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6      字數:4263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李嘯這番連珠炮般的質問,讓城頭的黃得功與史可法二人,俱是臉色極度難堪,又啞口無言無以應對。

  李嘯見二人俱是沉默,他知道自已的話語,已然打動了黃得功,遂又趁熱打鐵地說道:“黃將軍,道義與正統之類的話,本王就講到這裏。現在,本王就再與你談下我軍的實力。”

  “唐王,這……”

  李嘯無視黃得功一臉尷尬,他繼續說道:“闖子,你也看到了,我軍自引兵南下以來,連克徐州,淮安,鳳陽,已迅速消滅了負隅頑抗的劉良佐部,這一路攻來,所向披靡,何人可擋!而你部兵馬,先是在淮安城下,被我軍滅了三萬精銳,隨後,又丟了滁州與揚州大部,現在僅剩這揚州孤城一座據守。可謂內外交困,無所援救。而我軍兵精將銳,兵馬雄厚,又有重型火炮助陣,這揚州城池縱然堅固,防禦縱是周全,又能堅持多久呢?哪怕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我軍不攻城,隻對揚州城加以長期圍困,你部兵馬,外無援兵,糧草有限,複又能堅持到幾時?”

  李嘯這般話語,說得黃得功臉色愧然,他甕張著嘴,卻依然說不出話來,最終隻是長長地歎了口氣。

  李嘯見他心動,又趁熱打鐵道:“黃將軍,隻要你能在此獻城歸降,率全軍兵馬反正,那麽,本王可以向你保證,你與你部下的性命財產,皆可絕對安全。而各人的爵祿官位,本王亦會全部不變,如你們在弘光偽朝一樣。另外,你若就此歸降,本王還會大大重用你,讓你以本部兵馬為基礎,組建成唐軍第八鎮兵馬,成為本王的嫡係部隊。將來你部引兵作戰,北攻韃虜與流寇,南平國中諸內宵小,黃將軍皆是大有用武之地呢。這將來的前程與爵祿,當是無可限量矣。怎麽樣,本王所說的條件,夠寬大為懷了吧,黃將軍可滿意乎?”

  李嘯先是威逼,隨之利誘,讓黃得功心下激動有如擂鼓,一時間,他在內心緊張盤算,臉色亦十分複雜。

  見到李嘯現在,似乎已快要說動那黃得功了,旁邊的史可法頓是急了,他急急上前,對李嘯大聲道:“李嘯,你這般說來說去,無非是想勸靖國公率部歸降你而已,隻是你可知道,靖國公向來忠勤國事,為國效命,乃是我弘光監國手下最為倚重的良臣虎將,縱然現在時局艱危,又豈能被你三寸不爛之舌所輕易說動!本部且問你,你部兵馬,千裏遠來,頓兵於堅城之下,隻要靖國公耐心守城,與爾等周旋下去,你部兵馬又豈得長久?還不是到頭來,隻有師老兵疲,乖乖退兵一路可走。況且,朝廷見揚州艱危,也必會想盡辦法前來援救,到時內外夾擊,卻不知道……”

  “夠了!”李嘯厲聲打斷史可法的話語,冷笑著回道:“史可法!你說這話,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呢。你這廝居心險惡,讓黃將軍為那弘光偽朝,賣命效死,命喪此地,反說是忠勤國事,為國效命,真真鼓搖唇舌,顛倒黑白無過於此矣。本王且問你,重興皇帝在上,他乃是先帝太子登基為君,其正統與合法性,豈是那個苟且鼠輩的朱由崧可比?靖國公不思為重興皇帝效力,難道還要去為那個行將就木苟延殘喘的弘光偽朝繼續賣命嗎?真真可笑之極!”

