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強行造反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4      字數:2676
  暗流湧動的比想象的要快,但是想隱瞞過所有人那也是不可能的。

  程昱派人在河北四處散步消息,自然不可能完全隱蔽,

  總有諜子失手然後落到袁軍手裏,最後經受不住拷打把事情和盤托出。

  曹軍在河北正在實行反間計,最先知道消息的的自然是反間計的中心人物,二公子袁熙。

  袁熙現在也是非常的頭痛,因為這件事情實在不好上報,

  不上報要是事情泄露了,別人要說他袁熙心懷不軌,故意引而不報,

  上報了,有人會說他袁熙以退為進故意隱藏自己真實的心思。

  總之裏外不是人,自己那幾個兄弟肯定也會趁機落井下石,怎麽都討不到好處,

  隻會讓父親猜疑。

  權衡利弊一番,袁熙終究是寫信把這件事情匯報了上去,誠實總比隱瞞好,至於別人怎編排自己,他管不著也管不了啊。

  “繼續給我搜查全境,找出曹軍的探子!”

  袁熙也隻能把火氣發在曹軍的諜子身上。

  “抓到後拷問出消息就給我全部宰了!”

  袁熙對同一陣營的人溫和,但是對於敵人從來不會心軟,隻不過很少有人看到他不心軟的一麵罷了。

  袁熙在幽州瘋狂抓捕曹軍的諜子,但是程昱安排的諜子又怎麽會在隻在幽州,

  程昱把網灑在了河北全境,他的目的也很簡單,消息要傳播的密集,然後自己安排的諜子要被抓。

  為什麽?

  因為袁家兄弟不和,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如果袁熙的兩個兄弟聽到了這種造謠,難道還會幫袁熙解釋嗎?

  肯定會落井下石,巴不得弄死自己這個兄弟,這也是程昱所安排的一大殺招。

  兄弟間的矛盾就給我盡情的擴大,借著這個機會把河北攪動起來,變成一團亂麻吧。

  程昱的計劃確實不錯,隻是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像他想的那麽容易,或者說袁熙的兩位兄弟並沒有像程昱想的那樣急不可耐的落井下石。

  這兩位公子都是把抓住的諜子全部派人交給了袁紹,然後寫信替袁熙辯解,說袁熙不是這種人,

  如果程昱知道了一定會大驚失色,袁家兄弟什麽什麽時候這麽相親相愛?

  當然事情的真相自然不會是如此,袁譚和袁尚怎麽可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他們開始都確實想落井下石,但是他們倆雖然不是什麽好貨色,但都有一個優點,

  他們會詢問別人的意見。

  袁譚問郭圖,袁尚問逢紀,

  然後得到了相同的建議,

  “公子不要添油加醋,如實向主公匯報,並寫信替二公子開脫。”

  袁尚和袁譚對於自己謀士的意見還是聽取的,他們雖然不理解,但還是會照做,於是就有了這麽一副景象。

  二公子袁熙要篡位的謠言在河北瘋狂傳播,然後另外的兩位公子卻一直替他說話,

  簡直就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別說程昱知道會驚訝,河北的眾人也是驚訝的很,都很奇怪這兩個公子是不是變了性子。

  很多聰明人看出了裏麵的門道,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麽。

  田豐和沮授就保持了沉默,不管這二位公子包藏了什麽禍心,但是沒有直接落井下石,那麽田豐和沮授就要感謝他們。

  畢竟這種關鍵的時候,他們能消停一會就是最好,

  至於為什麽兩位公子這麽老實,田豐和沮授心裏也非常清楚,那肯定是有逢紀郭圖這些人出謀劃策。

  不過這個時候自然不是追究這些事情的時候,沒鬧出事端那是最好不過,田豐和沮授就開始繼續處理前線的戰事。

  然而,很多事情是難以預料的,

  田豐沮授在智謀上遠勝郭圖逢紀,但是在掌握人心上著棋差一著。

  逢紀和郭圖的建議其實是一招惡心的以退為進,

  所有人都認為其他兩位公子會落井下石?那我們偏不這麽做,我們要如實稟報,我們要多說好話,我們要為袁熙開脫。

  我們要表現出兄弟和睦的模樣。

  然而這麽一招以退為進演出來的戲是給袁紹看的,

  他們太了解袁紹的脾氣了,袁紹雖然多疑愛猜忌,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傻子,聽到什麽就相信什麽。

