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轉折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5      字數:2512
  經過心腹的提醒,發現敵軍的陣營悄無聲息以後,

  董承心中立刻就有了不好的預感,所以不顧危險,不顧勸阻,

  直接帶著幾個士兵衝向敵陣,然後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對,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沒有人阻攔,沒有人攻擊,董承所看到的是人去樓空。

  李典李通率領的軍隊已經不知道在什麽時候都已經消失了,消失的悄無聲息。

  軍隊自然不會消失不見,他們一定是會有一個去向,董承的心裏已經有了最壞的想法,

  郭嘉看穿了他們的計謀,知道劉驊會鋌而走險,進攻皇宮,

  所以幹脆郭嘉也玩了一把大的,他不再在城中駐紮士兵,而是準備集結兵力,全殲劉驊的軍隊,隻要殲滅了劉驊,自己剩下的這些人不值一提。

  “這可如何是好?”

  狀況突發,董承也是有一些頭疼,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劉驊的手上,

  現在他手上的都是作為疑兵的軍隊,質量也許還可以,但是數量就遠遠不夠了,現在去支援劉驊似乎也是有些晚了。

  “將軍,發生了什麽?您似乎很擔心的模樣。”

  吳碩從後麵趕來,看到董承一臉憂鬱的樣子,也覺得有些大事不妙。

  “這裏的軍隊全部消失了,你說我擔心什麽?”

  董承心裏焦急,但是也是盡可能的克製情緒。

  “郭嘉可能看穿了我們的想法,所以軍隊全部集中在皇宮,要把劉驊圍而殲之了。”

  “那可如何是好?”

  吳碩也知道情況有些不太妙。

  “我們現在要去支援劉驊將軍嗎?可是我們這點兵力,意義不大啊。”

  “我們不能去支援他,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董承搖了搖頭。

  “現在他們去圍攻劉驊,那我就要抓住這個空當,我們去控製許昌城門,如果真的有什麽變故,我們也可以進退自如。”

  “進退自如?將軍你的意思?”

  吳碩沒有明說,但他也已經想到了,董承可能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打算。

  “不要泄露出去了……如果劉驊獲勝了,那就是無事發生。”

  董承隻是看著吳碩,意思很明顯,看破不要說破。

  “是,我這就去安排。”

  吳碩心裏也是有些無奈, 為什麽情況瞬間就急轉直下了?到底發生了什麽?

  董承如果能聽到吳碩心裏的想法,恐怕也會非常認同,到底是什麽原因讓情況變成現在這樣。

  他咬著嘴唇,看著馬上就要亮起來的天空,

  這一次的勝負,真的是要在天亮之前了結了嗎?

  ……

  “停下吧,你已經被包圍了,不要困獸猶鬥了。”

  郭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他終於等來了李通和李典的軍隊,不然再讓時間流逝一會,他可是就要被劉驊突破防線了。

  “你是提前猜到了我的意圖嗎?”

  劉驊看向身後,李典和李通已經帶兵圍在他的身後,他已經在城門處被前後包圍了。

  “鬼謀郭嘉,果然名不虛傳。”

  “還好我沒猜錯,不然如果你不來,我把這些人都召集回來的話,等於是把整個許昌城拱手讓給你們了,其實我心裏也是有些後怕的啊。”

  郭嘉則是擺擺手,差點就被劉驊衝進來了,他現在心裏其實也是有一些後怕。

  “郭嘉,你不必說什麽廢話勸降於我,我是不會投降的。”

  劉驊揮了揮手中的長劍。

  “我們現在是不死不休,投降的結局也是死,我為什麽要投降呢?”

  “……嗬,你這說的倒也沒錯,我隻不過是想減少傷亡罷了。”

  郭嘉也是苦笑起來。

  “死的人已經夠多了,既然已經分出了勝負,為什麽不停手?”

  “分出了勝負?”

  劉驊聽到這話則是笑了起來。

  “你這突如其來的自信,有問過我手中的長劍嗎?”

  “你這樣的人不在我們一邊,還真是可惜。”

  郭嘉歎了一口氣,揮了揮手。

  “進攻,不用留活口。”

  宮門口開始混戰,聲音越來越大,

  荀彧和劉辨也是從寢宮內慢慢向外走去,聽著外麵的喊殺聲一邊交談。

  “據說是劉驊帶兵殺到了皇宮門口,目前郭嘉帶人把他抵擋住了。”

  “你認為劉驊能進來嗎?”

  劉辨開口詢問,他想知道劉驊有沒有能夠擊敗郭嘉的能力。

  “很難說,郭嘉是一個縱觀全局的人,所以也許早就猜到了會有這種情況,並做出了準備。”

  “我沒法隨便下斷言。”

  聽了荀彧的話,劉辨點了點頭。

  “說實在的,如果董承,劉驊他們敗了?我這個陛下會被怎麽對待?”

  “這次的事情和陛下沒有任何關係,都是董承和劉驊的一意孤行。”

  荀彧平淡開口,不過說出來的話則是讓劉辨聽著有些寒冷。

  “荀令君有時候也會說出讓人意外的話啊,這是要舍棄他們嗎?”

  “壁虎斷尾是為了保全自己,這是無奈但也必須要做的選擇。”

  劉辨停下來看他,荀彧則是腳步不停。

  “如果陛下現在就在這裏猶豫,可能就要停步不前了,這是陛下所期望的嗎?”

  “我隻是沒想到死的人比我想的還要多罷了。”

  劉辨追上荀彧,表情有些難看。

  “洛陽動亂就已經死了不少人,現在許昌就要和當年一樣嗎?”

  “陛下不像是會心軟的人,為什麽會猶豫?”

  荀彧看向劉辨,表情也是軟了下來。

  “犧牲是必要的,陛下,我可以給您講一件事情。”

  “董卓占據洛陽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在潁川,那時候的西涼鐵騎四處劫掠,中原沒有安全的地方。”

  “所以我當時就告訴我的宗族,我要他們暫時舍棄潁川,去河北避難。”

  劉辨一邊聽著,一邊點點頭。

  “然後發生了什麽,一般來說這種事情都會很有教育意義,所以他們沒有聽你的對嗎?”

  “對,他們不願意舍棄潁川的田產財務,隻有我自己的直係宗族和我一起去了河北。等我回來的時候,他們卻已經七零八落。董卓的西涼鐵騎劫掠了潁川,殺死了大部分的人。剩下的一個人對我哭訴悔不當初,沒有聽我的話。”

  劉辨沒有立刻開口,他隻是緊盯著荀彧。

  “所以呢,令君想要告訴我的是什麽?如果我猶猶豫豫,就會像令君的那些宗族一樣嗎?”

  荀彧搖搖頭。

  “我隻是想告訴陛下,沒有什麽選擇是一定正確的,我逃到河北躲避了災禍,但是回來之後有人卻說是我故意拋下其他人,自己偷偷逃跑。”

  “可是令君明明提醒過他們的。”

  “是啊,我明明提醒過他們。”

  荀彧笑了笑,他看向劉辨。

  “這就是我要告訴陛下的,做事之前要思考,做了錯事之後要不要去抱怨勸說過你的人。”

  “陛下, 我們出去看看外麵發生了什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