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修的心思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6      字數:2854
  “楊修見過吳侯。”

  被馬忠帶進內廳,楊修倒頭便拜,讓孫策也是納悶了一下。

  畢竟在所有人麵前,楊修對他還是禮數正常,到了私下結果就來了個這麽隆重的。

  不過他現在也不會在意這些細節,他隻想知道楊修到底是來做什麽的。

  “你有話直說,不要給我拐彎抹角的,我可沒時間陪你打啞謎。”

  楊修聞言答道:“在下前來自然是有事要請求吳侯,而且這件事情對吳侯來說也是相當的輕鬆,是舉手之勞……”

  孫策越聽越不對勁,連忙擺手:“打住,你給我打住,求人幫忙,誇人幾句是理所應當,但是你一上來就這麽死誇我可不對勁啊, 直接說你的目的,不然我要轟你走了。”

  楊修也是絲毫不尷尬:“那麽我就有話直說了,我是替陛下而來,想要詢問一下董承的下落,他已經很久沒有消息了。董承是陛下嶽丈,同時也是叛賊,陛下於公於私都想問一下他的情況,還請吳侯可以告知我詳細的消息。”

  孫策沒有立刻回話,因為他心裏尋思起來了,這個問題其實回答了也沒什麽關係,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不一樣了,原因很簡單,孫策知道這個陛下是假的,你一個假天子,為什麽要問董承的死活,這背後究竟是有著怎麽樣的原因?

  思索了一下,孫策開口了:我可以問一下陛下準備怎麽處置董承?董承現在就在大牢之中,我一直都是好吃好喝的待他,不曾刁難。

  楊修隻是搖頭:“我很想回答吳侯,但是朝廷官員各有職能,我不是負責給別人定罪的,所以我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麽。至於董承會被怎麽處置,也許隻有吳侯把人交出來才會知道。”

  孫策問道:“聽你這意思,陛下是讓你來要人的?”

  楊修連忙搖頭:“不,不要誤會,我隻是來詢問而已。吳侯嘴上要小心,陛下可不是濫用天子威儀的人。”

  孫策嗯了一聲:“既然如此,那你回去稟告陛下,董承如今就在大牢中,過一段時間以後我也會將他放出,至於朝廷是否要審判他,與我無關,是朝廷的事情。”

  楊修點點頭:“在下明白了,我一定會一字不漏的稟告陛下……”

  孫策看著楊修:“……”

  楊修不說話:“……”

  兩人沉默了一會,孫策眯起了眼睛:“楊修,你還有什麽事情嗎?”

  楊修立刻就回了話:“吳侯,你能建立今天的功業,之前你想到會有今天嗎?”

  冷不丁冒出來這麽一句,孫策也是被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看到楊修的表情很正經,孫策也是沒有再敷衍。

  “我自然是想不到的,十年前我十九歲,那時候的我隻不過是袁術手下一個偏將,除了一點混出來的名望,其他什麽都沒有,然而十年過去了,誰能想到我現在已經封為吳侯了?不過你問我這個是要做什麽,被我的威勢感染,想要投奔我,那可不行,要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這個玩笑非常露骨,楊修則是直接哈哈大笑起來。

  “我楊家是洛陽世家,一時半會搬不來荊州,所以算了吧。”

  聽到楊修這麽巧妙的回答,孫策也是笑了起來。

  “看來世人快你才華橫溢,倒也不是空穴來風啊。不過你不會隻是為了耍嘴皮子才問這些問題吧。”

  楊修微笑著搖了搖頭:“我隻是一直很佩服天下的英雄豪傑,比如吳侯您,比如曹司空,我雖然比不上諸位,但是我也想在這史書之上留下一筆,名揚後世。但是有一說一,多大的蘿卜挖多大坑,我是否有那種能力?或許輔佐別人名留青史,我才有機會被記住,不是嗎?”

  孫策嘖了一聲:“你可以別打啞謎了嗎?我已經屏退左右了,你可以有話直說了。”

  楊修聞言,稍稍身軀前傾,用隻有二人聽到的聲音開口:“這亂世變化莫測,我想在吳侯身上押上一注。不知吳侯敢不敢接?”

