑,比如1946年在上海的詩人節上,郭沫若上台發表演說,開口時沒有說話,卻象“天真的孩子似的狂笑不止”,“竟笑得前俯後仰、放浪形骸”。帶動大家一齊開懷暢笑,連笑三次,每次“足有五六分鍾”,傳為佳話。這是感染別人和為別人感染而笑,不放過任何笑的機會。技巧派還給人們出主意,平時多照鏡子,鏡子仁慈,允許所有的人都對自己有美好的評價,所以照鏡子會引起自己發笑,還可以把各種人物大笑的畫片收集起來經常欣賞,也會令你發笑。至於多聽相聲,多看喜劇節目,那是誰都知道的。

  心理派的主張就比較複雜了。大笑是全人格的展現,人們要想笑就必須開啟歡喜無量心。沒有自信就沒有笑,人們要想笑就須對自己和生活充滿信心。常笑者幸福,人們生活得幸福輕鬆,自然會笑。也正因為人類有痛苦,才又發明了笑,人在動物世界是唯一具備笑的機能的動物,不充分地笑實在是辜負了人生。為了讓人們多笑,美國的威廉‘格朗特教授通過研究得出結論:“一般人如每周哭泣三次,每次以5分鍾計算,那會對身體十分有害。”萬不得已非哭不可,每周隻哭一兩次,每次哭幾聲就趕緊打住。總之,哭不如不哭,不哭不如笑。

  當然不是奸笑、陰笑、冷笑、皮笑肉不笑等讓人討厭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