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天下紛爭(1)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7      字數:2774
  “這仗tnd要打到什麽時候啊?”

  徐州前線,一個一直堅持在前線的曹軍士兵,此時的情緒已經有些崩潰了。倒不是因為打了敗仗,而是因為持續的對峙讓他實在有些受不了。

  “年輕人這才打了多久,這都頂不住了嗎。”

  另一個中年人一開口,同時還給了這個年輕人士兵一腳,讓他老實一點。

  “我當年在官渡的時候,不知道你還在幹啥呢,你可知道當年在官渡打的有多麽困苦,口糧根本跟不上,都是在餓著肚子打仗。現在這情況不過是小場麵罷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我們官渡之戰不是打贏了嗎?為什麽還會像現在這樣這麽膠著?贏了官渡之戰,後來卻又丟了陳留,我都不明白這些究竟是什麽操作。”

  “你一個小兵管這麽多做什麽?”

  中年士兵示意他住口。

  “言多必失記住這個道理。”

  “我也不是抱怨什麽,我就是想快點打贏了,回去看看俺娘。”

  “什麽回去看看娘說白了不就是想家,真是的。”

  中年士兵這下笑了起來。

  “既然來參軍,就要經得起寂寞,我在官渡的時候,人都差點瘋了。”

  “各位再堅持一會兒,等到戰局扭轉,各位都能夠回家去看自己的父母。”

  這個時候一道清脆的聲音打斷了眾人的談話。

  來的人是曹真,最近在曹軍之中聲名鵲起的年輕將領,

  “見過將軍。”

  眾人看到他以後也是不敢造次。那兩個聊天的士兵也是有些膽戰心驚。

  “對不起將軍,我們不應該交頭接耳。

  “沒關係沒關係。不如說我很樂意你們交頭接耳,因為我可以從你們的嘴巴裏聽到你們最真實的想法,畢竟在戰場之中我們是要並肩作戰,如果我不能知道底下士兵的想法,那我怎麽能稱得上是什麽好的將軍呢。”

  “記得你剛才好像是在問為什麽我們打贏了官渡,現在卻依然這麽焦灼,對嗎?”

  曹真開口了,那個士兵就算不想回答也不能不回答,隻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那我現在來跟你解釋為什麽,因為我們在打贏了官渡之戰之後,沒有餘力再繼續追擊,無法將優勢鞏固,中原整體就沒有河北的國力負數,所以一旦河北休養生息恢複了元氣,我們終究還是差他一手,所以在河北的兩路夾擊之下,我們雖然又一次在官渡打了個小勝仗,但是相對的,我們卻丟失了陳留。陳留這個地方你們應該都知道,它是黃河的前線,位置非常的重要。現在他丟失了這現在的窘況,你們也看到整個中原完全被分割開來,戰場也被分割成了好幾個部分,本來按照道理來說。不太可能立刻會被戰火燒到的徐州現在也不得不每天都疲於奔命。”

  “恕小人愚鈍,沒有聽明白您的意思,如果我們都打贏了,那為什麽局麵還會變成這樣呢?”

  年輕士兵還是有些搞不清楚狀況,曹真也是哈哈笑了起來。

  “你也不用理解太深,你也可以認為是我們太無能。”

  跟這句話曹真就笑嗬嗬的離開了,而那名年輕士兵則是有些疑惑的抓了抓腦袋。

  曹真笑眯眯地離開,在外麵等候他的是孫觀,孫觀看到曹真這麽開心的樣子,也是覺得有些奇怪。

  “將軍,您是遇到了什麽好事嗎?”

  “對,我確實是遇到了好事,在這種焦灼的情況下,我的士兵並沒有感到害怕,反而開始聊起了前線戰役的情況。不管他們評價是好是壞,證明他們很放鬆,這樣的士兵我才能安心用。”

  “將軍還有這種理論?我還真是第1次聽得見。讓他們議論國事,這樣真的好嗎?”