  未等史可法回話,李嘯冷冷一笑,又繼續說道:“史可法,你說朝廷有兵馬來援,隻怕僅是虛張聲勢,自壯膽氣罷。想來本王引兵南下,一路攻伐到此,從山東南部打到這長江邊上,都未嚐見得半個偽朝援兵,怎麽到了這揚州城下,那朱由崧就良心發現,突派大批援兵來救了麽?再退一步來說,就算朱由崧良心發現,願意派兵來救,但他可依賴的無非是四鎮兵馬,他的手下,根本就沒有可以擅自調動的機動兵力。他若要從那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左良玉與鄭芝龍手下借調兵馬,談何容易!甚至說是與虎謀皮,亦不為過吧。你這般謊話,隻是怕連三歲小兒,都欺瞞不過。”

  “你,你……”史可法被李嘯這一頓反諷,臉上頓是急得出,他手扶堞垛,嘴巴翁張,卻又說不出甚話來。

  李嘯直視著史可法躲閃的眼神,又繼續道:“史可法,本王其實也知道,你在那弘光偽朝之中備受排擠,無論是偽朝廷中,還是各地州府軍鎮,皆是徒有虛名,毫無半點實權。此番過江,你甚是想在這江北督鎮職位上做出點業績來,讓江北之地得以保全,從而彰顯自已的功勞,讓朝中諸臣刮目相看。隻不過,恕本王說句誅心之語,你這廝半點實權沒有,手中兵馬更無,想憑一已之力,就想保全這江北州府,豈非癡人說夢麽?本王在想,弘光偽朝廷實在是找不到合適人選了,才派你前來任這個倒黴催的江北督鎮,前來這揚州城裏送死吧。史閣部你如此悲催,好處半點沒撈到,反而這處處受氣與自來送死之事,倒是件件少不得史閣部呢。可歎哪,你這廝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做人做官如此失敗,尚且不自省,還在這裏狂言狺狺,信口雌黃,真真可悲又可笑啊。”

  史可法聽到李嘯對自已如此無情的嘲諷與挖苦,內心的憤怒與屈辱,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他臉色煞白,手指顫顫地指著李嘯,目光有如兩把尖刀,幾乎能把城下的李嘯給戳個對穿。

  見到史可法神情已然尷尬憤怒到極點,李嘯決定再給他來個最後的凶猛一擊。

  李嘯輕歎一聲,又繼續道:“史可法,你放心,黃將軍若歸附反正,那本王也不會難為你,更不會取你性命。本王還會派出兵馬,護送你渡江南去,保你順利返回偽朝。隻不過,本王在想,史閣部受命北來,任這聲名甚大的江北督鎮,結果卻是整個長江以北,半點地方都未能保住,反而隻能灰溜溜地腆顏自返,卻不那偽朝中的袞袞群臣,該會如何看到落魄而回的史閣部呢。那朱由崧,會不會拿你開刀,甚至就地問斬,倒還是真難說得緊呢。”

  李嘯略略一頓,又長歎一聲道:“本王隻怕,就算朱由崧能放過你,那馬士英劉孔昭等人,也不追究攻訐你失地瀆職之責,但從今之後,史可法你在那偽朝之中,隻會更會倍受同僚排擠與鄙視,這日子也會更加難過吧。這般窩囊憋屈,苟且過活,依本王來看,還真不如就在此自了算了。”

  聽到李嘯這毫不客氣的誅心之語,史可法氣得渾身發抖,他臉上的肌肉劇烈抽搐,他手指哆嗦地指著李嘯,最終啊的一聲,雙眼一翻,仰麵暈倒過去。

  “史大人!”

  “史閣部!”

  見到史可法竟被李嘯當場罵暈,黃得功與旁邊的護衛皆大驚失色。幸得他們急急出手,一把扶住史可法,才防住他險些倒栽倒地。

  “快,快帶史大人下去休息。”黃得功急急道。

  “得令。”

  在部下將昏暈過去的史可法帶下城去後,黃得功獨佇城頭,默然無語。

  此時此時,他忽然感覺自已,被李嘯這一番話語,象有有廓清天宇拔開迷霧之感,但他在心下,卻又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迷茫。

  自已現在,到底要何去何從呢?

  城下的李嘯,見到黃得功一臉嚴肅沉默的模樣,亦不再多勸,隻是微笑地看著他,等他自已做出決斷。

  隻不過,黃得功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先不急於做出決定。

  他打算,再與城中那兩員心腹大將,翁之琪與馬得功二人,詳細商量後,再作回複。

  於是,他長歎一聲,對李嘯說道:“唐王,你這番話語,甚是有理,黃某受教聆聽,心下亦是莫名愧然。隻不過,此事關係重大,黃某智識淺薄,尚難作出決斷,且待本將與部下詳商此事之後,再向唐王作出答複。”

