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卷煙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2      字數:5640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鄭彩的船隊,於九月底從澎湖出發,因現在已是多刮北風,船隊為逆風行駛,預計到十月底方可到達山東赤鳳衛。

  在鄭彩率領六百艘船隻的龐大船隊,在路上航行之時,李嘯現在正在關注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卷煙的生產進度。

  自四月份開始在武定州等地,租種了45萬畝土地,利用俘虜進行卷煙耕種以來,到了現在,所有的煙田都已收割並晾幹完成。

  煙田的產量,與李嘯預想的差不多,平均算下來,每畝煙田的烤煙產量,隻有100斤。那麽45萬畝煙田的總產量,便是4500萬斤。

  這個產量,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那些土地多為拋荒之地,肥力流失,古代又沒有化肥施用,故根子上便有不足。而被強迫幹活的俘虜們,生產積極性也不夠,故能達到畝產100斤,也還錯不算的產量了。

  隨後,這些晾幹烤好的煙葉,被送到建在赤鳳衛中蹲犬山腳下的卷煙廠中,在這裏,這些煙葉被工人挑掠出殘次煙葉,然後切碎成煙絲,再從市麵紙坊中,定製薄而易燃的裱黃紙,進行人工卷製。

  這些香煙與雪茄,全部加裝了簡易的過濾嘴。過濾嘴的材料,則是用棉花浸泡醋酸脫脂,再烘幹成型,然後切成2-3厘米的長度,與煙葉一同裹入紙卷中,便製成了明朝時代的過濾嘴香煙。

  由於裱黃紙與棉花,市麵均可采購,故李嘯並不打算這兩樣東西也自已進行生產,有錢大家賺嘛,而且也可以節約管理與人工成本。

  在現代中國,一般來說,一公斤煙葉,能生產4條12包裝的普通卷煙。或者是2條加長裝的雪茄。

  而李嘯現在,因為無法象現代煙廠一樣,用卷煙機進行香煙生產,全部還是人力手工包裝生產,手段粗疏簡陋,且為了保證質量,李嘯去除一些質量低劣的煙葉,再加上運輸與保管的損耗,這樣一來,估計一公斤煙葉,可能隻能生產2條普通卷煙,或是一條加長雪茄。

  當然,李嘯在明末這樣簡陋的條件下所生產的卷煙,與現在香煙廠生產的卷煙對比,無論是口感,還是抽吸效果,皆是要差得多。

  畢竟現代中國香煙生產的各類香精、糅製劑、添加劑,以及特製易燃無味紙張,還有包裝香煙防止吸潮的錫箔紙,都是李嘯在明朝永遠不可能生產出來的。

  說句玩笑話,如果李嘯在明朝這麽簡陋的生產環境下,生產的卷煙能達到現代標準。那現代中國的卷煙廠廠長,製煙工程師,車間技術人員等等,都可以去捂麵自盡了,嗬嗬。

  隻不過,在明末這個隻有粗劣的山煙與水煙的年代裏,李嘯能生產出這種過濾嘴香煙,已經是劃時代的產品了,足以讓明朝時代的人們為之震驚。雖不能與現代香煙媲美,但與明代的那些粗劣的山煙水煙相比,已是難得的高檔享受。

  這便是時代的差距。

  現在45萬畝煙田的煙葉總產量,為4500萬斤,除去殘次煙葉,以及各類運輸損耗,能用於實際生產的煙葉數量約為4000萬斤,也就是2000萬公斤,那麽,從理論上來算,45萬畝煙田一年的總產量,總共能產出4000萬條香煙或2000萬條雪茄。

  李嘯的卷煙廠,規模很大,占地極廣,由原商業司官員胡忠文擔任廠長,內有工人1萬餘人,其中女工占絕大多數,多為赤鳳衛軍兵及各廠工人的家屬,畢竟卷製香煙是個細致活兒,女工做這樣的事情,比男工更適合得多,整個卷煙廠內,隻有少量的運輸工人為男工。

  胡忠文向李嘯報告,經在廠子裏實際考查發現,一名女工在一天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間內,手頭快的可卷製13條,手頭慢的也可卷製10條香煙,平均速度為每人每天生產11條普通香煙。而要生產4000萬條香煙的話,一年下來,平均每天均需卷製10.9條,正好與工人的卷製速度相匹配。

