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出京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3      字數:3508
  平城這個地方,說句實話,說它大,它其實也就僅僅隻有幾百口記錄在檔的百姓,可你要是說它小,可是它再怎麽講,至少也還是有幾百戶百姓。

  可就是平城這樣一座小小的城池,每天卻有無數的有誌之士、江湖俠客爭先恐後的湧入城中。

  其原因其實也並沒有特別的複雜,因為就在這平城的幾百戶人家當中,卻恰好有那麽一戶的戶主姓陳,而更巧的是,這戶人家的陳姓,卻又剛好與那名震天下的定北王府的陳姓相同。

  說起十多年前來,元祖南宮詢之所以能夠憑借著三將千騎便能橫掃漠北,在這其中,陳家的那位老爺子陳德修自然是功不可沒。

  而老爺子陳德修當年便是在這小小的平城之中率眾起兵,也想像古人那樣,開不世之功。

  而當時,在大大小小的幾十個起義軍團之中,元祖南宮詢率領的那一支隊伍,是其中實力最為強盛的存在,所以陳家老爺子當機立斷,直接是拉著自己手下的幾百號人去投奔到了南宮詢的麾下。

  要說那元祖南宮詢也確實是個看人高手,僅僅隻和陳德修打了個照麵,便一眼瞧出這個人不簡單,當時便直接封了他一個大將軍的名號。

  就因為這個名義上的大將軍,陳德修開始唯南宮詢馬首是瞻,率軍曆經大大小小的上百仗之後,這才最終幫助南宮詢創建起了這大元盛世。

  而在大元創建之後,元祖南宮詢也沒有忘記當初對這個老夥計的承諾,不僅封他做了大將軍,給他兵、給他將;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南宮詢給了陳德修大元開國以來的第一個王爵之位—定北王!

  而定北王府的煌輝,也是由那個時候開始展開。

  所以一定意義上也可以這麽理解,對陳家的每一個人來說,這平城便是他們的根基所在。

  早年間,定北王府當代定北王陳朔曾有二子,長子名曰學文,卻自幼尚武,從小到大,可是沒少在這京都中惹出禍端;

  二子名曰學武,卻自幼好讀詩書,上至先賢經典,下至當代文字的優秀作品,都在他的涉獵範圍之內。

  所以在他們倆很是很小的時候,陳朔就不止一次地盯著他的這兩個寶貝兒子感歎道:“當初就應該把你們倆的名字調一下,要不然,如今看著學文尚武,學武尚文,多多少少覺得有些別扭。”

  隻不過話雖然是這麽說,可是名字這東西,說白了也就隻是一個代號而已,至於叫什麽,根本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關鍵在於,他們的未來會做一個什麽樣的選擇。

  平城陳家宅子,雖然說陳家乃當朝武勳一品,可是平城的這座陳府,卻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占地不過數畝,府中包括廚子在內的仆人僅有數十人。

  但是你別看這地小,可是住在宅子裏麵的這幾位,可都不是什麽普通人。

  當年老定北王陳德修歸田之後,便是一個人搬到了這平城之中,打算就此頤養天年。

  可是後來不知怎麽著,陳朔也許是害怕自己的這位老父親太過於孤單,於是老元帥前腳剛出神都寧安,後腳,陳朔就把自己的兩個寶貝兒子,也是陳德修的兩個寶貝孫子送到了平城。

  不過陳老爺子平日裏,也是極其疼愛自己的這兩個寶貝孫子,尤其是大孫陳學文,更是老人的心肝寶貝。

  陳學文小的時候,仗著自己出身名門,又是將門之後,可沒少在這神都裏闖下過麻煩。

  不過倒也不是說他仗勢欺人,隻不過,從小到大,被他整過的那些京城名貴之後,可不在少數,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前任國相董文華的寶貝孫女,陳學文依舊不會憐香惜玉,照整不誤。

  哪怕是如今坐鎮東宮的那位太子,幼年的時候,也沒有逃脫這位世子的毒手,甚至為了避開那位世子,我們這位太子甚至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都不敢踏出皇宮半步。

  我們這位太子成天在東宮裏苦讀,甚至就連興帝南宮慶都不禁感到疑惑:“這小子,最近一年裏怎麽這麽本分?竟然主動端著書本看書,真是古怪。”

  甚至因為這事,後宮的不少娘娘都開始把太子作為其他皇子的模範。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這位太子大人不是不想出去風流一番,實在是宮外,坐著一尊瘟神。

  這不,這邊陳學文才剛出神都,那位在宮裏憋了一年多的太子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間,突然就像發了瘋似的,直接扔下手裏的古今文論,衝出了這束縛了他一年之久的皇宮紫禁城。

  而那一天,京城各名門世子也皆是以淚洗麵,紛紛奔走相告,共同慶祝,慶祝這京城,慶祝這尊瘟神終於離開。

  他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與此同時,相府董家,董家小姐望著空蕩蕩的相府大門外,眼神之中充滿著期待,嘴角喃喃的念叨著一句話:“你會來的,對嗎?”

