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4      字數:4676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漫天飛雪中,淒厲的天鵝號聲,頓時響個不絕。整個平南鎮甲營的軍兵,有如一團紛亂的螞蟻,他們喧嘩著,叫嚷著,人喊馬嘶,在這場來得猝不及防的戰鬥中,開始緊急布防。而見到陸上軍情大動,海岸處原本處於空閑狀態的數十艘唐軍艦隻,也立刻展開陣型,進入了戰鬥準備,對整個海參崴地區,展開成一個半包圍狀態。風聲怒吼,彤雲飛卷,霰雪飛揚,天地之間一片昏蒙。站在建了一半的外城城牆上的李定國,身上鮮紅的披風,被朔風吹得有如一百旗幟獵獵飄飛,一張有如刀刻般的臉上,布滿了雪花粒子,隻不過他仿佛對這一切渾然不覺,一直手持千裏鏡,向西邊凝望眺望清軍動靜。他看到,在西邊的盡頭的地平線上,白茫茫的大地邊緣,仿佛突然冒出一道黑色的細線。然後,這條細線迅速變粗變大變長,幾乎在轉眼之間,變成無數有如細小黑點般的兵馬與旗幟,迅速地把整個天地盡頭,全部鋪滿殆盡。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涯,十萬清軍一齊攻來的陣勢,那種刀槍耀目旗幟蔽空鐵甲森森人喊馬嘶,所帶來的強烈威壓感,簡直可以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一瞬間,李定國的臉,都是在微微顫抖。而他旁的已做好的防衛的軍兵,則亦是人人臉色大變,很多人的臉上,露出了莫名的驚恐神色。李定國久經戰陣,他看清軍所來的勢頭,已在心下斷定,清軍所來的數量,怕是最少有近十萬人。李定國的這支平南鎮甲營兵馬,從台灣打到菲律賓,再打到新幾內亞,直到最終奪占澳洲,可謂轉戰千裏,功績顯赫。但這支隊伍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它一直是在南方熱帶地區戰鬥,現在因為李嘯兵力不足,才不得不從南洋抽調到到海參崴後,對這樣的北方酷寒環境,尚未完全地適應,故戰鬥力比在南方下,相對而言,下降了不少。而且,因為現在李嘯的唐軍,正在全麵轉型換裝,而換裝的順序,則是優先內地與北方的軍隊,象這些平南鎮的軍兵,因為南洋戰事已經結束,故換裝的順序,被排在了最後。結果直到他們被抽調到了海參崴,都沒有開始換裝。不過,這樣的疏忽,李嘯與平南鎮鎮長兼甲營營長李定國,其實都考慮到了,但考慮到,清軍主力被牽製在遼西,經過準備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給李定國去修建這海參崴,故對於給部隊換裝之事,才並未太意。卻沒想到,這海參崴堡,因為天氣原因,並未能按時建好,而且,更不走運的是,在現在這大雪紛飛的時節裏,竟有清軍來趁機偷襲。當某樣糟糕的事情,看上去可能會發生時,它往往一定會發生。《墨菲定律》。李定國開始迅速地,在心下緊急判斷敵我兩軍實力對比。首先來看兵力,在李嘯的規劃中,現在的平南鎮中,每營依然設甲乙丙三總軍兵,其中甲總,是原來的槍兵與盾兵,即15隊盾兵1530人,30隊槍兵3060人,總共4590人。而另外乙丙兩總,則是由盾兵與弩兵組成。在他新定的編製下,這樣的每總兵員人數為每總三哨,每哨兵員人數為盾兵5隊510人,弩兵10隊1020人。這樣乙總與丙總一樣,皆是一哨的兵員人數為1530人,一總的兵員人數為4590人,加上2000人的橫行哨,整個甲營的戰鬥兵員人數為15770人。除此之外,還有從蝦夷運來的,原先從荷蘭人及西班牙人手中繳獲的老式火炮50門,火炮部隊200人,以及2000名輔兵。由於現在海參崴堡尚未建成,象玄虎重騎、飛鷂子等騎兵陪隊,皆未布置在海參崴堡中,而也就是說,李定國全部可用的兵力,就是這一萬七千餘人。而要用這一萬七千人,抵抗多達近十萬的精銳清軍,又因為大雪天氣,火炮無法打放,守住這外城城牆都沒建好的海參崴堡難度,其難度可想而知。當然,唐軍還有水師可以助陣,但水師畢竟在海麵上,不可能直接參與岸上的戰鬥,雖然能參與海參崴堡的戰鬥,但其作用,卻還是有限,並不是決定性的。