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2      字數:4771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薩穆什喀,你能認清形勢,大義滅親,與我軍一起重歸明朝,自是最善。你這般行事,亦是為爾部軍兵,謀得一條活路啊。”沈誌祥望著麵色峻厲的薩穆什喀,臉上擠出笑容,十分言不由衷地說道。

  薩穆什喀輕輕抹去濺到臉上的血珠,臉現一絲慘笑,他淡淡道:“本將與這一眾護衛,向來為大清忠心效力。隻不過,現在勢窮至此,馬福塔猶要死戰,我等卻實不願隨馬福塔一道忹然而死。今日我出手殺他,實為迫不得以之舉矣。”

  “將軍認清形勢,保全自身與部眾,實是人中俊傑也。那馬福塔不顧形勢,定要與大明天兵對抗到底,自是死不足惜。既如此,將軍且回營,好生安撫部眾,待明日天亮後,便我軍一齊歸降明朝吧。”沈誌祥心下大定,笑著對薩穆什喀連聲安慰。

  雖然這般話語,從他這個清朝降將的口中說出,令人感覺極其怪異。

  薩穆什喀點點頭,便帶著那十名護衛,一齊從沈誌祥部離去,返回了自已的營地。

  薩穆什喀等人走後,沈誌祥長籲了一口氣,跌坐在椅子上,心中卻是滿滿的感慨。

  他在心裏無法不感歎,這薩穆什喀,老姓佟佳氏,是清初五大臣之一的達爾汗蝦的三弟,乃是滿洲正白旗的猛將,一路憑軍功晉升到了三等梅勒章京。

  在正常曆史中,薩穆什喀會在這次征戰東江後,被晉為二等梅勒章京,並授工部承政一職,而在這個被李嘯改變的時空裏,此人卻已決然弑主反清。而其反清的原因,僅僅是為了,給自已謀得一條活路。

  沒想到啊,看似忠勇可靠的薩穆什喀,在此危亡之際,卻也能這般果斷地弑主求生,展現了完全不為人知的狠戾陰暗一麵,倒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哪。

  有道是,人不為已,天誅地滅,也許,這才是薩穆什喀最為真實,卻掩藏最深的真麵目。

  因此,薩穆什喀此舉卻也沒什麽可奇怪的。畢竟,在這個血火亂世中,沒什麽東西能比活下去,更為重要。

  接下來,沈誌詳又立刻為自已,深深地感覺慶幸。

  “唉,沒想到馬福塔這廝這般狡猾,竟然將計就計想來圖我!幸得那薩穆什喀認清了形勢反戈一擊,本兵才總算是僥幸逃得性命哪。”

  沈誌祥抹了抹臉上的冷汗,對猶然呆怔一旁的副將王庭瑞,大聲喝道:“還愣著幹什麽,速速斬下馬福塔這韃子的首級,明天,本兵要親自向明軍主將報功!”

  。。。。。。

  當一輪鮮血的太陽,從海平麵上躍升出來之際,黑暗便悄然遁去,暗藍色的海麵上,一層淡淡的薄霧湧動,一時間,整個海洋島沿海地界,有如夢幻。

  在這夢幻般的景象中,大批的李嘯軍兵,沿著船隻的舷梯,下船登陸。

  隨後,一萬餘名戰兵,在海灘上排成整齊的戰陣,鐵甲森森,刀槍耀目,充滿了肅殺與威嚴色的氣勢。

  此時,站在船頭的主將李嘯,滿臉都是洋溢的笑意。

  他看到,就在此時,海島中的兩處營地上,皆有大隊的清軍,空手列隊打著白旗,向自已的軍陣前,緩步而來。

  “李大人,想不到,昨日我軍海戰獲勝,敵軍破膽,今天竟皆主動來降了。”

  一旁的軍前讚畫陳子龍,亦是滿臉欣愉之色。

  李嘯仰頭大笑:“這說明他們還算識時務,若不然,我軍兩處夾攻,這幫清軍定會全部葬身此地,一個也脫逃不得。”

  兩人正說笑間,從左側趕來的那批投降的清軍,卻突然站住了。

  這批向明軍投降的清軍,便是沈誌詳部。

  手中捧著一個大木盒的沈誌祥,看著正站在升龍號船頭上的李嘯,不覺呆住了。

  沒想到啊,竟是和自已稱兄道弟的老熟人李嘯親來救援,隻是,他不先前已隨鄭芝龍的船隊去了台灣了麽?