  天上不知什麽時候,突然飄下了幾片潔白的雪花,如果不是這下下來的雪,神都之中的百姓甚至都快忘了。

  原來,冬天已經到了。

  相府大門外,不知不覺,雪花已經是鋪滿了門庭。

  可是那個董家小姐心心念想的身影,卻是遲遲沒有出現。

  “你,真的要爽約了嗎?董雪靈望著空洞洞的門庭,眼睛不時朝著門外的那棵梧桐樹撇去。

  雖然如今已是寒冬,可以那棵梧桐樹上,卻不時的還有幾片,早已是幹癟的梧桐葉,借著風勁,落在地上的雪堆上。

  同時,董雪靈的思緒也是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夏天,在這顆梧桐樹下,那個小男孩和自己定下的約定。

  “你等著,等你十五歲及笄的那天,我一定會送你一份大禮,讓你做這個神都,最幸福的女子。”

  看著這個站在梧桐樹下,已經是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小男孩,董雪靈點了點頭,臉上洋溢著喜悅,道:“好,等我15歲那天,我站在相府門口,等著你給我送禮。”

  說完這話,董雪靈突然又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突然伸出自己的小拇指,對著小少年說道:“既然如此,我們拉勾,做個約定,誰也不能反悔?”

  “好,好,好!”看著自己眼前這個嬌羞滴滴的少女,少年很是無奈的一笑,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乖乖的伸出了自己的小拇指,和女孩的小拇指搭在了一起。

  “拉鉤上吊,100年不許變,誰變誰是…”少年一字一句的念著這些小孩子們都熟能生巧的誓言。

  可是男孩後麵的烏龜王八蛋那五個字還沒有說出口,就直接被董雪靈給打斷。

  董雪靈伸出自己另外一隻手的中指,豎在了少年的嘴唇中央,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董雪靈的意思很明白,就算小男孩真的違約了,她也絕對不希望他會變成烏龜王八蛋,但是,她也堅信,他不會違約,他既然答應了自己,就一定會做到的。

  可是現在,回憶終究隻是回憶,現實就算再怎麽殘酷,但是就是這樣無情地擺在眼前。

  “你終究還是違約了。”

  天色也是漸漸暗了下來,董雪靈從早上等到了晚上,可是那個她一直期待的少年的身影,卻終究還是沒有出現。

  董雪靈知道,他真的不會來了。

  於是,等待無果的董雪靈,隻能是一臉失望的關上了這扇,自己為他親手打開的王府大門,同時,在她心裏,一直留給他的那扇門,也在此刻,徹底的閉合。

  與此同時,神都寧安城外,坐在馬車駛出京城的陳學文回過頭來,再次看了一眼這個他生活了十多年了神都。

  “等著吧,總有一天,神都,我陳學文會再次回來的,等著吧!”

  這一天,是繼興十四年,陳學文十六歲,他離開了京城,回到了老家,回到了這個自己爺爺當年起兵之地。

  同時,這一天,也是一個少女心碎的一天,她在心裏埋藏了這麽久的愛情,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幻想,在這一天,被那個在自己心裏種下愛情之國的少年,給親手打碎。

  同時也在這一年,在整個大元,都發生了一件大事。

  北境大日國突然起兵犯境,當朝元帝南宮慶急召定北王陳朔入宮。

  由此,也開始了陳朔長達三年之久的漠北平亂。

  史稱平日之戰。

  這一戰,陳朔再一次打出了大元王朝的氣勢,打出了漠北陳家的威風。

  這一戰,陳朔親率三千虎賁騎,一直從大日邊境,僅用半月,便連下十二城,一直打到了大日皇城零芬。

  逼迫大日國皇帝豐瀚玥親自帶領求和書,出城至陳朔軍帳,乞和。

  這一天,在零芬城下,大日國皇帝豐瀚玥與陳朔簽訂下了和平條約。

  “大日國向大元稱臣,每年派遣使臣去往大元朝拜,並賠償戰爭金一百萬兩,遣大日國皇帝豐瀚玥四字豐秀吉前往寧安,作為質子。”

  至此,這一場持續時間長達三年之久的平叛戰爭,終於是落下了帷幕。

  而這一次簽訂條約,也被曆史上稱之為:“零芬會盟?”

  這一戰過後,定北王府陳家在大元的地位再次顯著提高,陳家也由此,勢力又再次達到一個頂峰。

  但同時,在那位坐在金鑾殿的元興帝的心裏,陳家、定北王府的威脅,同時也是達到了一個高度。

  而這也標誌著,在大元,這場君臣之間的矛盾,遲早會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從而徹底都被打破。

  隻不過,不管是定北王府,還是南宮皇室,都不希望那一天會到來,至少是,不希望那一天會過早的來到。

  畢竟,如果他們雙方一旦翻臉,勢必會兵戎相見,到時候,不僅百姓會生靈塗炭,就連這大元王朝,也勢必會再掀起一場新的變動。

  大元,經不起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