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王成亮的霸道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4      字數:2256
  “侯爺,怎麽是您?”

  此時的蘇烈陽,酒已經醒的差不多,他一臉不知所措的看著眼前的王成亮,渾身都是忍不住哆嗦起來。

  蘇烈陽害怕王成亮,因為別人不知道這個人有多麽的恐怖,自己可知道,因為這三年來,他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才有了如今的身份地位。

  王成亮變了,從他當年親手斬斷自己的臂膀的那一刻開始,王成亮就和過去的自己徹底說了再見。

  以前的他優柔寡斷、心慈手軟,但是從那以後,他不會再猶豫,更不會手軟;以前的他心裏想的總是別人,而現在,他心裏隻有自己;以前的他能夠明辨是非、判斷對錯;而如今的他,隻認定自己做的事情才是對的。

  蘇烈陽是王成亮掌權路上的一顆棋子,同時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乖乖聽話的話,那麽就會成為一顆沒有作用的棄子,而那個時候等待自己的命運,恐怕也就隻有死了。

  看著蘇烈陽這副模樣,王成亮當著一眾人的麵,也是開始數落道:“當年東亭軍成立之時,我三令五申,說軍中不許飲酒,而你呢,幾時有將我的話聽進去。”

  “侯爺饒命,小人不敢了,小人保證,絕對不會再有下次了。”

  此時的蘇烈陽,哪裏還有什麽上將軍的風範,就好比一條喪家之犬般,跪在地上求饒。

  但是,王成亮可不會給他機會,因為他知道,一條不聽話的狗,絕對沒有留著的必要;況且,蘇烈陽連條狗都算不上。

  “下次?你覺得你還有下次嗎?蘇烈陽。”王成亮看著這副模樣的蘇烈陽,冷笑一聲,道。

  王成亮這話,其實就已經是給蘇烈陽宣判了死刑。

  而在一旁候著的陳浩,麵容表情變化並不是很明顯,在他心裏,對王成亮又有了新的看法,治兵有度。

  可是李知白就不同了,看到蘇烈陽這副模樣,他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在這小小的軍營之中,蘇烈陽是上將軍,而他是副將,可若是蘇烈陽死了,那麽這東亭軍的上將軍的位置,可就是自己的了。

  至於那個對自己有威脅的陳浩,李知白倒是一點也不擔心。

  畢竟在這麽多東亭軍將士的眼中,他陳浩就隻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也僅此而已。

  如果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將他直接提拔到上將軍的位置,恐怕不僅是士兵不服氣,就連那幾位將軍,也絕對不會認同他的。

  所以這樣想下來,蘇烈陽一死,上將軍這個位置的最合適人選,就隻有可能是自己。

  果然。

  大帳之中,王成亮輕輕一揮手,候在左右的甲兵武士,直接是一左一右,將蘇烈陽押出了大帳,綁到了刑場之上。

  “上將軍蘇烈陽多次違反軍法,按我大元軍律,當斬首示眾;斬!”

  刑場之上,隨著宣判官一聲令下,劊子手直接是手起刀落。

  可憐,蘇烈陽這個前一秒還是高高在上的上將軍;下一秒,就直接成為了無頭冤魂。

  斬了蘇烈陽之後,王成亮直接是坐上了蘇烈陽之前坐著的位置,對著下站的李知白說道:“知白,升帳,把所有人都給我叫來!”

  “諾!”

  很快,隨著東亭軍中,那聲久違的軍鼓響起,東亭軍旗下諸位將軍,也是先後來到大帳之中,按照官職大小,前後分列而站。

  站於前者,皆是東亭軍各大營的主將;而那些站在他們身後的,則就是他們的副將。

  從大元成立初期,在軍隊這方麵,就立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一個軍陣之中,每大營內,都設有一位主將和一位副將。

  主將擁有最後的戰場決策權,但是副將卻擁有監督和製約主將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軍隊中,主將擁有六成的兵馬,至於其他四成,則掌握是副將的手中。

  如果主將和副將的理念不合,到時候雙方互有兵馬,也可起到相互製衡的關係。

  其實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另外一支軍隊要給從戰場上撤下來的那隻輸掉的軍隊擦屁股。

  不過,這種軍隊管理法在大元卻也並不是每個軍隊都會實現。

  而那遠在大元邊境的定北軍,則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這些都隻是後話。

  回到東亭軍軍帳之中,主副將分批次而站。至於陳浩和李知白,則是分別站在了王成亮的兩側。

  很快,人齊之後,升帳正式開始。

  王成亮一拍桌案,下方原本還站立著的各位將軍,此時全部是單膝下跪,嘴裏大聲呼喊道:“我等見過威武候!”

  “諸位,都請起吧!”

  “謝侯爺!”

  看到將軍們站起之後,王成亮突然開口道:“想必我剛剛斬了蘇烈陽的事情,諸位都已經知道了吧!”

  雖說在大元,當主帥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如果有將軍覺得不妥的話,可以直接在堂上提出反對。

  但是,王成亮剛剛說那話的時候,隻不過就是陳述一下罷了。

  朝堂上,王成亮頭頂上還踩著相府董家、定北王府陳家,以及南宮帝室;所以他要想做到一手遮天還遠遠不夠。

  但是在這東亭軍之中則不同,在東亭軍中,他王成亮便是天,便是他們的主宰。

  所以久而久之,東亭軍之中,那些原本還敢直言的人,不是突然罷官,就是突然暴斃,又或者就是突然犯的什麽事,被皇帝滿門抄斬。

  長久以來,東亭軍之中,就已經全都是王成亮的心腹。

  皇帝向來對有兵權的人不放心,從當年的定北王府開始,一直到現在的王成亮,他們的身邊總是充斥著皇帝的各種眼線。

  定北王府在處理這種事情的時候很簡單,就是隨便找個借口,叫那個人給直接做掉;但是王成亮不會那樣做,他會用對方完全沒有理由拒絕的一個價格,將他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也因此,這三年之中,在皇帝的桌案上,關於這位威武候王成亮,就有短短數筆的描述:“威武侯為人忠純,為國盡忠盡守,實乃大元棟梁之才。”

  皇帝也不傻,起初他看到這話還有些懷疑,所以就又派去了一些人去盯著王成亮。

  可是每一次,皇帝收到的話卻隻有這些,久而久之,皇帝心中的那最後的一絲顧慮,也就徹底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