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正林相關
作者:杉杉來吃      更新:2020-04-23 03:00      字數:3144
  犯罪現場閱讀器最新章節

  羅素的休息僅僅是維持了片刻就被電話鈴聲吵醒,是夏雲的電話,她似乎有些等不急了,催促了一番羅素之後便談了正事。

  她把關於她父親夏正林的所有案件材料掃描發到了羅素郵箱裏。

  被打攪了休息的興致,羅素索性認真開始看了起來。

  蘇市富豪命喪茶後,蘇市報紙、雜誌等均在顯要位置連篇累牘介紹了事件經過。據報道,當天早上8點15分左右,夏正林乘坐自己的勞斯萊斯轎車與香港一家投資公司的董事及一位友人到蘇市的“閑來茶室”品茶。

  這間茶室創立於1953年,曆史悠久,以出售傳統和高級茶點著名,是蘇市旅遊業重點推介的食點之一,也是蘇市上流社會常聚之地,有富豪飯堂之稱。

  夏正林是這裏十幾年的常客,他習慣坐在茶室盡頭靠廁所的18號桌上,夥計也一言不發,按照老習慣默契地將茶泡好端上桌。

  與此同時,與18號相隔三張的桌子上,獨自坐在一位身穿白色外套及黑色西褲的年輕男子。

  他用普通話叫了兩籠點心,9點15分揚手叫買單,兩籠點心共74元4角,他拋下百元鈔票後,未等夥計找零,便以普通話詢問茶室夥計衛生間位置,夥計指了指夏正林的身後,男子起身而去。

  年輕男子由衛生間走出後,手裏忽然多了一把槍,他一言不發,近距離向當時正在看報紙的夏正林左邊太陽穴打了一槍,子彈45度貫穿頭顱,林中槍後當場身亡。

  就在茶室所有人驚慌錯愕當中,槍手不慌不忙地將槍放入背包,出茶室門後向右轉,消失在人群中。

  負責調查此案的蘇市公安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員曾向媒體證實了當時的一個細節:槍手當時右手箍住夏正林的脖子,左手開槍射擊。而茶室夥計後來回憶說,其實殺手在一天前早上曾到茶室踩點,因為是生客而引起注意。

  槍殺案發生當天,在蘇市一家快餐店裏,一名清潔女工發現了一遺棄背包,包內有一件淺色衣服及一把手槍。

  警方接報後立即派出警察到場調查,懷疑為殺手行凶後中途棄下。手槍彈匣內仍有五發子彈,因為這家快餐店港口很近,警方懷疑是凶手循水路離開蘇市。

  蘇市公安隨後派了大量一流幹警到了槍殺案現場,安排一名警察扮演殺手,這位探員外形瘦削,穿著與槍手衣著相同的白色襯衣、杏色外套、黑色西褲及藍色球鞋,背著杏色背包進入茶室,之後再模擬凶手行凶後推門離開茶室及逃走經過。

  之後把這段錄像播了出去,希望目擊者提供資料。片中當然略去模擬開槍經過。

  據警方發出的通緝令,凶手年約28至30歲,身高160厘米左右,短發、深膚色、瘦身材,說普通話。

  據當時的最新報道,12月7日,楊港市警方在入城關卡的監控中發現有疑為槍手者,並初步掌握槍手身份。

  關於凶手的信息似乎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更多的是關於夏正林的發家史。

  夏正林有幾個綽號——“雪茄夏”,“釘王”以及“樓市大王”,兩者頗為形象地描繪出其公眾形象。

  據一位正在全力追蹤報道此事的某周刊記者鄭先生介紹,“釘王”通常是指在做房地產方麵,眼光準、賭性強而手段較“辣”,一下“釘”死對方不留餘地。

  鄭先生介紹說,54歲的夏正林早年從做玩具起家,積累了一定財富。90年代以後,夏正林開始涉足樓市,適逢蘇市地產虛高時期,他大膽出擊、果斷出手,財富成倍增長。

  從樓市贏得滾滾財源後,夏正林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變化,經常雪茄不離口,因此有“雪茄夏”之稱。據報道,在90年代初,他經常到一家酒店購買三四千元一盒的雪茄,他每天都要嚼六七支雪茄。

  對一些報道中夏正林“低調”的說法,鄭先生特別不以為然,恰恰相反,“我認為他是個很高調的人”。鄭先生印象中夏正林經常在馬會、酒會及拍賣會等曝光率很高的場所出現,每日均以“勞斯萊斯”代步,盡顯派頭。

