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2      字數:4552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李嘯這時,又想起了台灣安全司的情報人員,給自已飛鴿傳信,所送來的西班牙人的具體情報。

  原來,在台南被荷蘭人占據後,不甘心讓荷蘭人獨占台灣的西班牙人,便立即從馬尼拉出兵,占領了台北。

  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率一千餘人,從海路進攻台灣北路,先在雞籠港登陸,建立臨點據點,通過三年時間的滲透擴張,又占領滬尾地區,從而正式在台灣北部地區立足。

  占據了台北後,西班牙人立刻開始搞奴化統治,修建天主教堂,強迫當地土著信教,又開始在台灣北部大肆征收賦稅,用些諸如彈珠、玻璃球之類不值錢小物件,從純樸的土人手裏,換取珍貴的毛皮、鹿角等物,牟取暴利。甚至強行驅趕當地的土著們入山為他們采集硫磺,銅礦、鐵礦等物,而一旦有土著部落不服管理,西班牙人便立刻派兵,前往這些部落燒殺搶掠,殘酷鎮壓。

  見統治逐步穩定後,西班牙人開始給台灣北部各處改地名。他們登陸的雞籠山,改名聖地亞哥,基隆灣裏的和平島中,有西班牙人修的第一座崗樓,就把那改名薩爾瓦多堡。而在淡水地區,強迫無數土著,用血淚建成的城池,這座西班牙人的台灣中心據點,則被命名為聖多明哥城。

  在真實史上,這雄偉高峻的聖多明哥城,在崇禎十二年時,卻被西班牙人自已拆毀。

  其原因是,已然危機四伏,陷入龐大的債務危機的西班牙帝國,對於遠東的財力以及軍事支持,越來越力不從心,故西班牙菲律賓總督洛佩斯為了減少開支,便打算削減北台灣的軍力部署。

  於是,這位總督親自下令,拆除淡水的聖多明哥主城,將大批駐軍調回馬尼拉,整個台灣北部,僅駐軍數百人,大部分駐屯於雞籠港和平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從這些舉動來看,曾經強盛無比的西班牙帝國,那老邁衰朽之象,已然盡顯。

  不過,在這弱肉強食的從林世界時,一頭衰老無力的大象,往往是群獸爭食的最佳對象。

  真實史上,荷蘭人在看到西班牙自拆城堡,並撤走駐軍後,立刻敏銳地嗅到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龐大帝國那衰朽沉淪的氣息,於是,荷蘭共知國,這隻年輕健壯的野獸,這個曾經的西班牙附屬國,立刻向老主人宣戰,派兵強奪台北之地。

  經過數月的戰爭,彈盡糧絕,士氣低迷的西班牙人,向荷蘭人投降,西班牙在台灣北部十六年的統治,至此結束,從此拉開了荷蘭人獨占台灣的黑幕。直到1661年,鄭成功才從福建出兵,最終收複台灣,趕走了荷蘭人,寶島台灣才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凜凜海風吹拂下,一直佇立船舷,低頭思慮史與未來的李嘯,終於抬起頭來,眼中,已滿是堅毅決然之色。

  思慮良久的他,在心下,已然想好了對西班牙的作戰計劃。

  海上的時光,其實比在陸地上,要難打發的多。

  四處皆是茫茫大海,呆在空間狹小宛如靜止的船隻上,確實讓人心裏發悶的緊。

  一眾平南營軍兵,在經了開始乘船的新鮮感後,很多人臉上,均是麻木厭倦的神色,好在有監撫們每天訓導,教習,拉唱軍歌等活動,總算讓這些軍兵,在這枯燥乏味的海上旅途中,保持著還算旺盛的士氣。

  至於乘坐鄭芝龍部船隊的流民,因為環境擁擠,這旅程體驗自是更差,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為了生存而奔波的流民,也隻能默默忍受了。

  而此時的李嘯,則與荷蘭人約瑟夫二人,在船舷處交談。

  “約瑟夫,來我大明這大半年來,可還習慣麽?”李嘯微笑問道。

  約瑟夫兩道眉頭抖了抖,隨後一攏滿頭的金發,用已然較為熟練的漢語,笑著答道:“李大人,我可以誠實地告訴您,來到明國的這段時間,是我生命中相當愉快的體驗。”

  見約瑟夫回答得爽快而直接,李嘯心下亦是高興,遂微笑道:“很好,隻要你們好好幹,為本官忠誠效力,本官絕不會虧待你等。”

  約瑟夫立即毫不猶豫地答道:“隻要李大人需要我們,我們願意一直為你幹下去。在這裏能拿這麽高的薪水,又有象李大人這樣信譽良好雇主,我是一點都不想回荷蘭。”

  李嘯大笑起來,他想了想,目光深沉地直視著他,試探地問道:“約瑟夫,若本官將來要與荷蘭人交戰的話,你還會幫本官作戰嗎?”

