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意洋洋?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6      字數:2336
  張南等人一擊得手,就立刻撤退,士兵們從戰場中撤離,

  而張郃軍的士兵也是無心追擊他們,因為一輛輛大車全部著火,他們還要忙著搶救著火的大車,

  可是倉促之間他們既找不到水,也沒有其他不易燃的東西,隻能看著一輛輛大車燃燒,黑煙鋪天蓋地。

  過了一會兒,張郃和牽招來到了此處,看到了一輛輛被燒毀的大車,以及一臉慚愧的士兵們。

  “將軍,請治我們的罪,我們守護不力,導致井闌被燒,失去了攻城的利器。”

  “不必擔憂,我不會怪罪你們。”

  張郃下馬查看了幾下燒的不成形的大車,開口安撫了幾下手下的士兵。

  “是我考慮的不夠充分,你們不必過於自責。”

  “將軍,您太體諒我們了,我們毀去了攻城的井闌,請您務必責罰我們。”

  那些士兵則是一臉痛恨,痛恨自己的無能。

  “你們看看車子裏是什麽東西。”

  張郃則是笑了笑。

  士兵們半信半疑的把燒的亂七八糟的車子掀開來看看,發現裏麵都是燒毀的木頭,

  但是很明顯的能看出來是一個個木樁,並不是用作井闌的用具。

  “將軍這是?”

  “小戲法罷了,我隻是未雨綢繆,果然出了一些意外啊。”

  張郃拍了拍士兵統領。

  “我如果提前告知你們,你們就不會拚命保護,我很抱歉隱瞞了你們。”

  “不敢不敢,都是將軍神機妙算。”

  士兵統領連忙搖頭,他心中也是有些慶幸,因為他本來認為自己的防守不會出問題所以就有了輕視之心,誰能想到敵軍這麽拚命,還用火油和火箭,

  發現這些東西並不是井闌,他反而心下安定了起來。

  “好好休息吧,這幾天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張郃沒有多說什麽。

  “我可是很久沒有睡好覺了,撤退吧。”

  士兵統領們不明白張郃的意思,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照做,

  牽招則是走在張郃的身邊。

  “你不仔細解釋,他們都還是一頭霧水呢。”

  “知道那麽多做什麽?無知是福,知道了太多說不定就壞事了。”

  張郃看向牽招。“他們肯定以為燒掉了我的井闌,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裏也不會玩那一套半夜騷擾的招數了。我們全軍可以養精蓄銳,何樂不為。”

  “可是將軍為什麽不在這裏直接伏擊,如果一舉殲滅,豈不是一勞永逸?”

  “你說的沒錯,確實可以這麽做,但是我不想要有太多的損失。你也從士兵話裏知道了,張南是全力出擊,我為何要在這裏把他逼到死路?我攻城完全可以慢慢磨死他,何必在此犧牲士兵的性命?”

  張郃拍了拍牽招的肩膀。

  “官渡之後,我們就沒那麽強盛了,手上的東西還是要省著用的。想要恢複昔日榮光, 就不能操之過急。”

  “明白了,為長久計。”

  兩人相視一笑,帶著士兵撤退,洋洋灑灑的跑了過來,走了這麽些遠路,現在又全部回去了,

  問回去做什麽,那自然是好好的睡上一覺啊。

  ……

  壺關,

  張南焦觸撤退回歸,就開始清點起士卒的損失。

  “損失不大,本以為會是一次傷筋動骨,沒想到問題沒有想象的嚴重。”

  焦觸檢查了一番。“似乎雙方的目的都不是拚殺,而是保護大車,所以反而沒有死什麽人,我們燒了大車,算是我們占了便宜。”

  “不過沒有檢查燒毀的情況,有些可惜。”

  張南點點頭。“如果他們能把井闌搶救回來,那我們就白跑一趟了。”

  “應該不會,那種油可是很難熄滅的,一點就燃,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麽要特意收集他?張郃軍的井闌完蛋了,這又要感謝你說服我全軍出動,不然如果保守的派出一部分兵馬可能什麽都做不到。”

  “是我要感謝你,你能預測到他們的進軍路線,不然我們也不會有這麽好的機會,這是我們共同的勝利。”

  張南拿來兩壺酒。

  “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堅守到高幹將軍到來,也算是對得起主公的信任了。幹一杯?”

  “幹杯。”

  焦觸也是豪爽的拿起酒,仰頭痛飲。

  “不過高幹將軍那邊一直沒有什麽消息,我現在有些淡淡的擔心。”

  “行了行了,好不容易贏了一陣,就不要說掃興的事情。今晚醉酒,明早起來再思考這些問題。喝!”

  焦觸猶豫了一下,也是點了點頭,管他的,先喝酒放鬆一下,然後好好睡上一覺!

  而二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剛才提到的高幹將軍,他的援軍一直沒有動作,他現在還在河東,而在他官署的桌案上放著一封封袁尚的信件,都是來詢問他為何不發兵,他也都還沒有回複。

  因為他現在麵對的是一些麻煩的問題,說好的沒動作的曹操軍,

  夏侯惇直接把防線前推,壓在境界上,擺明了就是有想法。

  張郃在的時候,夏侯惇不敢來這一套,自己一來反而膽子就大了?

  隻不過還沒等高幹找人興師問罪,曹操那邊倒是來人了,來者可以說是替曹操跑遍了天下諸侯的官員——董昭,他拜訪過孫策,拜訪過劉表,拜訪過馬騰,除了袁紹和劉璋,

  劉璋的益州太遠,道路阻塞。

  而袁紹曾經是董昭舊主,後來兩人之間有了矛盾,董昭逃跑投奔曹操,自然不會回到河北受死。

  但是去河東拜訪高幹這種事情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袁紹早就死了嗎。

  “董昭先生。”

  看到董昭的第一眼,高幹也是有了一些記憶。

  “我年輕的時候先生就是袁公手下有名的能吏,治理一方,頗有名氣。結果沒想到最後竟然背棄袁公,投奔曹操。”

  “這些事情我本不想在多解釋,但是我既然要和將軍商討,而且將軍還是袁公的侄兒,那我就把話說清楚。 我行事觸怒了袁公, 袁公想不找理由直接殺了我,我不願受死,所以逃跑,我並不覺得這是對袁公的背叛。”

  董昭則是慢慢開口解釋,高幹則是眯了眯眼睛。

  “這些事情先生應該是特意說給我聽的,必然有其中的含義,不如先生開門見山,不要說這麽多廢話?”

  “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什麽事都直接開門見山,沒有鋪墊,事情哪裏談的成?”

  董昭喝了一口水。

  “許攸在我們這裏過得也不錯,將軍要不要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