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表的憂慮
作者:朱學長      更新:2021-05-04 04:02      字數:2307
  秣陵,

  收留了呂布的妻小,再加上自己還收留了袁術。

  孫浩已經覺得自己不像是什麽小霸王,反而像是一個慈善機構,專門收留失意的人。

  真要說起來,劉繇應該也算一個,不過劉繇已經病逝,孫浩也是有些唏噓。

  自己任命袁耀為一縣縣令,袁術自然就是和自己的兒子老老實實的待在一起。

  嚴夫人和呂玲綺孫浩則是讓他們和自己的母親居住在一起,孤兒寡母確實可憐。

  不過有機會獲得張遼的效力這也是一件好事情,畢竟曆史上張遼可是以八百人把孫權打的屁滾尿流,如此猛將不做自己的敵人那就非常慶幸了。

  如今天下的局勢已經慢慢的明朗了,袁紹虎踞北方,曹操龍盤中原,

  這兩個人的矛盾已經一觸即發,孫浩也知道著名的官渡之戰馬上就要打響了,自己可以好好的坐觀成敗。

  但是坐觀成敗也不代表什麽都不做,中原馬上就要陷入混亂,自己可不想去湊曹操和袁紹的熱鬧。

  休養生息了這麽久也會是應該把目標轉到劉表身上了,畢竟那麽好的地方交給劉表簡直是浪費啊。

  孫浩的意圖已經毫不掩飾,大規模的兵馬調動,糧食運輸一切都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荊州軍民也是有些驚慌,這種驚慌並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即將被戰火席卷的憂鬱。

  江夏黃祖,攸縣劉磐全部上書要求劉表增兵加強防守,劉表的心裏卻是有些猶豫。

  為此他也特意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們,匯聚一堂。

  蔡家蔡瑁,蒯家二兄弟,以及大將文聘。

  文聘一直在北邊協助張繡抵擋曹操,曹操攻打呂布,所以文聘也可以忙裏偷閑回到襄陽。

  劉表看著這幾個心腹,也是緩緩開口了:“本以為曹操會最大的麻煩, 現在來看孫策倒是後來居上。”

  蔡瑁:“孫家對於荊州的覬覦從孫堅開始,孫堅死在了這裏,身為他的長子孫策自然會想方設法完成父親的誌向。遲早會有一戰,隻不過速度來的太快罷了。”

  蒯越也是接過話茬:“如今的江東氣勢如虹,真要說起來威脅可能比曹操還要大,畢竟與曹操之間我們至少還有一個張繡作為緩衝。如果孫策當真來襲,我們必須嚴陣以待。”

  蒯越的兄弟蒯良一向負責掌管兵馬錢糧,此時也是開口:“荊州向來富庶,所以我們呢不缺兵馬錢糧,兵器用度。但是我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士兵的精銳程度不如孫策。”

  文聘對此深以為然:“江東是孫策不斷征戰打下來了,他們的士兵經過了多次的磨煉,而我們承平已久,已經快失去血性了,除了個別將軍的部屬,我們其他人的部隊都會不是孫策軍隊的對手。”

  劉表則是眯起了眼睛:“按你們說的這也不行,那也不對的,那我是不是就一定打不贏孫策?”

  蔡瑁直接笑了起來:“那倒不是,主公手下沃野千裏,帶甲百萬,沒有血性,不代表沒有威力。孫策想擊敗我們又何嚐那麽容易?”

  蒯越:“我們的目標本來就隻是守衛疆土,又不會要去攻打江東,孫策遠道而來總有兵糧耗盡的時候,我們隻需與他慢慢僵持即可,孫策耗不過我們的。”

  文聘:“而且江夏和長沙兩地都是多年經營,豈是一時之間能夠攻下?除非孫策失心瘋想長途奔襲攻破江陵,不然他很難有機可乘。”

  劉表也是笑了起來:“你們一會兒讓我擔心, 一會兒讓我不擔心,有意思嗎?”

  蔡瑁:“但是有一事主公不可不察,孫策在秣陵開的學舍想必您還有印象吧。”

  劉表:“我記得啊,怎麽了?”

  蔡瑁:“學舍現在勢頭空前,孔融,禰衡都曾在那裏講過學,我們荊州的士人也有很多人慕名而去。主公,我們的人心在流失。”

  劉表:“我當是何事,這有什麽值得擔憂的,隻要那三位還在荊州,我用怕這種事情?”

  劉表口中所說的三位,則是當時著名的賢人,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以及黃承彥。

  三人都是成名已久的士人,若論名望當世怕是無出其右,

  為了避免戰禍,三人來到了安靜的荊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了士人歸附劉表。

  蔡瑁:“可是這三位都不願意出仕,他們的態度也是影響了很多在荊州的士人。這些士人可未必對我們忠心耿耿,說不定隨時都會出去迎接孫策。”

  劉表則是聽出蔡瑁話裏有話:“德珪(蔡瑁的字)這是意有所指啊,你是說長沙張羨?”

  蔡瑁:“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今孫策即將入寇,如果大人還是放縱他那可是就危險了。”

  蒯越:“但操之過急可能會適得其反,腹背受敵豈不是非常愚蠢?”

  劉表:“那要看我的好侄兒能不能幫我處理這個問題了。不然如今事情都沒有明朗,我如果動手誅殺張羨,豈不是要背上惡名?”

  蔡瑁:“一時的罵名難道比的上以後可能會發生的動亂?還請主公三思啊。”

  劉表:“此事不要再提,容後再議。”

  劉表既然這麽說了,蔡瑁也是老老實實的閉上了嘴巴。

  劉表則是開口問了另一個問題:“最近我兒子表現如何?”

  劉表口中的兒子自然是大公子劉琦,劉琮還年紀輕輕不能處理政事。

  而劉琮則是剛剛擔任了管理襄陽府庫的重任,劉表也想看看自己的兒子表現如何。

  蒯良總理錢糧,那麽這個問題隻能由他來回答:“大公子行事一絲不苟,賬目清晰明了,而且鐵麵無私,非常的優秀。但是行事繁瑣拖遝,浪費了太多時間,實在是有些美中不足。”

  劉表則是點點頭:“能做到這個樣子我已經非常欣慰了,子柔(蒯良的字)還要麻煩你多多指導他了。”

  蒯良:“這是在下份內之事。”

  看著劉表欣慰的神情,蔡瑁則是暗地裏皺了皺眉頭,

  他是劉琮的舅舅,如果劉表依然欣賞大公子劉琦,那麽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蒯家的兩隻狐狸一向都是順著主公的意思,

  自己可沒那麽多選擇,貿然接近劉琦可能都會被認為是居心叵測,有些事情的已經被早早的打下了印象。

  自己不把自己的侄子難道要等到劉琦上台算賬嗎。

  心裏思緒萬千,蔡瑁心裏也明白,要好好的回去思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