  孫策嗬了一聲:“押注?這個詞還真是有深意啊,那想必你在曹操那裏也押注了?”

  楊修搖頭:“曹公那可不是押注,那是我開始隻能用曹公做莊家, 但是吳侯異軍突起,那我自然就想投注一番,不多不少,不會虧待吳侯。”

  孫策搖頭搖的很快:“那不行啊,你這牆頭草的押注,實在是靠不住啊。我如果對你抱有期待豈不是就尷尬了?恕我拒絕?除非你能代表你們楊家,把注全部壓在我的身上。”

  楊修卻是讓孫策嚇了一跳,因為他點點頭:“可以。”

  孫策感覺這是某種熟悉的橋段,笑著開了口:“但是?”

  楊修也笑:“但是您必須擴充您的疆域,向北延伸。”

  內廳裏有一副天下大勢圖,楊修伸手一指。

  “吳侯要打下洛陽,那我們楊家會死心塌地支持吳侯。”

  孫策白了楊修一樣:“你這盡說廢話,我要能打下洛陽,你覺得你不支持我,你會是什麽下場?”

  這話說的也不客氣,因為孫策感覺自己被這家夥忽悠了。

  楊修依然是那副模樣:“吳侯是有機會打下洛陽的,所以我才會冒險提前和吳侯接觸。”

  他繼續伸手指地圖:“沿著宛城向上,西出武關,可得弘農,到時候長安洛陽皆在兵峰所向,為何不可?”

  這番話倒是把孫策說愣住了,因為這是他一直提到的戰術設想,隻是一直沒有實施,但是現在卻被楊修直接說了出來,怎麽能不驚訝。但是他臉上則是麵色不變:“這個計劃說的簡單,實施起來可不容易,你可不要異想天開了。”

  楊修則是非常的有信心:“確實不容易,但並不是不可能, 一旦大功告成,以後的路途都是一馬平川。而且因為不容易,防範的可能性也很低,這同時也增加了成功的幾率。”

  看著有些激動的楊修,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疑問:“我不明白,你為何這麽上心?說起來,你現在還是天子的親信,我再細說你也算是曹操的臣下,你這麽折騰究竟為了什麽?”

  楊修嗬嗬一笑說出了自己的解釋:“這天子真的是天子?這司空真的是司空?北方還有袁熙存在,說不定中原都要保不住,既然如此我自然要提前為家族考慮,找好後路。”

  孫策疑惑:“那為何不去找袁熙,而是來找我,我尋思袁熙的麾下才最適合你們啊,,你們這些世家我可是和你們相看兩厭的。”

  楊修答道:“就是因為吳侯對世家的態度,所以我才會選擇支持的態度,您討厭世家飛揚跋扈,但是您也不會讓世家死光,最後就是收攏聽話的。弄死不聽話的,那麽一切的秩序就等於重新開始了,去河北還要和那些大世家互相爭奪,我何必了,不如來到吳侯麾下,大家同水準下我自己爭取不好嗎?”

  短短幾句話,卻把一些事情說的非常通透,孫策不由得苦笑起來。

  “你知道嗎?楊修,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麽會死了,你太聰明了。”

  楊修有些莫名其妙,怎麽自己突然就死了,他卻不知道孫策是想起了曹操殺楊修的事情,感慨了一句。

  “我可以答應你的條件,但是你要有投名狀給我,我要你的親筆書信,加上你父親的印章蓋印,缺一不可。”

  楊修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可以,不過我也希望吳侯可以給我一個投名狀。”

  孫策似笑非笑:“你和我談條件?”

  楊修搖頭:“不敢,隻不過是寫封信,表明吳侯父親文台公以前和家父私交甚好就行了。”

  孫策想了一下還真沒明白這其中有什麽含義,但是如果這都不答應也確實不太給麵子,最後也隻能點頭答應。

  “幾日後我會再來拜訪吳侯,到時候我會把書信一起帶來。”

  楊修長揖到底。“那麽此間事了,在下告辭了。”

  孫策擺擺手:“去吧。去吧。把你聰明的鋒芒遮掩一點,小心把自己弄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