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這才是真相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6-28 16:17      字數:6871
  那個時候的孫達,一時之間也是被少年問的話說的啞口無言。

  ??因為就像少年說的那樣,他現在就算死了也沒有什麽意義。

  ??總歸是自己這一條性命白白被葬送了。

  ??在聽到眼前這位少年這一番話之後,孫達也是陷入到了沉思當中,因為他知道少年的話說的並沒有什麽問題。

  ??反正就像少年說的那樣,如果自己真的。今天從這個山崖上麵一躍而下的話,等到跳下去之後自己再後悔的話,那個時候可就真的來不及了。

  ??“就算這樣,我現在什麽都沒有了,自然也沒有顏麵回鄉去見父老鄉親們,所以與其那樣,我還不如一死了之了呢!”

  ??話說到這個時候,孫達也是說出了自己內心之中最為真實的想法,其實說到底,他自己又何嚐不是不珍惜自己的這條性命。

  ??隻不過這經曆了這麽大的變動之後,在被山賊一搶而空他身上所有的物品之後,孫達整個人可謂也是陷入到了一個死循環當中。

  ??不過那少年聽到孫達想要尋死的原因,居然是因為自己身上的錢財都被山賊一槍而空之後,少年倒也是慷慨大方的對他說道:

  ??“我還當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原來就隻是錢財被搶空了而已。”

  ??孫達聽到眼前的少年居然完全不把這件事當回事之後,也是開口大聲質問他道:

  ??“我說你懂什麽?你可知道我此次進京趕考的全部路費,都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省吃儉用,這才為我湊起來的,可是現在倒好,我沒有倒在科舉的考場之上,卻倒在了今天的這荒郊野外。”

  ??孫達的話說完之後,那個十歲左右的少年也是毫不客氣的當場就指責他道:“說的直白一點,你還是不甘心,你還是心理過不去,你不想讓別人看不起你,你想要成功,你想通過科舉這條冷漠改變自己的命運,我說的對吧?”

  ??少年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孫達陷入到了沉默當中,因為他心裏也很明白,眼前這個十歲孩子說的這番話並沒有錯,甚至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簡直可以說,他直接掀開了孫達心中的最後的一塊遮羞布。

  ??少年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孫達他沉默了很久,因為他深知眼前這個10歲左右年紀大的孩子,簡直可以說的像是給自己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課,。

  ??他告訴了自己,自己內心深處想要的究竟是什麽,同時,他也是用另外一種別樣的方式告訴自己,這個世界雖然不公平,但是隻要自己肯付出,肯努力,那麽就沒有什麽事情是做不到的。

  ??看到孫達沉默不語之後,那個少年也是開口再次對著眼前,仍然是處於迷茫之中的孫達說道:

  ??“你不是就因為自己身上的錢財都被山賊搶了個一幹二淨,所以才會萎靡不振嗎?

  ??那好,我就借你一筆路費,你拿這筆錢上京趕考,

  ??如果你能高中狀元的話,我希望你能永遠記得,今天在這裏我和你說的這一番話。”

  ??就這樣在孫達的木訥之下,少年給了孫達一大筆錢,而且這筆錢的數量絲毫不比孫達一開始進京趕考身上所在的路費要少,甚至還要多的多,於是就這樣,在這筆錢的資助之下,孫達最終成功到達了京城,

  ??最後,在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考試之後,孫達最終殺到了最後的殿試,在殿試上,他在皇帝的麵前一展自己的文采以及鴻鵠之誌。

  ??皇帝當時也是直接被孫達其自身的魅力折服,當場,便是直接欽定了孫達為那年的狀元。

  ??並指直接是封他為兵部侍郎。

  ??孫達最後也不沒讓皇帝失望,又過了兩年之後,在上一任的兵部尚書退休之後,孫達也是順理成章的繼任了兵部尚書的位置。

  ??由兵部侍郎升為尚書,孫達在很短的時間裏,做到了一件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的事情。

  ??從那之後,孫達便是深受皇帝重用。

  ??甚至可以說皇帝有什麽事情的話,除了找那位丞相大人之外,也是會第一時間找他這位兵部尚書商量。

  ??不過就算孫達已經深居高位,但是他的心中是當年那個資助自己進京趕考的少年,卻是一直念念不忘。

  ??所以後來孫達也是找了一個機會,向皇帝告假請求回自己的家鄉看看。

  ??因為孫達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社稷,所以皇帝也是很輕鬆的答應了他的告假請求。

  ??於是乎,孫達在做好一番準備之後,便是帶了幾個親信踏上了回鄉的路。

  ??回鄉的第一站,孫達經過的便是當日自己想要尋死的那個懸崖。

  ??不過孫達並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找到當年的那個少年,畢竟一晃三四年過去了,當年的那個孩子現在也應該是有十四五歲了。

