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太監總管(久違的第二更,求銀票)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4      字數:2340
  金鑾殿上,皇帝還在猶豫,其實恐怕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刻的他到底是在猶豫什麽?

  如果非要說他對諸葛一脈心存愧疚的話,這個理由雖然不錯,但是未免有些太過於牽強。

  一個現在無權無勢的諸葛一脈,根本不值得他去猶豫。

  思來想去,最後剩下的可能性就是,皇帝在思考從諸葛一清入手,諸葛一姓到底還有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價值?

  “唉~”皇帝最終還是歎了一口氣,對著侍奉在一旁的太監總管林秋說道:“寫道聖旨,就說邊關戰事大捷,寡人要大赦天下,總之就一句話,凡是近些年來犯了事兒逃亡在外的,寡人一律赦免他們無罪!”

  聽到皇帝突然心血來潮下了這麽一道召令,林秋是個聰明人,他的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了那封皇帝剛剛一直捧在手裏的密信。

  林秋眼珠子一轉,嘴裏答應了一聲。

  然後乘著南宮慶走神想事情的空隙,慢慢的靠近了那封密信,鬼鬼祟祟的打量著上麵的內容。

  由於皇帝走神,所以導致他看完信之後並沒有有任何遮掩。

  所以林秋想要看到信上的內容,對他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於是乎,密信上麵的那兩行字的大概內容被他記到了腦子裏。

  “諸葛一清出現,化名宋萬,現就藏於赤羽軍當中!”

  雖然林秋不知道這封信表達的意義是什麽,但是看到皇帝看完信之後就突然下了那樣一到召令,想來這封信裏提到的這個人絕對沒有那麽簡單。

  想到這,林秋又將這句話在心裏默默的念了幾遍,直到背的滾瓜爛熟之後,他才彎腰對著心不在焉的皇帝說了句:“陛下,那小人就先下去宣旨了。”

  迷迷糊糊中,南宮慶隻是接應了一聲之後,林秋轉身便打算離開這金鑾殿。

  林秋對這信上的內容並不感興趣,但是從皇帝的態度中,他敏銳的察覺到這封信的內容絕對沒有那麽簡單。

  就算自己對這封信不感興趣,但是對這封信興趣的人可不在少數,尤其是自己上頭那幾位。

  林秋原名叫做林球兒,本來隻是鄉野之間的一個無賴,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京城中的一個大官見他生得眉清目秀便托了自己的關係,將林球兒送了宮中。

  割了他下麵那個玩意兒,將他變成了一個太監,他也因此才改名叫做林秋。

  起初林秋在太監中混的並不怎麽好,也常常得罪人,可是這家夥偏偏長了一個好嘴,經常能把歪的說成直的。

  也因此,他特別受那些後宮妃子們還有太監總管的喜歡。

  所以後來老總管下位之後,就在皇帝的麵前舉薦了林秋,皇帝對後宮這事兒並不感興趣。

  所以點了點頭,林秋就直接從一個小太監一步登天爬到了太監總管的位子上。

  俗話說得好,一個人嘛,如果站的高了,那麽和他站在一起的也絕對不會比他低太多。

  太監總管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所以一些人就經常出銀子賄賂林秋,讓他在皇帝麵前說說自己的好話。

  起初林秋對於這種事情多多少少心中還是有些害怕的,可是後來他見皇帝不聞不問,膽子也漸漸地大了起來。

  一時間,這門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但是這些僅僅隻是表麵,其實林秋還有一個所有人都不知道的身份。

  “天蛇教徒!”

  其實自打他當年被人送進宮的那一天開始,他就以天蛇教眼線的身份,開始遊走於後宮和皇帝身邊,為天蛇教刺探情報。

  所以這一次這個消息,他自然而然的也是要匯報給自己的主子。

  天蛇教的某個分舵主。

  可是林秋前腳剛打算賣出金鑾殿的大門,後腳馬上就要抬出去的時候,身後卻突然傳來南宮慶的聲音,直接是叫住了馬上就要走出去的林秋。

  “等一下!”

  聽到皇帝這威嚴之聲,林秋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秘密被皇帝發現,隻能是渾身顫抖的慢慢轉過身來,用顫抖的聲音說道:“陛~陛下,您還有什麽事要吩咐的嗎?”

  南宮慶見林秋轉過身來之後,突然這樣一副驚恐的表情,起初他也是有些懷疑和不解,但是後來仔細想想,可能是剛剛自己說話聲音太大,把他嚇著了。

  於是南宮慶也沒有多想,便開口問道:“定北王應該快回帝都了吧?”

  這個時候林秋也是終於鬆了一口氣,畢竟皇帝如果問的是定北王的話,那麽也就代表著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皇帝還沒有知曉。

  也就是說,自己還是安全的。

  想到這兒,林秋懸著的那顆心也是放得下去,整個人也顯得自然、鎮定了很多。

  於是他一改之前的神情慌亂之色,反倒是極其鎮定的說道:“回陛下,定北王才剛剛滅掉了大日,想必算上安撫大日境內百姓的時間之後,定北王還朝的日子還得過一段時間。”

  “還得一段時間呀!”南宮慶喃喃的說道,隨後,他甩了甩手,對著林秋說道:“好了,你下去替朕宣旨去吧!”

  “小人告退!”

  出了金鑾殿之後,林秋也是再次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的事情沒有被發現。

  因為畢竟現在自己幹的這事的危險程度,就好比是上刀山下火海,一個稍有不慎並可能會粉身碎骨。

  雖然說林秋的家裏麵沒有什麽親人,但是對林秋自己來說,自己的這條小命,他可是比什麽看的都重。

  除了金鑾殿之後,林秋徑直就朝著翰林院的方向走去,畢竟草擬聖旨這種事情,翰林院那些大學士做起來要比自己這個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太監總管要合適的多。

  況且,按照大元王朝的禮節製度,太監可不能輕易的觸碰聖旨,就算是他這個太監總管,偶爾也隻是能替皇帝傳個口頭話而已。

  至於草擬聖旨之類的事情,翰林院的大學士才是真正的術業專攻。

  林秋和翰林院的大學士們交代完皇帝的命令之後,那些大學生們便立刻開始準備擬寫詔書的內容。

  而林秋則是出了翰林院,不過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去交差複命,反倒是拐了個彎兒出了宮去。

  林秋是太監總管,皇帝身邊的人,所以平時經常需要出功去辦點差事,所以那些宮門守衛見到林秋,隻是說了兩句奉承話,便將他放出了宮去。

  除了宮後的林秋先是在大街上一個人轉悠了兩圈,直到再三確認身後沒有跟蹤的人之後,他才快步的走進了一家酒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