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聞兄弟死,袁熙悲痛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6      字數:2770
  並州上黨郡,與河東交界港口,

  高幹和逢紀風塵仆仆,顯得有些狼狽,他們戰敗之後一路遁逃到了這裏,

  曹軍沒有追殺他們,所以他們也是穩妥的到達了這裏。

  因為這屬於變故突發,所以高幹他們到達這裏的時候,袁熙軍士兵都以為是敵襲,非常的謹慎,後來經過逢紀的解釋,那些士兵才有點放鬆,但是也是不敢怠慢,連忙向上稟告,

  最後並州方麵官位最高的大將,也是親自趕來,他見到高幹,逢紀也是非常感歎。

  “二位,好久不見啊。”

  蔣義渠拱手,看著高幹,逢紀,語氣也是有些懷念,畢竟他們都是袁紹時期的老臣。

  “沒想到是閣下。”

  逢紀見到蔣義渠也是感歎起來“閣下也算是苦盡甘來,身居高位了。”

  蔣義渠隻是搖搖頭“哪裏有什麽身居高位,不過是軍中無人可用,才讓我這個老將充數。倒是你們二位這麽風塵仆仆是為哪般?河東出了什麽變故?”

  高幹和逢紀相對看了一眼,最後逢紀開了口“袁尚公子故去,我們守不住河東,所以狼狽逃遁。”

  他也沒什麽心情美化所有的事情,所以幹脆說的非常明白,他們戰敗被打跑了。

  蔣義渠楞了一下,戰敗倒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隻是這袁尚之死,倒是讓他愣住了。

  “袁尚死了?這……是你怎麽死的?”

  “突發重病身亡,醫者也搶救不過來。”

  二人自然不能說袁尚是服毒而死,必須要開口替他掩蓋。

  “重病身亡?”

  蔣義渠本想說幾句安慰的話,因為他也清楚逢紀等人和袁尚的感情很深刻,但是後來他又覺得不對,所以臨時改了口“你們莫不是那此事誑我?其實袁尚未死,隻是藏在你們的軍中隻是等到見了主公才讓他出來不成?”

  蔣義渠的懷疑很有道理,因為直接說袁尚來見,袁熙還是有一定的概率拒絕和這個兄弟見麵,但是逢紀等人前來投奔, 袁熙就不會拒絕,那時候乘機請出袁尚, 可能會讓袁熙下不來台。

  那時候真要被責怪,要背鍋的可是自己了。

  “你想多了……”

  聽了這話,逢紀的情緒更加低落,因為袁尚若是不死,他還真的是這麽打算的,

  現在被蔣義渠這麽一說,他心中的難過都快溢出來了。

  看到逢紀這種表現,蔣義渠就知道自己估計是猜錯了,氣氛有些尷尬,他也是幹咳一聲“你麽先隨我入城休息吧,不過你們的隨行人員我們還是要檢查一下。”

  哪怕尷尬他也不會因公廢私,蔣義渠還是表示他要檢查隨行的人員,

  逢紀和高幹知道蔣義渠是謹慎的將領,也不會追究, 隻是點點頭,同時說了一句“希望將軍可以盡快將此事告知袁熙使君,這種死訊不是我們能稟報的事情。”

  蔣義渠抓了抓腦袋,最後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雖然有些讓我為難,但是我會在信中提及此事的。不過在此之前,你二人還要把所發生的一切,毫無隱瞞的告訴我,等我確定了這些事情,我才會稟報主公,明白嗎?”

  “好的。”

  逢紀點頭,他本來也沒打算耍什麽花招,袁尚都死了,耍花招沒有任何意義。

  高幹自然是能明白他的心情,兩個人就這麽站在一起,看著遠方,似乎是在懷念著過往。

  ……

  幾日後,黃河前線,袁軍大營,

  袁熙手上正握著一份並州的信件,他還沒有來得及打開看,但是他已經知道了河東被曹操重新攻下的事情,

  但是對於這些袁熙也並不是很在意,因為在前線上,曹操自己主動放棄了前哨據點白馬,退回去固守東郡。

  這一次記是袁熙的勝利,他一直圍而不攻,硬生生的讓曹軍支持不下去,最後隻能選擇撤軍,

  而曹操想用來騷擾袁熙側翼的大軍,也是被高覽所阻擋,無法再前進一步,可以說是失策。

  現在,勝利的天平已經快開始往袁熙身上傾斜,但是袁熙也不敢把抱有任何僥幸的心裏,官渡的教訓還沒有過去幾年,

  袁熙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哪怕拿下了白馬,他也沒有急匆匆的繼續進攻,而是選擇穩紮穩打,控製每一部分占領的土地,他耗得起。