  ??不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孫達還是去了。

  ??故地重遊之後,當年孫達親身經曆過的事情,現在再來到這裏之後,卻也仍然是曆曆在目。

  ??畢竟當年發生了那麽多的事情了,自己又經曆了自己那麽一種選擇,所以對孫達而言,這個地方,對他也是意義頗大。

  ??不過孫達也是並沒有忘記找尋當年的那個少年,不過,任憑他再三打聽,卻仍然是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就好像那個少年存在的一切,都被人清除掉一樣。

  ??就在孫達準備徹底放棄的時候,他派出去同樣打成當年那個少年蹤跡的親信這個時候也是回來找他稟報說:

  ??“回大人的話,小人按照大人所給出的那人的樣貌四處打聽,可是四周居住的百姓卻都說從來都沒有見過這樣的一個人。”

  ??“我知道了。”

  ??孫達在聽完下人的稟報之後,也是無奈的擺了擺手。

  ??畢竟手下人說的這番話其實倒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畢竟一晃這麽多年都過去了,那個少年現在肯定也已經是長大成大,所以現在想再打聽出來他的蹤跡的話,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於是乎,孫達便是決定要放棄了,畢竟都找了這麽久了卻仍然是沒有一個結果。

  ??那麽可能也就是真的找不到了。

  ??可就在孫達準備放棄找尋當年那個少年的時候,那個下人卻也是有意無意的多嘴說了一句:

  ??“不過小人打聽過,幾年前定北王府的那位大公子陳學文曾今來過這一帶。”

  ??下人這話不得不說的是,確實點醒了孫達。

  ??因為當年資助他進京趕考的那個少年,年紀輕輕便能身負巨款,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得出來,當年的那個年輕人絕對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而且通過下人打聽得來的描述之中,孫達幾乎是可以確信,當年資助他進京趕考,對他伸出援助之手的的那個少年。

  ??不是很有可能是定北王府的那位大公子,而是有十足的把握確確實實是定北王府的那位大公子陳學文。

  ??得知這件事情孫達心中五味雜陳,因為就連他也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在無意之中會和定北王府的那位大公子陳學文打下交道。

  ??甚至還受到了對方的恩惠。

  ??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這麽說,陳浩對孫達有恩,孫達欠陳浩一個大人情。

  ??而且這個大恩情可能要他用一輩子來償還。

  ??畢竟如果當年沒有年幼的陳學文伸出援手,雪中送炭的話,自然也就不會有如今他孫達的今天。

  ??而且。如果不是因為對方的話,孫達現在很有可能就已經是在當年的懸崖邊上,因為心灰意冷而一躍而下。

  ??簡而言之就是,草草的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陳學文甚至都可以稱得上是孫達的救命恩人。

  ??得知這件事情的孫達,內心當中早就不能平靜下來,因為他知道如果真的是陳學文當初幫助自己的話,那麽一定程度上陳學文就是自己的人救命恩人,那麽同時,定北王府陳家就是自己的恩人。

  ??那次就算孫達後來回到自己的家鄉,他的心裏麵想著的仍然是陳學文的那件事情。

  ??有那麽一瞬間,孫達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做。

  ??因為他們一方麵是給予自己高官厚祿的皇帝陛下,而另一麵又是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陳學文。

  ??他們雙方不管是誰,都對自己有著大恩。

  ??但是孫達畢竟在朝堂之中也立足了這麽多年,所以關於皇家和定北王府陳家之間的矛盾,他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的了解,但是其中的一些事情他差不多也不清楚了。

  ??所以他孫達的心中的也很明白,如果自己幫助定北王府陳家的話,他們他便是辜負了皇帝對自己的恩情。

  ??但是同樣,如果他選擇投入皇帝的陣營,幫助皇帝對付定北王府陳家的話,那麽在當年幫助自己的陳學文眼中,他孫達就是一個忘恩負義之輩!

  ??在這樣糾結心理的作用之下,孫達也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回到了京城之中。

  ??但是讓孫達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之前那件事情自己心裏還沒有得出一個結果來的時候。

  ??他剛回到京城,卻是就聽到了一個人的死訊。

  ??定北王府的大公子陳學文死了,死在了自己的老家平城。

  ??當這個消息一傳到帝都寧安城的時候,整個寧安城上下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這個事情的真實性,畢竟陳學文是什麽樣的人,那可是定北王府定北王的長子。

  ??普天之下又有哪個人,居然有熊心豹子膽,敢去對他出手的?

