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遼東公孫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6      字數:2574
  河北最北,幽州北平,

  袁熙拉緊了身上的毛氈,雙手哈了口熱氣,

  許久不曾回到幽州,他都有些不適應這裏寒冷的氣候,想到這他也是自嘲的笑了笑。養尊處優慣了,回不到以前戎馬的日子了。

  而在袁熙身旁的是一名威嚴的中年將領,他目光如刀,神情堅毅,

  雖然不是什麽重要的場合,但是他依然挺直腰板隨行在袁熙的身邊,

  他正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

  自從文醜,淳於瓊等人戰死官渡,河北的名將也是瞬間少了許多,

  這樣作為剩下的三庭柱也是開始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顏良收複青州,張郃拿下並州,而高覽本來就是親近袁熙的將領,所以在袁熙被袁紹召見的時候就被托付了保衛幽州的職責。

  可以說,比起顏良和張郃,高覽反而更受袁熙的信任。

  “事情已經安排好了嗎?”

  袁熙回頭問了一句,高覽也是點點頭。

  “已經和遼東那邊打過招呼了,公孫度說他會出來見主公一麵。”

  “那就行,他要是敢失約,我縱然脾氣再好也要生氣的。”

  袁熙搓了搓手,他約遼東的掌控者公孫度出來見麵,其實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讓公孫度把他庇護的人都交出來。

  公孫度一直在遼東做中立者,給不少袁家的敵人提供了庇護,比如曾經挑動異族動亂的閻柔等人,

  而現在袁熙前的目的不是為了小魚小蝦,而是為了他的大哥袁譚,

  因為河北一直流傳著袁譚逃亡遼東的消息的,但是實際上袁譚是跑到了江東,可是袁熙不知道,

  所以他才約公孫度出來見麵,要讓公孫度交出袁譚。

  “一切準備妥當,那就出發吧。”

  呼出一口熱氣,袁熙活動了一下身體。

  “再不動彈,我就要給這天氣凍死了。”

  高覽點頭,吹起了號角,一支騎兵隊伍從城中出來在前麵開道,

  高覽和袁熙也是跟在後麵一起前進,

  這一次袁熙是獨自前來,田豐,沮授等人都沒有跟隨,

  因為這算是他的家事,所以他不希望被人幹涉,

  這一隊人馬在北方的寒冷中不斷前行,在約定的地點停下了腳步,

  遠方也有一行騎兵,飛馳而來的,

  領頭的是一個中年人加一個年輕人,身上都穿著寬大的毛皮,隨身帶著佩劍。

  袁熙遠遠的指著那二人也是直接開口了。

  “想必那就是公孫度和他的兒子公孫康吧,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到這對父子呢。”

  “他們遼東公孫家一直是蝸居不出,當年公孫瓚勢大,曾經想征討他們,結果不知道怎麽給這公孫度忽悠了過去,最後被不了了之。我們和公孫瓚河北爭霸的時候,他們卻在遼東安心發展,現在的他們已經可以小覷了。”

  高覽則是認真的解釋起來把他所知道的東西全部陳述了出來。

  “而且據說公孫康作為公孫度的繼承人也不是酒囊飯袋,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你跟我說這些是什麽意思?”

  高覽說的這些有些莫名其妙,所以袁熙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你我之間有話直說,不必藏著掖著。”

  高覽抬起頭,緩緩開口。

  “末將是想說現在的遼東公孫家勢大,一時半會是消滅不了了,所以如果等下言語之中有了什麽矛盾,請主公稍微忍耐一番,不要起了衝突。我們如今的大敵是曹操,沒必要和公孫度起衝突。”

  “我還以為你要說什麽,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情。”

  袁熙擺了擺手。

  “就算你不說。我心裏也有數,況且我隻是去要人,又不是去開戰,不必過於擔心。他隻要不挑釁我,以我的性子難道我還會找他的麻煩嗎?”

  袁熙這麽一回答,高覽想了想覺得也確實是這樣,

  自家主公袁熙一向都是溫潤的性子,以前就是因為這一點袁紹才有些不喜歡這個兒子,

  但是這種性格適合在混亂之中聚攏人心,保住基業,為此高覽也不得不感歎一聲袁紹死前的安排確實微妙。

  兩人交流了幾句,對麵的公孫度父子也已經到了不遠的距離,

  雙方都帶了幾個輕騎,緩緩向前,開始碰麵。

  “公孫郡守。”

  “袁將軍。”

  袁熙和公孫度進行了一句簡單的問候,就一時沒有說話,隻是在互相打量著,

  隨著這段沉默的時間有些過長,公孫度先開口了,不過說的也不是什麽正事,而是介紹了自己的兒子。

  “這是吾兒公孫康,現在郡中的軍務都是由他執掌。”

  “見過袁將軍。”

  公孫康對著袁熙作揖,袁熙也是還禮。

  “公孫公子一表人才,想必以後必然能成大事。”

  雙方就這麽不鹹不淡,但是都扯不到正事上,於是早就安排好的高覽於是開口了。

  “公孫郡守,如今河北平定,我主也陸續收複丟失的土地,但是有一些舊賬是不得不清算的。袁公在世時,與曹操大戰,有許多不法之徒在背地裏圖謀不軌,被發現之後都全部逃亡遼東下落不明。我主希望公孫郡守協助我們把這些人找出來,我們也會給予酬謝。”

  高覽口上說是下落不明,但是大家心裏都清楚那些人其實都是被公孫度所庇護,嘴上不說就是大家都留些麵子,不要把話說的太明白。

  公孫度先是看了一眼高覽,又看了一眼袁熙,袁熙的表情很平靜,但是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他呼了一口氣。

  “天下混亂,有不少人向我們這裏逃竄,尋求安定,人數太多,我自然也沒有辦法一個一個檢查。不過袁將軍您既然開口了,隻要您給我名字,我一定會把這個人從遼東郡裏翻出來。”

  “公孫郡守此話當真?不會隻是為了敷衍我吧?”

  袁熙故意這麽問了一句,公孫度聽出話中的意思,隻是輕笑一聲。

  “在下再怎麽說也是治理了遼東這麽多年,從董卓時期到現在,找幾個人還是很容易的。”

  這句話也是小小的展現了一下實力,讓袁熙不要太小看自己。

  “好,那我就先給郡守第一個名字,他姓袁,名譚,字顯思,是我的大哥。郡守能找到此人嗎?”

  公孫度沉默了起來,公孫康盯住了袁熙,高覽則是抓了抓腦袋,

  主公一上來就把話挑明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遼東公孫家其實確實非常NB,前兩個君主公孫度和公孫康這對父子可以說是文治武功全部都有,

  公孫度作為一代目,他精於內政,打擊豪強,把遼東發展成了一個遠離戰爭的世外桃源(暫時的)

  他死之後,公孫康作為二代目,內政上秉持父親的風格,但是在戰爭方麵開始頗有建樹,

  公孫度在的時候曾經攻打高句麗,烏桓,但是都隻是普通的勝利,

  但公孫康則是一步到位,直接把高句麗的國都打了下來,狠狠的治了一波高句麗,

  簡單總結一下,他就是帶兵在朝鮮半島為所欲為了。

  如果不是曹操威勢太盛,說不定曆史上的他們真的可以考慮一波進軍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