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沮授治政(下)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3      字數:2645
  “哈哈。”

  田豐輕笑了起來:“你擔心的不是自己,擔心的是我吧?”

  “你確實可以將我釋放,隻不過你擔心此事如果不經過主公同意,主公知道後會殺了我。”

  沮授沒回答,但他擔心的確實是這樣,私自釋放田豐,他沮授頂多是違背命令,

  但是袁紹想殺田豐則是不會手軟的。

  “現在事情太多,我忙不過來,而且我也不想和逢紀他們勾心鬥角。本來一個能搭把手的許攸卻已經叛變到了曹操那裏。”

  說到這裏,沮授也是有些異樣的情緒,說起來如果沒有許攸的叛變,自己這一方也不一定會敗。

  田豐像是看穿了沮授的想法,隻是搖搖頭。

  “許攸智謀不下你我,可惜心術不正,他以後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我知道你在想如果許攸不背叛,會不會事情就不一樣。但是若論及因果,一切的原因還是處在我們這裏,法製不嚴,政令混亂。明知道貪墨會有被主公處死的危險,卻依然還是做得樂此不疲。”

  “現在東窗事發,他許攸竟然拋棄家小直接逃跑,令人不齒。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此事可引以為戒。有才無德者不可重用。”

  聽了田豐這一番話,沮授也是歎氣:

  “我察覺到了他有這個苗頭,隻是我沒有及時製止,結果釀成大禍。事已至此……”

  “不說了,我主要是希望田豐大人可以替我分擔事務,隻是我又不敢私自將大人釋放。”

  田豐突然哈哈笑了起來,沮授則是一臉疑惑。

  “大人為何發笑?”

  “你沮授智計天下少有匹敵,怎麽在這種方麵反而不知變通?我不能出去,你不能派人進來嗎?”

  “田豐大人的意思是……我明白了,原來大人想在牢裏處理事務,隻是……”

  “你不必擔心我,我在這牢裏可是很舒服的。審配雖然和我不和睦,但是他有和古代君子一般的氣度,所以對我非常照顧。”

  田豐示意沮授不必擔心:“你如果當真事務繁忙,無法處理,讓人送到這裏來就可以,早上送來,晚上拿回去。”

  “我如果效率高一點,說不定半天就能解決。”

  “好。”沮授點點頭。

  “那一切就有勞田豐大人了,關於田豐大人出獄之事,我也會盡力斡旋的。”

  “適可而止。”

  田豐則是有些悵然的開了口:“你可不像為我求情求得把我送入死路吧?”

  沮授明白田豐的意思,也是苦笑了一聲繼續開口。

  “主公讓我主事,於是我做了如下安排,希望能給田豐大人商討一番……”

  沮授將自己的安排對田豐一一敘述,包括讓張郃去前線重新組織戰線,

  讓兩個公子不要留在冀州爭權奪利,還有將在外的兩名大將召回的事情,諸如此類。

  田豐也是頻頻點頭,開始思考,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開口:

  “文醜和淳於瓊等將領的戰死確實是巨大的損失,隻怕現在軍心士氣依然是在低穀,你讓那些大將回來沒有問題,但不是現在。你要讓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處理幹淨再回來。”

  “問題,大人指的是張燕和閻柔?”

  “攘外必先安內,這次大敗之後,我們反而更要重視這個問題。你要讓文醜和高覽兩位將軍將這兩個問題,徹底解決,解決不了就別回來了。”

  田豐則是說的很嚴肅:“此次大敗,人心離散,我們必須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我明白了。”

  沮授心中堆積的壓力也是減輕了一些:“果然我早就應該前來詢問田豐大人的意見啊。”

  “當局者迷罷了,你隻是壓力太大了。放寬心,現在的情況又不是彈盡糧絕,好好安排,必然是會有轉機的。”

  “你有想要處理的事務,可以交由那個獄卒帶給我。放心,他嘴巴很嚴,不會泄露消息。”

  “好,那以後就真的要麻煩田豐大人了。”

  “沮授大人,才是責任重大。”

  兩人互相行禮,然後沮授離開,走出門時看到了那個獄卒,也是頓了一下點頭示意。

  獄卒則是小跑過來:“沮授大人,我能問您一件事情嗎?”

  “可以,你說。”

  “為什麽田豐大人說戰敗之後他可能就要沒命了。但是聽說大人重新主事,他又說是個好消息啊?”

  聽了獄卒的問話,沮授愣了一下,這問題很好回答,但是不能回答。

  於是他搖了搖頭,不過他的回答並不是不知道:

  “田豐大人不想告訴你原因必然是有他自己的理由,所以我也不會回答你,請你理解。”

  說完,沮授就緩步離去,留下獄卒一個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田豐大人不告訴我,所以沮授大人也不告訴我……嗯……頭好昏……”

  ——

  沮授主事,很快所有事情恢複了正規,

  張郃負責重新組織戰線,但是他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攻打收服那些叛變的郡縣,沮授也安排士兵輔佐,

  很快就一一平定叛亂的郡縣,一一收服。

  張郃秉持著隻誅首惡,不問從責的理念,

  除了將領頭之人斬首示眾,其餘的叛亂也都網開一麵,

  這種舉措很有效果,一些預謀中的叛亂也因此平息,有些民眾甚至將那些煽動造反者送到了官府。

  郭圖和逢紀也是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袁譚和袁尚都離開了冀州,

  袁譚本來就是青州刺史,是青州的主事人。

  郭圖的勸告也很簡潔,如今主公新敗,諸將膽寒,如果大公子能夠回到青州,厲兵秣馬,。整頓軍容,必然能夠討得主公歡心,

  更何況青州才是袁譚的大本營,回到那裏才是最安全的。

  袁譚認為郭圖說的有理,也是早早啟程,回到青州。

  而逢紀則是非常直白,他直接告訴袁熙,如今沮授主事,必然會對自己和袁熙多加刁難,如果公子不想受委屈,那就先去並州那邊躲避一會,等到主公病愈再回來,名義上可以說是為了父親分憂。

  袁熙自然是相信逢紀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確實和沮授有了過節,於是也啟程上路,去了並州。他和高幹的關係,是三個公子裏最好的一個,投奔一下也不是問題。

  兩個公子一走,沮授就很快把一些重任交給了二人,沒有絲毫的排擠之意。

  這讓二人心裏五味陳雜,最後自愧不如,這真的是以德服人,大權在握,卻不頤指氣使。

  而本來想火速征召回來的顏良高覽二人,沮授也采取了田豐的意見,

  解決問題再回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

  文醜在並州一直追殺張燕和他的黑山軍,

  高覽在幽州尋找躲起來的閻柔,並且讓袁熙出麵,

  如果有人交出閻柔, 可賜百金。

  就這樣,河北這個元氣大傷的巨人,也開始了慢慢自我修複的過程,

  而他的指引者就是袁軍的智謀之士沮授。

  就在這樣的日子裏,年關將近。

  PS:本小說是一個多線敘事,主角是孫浩帶領的江東英雄豪傑。但是群雄的故事我也會細致描寫、

  三國本來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我希望每一個人物都能被人們所認知。

  最後,感謝讀者們的觀看。

  有人願意看我的書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