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1      字數:4563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搖晃著走回洞房的李嘯看到,兩根描金大紅燭下,蓋著紅蓋頭,身著紅紗裙,一身亮燦燦的黃金裝飾的祖婉兒,正端坐黃梨木雕床的床沿處。

  李嘯輕輕走過去,控製著朦朧的醉意,用一柄嵌著晶瑩玉石的金挑子,輕輕掀開了祖婉兒的蓋頭。

  “哦,婉兒好美!”

  見到麵前一臉羞紅的祖婉兒,李嘯不覺心下一聲輕歎。

  隻見她,如墨的鬢發盤挽,上麵斜插一隻流光溢彩的碧玉瓚鳳釵,精心挽成的倭墮髻處,則綴著碧玉龍鳳夾子,眸含春水清波流盼。玉嫩秀靨豔比花嬌,更兼她玉指素臂,細腰雪膚,端的絕色美人一個。

  見得李嘯這般看著自已,祖婉兒一臉羞紅,如削蔥般細纖手指,輕掩櫻桃小口,輕輕地嫣然一笑,更顯不勝嬌羞。

  李嘯心潮澎湃,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了一遍她滑如凝脂的可愛臉蛋。

  “婉兒,我們總算在一起了。”

  李嘯這句感歎,讓祖婉兒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夫君。。。。。。”

  婉兒一聲輕語,卻被李嘯摟入懷中,熾熱的嘴唇,堵住了她吐氣如蘭的櫻桃小口。

  “夫君輕點。。。。。。”

  “我知道。。。。。。”

  紅帩紗帳,燭影搖搖,鶯語呻吟,有如一個瑰麗的夢境。

  。。。。。。

  婚後次日,因李嘯早兩日放出了信鴿,東江鎮的四艘船隻,已由東江鎮副將王庭瑞率領,來到了錦州岸邊。

  因為要等待朝廷封賞的命令下達,故李嘯留下全部騎兵隊伍與他一起暫處錦州,而全部的步兵以及火器部隊,則跟隨著東江鎮的船隊,返回赤鳳衛。

  在等待朝廷封賞的日子裏,李嘯與祖婉兒夫妻二人,終於有機會一起好好遊玩了一下錦州八景,原本就青梅竹馬的兩人,感情又加深了不少。

  僅過了五天,錦州的報捷信,便由兵部尚書張鳳翼,送到了崇禎皇帝案頭。

  聽到張鳳翼在階上的一迭聲奏報,告訴崇禎此次錦州之戰,共斬獲真韃子首級823顆時,崇禎一臉欣喜之色,溢於言表。

  呈上奏章後,崇禎迅速地掃覽了一遍,忽地仰頭大笑。

  “哈哈,果不其然,又是這個李嘯!”

  崇禎一臉喜色地感歎道:“李嘯千裏援救助遼東錦州,堪為我大明官軍之典範,又獨自斬得300級真韃子首級,此人如此英勇善戰,實為我大明難得之虎將也!”

  張鳳翼見皇帝如此歡喜,忙在一旁插言道:“陛下聖明天子,德配天下,李嘯等將忠心報效,卻是自然應盡之職責。”

  崇禎臉上斂起笑容,搖了搖頭:“朕躬德薄,以至天下生亂。現在西北至中原,流賊作亂不已,遼東大同等地,韃子侵擾不休。朕治理天下之績,實足以愧矣。”

  張鳳翼忙道:“當今天下雖多亂象,但陛下仁心寬厚,盡心治理,不日定滅流賊,退韃子,我大明天下重歸海清河晏,天下泰然。”

  崇禎擺了擺手,不想聽張鳳翼這些沒實際意義的虛誇之辭,他向張鳳翼問道:“現在李嘯立得這般功勞,卻該如何封賞才是?”

  張鳳翼想了想,卻輕聲對崇禎說道:“以微臣之見,這次給李嘯的封賞,還是應以武勳與散階為主,實際的官階與金銀賞賜之類,卻可少些。”

  “哦,愛卿這是何意?”

  “陛下,那李嘯上次封賞,不過在二月底,這才過了不到三月,若立即又厚加賞賜,卻恐那李嘯,見朝廷功名易得,以致生了傲慢之心。”

  “這如何使得!朝廷之封賞獎勵,本是為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所設,若所賜過於吝嗇,卻恐寒了有功將士之心。九苞,你以為,李嘯這些軍功,很是易得麽?而且朕在想,此次大捷,定然又是李嘯出了大力,祖大壽祖大樂等人,怕皆是從功而已。”崇禎搖了搖頭,不同意張鳳翼的觀點。

  “陛下,話雖如此。便朝廷官階名爵,乃是難得之物,那李嘯不過二十三歲,如此年輕,若升之太速,臣恐日後,有尾大不掉之憂矣。”

  見張鳳翼一臉鄭重之色,崇禎也沉吟了起來。

  “那這樣吧,武職官階,朕隻給其升一階,但差遣無品階,朕便給李嘯大力擢拔。”

  “哦,陛下如此安排,亦是妥當。”張鳳翼明白,崇禎已是極大讓步了,連忙附議同意。

  “行,那就著張愛卿草擬聖旨,升李嘯為從二品山東都指揮同知,軍階差遣由參將越過副將,直升總兵!”

