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漢中五鬥米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4      字數:2427
  劉璋發起了脾氣,

  黃權等人也是紛紛告退。

  走出大廳,剛才被劉璋趕出來的王累則是等在了外麵,沒有離去。

  黃權看到他也是苦笑一聲:

  “你何苦故意把語氣說那麽重,惹得主公生氣?”

  “這一點上你是知道我的。”

  王累隻是搖搖頭。

  “我隻是在勸誡主公罷了,他當時不聽我們的意見,現在卻能來責怪我們嗎?”

  王累這話說得很不客氣,說出來的話都有點不像做臣子的,顯得有些大逆不道。

  可是黃權知道王累恐怕是對劉璋最忠心耿耿的人,沒有之一嗎,他黃權都不敢說自己比王累忠心。

  王累沒有察覺到黃權的表情,隻是自顧自的繼續開口。

  “嚴顏將軍也是一言不發,難道主公不應該勸誡嗎?”

  嚴顏隻是搖搖頭。

  “我隻是一介武夫,隨意對我不明白的事情發表意見,並沒有什麽好處。”

  王累聽了這句話,隻是哼了一聲。

  “好一個明哲保身的說辭。不過我也能理解你的難處。隻是張鬆今日告病,我總覺得很有貓膩啊。”

  “人會生病是很正常的,張別駕的體質向來很差。”

  黃權有些疑惑,王累似乎連這件事情都想懷疑。

  “他那個人一肚子壞水,我怎麽能相信他?現在不知道蜀中有多少人投奔了劉備,誰知道他是不是其中的一員?或者說不定,我們在場的這些人可能已經有人加入了劉備的麾下呢?”

  王累這番話很不討好,等於是懷疑其他人背叛劉璋,,

  嚴顏隻是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麽。

  黃權先是有些生氣,然後又淡然了下來。

  “此話確實不假,以劉玄德掌握人心的手段,說不定我們這些近臣也會被他收買。確實要小心注意一番。”

  “隻是希望王長史有些話藏在心裏,不要隨便對外亂說,引起騷動可不好。”

  黃權說這些也是從實際考慮,確實有些人暗地裏已經向劉備效忠,

  但是也還是有不少人對劉璋忠心耿耿,王累不能一杆子打翻所有人。

  他如果在外麵宣揚這種論調,會給他自己找麻煩。所以黃權勸了他一句。

  “問心無愧的人根本不用擔心,不是嗎?”

  王累則是直接笑了起來。

  “希望主公麾下每個人都能問心無愧。”

  說完全這句話,王累直接離開,也不管黃權和嚴顏的臉色。

  嚴顏沒有表情,黃權則是有些無奈。

  “他這種脾氣遲早是要出問題的啊。”

  “長史脾氣雖差,但確實是忠良之人。”

  嚴顏也並沒有因為王累說的話生氣,反而反過來誇讚了王累的品格。

  “將軍倒是好脾氣,換了別人恐怕都要和長史吵起來了。”

  “你不也沒生氣嗎?就算王累把話說那麽重,你也依然很淡定。”

  嚴顏隻是笑笑,他拍了拍黃權的肩膀。

  “內政的事務還要麻煩你,我會好好固守成都的。”

  “如果劉備來了,我會阻擋住他,不會讓他踏足成都一步的。”

  “不要把事情說的那麽消極,也許什麽事情都不會有。”

  黃權說完後,自己都有些不相信自己說的,也是又苦笑起來。

  “其實你最好把張任調回來,不然我一個人可能會還是不好應付劉備。”

  嚴顏突然補充了一句。

  “相比較張魯,劉備的威脅不是更大嗎?為何要把張任調走?”

  “這是主公的意思……”

  聽到嚴顏問起此事,黃權也是如實回答。

  “張魯和我們主公之間是深仇大恨,不死不休。主公忌憚張魯肯定比忌憚劉備要重,自然會把麾下最得力的將領派去防禦張魯,這並沒有錯。你不能說主公不對。”

  嚴顏聽了這番解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張魯和劉備?還真是內憂外患啊,我等也隻能盡力而為了啊。”

  嚴顏轉身離去,留下黃權一人在原地歎氣。

  “前路漫漫,看不清路途啊。”

  ……

  益州是分為很多部分的,東川西川還有南中。

  劉璋占據的是西川,而南中一帶則是被南蠻占領,

  至於東川自然就是張魯占據的漢中天險。

  憑借著漢中天險,也沒有任何人奈何得了張魯,

  劉璋的號令他不聽,曹操所代表的漢室朝廷他也不聽,

  張魯建立五鬥米教在漢中割據一方,因為漢中生活穩定,

  所以也經常有雍涼一帶的民眾前來歸附,為了躲避西北的戰亂。

  張魯治理漢中,用的是祖宗張衡所流傳的教法,並且自己加以修改用來適應這個亂世。

  張魯本人自稱“師君”,底下人稱呼他不為使君,不為府君,而是張師君。

  同時也不斷傳播教化,雖然沒有太平道那麽昌盛,但在益州涼州一袋信徒頗眾。

  前來學道者,開始都被稱作鬼卒,表明你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卒。

  等到你對道的理解逐漸加深,稱號則會變成祭酒,祭酒就已經是五鬥米教中的重要成員。

  祭酒有各自統領部眾的義務;統領部眾多的人則是被稱為治頭大祭酒,以示區別。

  張魯也五鬥米教義行事,自然不會按照朝廷的那一套任命官員小吏,隻是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

  至於如何管理,直接使用並繼承張魯祖宗的教法,教誨人民誠信不要欺詐,讓罪人自己坦誠自己的罪過。

  麵對犯法的人,張魯的五鬥米教也會有特殊的行事方式,他們會對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以懲處,這也就是所謂的事不過三。

  如果隻是小錯誤,張魯就會判處犯了小錯的人修繕百步的道路,就如同是勞動改造一般。

  而且張魯還創立義舍,置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要是放在現代,這義舍肯定是開不下去的,但是在古代迷信的氛圍下。人人都有敬畏之心,所以也不敢對神靈造次。

  總而言之,張魯在漢中順風順水,沒有人奈何得了他。他麾下的人都有人勸張魯稱王,

  但是張魯自己卻很冷靜,知道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

  所以直到今日,張魯還隻是漢中的張師君。

  而現在張使君則是陷入了一些小小的麻煩。

  江東的孫伯符派了使者來拜訪他,並且攜帶了重金,

  但是要他做的事情也並不簡單,使者來是希望他進攻劉璋。

  雖然說劉璋和自己不對付,但是這怎麽看都像被人當槍使。

  張魯先是委婉的拒絕了使者,表示自己需要思考一番,

  然後一轉身就召集了所有的重臣。

  “你們對於這件事情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