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初入社會學費貴
作者:智超觀古今      更新:2020-03-19 10:43      字數:2253
  定崗的結果最終讓李同澤大失所望,甚至感到心寒,朝中有人的那兩個最終被分到了最具提拔價值的崗位,而其他肥缺的獲得者也大都是能力平庸之輩,平時也沒見他們有什麽讓人印象深刻的閃光點,如果一定要找到他們有什麽顯著特點的話,那就隻有:“這幾個同事平時有事沒事都願意往主管那跑。”

  看來之前的猜測和傳言都被實踐證實了,裙帶關係和暗箱操作都是客觀存在的,對於這樣的結果,李同澤除了憤怒,更多的是深深的無奈。

  李同澤並不擅長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而定崗的最終結果,讓他更加堅定了對於自己曾經選擇的懷疑。這三個月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一步接著一步,逐漸瓦解了李同澤最初的信心和對於振康集團的好感,最初的那種激情如今已經蕩然無存,離職似乎成了唯一的選項。

  定崗結束的當天,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李同澤注意到一個平日裏努力工作,但最終被發配到邊緣崗位的一個同事已經完全喪失了往日的工作熱情,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工位的椅子上,呆呆地望著天花板,仿佛在思考著什麽,此刻這位同事的心情和李同澤的心情應該是相似的吧。李同澤拿起了手機,開始和自己的大學室友在微信上聊天,那個同學現在在廣州的一家獨角獸企業工作,和李同澤是同行,李同澤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找這位老朋友的原因自然是十分明顯。

  “大力,你在廣州歐能過得如何?”

  “就那樣吧,每天也沒啥特別的。你咋樣啊?”

  “我可能要離職了,振康真的是讓我感到失望。”

  “振康牌子不錯,你簽的時候工資也不低,一個月7600元,在杭州來說,應屆生這個待遇很不錯了,還不知足。”

  “你是不知道我們管培生的境遇,在我們這九點下班不叫加班,周六也被老板無償征用,7600高嗎?”李同澤這會開始對之前的加班模式展開了吐槽,他不再認為那種高強度的加班模式對於剛畢業的新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了。

  “這不是很正常嗎?現在有太多的單位都是這個樣子。你難道不知道。”

  李同澤有些吃驚,說實話他平時對於行業裏的其他公司了解的並不多,而且基本不太關注行業資訊。

  此刻李同澤雖然離職的想法雖然有了一些動搖,但並沒有被推翻,他對於振康的失望並不僅僅是因為無償且繁重的加班,或者說主要不是因為加班,而是讓人深惡痛疾卻無能為力的裙帶關係和難以名狀的職場潛規則。一旦瓶裏的水溢出,那麽想收回來無異於天方夜譚,人心要是失掉了,再想收獲也幾乎沒有可能。李同澤想問一下好哥們對於加班的感受。

  “你們那累嗎?加班多嗎?”

  “看部門,我們部門一般,但很多部門都是996的模式。”

  李同澤看到信息後心裏有些失望,他並不覺得這樣的高密度工作模式是高效的,他驚奇於為什麽這樣一種充滿了剝削意味的工作方式成了行業的常態,並堂而皇之地被很多單位和個人所推崇,是用人單位太冷血還是員工們都太容易順從?

  李同澤給室友回了一句:“你忙吧,不打攪了。”然後他又思考了大約二十分鍾,之後果斷地在公司的係統裏提交了離職申請。他覺得自己應該去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在振康這個令自己懷疑人生的地方繼續忍受無良主管不公的安排。

  晚上6點是振康集團正常工作日的下班時間,今天李同澤沒有像往日一樣,再堅持三個小時,而是準時打卡下班,當他走出振康集團總部大樓的時候,天沒有黑,還能看到一絲落日的餘暉,來杭州三個月了,每次下班都是晚上9點之後,今天是李同澤第一次在下班後親眼目睹夕陽的餘暉,十月中旬的杭州,晚上還不是很冷,甚至可以稱之為暖和,想想自己來杭州這座旅遊城市已有三個多月,卻都沒好好欣賞過晚上的太陽,李同澤內心泛起一絲傷感。他在振康大廈門口駐足了有將近十分鍾左右,此刻他想好好地欣賞一下落日的餘暉,彌補之前沒有欣賞到美景的遺憾。

  離職之前李同澤並沒有認真考慮辭職後找工作的問題,剛剛踏入社會的李同澤對於謀生的艱辛還不甚了解,在辦完離職手續之後,李同澤先是給自己放了個小長假,歇了一個星期,然後開始思考下一步怎麽走,李同澤先是嚐試著投了幾份簡曆,當然目標還是先鎖定大公司,不過大都铩羽而歸。半個月過去全都了無音訊,這下李同澤開始有些著急。大公司是不會考慮隻有三個月工作經驗的應屆生的。李同澤的求職經驗很少,對這些行業的規則了解不多,也自然不知道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目標有些飄。

  之後的兩個月李同澤降低了預期,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不是麵試被拒,就是拿到的offer薪水太低,更讓李同澤不能忍受的是,在接受他的幾家公司中,薪資沒有一個高於振康7600的月薪,月薪基本上都是5000左右,5000元的薪資,在杭州交完房租,在刨除日常的花銷,基本上所剩無幾了。這些創業公司大多不予繳納公積金,而且五險也是按照杭州市最低標準給交,還有五險一金都免了的公司。

  第一次感覺到這個社會深深的惡意,杭州的氣候李同澤也不是很適應,剛來的時候因為正值盛夏,杭州的氣候雖然濕熱,但溫度和李同澤的老家相比其實不相上下,都很熱。李同澤也沒覺得自己適應不了。但自辭職以來,杭州逐漸降溫,雖然江南的冬天溫度還是要比地處秦嶺以北的李同澤老家陝西渭南要高出不少,但因為長江以南的地區冬季普遍沒有采暖,所以室內的溫度低的嚇人,李同澤自然也嚐到了冬天沒有暖氣的滋味,而且自從11月以來,杭州陰雨連綿,經常是冷雨連綿,半月不絕。習慣了關中幹燥晴朗天氣的李同澤對於杭州的天氣自然是非常不適應,不僅肉體要忍受寒冷,精神上也被持續不斷的陰雨天搞得情緒低落,李同澤可謂是艱難地活著,宛如一隻沒有前進目標的小蜻蜓,在杭州這座風景秀麗的冬雨之城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