  ??因為要知道他對陳雪文出手,同時也是對定北王府出手。

  ??再加上陳學文還是定北王陳朔最喜歡的大兒子,大柱國陳德修最喜歡的孫子。

  ??對陳學文出手的代價隻有一個,那就是要迎接定北王府上下所有人的瘋狂報複。

  ??可是這普天之下到底有哪個人,居然有雄心豹子膽敢對定北王府的世子出手。

  ??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因為所有人都明白,在這個天下唯一一個敢對定北王府陳家人出手的人,恐怕也隻有當今的那位皇帝陛下了。

  ??孫達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隻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帝和陳家雖然有矛盾,但是這麽多年來卻也一直沒有撕破臉皮,麵對麵的碰撞,就是因為在皇帝的心中很明白,定北王府陳家是大元的一座山。

  ??一旦他真的撕破臉皮和定北王府和陳家麵對麵碰撞的話,最後撿不著便宜的仍然是他南宮皇室。

  ??再者,皇帝就算真的是要對定北王府,對陳家出手的話,他也不應該挑到這個,大元近年來,最不安穩的時候。

  ??甚至就算他真的想要對定北王府出手,也萬萬不應該從定北王府的這位大公子陳學文的身上入手。

  ??因為皇帝如果殺的隻是定北王府的一個普通人的話,那麽定北王府的那位定位王可能還會礙著他是皇帝的麵子,對這件事情就當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可是現在他殺的是自己的兒子。

  ??試問普天之下,又有哪一個父親能夠忍得了自己的兒子被人所殺,而當父親的卻不能報仇的痛苦。

  ??陳朔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自然也是不能忍得!

  ??所以在深知道這件事情的幕後黑手就是紫禁城的那位皇帝陛下之後。

  ??極度憤怒狀態下的陳朔,當時便是點起兵馬,決定帶領著自己手底下的這支英勇善戰定北軍,殺到帝都寧安城下,當著那位皇帝的麵,讓他給自己一個說法,給陳家一個說法。

  ??可能就連皇帝自己都沒有想到,陳朔會這麽憤怒,所以在得知陳朔真的起兵逼近帝都寧安城的時候。

  ??紫禁城上坐著的那位九五至尊這才也是徹底的慌了神。

  ??他也是連忙召集群眾商議對策,南宮慶想要看看,自己手裏麵的這班文武大臣們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可以平息定北王陳朔心中的怒火。

  ??可是那些文武大臣們,大多數都是因為祖上有功的原因,所以才世襲了這爵位,說的難聽一些,他們一個個的都沒怎麽見過世麵,甚至都可以說他們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想要用這群酒囊飯袋擋住身經百戰的定北王府的平南軍,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所以從一開始這位精明的皇帝陛下就沒有想過要去指望他們,所以他的目光自然也是放在了整個朝堂至少唯一一個明事人丞相董其武的身上。

  ??當時丞相董其武給皇帝提出來的意見是,實在不行的話就集結附近所有的兵力,甚至是大元皇城包括地方上的全部武裝力量。

  ??簡單來說,就是將所有能夠受皇帝直接領導的兵力,將他們全部集結起來和定北王府,由定北王陳朔親自統帥的這支平南軍決一死戰。

  ??因為隻有這樣做,才能最徹底的解決定北王府對皇家心中埋下的恨意。

  ??丞相董其武我的心中其實很明白,隻要定北王府,隻要陳家心中的恨意一日不出,那麽就算今天他們能夠想到辦法勸定北王陳朔退兵。

  ??那麽等日後當他們心中的恨意徹底激化到一個程度的時候,那麽他們勢必會再次起兵,如果事態真的惡化到了那個程度,那麽等到那個時候,定北王府和皇家之間勢必有一場惡戰。

  ??不過所幸後來皇帝並沒有采納丞相董其武的意見,因為他很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最應該避免的就是和陳家人正麵交鋒。

  ??他很清楚,就目前為止,大元上下所有的兵力部署情況來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是被定北王府陳家人所掌握在手中的。

  ??而且最為搞笑的一點是,陳家人手中所掌握著的這大元一半以上的兵馬是恰恰還是大元所有兵馬之中最為精銳的那一部分。

  ??所以隻要這個人還有腦子的話,就絕對不會正麵的和定北王府陳家硬對硬的碰撞,不過所幸後來在陳德修的勸說之下,陳朔最終還是退兵了。

  ??所有的一切又回歸到了最初的寧靜,就好像從始至終這件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過後來皇帝還是親自下詔為已經意外生死的定北王府長子陳學文給予厚葬。

  ??並且賜給了他一個爵位。

  ??不僅如此,同時皇帝還下令,凡是帝都寧安城在職的官員,不管官職大小,全部都得親自去定北王府為陳學文上香。

  ??作為兵部尚書的孫達自然也在其中。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打聽之後,孫達也是終於可以確信,當年那個資助自己進京趕考的少年,確確實實就是陳學文。

  ??看著恩人已經身死,孫達的心中別提有多難受了。

  ??因為他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恩情,老天便是再也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跪在這個年幼的恩人的靈位前麵,孫達很是虔誠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三個響頭之中,其實也包含著孫達對已經故去的陳學文的心中最後的謝意!

  ??聽完自己的夫君講述了這麽一件這麽多年來一直埋藏在他心裏最大的秘密之後,一直在旁邊作為旁聽者的孫夫人,此時已經是驚訝的合不攏嘴了。

  ??因為一開始當他從夫君的口中得知當年那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少年郎。居然就是定北王府那位已經故去的陳學文的時候。

  ??她的臉上就已經是寫滿了震驚,可是當這麽多的細節,一窩蜂的全部湧入她的耳中的時候,她還是被嚇到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