隻不過,在看上去李定國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現在的李定國,對於守住這海參崴堡,卻還依然抱有極大的信心。他的信心,固然多有守土衛國的信念在其中,但李定國在心下,最為倚仗的便是,他還有大量的不懼風雪,可以冒雪打放劇毒弩箭的弩兵,以在近乎堆滿內城的手擲震天雷。這兩樣東西,才是李定國最大的依靠,對於能守住這尚未建成的海參崴堡,李定國認為,自已還是有很大把握的。除此外,李定國還有一個獨到的守城手段。那就是,由於海參崴堡是建在一個突出入海的半島尖端,那麽,除了西麵城牆外,東南北麵,皆可用水師的舷炮來輔助防守,從而讓敵軍無法四麵圍城,並可使海參崴堡處於始終可由水師進行補給的狀態。約半個時辰後,清朝大軍越行越近,在距離海參崴西麵城牆約二裏開外,全軍停住。李定國從千裏鏡中,清楚地看到,在這些清軍的遠處,有一幢赤火烈炎金頂大帳,上麵高高飄揚著一麵金色龍旗,他頓時在心下暗歎,看來,清廷為了奪下這海參崴堡,可是真的下了大本錢呢。這不,不但出動了近十萬大軍,連皇帝皇太極都禦駕親征了。隻是,這看似小小的海參崴堡,你們真的能一舉吞下麽?卻是沒這麽容易!(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下麵為防盜,稍後替換)當曹變蛟終於率著大批騎兵,冒著傾盆大雨,趕到陳一提部戰死之地時,那些馬京達努土著早已撤走。這塊曾經激烈戰鬥過的土地上,原本四處漫留的鮮血,已被雨水衝刷得一幹二淨,隻留了一地的無頭屍體,在遍地的泥水中半沉半浮。曹變蛟的牙齒咬得格格響,憤怒讓他的臉孔幾近扭曲。他一臉悲色,仰著頭,衝著天空,厲聲大吼,有如狼嚎。他淒厲的吼聲,很快就在連綿的雨聲中,徹底消失,幾不可聞。全軍有如木偶一般,在漂泊大雨中,佇坐有如一具具木偶。我軍敗矣!此次戰敗,堪稱唐軍入侵東南亞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唐軍,竟被這些野人一般的馬京達努土著軍兵打敗,縱然殺敵數倍,卻亦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恥辱敗仗。“兄弟們!我曹變蛟在此指天發誓,若不能替你們剿除這些醜類,若不能滅掉馬京達努國來慰藉你們的在天之靈,我曹變蛟定當以死謝罪,誓不為人!”曹變蛟咬牙切齒地指天發誓,流滿了雨水與淚水的臉上,是難以形容的猙獰。最終他無奈下令,讓手下軍兵,帶著那些無頭的屍體,默默返回三寶顏。因為無法辨別這些屍首到底是誰,曹變蛟最終隻得下令,統一將這些屍體一同火化,再建碑記念。接下來,曹變蛟再不敢輕易派兵進攻,而是下令,讓全軍守住三寶顏,憑地建起工事固守,以待下一步行動。隨後,曹變蛟將此事的經過,在信中詳細寫明,用飛鴿傳信的方式,回寄給在馬尼拉的李嘯,並向其請罪。兩天後,曹變蛟的信件,到了李嘯手中。見到曹變蛟這封信,李嘯亦是大吃一驚。將近七百人的唐軍犧牲,並且主將死亡,還沒有達成戰略目標,最終讓馬京達努土著軍兵,取得了此戰的最後勝利,實在是一次極為恥辱的戰敗。這樣的戰敗,在唐軍向東南亞一帶拓展的過程,堪稱首次。李嘯的臉色頓時十分難看。他知道,自己在一路凱歌地征服這菲律賓各島的過程中,終於碰到勁敵了。要知道這馬京達努國,在曆史上,曾與北麵的西班牙殖民者多次交手,卻是始終不曾被征服。在真實曆史上,這個國家,一直到美國接替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後,在十九世紀末期,才被近代化的美隊所征服,最終納入菲律賓的統治範圍。而哪怕是近代化的美軍,在征服這個地區的過程中,也付出了相當大的犧牲,並且最終的占領方式為,讓這個民族和這個地區,在名義上並入菲律賓,並享有高度自治權。由於這個民族並入菲律賓國的曆史最短,且一直高度自治,並且還有宗教信仰不同等原因,故一直是菲律賓國家最為動蕩不安的地方,騷亂與叛變可謂家常便飯,讓菲律賓統治者焦頭爛額。(注:截自作者發稿時為止,在這棉蘭老島地區,菲律賓的國家軍隊,尚在這裏與一個叫穆特的武裝激戰不休,互相攻守,各有死傷,當地百姓四散奔逃,和平遙遙無期。)