  這樣一來,以這個速度,正好可以保證工人們一年到頭都有活幹。

  李嘯給這種卷煙,取了個響當當的名字。

  中華牌卷煙。

  這個後世的著名香煙品牌,被李嘯堂而皇之地用在幾百年前的時代,倒是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李嘯有理由相信,在這年代,他所製的中華牌過濾嘴香煙與雪茄,應該是引領全世界香煙潮流的第一品牌,中華這個品牌名字,聽上去就大氣磅礴,完全符合李嘯心目中的香煙品牌定位。

  李嘯在一個卷製車間中,興趣勃勃地觀看了卷製香煙的全過程。

  李嘯看到,在一張長桌子上,有六個女工在上麵,坐姿分別為兩端各一名女工,中間四名女工兩兩相對並排而坐。

  最前端的女工,將煙絲分類均勻稱重碼好,已做成2厘米長的圓柱型小塊棉花,和一小塊一小塊的裱黃紙,也皆分類碼好,然後遞給坐在中間的四名女工。

  這時,中間的四名女工,分別接過上麵的女工遞過來的生產物料後,隻見她們先是敏捷地在桌上攤開一小張裱黃紙,然後迅速抓起那已分類碼好的一小掫煙絲,置於裱黃紙的上端,然後先鬆鬆卷成約一厘米寬的卷煙,再於下端的空隙處,立刻塞入已修剪好呈圓柱狀棉花,再全根裹緊,用米膠糊緊香煙的邊緣。然後用小剪子將兩端露出的煙絲與棉花頭子剪掉,使外型更美觀。

  這步工作完成後,這四名女工分別將卷製好的香煙,拔給最下端的名女工,由這名女工將已卷好的香煙,以每盒20根的規格,用厚黃紙包裹成立體長方形,然後再塞入上已蓋了中華二字品牌名稱的硬紙盒中,貼上封條,一包香煙便製成了。

  而等到有了十二包香煙之時,這名女工再把這十二包香煙,連同配備的一小塊火石與火絨,一起用印中華二字的厚黃紙,裹成長條狀,再用膠水與封條包好,一整條香煙便製成了。

  李嘯接下來,再看了看雪茄車間的生產過程,與香煙基本類似。隻不過,雪茄外型更大,每包也是二十根。同樣也是十二包雪茄,整裝成一條。

  最後包裝車間的男工,以50條香煙裝成一箱的規格,釘裝入薄木箱中,貼入封條,放入倉庫保存。

  李嘯點起了一根過濾嘴香煙,用火石點了火,深深地吸了口,好好地品嚐了一下,自已費了心血製出來的香煙是什麽味道。

  李嘯感覺,這種自已製出的過濾嘴香煙,味道比現代香煙要衝得多,不夠綿合醇厚,煙葉的腥氣與焦油味也比較重,隻不過,相比這個年代李嘯品嚐過的那種粗劣嗆鼻的山煙與水煙,那味道卻是好太多了。

  品嚐過香煙的味道後,李嘯信心更是充足,他相信,隻要這批香煙進入了市場,一定會深受廣大明朝煙民的喜愛。

  李嘯本想立刻開發奢侈品香煙種類,專門針對有錢人,研製出高級香煙,這類香煙,會挑選上好煙葉,精心烤製,除贈送火石火絨外,另贈送精雕細刻的煙鬥一隻,再配以奢華豔麗的木盒包裝,這樣一來,售價當可大幅提高。

  隻不過,因現在卷煙初產,李嘯不打算一步吃成一個胖子。他打算,等過上幾個月,待香煙市場培育擴大後,再來生產高檔香煙,應當效果會更好。

  看到整個人數浩大的卷煙廠內,各類人、物料、成品皆是井井有條,亂而不亂,呈現出初步流水線作業的情狀,李嘯心下十分滿意。

  他大大表揚了卷煙廠廠長胡文忠一番,讓胡文忠受寵若驚,立即向李嘯表態,定會更加盡加管理好卷煙廠,讓卷煙的產量與質量都得到充分保證。

  聽了胡忠文的表態,李嘯很高興,又勉勵了他幾句,接下來,李嘯開始考慮香煙的定價問題。

  至於這香煙的售價,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來看,普通的一條香煙,出廠售價為2錢5分銀子。

  據說這些原產印尼的香煙,在銷往英國、荷蘭、法國等地後,一條普通香煙的價格,竟然可1英鎊,換成明朝的銀子價格,那就2至3兩銀子!