  被推測有億萬家產的夏正林後來開始涉足股票、高爾夫球會及房地產業。圈裏人都知道每天下午4點左右股市收市前,都盡量不去找他。

  夏正林出事之後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可以肯定的是夏正林一定在是生意上結下的仇。鄭先生說,夏正林的生意很大,而且做生意的手法比較“毒”,行內對他的評價不完全是正麵的,結怨的人很多。雖然結怨者未必是黑社會的,但這些人也可能找黑社會來解決。

  為錢賣命的冷血殺手。

  “從報道的細節來看,這個槍手應該是職業殺手。”蘇市大學社會學係博士、犯罪學專家朱雨光非常肯定地推判。

  槍手使用的是“五四式”、7.62口徑的手槍,這種槍在大陸和越南的地下市場很容易購買到。

  朱雨光博士也介紹說,蘇市乃至全國地區法律對槍支管製很嚴,當地很難買到。20年前,內地的槍手和黑槍主要來自菲律賓,因為當地有美國基地和軍工廠,“當時最好的殺手都是從菲律賓來的,很專業也很便宜。”

  作為一個犯罪學研究者,朱雨光博士說槍手很多舉止有些自相矛盾,比如數次留下“說普通話”的特征,究竟是不小心還是有意為之?另外,把手槍和衣服遺留在碼頭附近,是逃離之前不得已的選擇還是有意迷惑警方?“但蘇市是個人源複雜的地方,說普通話的也可以來自馬來西亞,也可以來自澳門、台灣地區,所以也不好就下定論。”

  之後警方隻是將槍手模擬頭像公之於

  眾,但鄭先生說實際效果好像並不樂觀:“你注意過那張畫像嗎?問題就在於他的相貌太普通了。你可能覺得身邊的人都像他,但又難以確認。”

  警方也有人表示,這肯定是主謀者事先周密考慮過的一點。在朱雨光看來,選擇這種公眾場所公然下手“的確比較少見”,他推測槍手的考慮,一是對方無防備,二是當時茶室人來人往,不易引起注意,“他們考慮的隻是怎麽用最簡單的方法殺掉目標”。

  鄭先生的直覺,這起槍殺事件背後一定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黑幕:“如果夏正林隻是某個人的副手的話,打死他應該含有恫嚇之意。但幕後主使顯然不是警告,是尋仇或滅口。”

  朱雨光認為這個事件與蘇市本地的黑社會沒有必然聯係。當然,不排除黑社會作為中間人的嫌疑。他說,一般黑社會的紛爭大多以斷手斷腳相威脅,“如果出了人命,那也是不小心打出來的”。

  蘇市公安的官員告訴記者,目前調查此案“最大的難度在於夏正林複雜的背景以及財務糾紛”。夏正林遇害前不久,其與某家高爾夫球會高達數億元的訴訟案鬧得沸沸揚揚。

  之後周刊的一篇報道大膽“爆料”,稱夏正林因手頭掌握一筆假賬而遭殺身之禍。報道稱,由於缺乏資金周轉,夏正林非常著急。他一方麵打官司追討某高爾夫球會,另一方麵,掌握了與其有業務合作的一位公司老板曾做過大量假賬的證據,希望藉此威逼該公司老板就範,“以要回他心目中要求的款項”。

  報道稱,為了安全,這批文件沒有放在公司,夏正林選擇放在自己身邊最安全之處。當一切準備就緒、夏正林即將爆料之機,突遭殺手。

  記者就“假賬”之說求證蘇市公安,沒有得到正麵答複。

  “即使抓到了凶手,我想也很難查出誰是幕後主使。”朱雨光坦率地說出自己的疑慮,“一是中間人可能太多了,槍手是否知道誰是真正的主使、知道多少都是個問題。另外,做殺手的,本身也不想知道太多。”

  朱雨光和鄭先生同時表示,他們並沒有因為此事而影響對蘇市治安的看法。作為研究者,朱雨光說他們通常用“被害感”一詞來衡量某地區的治安情況。“在蘇市,市民的被害感很低,至少低於其他地區。”這種判斷不隻是感覺上的。

  其他一些輔助的資料顯示,近十年蘇市至少發生11起懷疑涉及“職業殺手”的槍殺案,其中最受關注的是1992年電影公司股東蔡子明和黃朗維被槍殺案。35歲的蔡子明於1992年4月16日在辦公室外遭蒙麵殺手開槍射殺;32歲的黃朗維先被砍傷住進醫院後,於1992年5月7日遭二名殺手闖進醫院槍殺致死。根據調查,近年前來蘇市地區行凶的“職業殺手”主要來自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地,他們行事手段狠辣,殺完就走,很少留下線索,以致警方很難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