  如果直接落井下石的說二公子袁熙有叛逆之心,袁紹可能隻會嗬嗬一笑,並不當一回事。

  但是現在,所有人都為袁熙開脫說話,素來不和睦的兄弟也是如此,

  那麽對於袁紹來說這就是有問題了,他反而懷疑,會覺得所有人是在一起蒙騙他,那麽他就會派人去查,至於會查出什麽東西,那就說不準了。

  一切也如同郭圖,逢紀的預料,袁紹特意寫信給了留守鄴城的審配,叫他徹查此事。

  這是私下的安排,所以沒有任何人知道此事。

  審配素來剛正不阿,所以也沒有泄露消息,也是開始私下調查。

  收到袁紹密信的第二天,審配就在鄴城中進行了一番大搜捕,

  抓獲多名曹軍諜子, 輪番拷打,將所得的情報歸納起來。

  又借袁紹的命令,以收監的名義將各地抓獲的諜子全部集中然後繼續拷打獲得情報,

  最終得出了結論,二公子袁熙並無反心,這是曹軍所安排的離間計。

  他將這個結論遞交給了袁紹。

  審配其實也是三公子袁尚的支持者,但是他個人的氣節不允許他誣陷別人,所以他沒有摻雜任何東西。

  這是完全客觀的結論。

  但是袁紹不相信,他相信審配的剛正不阿,但是他不相信這個結論,他有些擔心。

  畢竟田豐沮授都和袁熙親近,畢竟袁熙有幽州一郡之地,

  畢竟袁熙的妻子是冀州的第一富豪甄家。

  有太多太多可能性,袁紹的疑心病在最不該犯的時候犯了,他直接寫了一封信,要袁熙一個人來前線見自己。

  這雖然有些沒必要,但是也並沒有不妥,

  畢竟父子相見,把事情說清楚不就完了嗎。

  但是程昱所做的謀劃,並沒有這麽就結束,他發動了曹軍在河北能發動的勢力,

  以閻柔鮮於輔為首的勢力,

  他們本來是劉虞的舊部,劉虞被公孫瓚所殺後聯合袁紹對抗公孫瓚。

  公孫瓚覆滅後,他們名義上依附袁紹, 其實也是自成一勢力。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派遣高覽擊敗了他們,閻柔逃奔遼東,鮮於輔向袁紹投降。

  可是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後, 袁紹兵敗,閻柔就悄悄的從遼東回到幽州,重新找上了鮮於輔,兩人又開始謀劃起來,

  他們也就是在此時收到了程昱的命令。

  閻柔和鮮於輔鼓動烏丸等異族在涼州發起了號召,要擁立袁熙為主。

  這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袁熙治理幽州,非常注意和異族的關係,所以在異族之中名聲很好,很受歡迎,

  所以閻柔鮮於輔一鼓動,這些人就立刻打起了旗號,要擁立袁熙。

  袁熙要是知道估計也是有苦難言,如果手段強硬,這些人估計還不會擁立自己,這可等於是袁熙自己造的孽了。

  形勢瞬間混亂起來,整個袁軍都懵了,太慢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二公子袁熙還真的是要在這個時候造反?

  事情鬧得這麽大,所有人也是有些尷尬,,

  直到袁紹召集所有人集合,

  場麵中的氣氛也是非常的詭異,很多人在心裏不禁發問,

  這河北的亂子究竟是怎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