而現在,這些野蠻凶惡,殺掠成性,有宗教信仰悍不畏死,又有與西方殖民者戰鬥的豐富經驗的馬京達努土著軍兵,在這棉蘭老島地區,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皆占盡,唐軍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著實十分困難。由此可見,這個馬京達努國,極可能是自已在征伐東南亞,以及向澳洲進取時,碰到的最為強硬與難纏的對手。想將這樣的對手戰而勝之,實非易事。隻不過,這棉蘭老島,位於唐軍南下與北上的要衝之地,不攻下來卻是不行。隻有把這棉蘭老島攻下,自已才能在將來,進一步征伐新幾內亞島與澳洲諸地時,再無後顧之憂。那麽,自已到底應該怎麽辦,才能徹底而快速地消滅這些馬京達努醜類,從而攻占整個棉蘭老島呢?李嘯在房中來回踱步,沉吟良久後,他的腦海中,忽有如靈光一閃,出一個獨特的念頭。那就是,師夷之長技以製夷,為何不讓唐軍反過來,去向這些馬京達努人學習呢?這些馬京達努人,之所以能把被圍的唐軍徹底消滅,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他們懂得利用遠程攻擊來打擊唐軍,從而使唐軍最為擅長的陣地防禦與組織訓練,在這樣的遠程攻擊下,不能順利發揮功效。當然,如果在內地,唐軍有強大的火器助陣,在遠程打擊方麵,堪為明清兩國最強者,但在這棉蘭老島這樣一天之中,能下兩三次大到暴雨的熱帶雨林裏,唐軍的火器,一旦被暴雨淋濕,就成了徹底的廢物。李嘯知道,在這樣極其強烈的熱帶傾盆暴雨下,哪怕自已將來研發出了燧發槍,那密封的藥門與擊發的火石,也會被接連不斷的暴雨所淋濕,從而成為再不能使用的燒火棍。而一旦唐軍的火炮火銃皆成廢物,那在馬京達努人的梭鏢之下,可就隻能被動挨打了。所以,向馬京達努人學習,找出類似於他們梭鏢一樣的遠程攻擊武器,才是唯一的克敵製勝之道。李嘯在心中,已然想到了一門厲害的遠程武器,鋼弩。在弓箭手難於迅速培養,且弓弦易被雨水打濕而失去彈性的情況下,製造大量的遠程射弩,培養大批的弩手,當是最佳的克敵製勝之法。如果,自已能結合前世中從書本中看過的,現代弓弩的製造工藝,用現在能產出的精製鋼材,來製作的單人就能使用的鋼弩的話,那無疑可以迅速反製,並且打敗馬京達努人的梭鏢。更何況,將來自已要攻打的地方,除了棉蘭老島外,諸如新幾內亞島,密克羅尼亞群島等尚未被西夷侵占的領地,都是高溫多雨的雨林環境,隻有能因地製宜地打造出這種適合從林作戰,且能很好地進行遠程攻擊的弓弩,自已才能夠順利地開疆拓土,再無所慮。李嘯謀劃既定,立刻著手把自已所構想的鋼弩結構,用草紙畫出,象弩弓、弩臂、弩機、弩弦、含口、鏨耳、勾牙、望山、懸扣、底托等各個弩機部位的形狀與尺寸,都已詳細標注,畫完後,李嘯將這些寶貴的草稿,交給新成立的台灣製鐵廠緊急研發。本來,李嘯是想把這研發工作,交給山東單縣的鐵龍城去製造開發,但考慮到路途太遠,溝通亦多有不便,還是就近在台灣研發,最為合適。畢竟,現在的台灣鋼鐵廠,緊依著彰化縣郊外一座大型鐵礦建立,已有高爐六座,炒鐵爐三座,煉鋼平爐兩座,每月的產量同樣十分可觀。雖然台灣當地的鐵礦品味較低,在經過除雜後的產量,也比山東要低很多,但相比這個明末時代的其他鐵礦生產與加工,產量還是遠遠超出的。另外,這台灣鋼鐵廠中,有許多從山東調來的有經驗的老工匠,同樣使用水力鍛壓機床進行生產,故無論是生產還是研發效率,皆不在山東鐵龍城之下。故李嘯認為,把這鋼弩研發工作,交給台灣鋼鐵廠來承擔,絕對不會令自已失望的。隨後,李嘯立刻開始大規模調整改編的計劃。首先,李嘯下令,派出大批工匠,前往曹變蛟部所在的三寶顏,在當地建設一座周長約有四裏的大堡,以保證曹變蛟部能平安駐守,不會再受到土著的騷擾與打擊。然後,李嘯又下令,擴軍鎮東營,把鎮東營擴建成安東鎮。讓這安東鎮,與興中鎮,平南鎮一樣,成為下麵擁有三個營兵力的強大鎮所。把這個安東鎮,建設成為除了滿清外,在東北亞地區最為強大的軍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