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收權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4      字數:2315
  距離除夕夜隻有十天不到,按照大元王朝以往的慣例,這個時候朝野上下,包括皇帝全都進入了一個短暫的休假期當中。

  所以臨近節假日的是最後一個早朝之中,南宮慶也是召集滿朝文武宣布一些事情。

  其實說是宣布,倒不如理解成嘉賞。

  陳浩等人平定南方叛亂歸來之後,本應在陳浩他們幾人返回寧安的當天南宮慶就已經將封賞這些事情處理完了。

  可是無奈半路殺出個陳德修,二話不說就當著南宮慶這個皇帝的麵,將陳浩帶到了他府上去。

  這樣一來,皇帝的麵子上過不去暫且不說,就連封賞也隻能是被迫延期推遲。

  因為那幾天又趕上祭天大典,所以封賞一事隻能是被南宮慶擱淺在了一旁。

  等到祭天大典忙完之後,除夕年夜又逼近眼前。

  沒辦法,南宮慶隻能是在萬忙之中終於抽出了這麽一天來將陳浩等人的封賞安排下來。

  金鑾殿上,元興帝南宮慶端坐於龍椅之上,玉階之下,左邊一列站著的是以定北王陳朔為首的一眾武官。

  陳朔之後則是威武侯王成亮。

  至於陳浩與降將紀靈,則是位於最末端。

  而右邊那列站著的是以丞相董其武為首的一列文臣。

  丞相之後是六部尚書。

  至於宋萬同樣是處於最末。

  由於早朝涉及諸多禮節,所以天才剛微亮,文武大臣大多數便已經到了玄武門外等候。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陳家和董家雖然權傾朝野,平日裏也有皇帝親許的諸多特權。

  可是唯獨在上朝這件事上,董家的董其武和陳家的陳朔這兩位當家的,和朝堂之上的其他文物百官並沒有區別。

  也都是早早的就等候在了玄武門外。

  就等著皇帝宣召文武百官入朝。

  終於,玄武門外的文武百官在等了半個時辰之後。

  玄武門打開,內監總管林秋站於金鑾殿前,朝著玄武門的方向大聲喊了一句:“陛下有旨,百官上朝!”

  聽聞此言,諸大臣們也都是有說有笑的朝著金鑾殿方向走去。

  陳浩這也是第一次上朝,所以在一些禮節方麵他並不是特別懂。

  不過好在這麽多些天來,他經常去定北王府看望陳德修陳老爺子,所以朝野之上一些最基本的規矩。

  陳浩多多少少也是從陳老爺子的嘴裏知道了一些。

  也正因此,所以即便他今天是第一次上朝,也並沒有顯得那麽慌亂。

  反而是極其的淡定。

  終於,當陳浩的雙腳第一次踏入金鑾殿的時候。

  看著眼前的金色大殿,他才終於明白這裏為什麽被稱之為金鑾殿。

  因為這裏的建築簡直是太過於奢侈,從殿上到殿下,幾乎肉眼可見的各種東西全都是用金子鑄成。

  甚至就連牆壁上鋪著的也全都是金磚。

  陳浩相信,就隻是著牆壁中的一塊小小的金磚,就足夠一戶普通人家一輩子衣食無憂了。

  此時的金鑾殿之中,元興帝南宮市已經是端坐於龍椅之上。

  在他的左邊,內監總管林秋站在一旁,伺候著皇帝。

  很快,隨著文武百官全部步入殿中,排列整齊之後。

  內奸總管林秋大喊了一聲:

  “上朝!”

  隨後,文武百官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異口同聲的說道:

  “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龍椅上坐著的南宮慶說了句“平身”之後,早朝也是正式開始了。

  不過在早朝開始之前,由於今天這次早朝是這一年裏大元最後一次早朝,所以按照慣例,皇帝南宮慶理應在宣布其他事情之前對這一年進行一個總結。

  “眾愛卿,在馬上要過去的這一年裏,對我大元來說,是多事多秋的一年;

  東南西北四國犯我天朝邊境,國家正值危難之際,幸好賴得眾位愛卿齊心協力,這才就我大元萬民與水深火熱之中;

  同時也正因此,也湧現出了像陳浩這樣精忠報國後起之輩。

  所以今天借著這個佳節即將來臨的機會,寡人於文武百官麵前,授予那些在平定叛亂有功之人封賞厚祿。”

  南宮慶這番讚美之詞說出口之後,群臣也是立刻拜而回道:

  “陛下天威在上,臣等本分!”

  聽到眾大臣這麽說,南宮慶也是笑了,畢竟從古至今有哪個皇帝不愛多聽幾句奉承話?

  南宮慶自然也是如此。

  一番客套話說完之後,南宮慶看了一眼林秋。

  林秋就立刻反應過來,皇帝這是該讓自己宣旨了。

  明白皇帝意思的林秋在看到南宮慶眼神投向自己的一瞬間,便立刻上前幾步,打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平南侯陳浩屢立戰功,堪當行陣表率,今特封其為四品平南侯;於帝都賜其良宅,賞金銀萬兩;

  加封陳浩為大理寺卿,掌管大理寺。”

  上頭林秋宣旨的時候,下頭的陳浩聽的自然也是仔細。

  可是當陳浩聽到皇帝居然封自己為大理寺卿的時候,心裏也是十分疑惑。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是瞬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看來外頭傳聞的皇帝和定北王府不和應該是真的了。”

  陳浩心想著。

  畢竟自從自己來到帝都這麽多天裏,三天兩頭的就往定北府跑。

  再加上陳老爺子陳德修在城門口弄的那麽一出。

  如果自己是皇帝的話,也避免不了有猜忌之心。

  所以自己被封為大理寺卿看似意外,但是實則又在情理之中。

  想明白這些,陳浩隻能是立即下跪聽封:

  “臣陳浩謝陛下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

  “謝陛下!”

  朝野之上,自打林秋開始宣讀聖旨之後,南宮慶的目光就死死地盯著陳浩。

  因為他想看看,陳浩在知道自己奪取他兵權之後的第一反映到底是什麽樣的?

  其實南宮慶原本是打算對陳浩委以重任,可是根據自己安排在陳浩身邊的探子回報。

  這些天來,陳浩可是沒少進出定北王府。

  所以出於謹慎,南宮慶再三考慮之下最終決定給陳浩安排一個文職。

  因為他不敢在陳浩的身上下賭注。

  畢竟大元王朝,是真的不能再出第二個定北王府了。

  可是看到陳浩竟然出乎意料的淡定,南宮慶瞬間覺得,這個年輕人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