  “微臣謹遵聖諭!”

  。。。。。。

  由於崇禎心情好,特事特辦,一周後,李嘯等人便收到了晉升與封賞的聖旨。

  錦州前鋒營軍校場處,李嘯、祖大壽、祖大樂等人,一齊跪地迎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五月以來,韃虜乘我遼東軍兵西援山大之際,進犯寧錦,擄掠人畜,塗炭生靈,以致遼西危急,東北板蕩。幸有赤鳳衛指揮使李嘯,馳驅王事,扶危戡亂,千裏北援,滅敵城下,韃虜餘部聞威遁去,寧錦各城轉危為安。朕聞奏報,不勝欣然之至矣。李嘯忠直大義,為王先驅,得此虎將,大明之幸也。此等顯功,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為寵命乎?茲特晉李嘯為從二品都指揮同知銜,加授散階鎮國將軍,賜武勳為護軍,並升軍職差遣為赤鳳總兵。另賞錦袍一襲,銴金盔甲一件,上品寶劍一把,以顯榮寵。所部從征將士,俱諭兵部從優敘議。望李嘯戒驕毋矜,另加丕績,克盡職守,戮力中興。欽哉!。。。。。”

  “臣叩謝天恩,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嘯一臉恭敬之色地從宣旨太監手中,接過封賞的聖旨。

  隨後,祖大壽、祖大樂、祖大弼等一眾大將,也分別接過聖旨,叩謝天恩。

  其中,祖大壽升為遼鎮總兵官,祖大樂則加授驃騎將軍,祖大弼亦榮升副總兵。

  祖大壽一聲令下,立刻有帳下親隨,送了一盤500兩的雪花銀子,給了宣旨太監,那太監一臉喜色地走了。

  隨後,一臉感激之色的祖大壽又是傳令,全軍歡宴,為一眾人等的晉升慶功。

  祖大壽隨後,親自給李嘯倒酒,以示感激與親熱。

  祖大樂也不顧及嶽丈的身份,頻頻向李嘯勸酒。而祖大弼,更是拉著李嘯狂飲不停,隻不過,他對李嘯的稱呼,已悄悄地從老弟,變成了李總兵。

  不過李嘯還是立刻糾正過來,告訴他,兄弟之間這般稱呼實為見外,還是叫自已李老弟更順耳些。

  祖大弼見李嘯這般隨和,十分歡喜,言語愈見熱絡親切。

  見到眾人對自已這般迎奉巴結,李嘯心下又是一番感慨。

  其實皇帝這道升賞的諭令下達,李嘯心中,並沒有多少手歡喜之情。

  因為,皇帝所給的封賞,多為虛銜,最重要的一處,便是將他從原來的參將一職,升為總兵,這般晉升,實際利益卻不多。

  因為李嘯現在,還是屬於衛所編製,其實算不上正規的明軍營兵與戰兵。

  大明邊鎮的軍隊,隻有非衛所軍隊的軍兵,才能逄是正規的明軍野戰部隊。其中,總兵直領的兵馬稱“正兵”,副總兵直領的兵馬稱“奇兵”,遊擊將軍所領的稱“遊兵”,參將所領的兵馬稱“援兵”,這些都是營兵,又稱戰兵,也隻有這些人,才有資格領取朝廷發下的糧餉,而李嘯的赤鳳衛軍兵,隻有靠自已的衛所與土地自給自足。

  現在皇帝免了赤鳳衛五年錢糧,算是頗大優惠,隻不過五年之後,李嘯就要向上頭繳納屯糧與銀兩了。

  對於五年之後的遠景,李嘯現在根本不以為意。

  畢竟現在明朝已江河日下,搖搖欲墜,五年之後的大明遠景如何,可想而知。

  隻不過,現在有了這個赤鳳總兵的頭銜,雖然土地與錢財方麵沒甚收獲,但李嘯知道,有了這個頭銜,自已接下來對手軍兵的進一步擴充,該是順理成章了,也不會受他人非議與指責。

  還有一點對李嘯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便是,現在他為赤鳳總兵,雖麵積不大,卻在差遣上與山東總兵劉澤清是平階的。

  也就是說,現在劉澤清已沒有了名義上的領導權,李嘯手下的兵馬,皆是直屬山東巡撫李懋芳負責。

  盡管李嘯早就絲毫不鳥劉澤清此人,便現在從官方意義上與此人徹底分離,且平起平坐,對李嘯的地位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大的提升。