  約瑟夫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他呐呐地回了一句:“李大人,你不是與荷蘭總督,簽了停戰和議麽?為何兩國還要交戰呢?”

  李嘯輕歎一聲道:“形移勢易,很多事情,並不是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的。到時,你們能繼續為本官效力,自是最好。隻不過,你們若真的心下不願,本官也可到時先送你們回去,決不會為難你們。”

  約瑟夫那藍色的眼睛眨了眨,撇了撇嘴,臉上不覺泛起苦笑。

  李嘯那規模龐大的船隊,乘著北風,繞過山東半島尖端,一路南下,在二十天後,也就是農十二月十日淩晨,抵達了台灣中部的鹿港。

  整個航行,還算十分順利,因有醫士一路跟船照顧,55萬流民中,隻有大概一千多名老弱,因為受不了海浪顛簸,長期暈船,而在路上生病去世,其餘的移民,全部健康到達了台灣。

  船隻駛近鹿港海岸時,在越來越明亮的亞熱帶晨曦中,李嘯可以看到,透過漸漸消散的海霧,那一片潔白無垠的沙灘上,已清晰出現於眼前,沙灘上高大的椰子樹,密密成林,婆娑搖影,在清晨的太陽映照下,盡現溫柔的南國風情。

  李嘯欣喜地看到,大肚溪河兩岸,片片相連的新辟稻田,已然無邊無盡,一直延伸至遠方一片暗青色,巍峨綿延的台中山脈中。

  此時,田中晚稻早已收割已畢,稻田已栽滿了綠油油的馬鈴薯苗,碧綠的葉片,在晨風中歡快搖曳。而砍下的晚稻稻杆,則堆起了一座座高塔,有如沉默的哨兵一般,靜佇在稻田的海洋中。不時可見身著短襖的孩子們,在田埂上歡笑著來回跑動追逐,笑聲似乎微然可聞,放眼望去,這原先荒蕪一片的大肚地區,已然充滿了一種閑適悠遠的南方鄉村風情。

  這時,台灣拓殖團長丁佑,帶著副團長馬華興,台灣平南營營長李定國,副營長羅正等人,在鹿港碼頭上,恭迎李嘯下船前來。

  此時,鄭芝鳳鄭彩二人,見到運送的任務已順利完成,臉上皆滿是輕鬆之色。兩人正盤算著,趕緊卸下乘客與李嘯自帶的物資,自已好帶著那裝了50多艘大船的商貨,返回澎湖去向鄭芝龍邀功。故在李嘯邀其上岸休息時,兩人皆是婉拒。

  見此二人不願上岸,李嘯便在岸上,向他們再度感謝了一番,就與二人拱手辭別。

  隨後,李嘯便在丁佑的帶領下,跨上坐騎,率領一眾護衛,前往那早已建好,位於濁水溪二林之地的彰化城而去,那台灣拓殖團團長丁佑,早在城中官署內,為李嘯備好了接風酒宴。

  李嘯等人雖先行離開,但碼頭上的裝卸工作卻是井然有序。

  為避免出現混亂,一艘艘船隻,輪流在碼頭上卸下滿船的乘客與物資。下得船來的55萬餘名流民,則分別在台灣民政司文官帶領下,先行就地登記,再前往各處已建好的帳篷處安頓,開始沐浴吃飯休息。而船上的各類軍械、銀錢、商貨等等,也按種類分批登記入庫。

  經過長久海上旅行的55萬流民,幾乎人人衣衫襤褸,鳩形麵,神情萎頓,見到眼前的沙灘與大地,皆是十分激動,很多人流下了熱淚,甚至有人大聲嚎哭,不知是因為自已終於到達台灣喜極而泣,還是因類這旅途太過辛苦疲累而心下感傷,也許,兩者皆有吧。