  沈誌祥忽覺臉上一陣莫名燥熱。

  前來攻打海洋島的自已,等會該怎麽麵對李嘯的盤問呢,沈誌祥內心十分忐忑。

  在沈誌祥躊躇不前之際,李嘯亦已發現了走在隊伍最前頭的他。

  兩人目光相接觸,李嘯十分平靜,沈誌祥卻是羞愧不已。

  在沈誌祥躊躇之際,右邊的薩穆什喀已率領三千滿洲兵馬,已然來到了李嘯軍陣前,隨即一聲令下,全軍下跪請降。

  此時,李嘯等人也已下得船來,緩步來到了薩穆什喀麵前。

  “三等梅勒章京薩穆什喀,率滿洲兵馬三千,前來投靠將軍,還請將軍收納。”

  未著盔甲,頭戴涼帽,身穿一件淡藍箭衣的薩穆什喀,態度極為謙恭地向李嘯打扡行禮,然後簡述了一遍弑殺馬福塔率眾投降的經過。

  李嘯以一種極其複雜地眼神,看著這位曆史上的正白旗驍將,向自已這般恭敬求降,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隻是,李嘯隨即滿心疑慮。

  這種一旦自已身家性命受到威脅,便會毫無猶豫地叛變的人,自已能接納他嗎?

  一旁的陳子龍,見到李嘯猶豫的神情,便於旁邊輕聲附耳道:“李大人,以學生之見,此人當可納之。“

  “哦?“

  “大人,此人弑主而叛,以求活命,已是徹底斷了回歸清廷的可能,隻要我軍能給予其與清廷相當的待遇,我料此人必願盡心盡力為大人驅馳作戰。至於此人極度勢利,將自身性命視為重於一切,卻是不過是人之常情。想想古往今來,真正無欲無私一心報國的忠臣良將,能有幾人啊。“

  在陳子龍的誠懇勸導下,李嘯緊繃的臉上,漸漸舒緩開來。

  他在心下知道,陳子龍說的很有道理。

  想當初,自已煢然一身,落魄潦倒地前往廣寧中屯所投軍之際,有誰能看得起自已,又有誰會忠誠於自已。當初自已被任命為哨騎隊副隊長,諸如田威莫長榮等人,皆是明著表示對自已的看輕與不服,最終還是在自已一次又一次的獲取勝利後,不斷積累了威望與權勢,這些人才漸漸地變得心服口服,從而為自已忠心效力。

  再說了,象前年在錦州郊外投降自已的查塔,不也是這般被逼無奈,方向自已投降的麽,與現在同樣被逼投降的薩穆什喀,又有什麽本質區別呢?

  而如果自已以後也象馬福塔一樣,陷入必死的絕境,卻還要不顧屬下性命,決然死鬥,又有誰能保證,象軍中查塔、額弼綸、喀喇木之類的滿族將領,甚至田威、安和尚、段時棨之類的親信漢族將領,不會也象薩穆什喀一樣,背叛自已呢?

  脫離現實條件,而妄談忠誠,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更何況,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衰弱與無能本身就是一種罪惡,尤其在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亂世之中。

  歸根結底,想讓部下能為自已忠誠效力,那麽自已就一定要不斷發展壯大下去,讓他們感覺跟隨自已能水漲船高,升官晉爵。哪怕期間出現短暫挫折,也要能讓他們看到希望與未來,這才是維係人心的根本。

  想到這裏,李嘯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他虛扶起薩穆什喀,朗聲道:“薩穆什喀,你能審時度勢,及時率部反正,歸順大明,本督心下甚慰,準了爾等之請降。“

  薩穆什喀一臉喜色道:“奴才謝過李大人!另外,我部武器盔甲糧秣輜重等物,皆在營中,請李大人等下派人驗收。“

  李嘯點點頭,又勉慰了他幾句,便令人將他們帶下去休息,準備等會與沈誌祥軍兵一起,帶回赤鳳衛。

  見到那三千滿洲軍兵,已被李嘯軍分別帶下去後,一直躊躇不前的沈誌祥,才長歎了一口氣,率著隊伍繼續向李嘯陣前行去。

  在距離李嘯約五步開外,沈誌祥率眾下跪。

  “罪將沈誌祥,前番失足投清,實是罪不可赦。但我部現已斬殺清韃將領馬福塔,願以獻顱之功,求李都督準允我部重新投效大明。”

  沈誌祥紅著臉向李嘯大聲喊完這段話,然後雙手高舉著盛放馬福塔頭顱的盒子,率眾下跪求降。

  李嘯將他虛扶起來,接過他手中的盒子,這時,兩人目光重新相碰,在李嘯灼熱的目光接觸下,沈誌詳訕訕地將臉扭向一邊。

  “李都督。。。。。。“

  “不用多說了。你部投降清廷之事,我也多有了解,當時爾部陷於窘迫之境,你率部投降,亦有不得已之處。現在你能重新率領回歸大明,又與那薩穆什喀一同斬殺了那死硬到底的馬福塔,也算大功一件。“李嘯緩緩而述,然後輕輕地拍了拍沈誌祥的肩膀,讓沈誌祥更覺臉上莫名躁熱。

  當然,在他心下,卻是十分的感激與欣喜。

  隻不過,當他聽到李嘯下麵的話語時,臉上的的訕笑,頓時僵住了。

  因為,李嘯一臉鄭重神情地說道:“沈誌祥,你這些兵馬,都由我軍收降,但是你與王副將,本督卻還是希望,你們能繼續留在清廷那邊。”

  “李大人,這。。。。。。”沈誌祥大驚失色,急欲辨說。

  李嘯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他繼續說道:“沈誌祥,你先別激動,其實本督這樣做,是有充分考慮的,因為本督認為,你們留在清廷那邊,對本督的幫助,可能會更大。”

  “哦?”