  所以現在他也是一種非常輕鬆的心態,不會為任何事情感到焦急,保持著這樣的好心態,他打開了並州的信件。

  營帳中傳來了劈裏啪啦的聲音,帳外的親衛以為出了什麽事情,急急忙忙的衝進屋子,

  發現袁熙把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掃到了地上,然後在對著信件,默默流淚。

  他看到自己的親衛一臉驚訝的模樣,隻是擦了擦眼淚“把田豐,沮授兩位先生請過來,速度!”

  親衛不敢怠慢,他也不敢再繼續看自己主公狼狽的模樣,

  田豐和沮授也是很快的趕了過來,就看到袁熙正在彎腰收拾被他弄亂的地方。

  “主公,這是怎麽了?”

  “顯甫(袁尚表字)死了,得病身亡了。”

  袁熙說出這個驚天的消息,同時指了指桌上的書信,

  田豐按捺著驚訝,走過去拿起書信,然後和沮授一同閱讀起來,看完後二人也是一起躬身。

  “還請主公節哀。”

  “本來都已經和逢紀他們說好了,讓他們歸附我們,我也會厚待顯甫。可是沒想到,竟然得病身亡?”

  袁熙越說越悲痛,他作為二子,一開始並沒有什麽繼承權位的機會,所以他在此之前,跟所有弟兄關係都很好,非常的親密。

  雖然後來形勢不斷改變,但是他也不像大哥袁譚和三弟袁尚那般看到對方就眼紅,一直關心著自己的兄弟。袁尚在河東情況不妙,袁熙擔心他的安危,生怕他被曹操所殺,所以才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逢紀的要求,結果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沮授開口安慰“這是各自的命數,還請主公不要過度悲傷。三公子的死,究其根源也是他自身的放縱,聽說他逃亡河東後,就沉溺酒色,這樣的身體怎麽能好呢?”

  雖然沮授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袁熙還是壓抑不住心中的悲痛“我從來都不願意和我二位兄弟兵刃相向,我也曾多次懇求他們不要對抗我,但是最後隻能沙場爭鋒。現在大哥下落不明,三弟病死。九泉之下見了父親,我有何臉麵?我要怎麽和他訴說?”

  “主公覺得袁公會喜歡你這副哭哭啼啼的模樣嗎?”

  田豐則是說話一點都不委婉,開口斥責了袁熙這種軟弱的模樣“哭哭啼啼做女兒態,三公子就會活過來?袁公就會高興?你現在的對手是天下第一奸雄,曹操!你還沒有擊敗他,還不能睡得安穩,就開始為這些事情悲痛?袁公官渡兵敗,一時之間甚至萌生死意,最後不也是咬牙硬挺過來,隻是可惜天不假人。如今主公繼承袁公基業,難道是為了早早下去見袁公的嗎!”

  沮授都覺得田豐說得有些過頭,想開口打個圓場,袁熙則是呼了一口氣“被先生罵了一通,心中的氣反而順暢許多了。我隻是悲痛我失去了兄弟,有些血脈斷了。”

  “逢紀高幹和袁尚公子是意氣相投,他們兵敗來投,必然會保著袁尚家眷,主公善待他們,就是對袁尚公子的最好交代,也盡到了兄弟的情誼!”

  田豐這才把話說的柔和一點,別人一般先說好話,再說壞話,

  他則不同,先要把問題指出來,再說好話給你聽。

  袁尚點頭,也是重振了旗鼓。

  “我明白了,這就讓蔣義渠護送他們去鄴城,讓審配精心照顧。至於逢紀,高幹,就讓他們來這裏見我,我有話要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