  隨著各條船隻在港口搭上舷板,這55萬流民,有如奔湧而出的人海,從各條船上滾滾而下,幸得有官員與軍兵組織,故整個場麵,雖然極其浩大,卻是有條不紊,十分有序。

  這55萬流民,在今天上岸休息一天後,於明日,便要由民政司安排,前往原大肚,二林,南社屬下的12個大型鄉鎮,授下田土,安家落戶,正式成為台灣當地的永久居民。

  至於補充到平南營的軍兵,則有原台灣派遣軍的將士,在岸上清點人數,分清兵種,準備在把軍械火炮之類全部運上岸後,再一齊帶隊前往彰化城軍營。

  李嘯等人,一路前行,皆是看不完的田園風光,遍目所及,皆是一望無盡青翠喜人的馬鈴薯苗,已與福建廣東等地的鄉野,幾無任何差別。見到這一片興旺景象,李嘯心下十分喜悅。

  李嘯忽想起一事,向一旁的丁佑問道:“丁團長,上次本官與你飛鴿傳信,為加快台灣地區的開發程度,將每家授田額度,從每戶五畝,提升到每戶十畝,此事卻可已辦妥否?“

  丁佑忙答道:“李大人,這事學生早已安排,現在台灣中部的這12個鄉鎮中,每家皆已授田十畝,總共開辟的田土為113萬畝,卻比李大人上次離開台灣時的田土麵積,翻了一倍還多呢。”

  李嘯心下大為驚喜,忙問:“如何開辟了恁多田土?”

  丁佑笑道:“李大人,這都是福建廣東兩地百姓,聽聞李大人有每戶授田十畝之策,且耕牛、種子等皆有優惠,故有近2萬戶,約七八萬人,自發來到台灣,才得以辟得恁多田土呢。”

  李嘯大笑,點頭道:“甚好,甚好!這台灣之地,本是遷居不易,故本官在想,當需以更優惠之條件,安頓流呢,吸引百姓,讓他們不僅能在這台灣之地吃飽穿暖,養家糊口,更有能在這塊海外之土上,發家致富,子孫繁息,如此一來,方可對打算在台灣安居落戶的百姓,有更大的吸引力啊。”

  丁佑亦是一臉喜色,他捋須笑道:“現在大人這55名流民百姓來到台灣,估計其中至少有12萬戶百姓,卻可至少辟出120萬畝荒田出來呢。這樣一來,光是我軍所占的台灣中部地區,便有133萬畝土地,每年所產的糧食,實是足為可觀矣。”

  聽了丁佑的回話,李嘯心下更是喜悅無比。

  有這133萬畝土地,以每畝八鬥稻米收稅的話,則每季可收106萬石的糧食,一年二季共可收210多萬石稻米,足以支撐李嘯軍現在需要自行供養的軍兵百姓數量的好幾倍。

  而按每畝地至少可產2石的產量來看,則每戶人家一年至少還有24石糧食的剩餘,這些糧食,李嘯全部留給百姓自行食用或出售,這樣的話,這些種地的農民,自可家家豐饒了。

  更何況,還有每年冬天的一季馬鈐薯種植,因其畝產高達6石至8石,按李嘯製定收稅標準,是每畝收2石的產量,這樣的話,一年之中,另有266萬石馬鈴薯的糧稅,可供軍民食用,而每家農戶,則可至少有40石馬鈴薯,可自行食用或出售,這樣一來,這些農戶,想不發達都難啊。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台灣,這個原本的蠻荒之所,已成為能發家致富的夢想之地,自然讓福建與廣東的大批居民向往投奔之。

  打馬行了六七裏路後,李嘯看到,在嘩嘩西去的濁水溪支流旁,這塊原先隻是二林地區的一處平緩荒地,已巍然聳立起了一座大城。

  這座彰化城之地,地勢平緩,交通便利,視線開闊,大肚、二林、南社三地的移民若要來城中,皆是十分方便。

  李嘯看到,這座自已親自規化建好的彰化城,周長八裏,呈正方形狀,因為東麵不遠,便是聳峙蠻荒,完全還是一片原始森林的台中山脈,故沒必要開設城門。因此這彰化城,隻開有西、南、北三座城門,四周皆挖有護城濠,正好利用濁水溪支流進行填充,使其環城而過。

  每門城門,都不惜成本,設計成暗藏千斤墜的方式,四麵城牆上,象甕城、城樓、角樓,炮位、女牆、雉堞之類,皆已全部修建齊全,上麵有多隊軍兵在反複巡邏。並且,此城與赤鳳城一樣,設計為城高為15米,牆麵馬道寬6米的樣式,從而大大加強城堡的防禦力。

  見李嘯看得仔細,丁佑複在一旁插話:“李大人,此城自您等北歸山東後,由於人力及物資供應充足,隻過了三個多月,便已全部建好,全城皆包青磚,十分牢固可靠。因建城速度快,亦正好避免了台風季節的到來。”

  李嘯點點頭,又誇讚了他幾句,隨後,眾人經過西門城外那熱鬧的商貿墟市,通過城門月道,進得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