  “沈誌祥,以本督來看,你可謊報本地戰況,就說與你與馬福塔率部攻島之時,遭遇明軍大部,經過一番苦戰後,馬福塔與一眾清軍皆戰沒身死,隻有你與副將王庭瑞,以及數十名親兵死戰得脫,方搶得一條船隻得返駐地。由於馬福塔、薩穆什喀等人,皆已死無對證,皇太極縱對你心存疑慮,卻一時亦難挑出破綻。且因你部剛剛歸降,也實不便立刻懲處你等敗軍失將之罪。以本督估計,皇太極極可能再度令爾等重駐石城島或皮島,以讓你部歇養軍力,再圖振作。”

  聽了李嘯這番話語,沈誌詳不是個頭腦簡單的笨蛋,立刻明白了李嘯的良苦用心。

  他點頭笑道:“還是李都督思慮周詳,如此亦好。我等返回石城島後,因我等身為清軍的身份,一可更方便與貴軍重新開展貿易。二則貴軍可引我等為內線,探取清廷情報。如此一來,確比重歸大明對貴軍更有幫助啊。”

  李嘯大笑起來:“沈總兵與本督果是心有靈犀,倒是一點就透啊。好吧,等我軍清點了你部的降兵與軍械糧秣之後,你便選上數十名親兵,乘船返回吧。”

  沈誌祥一臉感動,連聲向李嘯稱謝,方隨著一眾軍兵下去。

  見到沈誌祥與王庭瑞二人歡喜退下,李嘯心下不由得感慨,看來,這如何收降使用這些人,還真是門獨特的藝術呢。

  在陳子龍田威等人清點清軍輜重與降兵之時,李嘯親切接見了從鎮海堡上急急趕了出來的靳統武和一眾軍兵。

  “統武,此番守住鎮海堡,真真辛苦你了。”李嘯的眼神十分欣慰。

  “稟大人,本將乃海洋島主將,自是守土有責,如何敢擔這辛苦兩字。”靳統武一臉感激地說道:“大人從台灣趕回,便立刻引兵來救,我等倒要謝過大人及時救援之情才是。”

  李嘯大笑起來,隨後他勉勵了靳統武幾句,便又和船廠總頭林大壯等人,商討重建船廠一事。

  “李大人,老夫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林大壯猶豫著對李嘯說道。

  “林師傅但說無妨。”

  “李大人,請恕在下直言,這海洋島,實非設立大型船廠的佳地。”林大壯低聲說道。

  “哦,林師傅何出此言?”

  “李大人,你看,這海洋島上,地域狹小,難屯重兵,那麽,若有敵軍來犯,援軍一時難來,唯一自保之計,便是憑堡固守。如此一來,軍民輜重等尚可得保全,但諸如船廠等大型工廠,則必然會成為敵軍焚掠之對象。可歎敵軍焚滅容易,但我軍要重建船廠,卻又要花多少心血人力與錢財啊。”

  林大壯的話語,聽得李嘯頻頻點頭:“林匠頭此話甚是有理。這船廠重建一事,就等本督在山東重新堪好地界,再行重建不遲。”

  林大壯釋然道:“如此最好不過,這些一來,若有敵軍來襲,我軍可立刻出兵救援,當可保船廠安然無虞。”

  李嘯在心頭,牢牢記下了林大壯的話語,他決定,一定要盡快找到合適的船廠重建位置,以便讓船廠盡快恢複船隻生產。

  隨後,李嘯又交待了海洋島上其他人等的重建工作安排,陳子龍田威等人也皆清點搬運完了清軍輜重,大部分的糧食,皆留於鎮海堡內,以便當地軍民食用。其餘的盔甲武器軍械之類,則全部搬運上船,帶回赤鳳衛。

  在這些工作都做完後,李嘯便下令,拔出一條原東江鎮的小型鳥船,讓沈誌祥王庭瑞等人乘船返回石城島,而他則帶著三千滿洲兵馬,以及沈誌祥部軍兵,乘船返回赤鳳衛而去。

  在返回赤鳳衛的航程中,李嘯在心裏,卻是一直在記掛一件事情。

  那就是,到現在為止,朝鮮那邊的戰事,究竟已進行到了何種程度。

  雄心勃勃的李嘯,在解除了海洋島的危局後,他下一步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出兵朝鮮,從而直接插手朝鮮戰事進程。

  因為李嘯若這般做,他相信,會給自已帶來巨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