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也該想想以後的事了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4      字數:2337
  帝都寧安紫禁城中。

  皇宮後花園,元興帝指著自己那花池中圈養的幾條魚兒對著此時正站於自己身旁的丞相董其武問道:“董相可是有一段時間沒陪朕到這後花園中來看魚了。”

  聽到皇帝這話之後,董其武也是先看了一眼花池中撲騰遊動的魚兒,然後這才對著南宮慶回道:“回陛下,幾日不見,這花池中的魚兒,卻也是又大了許多。”

  “其武你果然是個明眼人呀,這池子中的魚兒可和它們剛到這花池中的時候是兩個樣子,你瞧瞧現在它們這個頭,都快可以送到禦膳房下鍋了。”

  後花園花池旁邊,董其武的話說完之後,元興帝南宮慶便也是順著他的話繼續說了下去。

  而董其武也不是什麽傻子,南宮慶的話都說的這麽明白了,他知道,此時此刻在皇帝的嘴中,這魚兒究竟是指代著些什麽?

  東南府大都督劉青山!

  深知這一點之後,董其武也是繼續說道:“陛下,魚兒既然都養肥了,也確實該收網下鍋了,隻不過魚兒現在尚未完全成熟,現在就收網的話,會不會有些太過早了一些。”

  在董其武說這話的同時,南宮慶已經是拿起了捕魚的漁網,準備坐在花池邊收網了。

  見狀,身邊伺候皇帝的太監也識得眼色,趕緊走上前來將皇帝禦坐的凳子擺在了花池旁邊。

  很快,南宮慶就是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後便將網拋灑在了花池當中,隨後,便是開始擺動起了漁網。

  直到做完這一係列的事情之後,南宮慶這才頭也不回的對著身後候在一旁的董其武回道:“其武,有些時候你要知道,魚兒一旦把他們喂的太飽了的話,它們說不準也會突然回過頭來反咬你一口的;所以,這漁網在水裏掛了這麽久了,該收了,要不然的話,可就該生鏽了。”

  南宮慶這一番話說的很長,但是卻並不影響董其武將它們,將皇帝的這些話聽的明白。

  皇帝這是已經準備開始打響製裁開國元勳的第一炮了。

  而那遠在東南道的大都督劉青山,自然就成為了這個再合適不過的炮灰。

  其實說句實話,董家和劉家,甚至再加上一個陳家,這三者之間本質上都是有一個共同點的。

  三者都是開國勳貴。

  隻不過以劉青山為首的劉家人相比起陳董二家,顯得太不本分了。

  甚至都可以這麽說,劉家人不僅不會審時度勢,最重要的一點是,事到如今,他們竟然還不知道皇帝心裏到底在想著些什麽。

  開心勳貴勢力滔天,換作是誰做了這樣一個皇帝,他也不可能會把這麽大的一個威脅一直留存下去。

  或者這麽說,這個橫在皇帝心頭上的病根,是該徹底地清除幹淨了。

  劉家相比於陳董二家來說,勢力上本來就是落了一大截。

  可是就算如此,董家尚且不敢如此放肆,可他劉青山呢?

  仗著自己是開國功臣;仗著自己鎮守東南沿海邊境;仗著天高皇帝遠,諾大的東南道沒有一人能夠管的了他。

  所以就開始變得膨脹起來,甚至還不止一次的越過皇帝心中的那根底線。

  要知道哪怕是定北王府陳家,對於那根底線,也從未踏過雷池半步。

  陳家兩代人,不管是陳得修還是如今的陳朔,他們都是聰明人。

  可是劉青山顯然不是這樣。

  他不僅蠢,而且是蠢的離譜。

  想到這,董其武也是上前一步,對著仍然是在那裏擺弄著漁網的南宮慶開口問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是該不該問?”

  “其武,你我君臣二人是什麽關係?可你現在居然說這種話,可就真的不把朕都熟人了,你有什麽話直接問就好,沒必要在那裏婆婆媽媽的!”

  南宮慶嘴上說這話的時候,他的手裏仍然是還在擺弄著花池裏的漁網。

  但是盡管如此,此時對南宮慶來說,董其武想問自己些什麽問題,他大概也是能猜的出來。

  無非不就是為了西邊草原人來犯,又或者是東南道科舉舞弊一案的進程。

  說的更加明白一些,這兩件事的背後都和一個人脫不了關係。

  陳浩!

  南宮慶料想,董其武問的,八成應該就是陳浩。

  南宮慶猜的不錯。

  聽到皇帝這話之後,董其武這這才是開口緩緩問道:“前日在朝堂之上,陛下曾經問過征西的人選,而兵部尚書孫達孫大人推薦了平南侯陳浩,所以臣今日想問,陛下心中可有定奪?”

  果不其然,就像南宮慶最先猜想的那樣,董其武說了這麽長的一段話,可是歸根結底,他說的這些話最後還是離不開陳浩一個人。

  所以在聽到董其武這番話之後,南宮慶也是嘴角揚起,露出了一副意味深長的笑容。

  隻不過,站在他身後的董其武自然是沒有看到自家皇帝這意味深長的一抹笑容。

  “其武呀,今天這華新池旁邊就你我君臣二人,所以朕倒是想問你一句,你可一定要實話實說呀!”

  聽到皇帝這麽說,董其武也是立刻恭敬了起來,雙手作揖,回道:“陛下請說,臣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就是你打心裏,你覺得陳浩這個人,怎麽樣?”南宮慶開口問道。

  南宮慶突然問起了陳浩,董其武知道,想必眼前這位皇帝陛下心中已經是做好的決策,隻不過他到現在一直都沒有說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陳浩本人如今還在東南道,並不在京城當中。

  但這同時也是南宮慶不知不覺給了董其武的一個忠告。

  那就是陳浩這個步入京城不過一兩年的年輕人。

  可能馬上就要成為,大元王朝新一根頂梁柱。

  如今的局勢在不知不覺中已漸漸的明晰了起來。

  如果皇帝決定把兵權給了陳浩,那麽也就意味著,陳浩已經把大元王朝的全部未來押寶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

  可是皇帝如果不給陳浩兵權的話,那麽未來大元朝堂上格局,必將還是和現在一樣,陳家和董家雙雄稱霸!

  不過在有後一種可能性存在的同時,在董其武的心中,他覺得皇帝最後做出的選擇,應該就是第一種。

  因為這是他唯一能夠做出來的選擇。

  哪怕是現在的他,都不能說是完全壓製住尚未達到頂峰的陳家和董家。

  等到有朝一日他駕崩的時候,新君繼位,這大元朝,極有可能會演變出一個權臣當政的局麵。

  沒有人願意看到這種局麵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