  這簡直是販毒般的暴利!

  隻不過,李嘯考慮到明朝國內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為了培育以及引領市場,他打算在荷蘭人的出廠價上,再把售價大幅降低,以一條普通香煙1錢5分銀子,一條普通雪茄3錢銀子的批發價格,進行銷售。

  這個價格,李嘯相信,對於普通的煙民市場來說,應該還是很吸引力的。

  可以簡單算出,若把這4000萬條香煙全部售出後,總共銷售額竟可達600萬兩!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銷售金額,而生產香煙成本,與其驚人的銷售數額相比,卻是可謂不足掛齒。

  而根據相關人員的報告,李嘯粗算了下,總共的香煙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麵。

  1、45萬畝的土地租金25.5萬兩。

  2、4萬5千名俘虜的夥食費以及相關管理住宿花費,監管人員薪水、耕牛、農具、煙草種子等費用加起來,一年下來約為60萬兩。

  3、打點當地官吏費用,約為2萬兩。

  4、興建煙廠及桌椅工具等費用,約為5萬兩。

  5、卷煙廠工人薪水,一年下來,為7萬2千兩,夥食費約為8萬兩。

  6、卷製香煙的紙張,過濾棉花,厚黃紙,包裝盒,外釘木箱,以及相配的火石火絨等物,據現有資料計算,一條香煙的這些附加成本,可均攤為0.2分銀子。按4000萬條計算,約為80萬兩。

  這樣可以算出,生產這4000萬條總共的成本花費為,總共約為180萬兩。

  這樣的話,李嘯若把這批香煙全部銷售出去後,純利竟可達420萬兩,利潤實在驚人。

  而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讓明朝市場接受這樣的產品,大概要多久的時間。這一點,李嘯心裏還沒底。

  在蹲犬山卷煙廠正式生產隻過了五天後,東江鎮的副總兵沈總祥,帶著副將王庭瑞,率著一眾船隊,熟門熟路地來赤鳳衛采購商貨。

  李嘯立即不失時機地,向他推薦卷煙廠新製出來的中華牌香煙。

  “沈兄,王副將,你們看,這便是我軍研製出來的新式中華牌卷煙,這種細且短的,叫香煙。這種粗而長的,叫雪茄。。。。。”

  李嘯用一種神秘的語氣,向二人介紹自已的香煙產品。

  沈總祥與王庭瑞,見到這般新奇事物,兩人眼睛皆是瞪得溜圓。

  在將手中的香煙,仔細地觀看把玩一番後,兩人才用火石點了火,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

  很快,兩人臉上漸漸露出喜色,陶醉地微眯上眼,沉浸在吞雲吐霧的快感之中。

  一根煙抽畢,沈誌祥以一個瀟灑的姿勢彈飛煙頭,然後一臉笑得稀爛地對李嘯說道:“李都督,你這中華牌香煙,實是相當不錯!老哥我先訂20萬條,怎麽樣,兄弟夠意思吧,李都督可得給俺一個優惠價哦?”

  沈誌祥說完,一臉殷切地望向李嘯,一旁的王庭瑞,亦是一臉期盼狀。

  見他這般急切的神態,李嘯突然起了個給他報個高價試試水的心思,於是,他笑道:“沈兄,兄弟為了製出這香煙,可以花了大成本的,這價錢,怕是難得便宜了。”

  “說個實價,咱兄弟不來虛的。”沈誌祥擺了擺手,對李嘯的話語頗不感冒。

  “這樣吧,香煙每條3錢銀子,雪茄每條6錢銀子。”

  李嘯以翻倍的價格向沈誌祥報完價,沈誌祥立刻有如被開水燙了一樣驚叫起來。

  “我的天!李都督你這香煙貨是不錯,量也實在,隻是開價恁狠,不太實在啊,咱兄弟,怎麽也優惠點是不?”沈誌祥換了一種可憐巴巴的語氣對李嘯說道。

  李嘯大笑起來,他長歎一口氣道:“罷罷罷,誰讓沈兄是李某老朋友呢,兄弟我也一口報個交底價,每條香煙與雪茄都打個七折,香煙一條2錢銀子,雪茄一條4錢銀子,怎麽樣,咱兄弟夠實在了吧?”