  “隻有高高在上的人才能談國事,這也太優越了吧?我記得孫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非常認同,那句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孫觀把這句話默念了幾遍,然後猛然的一拍大腿。

  “我雖然是個粗野武夫,但也聽得出這句話的優秀,孫策不愧是一方豪傑,說出的話都能這麽有道理。”

  “你現在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士兵是我們的根源,我們必須對他們好一些才正確。”

  曹真笑了起來,現在前方的戰事情況如何?

  “處於焦灼狀態,因為對方一直沒有對我們下什麽狠手,似乎他們也並不是很願意投入大舉的兵力,所以指示現在和我們來回拉鋸,也不知道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因為他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根本不是我,他們想吃的東西,一直都是丞相的主力。通過對徐州這邊施加壓力,讓陳向他必須用大軍突破陳留的防線,如果丞相大軍真的開始進軍往徐州方向突破的話,我可以保證袁熙肯定早就以逸待勞,準備和丞相來一場硬碰硬。”

  “不過以丞相的智慧應該是能夠看通這一點的,所以將軍的擔心可能是有些過度了?”

  “不,你說錯了,我的擔心並沒有過度,丞相確實可能能夠看穿這一切,但是有一個問題你不要忘記了,如果我們這裏的局勢潰敗下來,那丞相就算知道這裏有陷阱,他也不得不一頭撞進來。所以雖然說他們的目標是成像本身,但是他們完全也可以放棄這個目標,改為攻陷徐州,反正不管怎麽樣他們都不虧。”

  “河北現在算計都打得這麽精明,我真是覺得壓力很大。官渡之戰的時候,他們哪裏有這麽精明,感覺就跟二傻子一樣。”

  “袁熙跟袁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啊,別說我們頭痛了,就算曹公也非常頭痛啊。以前袁紹所所不重用的沮授和霆鋒,他現在全部重用起來,現在的河北是肉眼可見的強盛,這才是真正的霸主啊。”

  “聽將軍的意思,難道霸主隻有河北孫策都已經排不上號了嗎?”

  “孫策並不是排不上號,而是他一直都是霸主。倒不如說他去爭討劉備,而不選擇捅我們的屁股。”

  “這句話從將軍嘴裏說出來,那還真是相當粗俗呢。”

  “話粗理不粗對吧?嗬嗬。現在的局勢這麽糾纏,對雙方來說其實都不是好事,但是雙方都沒有勇氣立刻拖到決戰的進行,所以隻能這麽互相牽扯了,這也沒辦法啊。兩邊都在追求一個一擊致勝的機會,但是現在都抓不住。”

  “以將軍的眼光來看,河北和我們雙方能獲得勝利的究竟是誰呢?或者說最後想要獲得勝利,究竟應該怎麽做才好?”

  “我雖然很不想這麽說,但是我覺得現在雙方想要獲得勝利,必須要有一股外力介入才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我們身處中原被四麵八方所包夾如果河北能夠說動馬超和孫策其中任何一個人,那我們就慘了。腹背受敵的滋味,那可是難以忍受的啊。”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字可以在背後偷襲我們,但是想讓他們幫助我們,似乎又不太現實。”

  “說不現實倒也不至於,唇亡則齒寒,孫策的實力就算再怎麽強盛,也抵擋不住一個吞並了我們的河北呀,他應該會幫助我們,不過這一切都要看那位吳候會怎麽做選擇了?”

  “這話怎麽覺得將軍您意有所指?孫策會做出選擇,是指什麽意思?”

  “曹公早就準備借助外力破除這個危機,試著早就前往江東了,不過河北肯定不會就看著我們結好孫策,我已經可以感受到在江東那邊孫策有的是事情頭疼了?畢竟如果是我的話,我寧願置身事外,也不想去幫任何一方。”

  “此話何解?”

  “因為以孫策現在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根本不需要動手去改變什麽。打鐵還需自身硬,有實力就是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