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興辦工廠
作者:楚人十八子      更新:2021-11-09 08:09      字數:2057
  裁撤言官不用袁方出麵,因為打的是朱常潤的招牌,被裁撤的言官雖然對袁方有氣,也隻能夠向著朱常潤去發泄。

  這天,袁方來到戶部找尚書範景文。

  “夢章兄,今年戶部稅收有多少呀?”袁方見了範景文開門見山地問。

  範景文恭恭敬敬地回道:“首輔大人,今年的稅收有六百萬兩,這其中不包括兩廣的。兩廣的賬務按照首輔大人的意見,已經分開單列。”

  因為袁方派了王征去兩廣做總督,王征去了之後對兩廣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大力的整頓,特別是對關稅的健全與整治,同時鼓勵海上貿易,大大地提高了兩廣地區的稅收。

  袁方將兩廣的稅收單列,不納入江南的財政收入內,就是要利用這些錢來發展軍事和工業,同時還要保持地方的發展和穩定,當初他答應李元慶給地方上的提成也按比例給予了分配,地方上有了錢,更加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稅收能夠得以持續和穩定的增長。

  而兩廣的銀子袁方是準備用來開工廠的,在這個時代,隻有官辦工廠才具有規模性,靠那些沒見過世麵的豪紳地主來辦工廠,隻能辦成作坊。

  他決定,官方先建起幾家工廠來,再等豪紳地主來效仿,這樣,大工業的萌芽就可以在江南慢慢茁壯。

  工業部現在已經在興建的有兵工廠、造船廠和紡織廠,這三大廠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的,明代的這些工業隻能稱之為作坊,工業部在作坊的基礎上進行擴建,這樣,又省事,又省力,而且工廠還可以邊生產邊擴建,隻要資金到位,就沒有什麽辦不成的。

  他是有充足的底氣的,因為有兩廣的財政為後盾。

  除了官方的工廠,袁方自家的工廠也在熱火朝天地興建當中,他所開辦的工廠有卜加勞炮廠、三聯造船廠、江南方薇紡織廠。

  在南京的這所炮廠是分廠,廠長是董祖和,他是董其昌的公子,他曾受袁方的委派,作為袁方的代理人去香山澳卜加勞炮廠參與管理,現在南京分廠興建,袁方把他調回了南京。

  三聯造船廠設在天津,廠長是黃養衝,副廠長是徐驥,黃養衝是黃運泰的公子,徐驥是徐光啟的公子,他們在造船業都有建樹。

  早在一年前,三聯造船廠就開始著手搬遷了,現在所有的家當都從天津衛搬來南京,天津衛的船廠隻是個空殼,有少數人留守。

  這個三聯造船廠是由袁方、王體乾和張之極三人投資辦起來的,自從王體乾退出之後,袁方也沒有再拉人進來入股,所以現在隻有兩位股東,但是船廠的名字沒有變,還是叫“三聯”。

  可別說,在一年的時間就把整個船廠給搬過來了,這功勞要算在三聯船隊的身上,三聯船隊的負責人是蘇曄,蘇曄把三聯船隊管理得有色有色,發展很穩定,是一支這個時代最龐大的船隊,現在這支船隊的總部也從天津衛搬到了南京。

  跟隨蘇曄從京城回來的還有李若山,李若山是袁方派駐京城管理他在京城的全盤生意的,在這個時候袁方當然要考慮他的人身安全,所以也把他從京城撤回了南京。

  “首輔大人,你是如何看的?”範景文打斷了袁方的思緒。

  袁方正在翻看著範景文呈給他的賬本,聽到範景文問他,他反問範景文:“六百萬,不算少了。你可有打算這個錢如何用呀?”

  範景文道:“全聽首輔大人的指示。”

  袁方道:“四百萬用於前線的軍餉,戶部隻留兩百萬作為日常開支。”

  範景文一聽就急了,道:“首輔大人,才兩百萬留給戶部,在平常年,我們半年都支撐不過去。現在前線戰事不斷,而且萬一有個天災人禍的,靠兩百萬過日子實在是不夠呀!”

  袁方笑道:“我的財神爺呀,你不用著急,我保證你明年財源滾滾。現在我們已經裁撤了太監和錦衣衛,這一塊就省下不少的銀子,接下來言官也要滾蛋了,你的支出將會進一步的減少。”

  範景文一臉苦瓜相:“就是這樣也不夠呀,我們不是把崇禎朝的‘三餉’都減免了嗎,六百萬已經是最低的收入了,首輔大人你可不能再減我們的銀子了,否則官員們的奉銀我們都發不出去。”

  袁方不慌不忙地向範景文解釋:“你這個財神爺不會沒有銀子的。首先,前線的軍餉已經劃分出來了,軍餉有了保障,你這個財神爺就無後顧之憂了。其次,你很快將會有一大筆的銀子進賬,你就等著數錢吧!”

  “何來的銀子?”範景文不解地問。

  袁方道:“你忘記了?我們馬上就要對漢奸們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了,而且,鋤奸委員會也組建起來了,這個委員會是由王成耀和沈莊卿二位負責的,有他們二人去抄漢奸的家產,你就等著收銀子吧!誰家有多少財寶,有多少家產,有多少女人,他們兩個早就摸清楚了,漢奸的財寶、家產、女人全部充公,你想想看,這會有多少的進賬?”

  範景文問:“真的要去抄漢奸們的家?那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呀!”

  袁方斬釘截鐵道:“對於漢奸我們絕不手軟,不但沒收他們所有的財物,還要把他們的家屬流放到邊遠的山區去。”

  “我們能從他們那裏拿到多少銀子?”

  “你還不知道吧?”袁方招招手讓範景文靠近一點,然後附在他耳邊道,“先帝在京的時候,要跟臣子們借錢,你猜臣子們拿出了多少給先帝?”

  範景文道:“這件事下官知道呀,朝廷的官員都拿不出錢來,最後隻借到二十萬兩。”

  袁方又問:“李自成進京城,這些官員給了李自成多少銀子?”

  “這個下官倒沒聽說。”範景文搖搖頭。

  “七千萬。”

  “七千萬?”範景文被這個數字給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