  “好!衝李都督這爽快勁,成交!俺進12萬條香煙,8萬條雪茄!若銷得快,下次俺們再來買便是。”沈誌祥拍手大笑,立刻同意了李嘯的報價。

  收到了5.6萬兩銀子的卷煙貨款後,李嘯一臉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有了沈誌祥的第一批訂貨,李嘯的香煙銷售,開了個好頭。

  現在,李嘯可以確信,如果沈誌祥能接受這個,香煙一條2錢銀子,雪茄一條4錢銀子價格的話,那麽在明朝其他地方,當可同樣以這般價格批發銷售,這樣一來,可比李嘯原先設想的價格,要獲利更多。

  如果真能把4000萬條香煙全部以2錢銀子一條的價格銷售出去的話,那可是800萬的銷售金額啊,刨去成本,可是620萬的純利潤!

  這是相當驚人的暴利了,其利潤與李嘯軍的絲綢與鋼鐵產業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難怪在後世,國家會把煙草行業牢牢抓在自已手中,使其成為國家利稅的重點,並進行壟斷經營。

  有了這筆巨大的收入,李嘯將會如虎添翼。

  李嘯知道,沈誌祥此去,除了少量賣給東江鎮的軍兵百姓外,大頭應是遼西與清朝的銷售。以李嘯估算,沈誌祥這個黑心商販,極可能在李嘯的批發價格上,再翻了兩三倍不止,獲利更是驚人。

  不過,就算讓他占據東江、遼西與清朝的銷售地盤,李嘯生產的香煙,還有整個明朝的國內市場,以及關外的蒙古諸部,甚至東邊的朝鮮,都應會有一定的銷售份額。並且李嘯相信,那南邊的鄭芝龍,隻要嚐過了自已生產的香煙,一定也會大力買進,再轉手加價賣去南洋與日本。

  也許有一天,自已還能把中華牌香煙,賣到歐洲與美洲,賣到整個世界。。。。。。

  。

  附錄:(簡答戰國強鋒兄弟的疑問)

  據我手下的資料,粗略答複下。

  鐵模鑄炮,是清人龔振鱗於鴉片戰爭期間發明,算是中國人領先世界的技術。

  鴉片戰爭時,浙江嘉興縣縣丞龔振麟,被上司調到寧波軍營,受命趕製火炮。因其事甚急,因此他發明出鐵模鑄炮法,以其快速生產火炮用以對抗英軍。

  具體方法為,首先以臘製造火炮,再幾次翻砂作成鐵模。鑄炮時,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是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的;第二層漿液是用上等極細窯煤調水製成的。然後,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後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後,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

  與泥模鑄炮相比,鐵模鑄炮的優越性在於:工藝簡便易行,節省模具原料,不受氣候條件限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沒有濕氣問題,尤其是解決了不出蜂窩的難題,提高了火炮鑄造質量,大幅降低鑄炮廢品率。

  隻不過,之所以我在文中,沒有立刻讓工匠們采用這種方法,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這種技術的細節,諸如漿液成分與鐵模的翻砂製作方法,李嘯並不明白,所以無法僅憑語言指導,便能向工匠們指明方向。

  然後,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上半葉,整個世界還是通行泥模鑄炮技術的,這批來自登州火器營的工匠們,選擇慣用的泥模鑄炮,自是再正常不過之事,比憑空摸索隻有一個空泛概念的鐵模鑄炮,要順手得多。

  最後,鐵模鑄炮,以後在李嘯軍中,也會慢慢地摸索出來,加以實用,隻不過還需要時間與實踐,不可一蹴而就立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