  李嘯微笑道:“可以。本王給黃將軍一天時間,好生商量討論。隻不過,若是一天過去,黃將軍若是反對或無回複的話,那本王也就不客氣了。我軍將會即刻開始攻城,界時,貴部兵馬的命運,也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聽到李嘯這番明為寬容,實則威迫至之的話語,黃得功心下不覺一凜。他臉上擠出苦笑,複向李嘯急急抱拳致禮,便帶著一從護衛,匆匆從城頭快步而下。

  黃得功等人下得城來,李嘯微微一歎,臉上卻是勝券在握的微笑。

  這時,第七鎮鎮長曹變蛟湊上前來,對李嘯低語道:“李大人,以您來看,那黃得功會最終投降我軍麽?”

  李嘯哈哈一笑,沉聲道:“黃得功不是傻瓜,在本王這般曉以利害的情況下,他若還不知道怎麽做出選擇,那你也太低估其人了。以本王看來,黃得功此去與部下討論,隻怕他手下那些部將,為了自家的前程與財物,必定會極力勸其反正投效,肯定會比本王還要積極呢。我們就在城外,靜觀好戲便是。”

  李嘯說得沒錯,黃得功這一下去,立即就在城中官署之中,與手下兩名親信大將,翁之琪與馬得功,詳細商談接下來到底是戰,還是降。

  黃得功把李嘯的話語向二人簡述了一遍,翁之琪與馬得功二人,立即紛紛表態發言。

  原滁州守將馬得功,首先表態,他急急言道:“靖國公,現在唐王親來勸降,這般良機,安可錯失!你想想,我軍自淮安城下兵敗喪軍,三萬精銳盡覆,已然失去了與唐軍相爭的本錢了。後來,將軍你又命在下舍棄滁州,全軍退守揚州城,我軍現在唯一可守的地方,也就是揚州孤城一座了。現在的我軍,進退無路,坐困愁城,又外無救援,唯有死守揚州一路可走,這樣的話,恐怕真如唐王所言,哪怕唐軍不攻城,我軍都會在巨大的壓力下,逐步崩潰,漸生內亂呢。這揚州城,縱然將軍有心死守,但形勢比人強,又如何能長久守下去啊。”

  他略頓了一下,又道:“靖國公,現在唐王已答應我們,各人的爵祿與官位,皆如從前,並不改變。有這一條作保障,我等放心投降便是,複何憂哉?再說了,以後咱們給那重興皇帝效力,更是大明正統無可非議,豈不比在那弘光監國手下做事,更要強許多麽?這般良機,萬望黃將軍好生把握,勿失良機啊。”

  馬得功說完,翁之琪亦插話道:“得功說的是。以我看來,現在那弘光朝廷,隻怕真是秋後的蚱蜢,已蹦不了多久啦。我軍若不趁早改換門庭,投效唐軍,以保爵祿富貴,等到唐軍攻城之際,則悔之無及矣。在下在想,如果我們能趁此良機,改投唐軍,唐軍為了彰顯我軍首義之功,必會大大重用我等,將來再南下渡江而戰,我軍亦可為王先驅,大撈戰功,將來的前程地位,隻怕絕對是比現在還要高得多呢。這於公於私,在下都認為,立即率部投降唐軍,為其效力,當為最為緊要也最為關鍵的事情啊。”

  聽了二人的表態,黃得功默然無言,他呆坐在虎頭椅上,半晌不發一聲。

  其實到了現在,黃得功在心下,亦已認可二將的說法,隻不過,他一直邁不過內心的那道坎。

  因為,不管別人怎麽說,那弘光監國朱由崧,對其是有知遇之恩的。

  他能把黃得功,從一個普通的總兵,任命為揚滁總兵,把他提拔為總管淮滁兩地的軍鎮大員,又加封其為靖國公,太子太保,這般榮寵,其他三個軍鎮,皆是莫及。

  而現在,自已卻要背主忘恩,改換門庭,臨陣投敵,去為其死敵唐軍效力,向來自視忠義的黃得功,實在無法說服自已去做這樣的舉動。

  而就在他沉吟不決,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行事之際,忽有親兵來報,說兵部尚書史可法已從昏迷中醒來,正趕過來要求見自已。

  “哦,史閣部醒了麽,他又來此作甚?”黃得功下意識地低問了一句。

  --上拉加載下一章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