  按李嘯的規劃,他下一步,便是打算將現在的每總兵馬,擴建為營。

  也就是,由赤鳳總、鐵龍總、金狼總三總兵馬,改為赤鳳營、鐵龍營和金狼營。

  按李嘯的意見,每營兵馬,應由三總人馬組成,隻不過,現在剛剛升格改製,為保證在物資供應上不會出現大範圍的緊張,就先將從赤鳳營改起,將其改為下轄三總的兵馬額數。其他兩總則雖同樣升為營,但暫時保持兵馬人數不變。

  這樣的話,赤鳳營下轄三總,也就是九哨的兵馬,以一哨5隊盾兵,10隊槍兵來算,總共有45隊盾兵,90隊槍兵,另外橫行哨擴為600人,玄虎重騎擴為600人,飛鷂子擴為600人,使騎兵總數達到1200人。火器部隊則是暫時維持現狀,隻不過,輔兵人數亦以原來的一總600人,擴充至3倍,達到1800人。

  這樣一來,李嘯的赤鳳營內,共有盾兵4590人,槍兵9180人,橫行隊員600人,玄虎重騎600人,飛鷂子600人,火炮部隊150人,魯密銃手50人,輔兵1800人。

  可以很容易算出,赤鳳營共有18170名軍兵,中其有一萬五千多人為戰兵。

  這樣的一支兵力,對於李嘯這個赤鳳總兵來說,亦是相當可觀了。

  李嘯甚至在想,這支兵馬,若訓練成熟,用來對抗現在正在大西大同一帶肆虐的多爾袞那一萬多部隊,應該也能完全抗衡。

  唯一製約李嘯雄心的,便是現在他的種田規模還不夠,經濟項目也才剛剛起步,哪怕隻是將這赤鳳營的兵馬人數完全擴充完畢,怕亦要不少時日。

  李嘯心下初步估計,在擴充完成後,可能還要半年時間,這支擴充後的赤鳳營兵馬,才能真正形成戰力。

  況且,這半年的時間裏,李嘯還有要重點關注的事情,那便是研製和擴大火器部隊。

  李嘯心下暗想,卻不知道那東江鎮副總兵沈誌祥,可曾真正遵守約定,將那幫在皮島上幹維修活計的一眾火器匠人給送到赤鳳衛來。

  如果有了批火器工匠,李嘯的火器研發,才能真正進入實質階段吧。

  不過,李嘯心下雖在關注此事,但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卻正等著剛剛榮升赤鳳總兵的李嘯去做。

  那就是,要前往宣府北路的金湯城,查看現在這座城池的各項工作進度。

  畢竟自去年九月離開,已是大半年過去,自已卻連建好的金湯城,是何模樣都沒見過呢。

  故當日宴後,李嘯又呆了兩天,便向祖大壽等人辭行。

  在與祖大壽等人告別後,李嘯想帶著祖婉兒一同前往金湯城,隻不過,祖婉兒難得回家一次,十分不舍,李嘯見狀,便讓她再於錦州城中多呆一段時間,自已先提前離開。

  “我此去後,婉兒要好好照顧自已。”出發前,李嘯摟著已挽了婦人發鬏的祖婉兒,一臉關切與不舍。

  “奴家自會保重,倒是夫君此去宣府,卻要一路小心。”祖婉兒整整李嘯衣襟,同樣滿是眷戀之情。

  “放心吧,我去過金湯城後,便立刻回返赤鳳衛,再等你歸來。”李嘯一把將她摟緊。

  祖婉兒在李嘯溫暖的胸前,幸福地依偎。

  兩人纏綿許久,李嘯才與祖婉兒依依惜別。

  “嶽父大人,還請多多照顧好婉兒。”率著一眾騎兵,從錦州南門出去的李嘯,一臉牽掛地回望了一下錦州城內,然後小聲地向祖大樂叮囑道。

  “賢婿放心,婉兒乃老夫掌上明珠,吾等自會對其關愛有加。且讓她在家中上一段時間,界時,老夫會親自派兵,護送她返回赤鳳衛。”祖大樂捋須笑道。

  李嘯臉帶微笑,又與祖大樂寒暄數語,便率眾南下而去。

  隨後,李嘯一行人馬,一路南下,經山海關入永寧府,再折向西行,終於,在一周後,經延慶州進入宣府鎮地界,再折向北行,兩天後,便抵達了宣府北路的金湯城外。

  當李嘯遠遠地看到,那有初升的朝陽下,展現出自已浩闊雄峻身姿的金湯城時,無盡的喜悅與澎湃的豪情,頓時一同在他胸口激蕩。

  (多謝ququ月票,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