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聲名遠播
作者:一萬年太少      更新:2021-05-04 02:01      字數:2385
  給李鳳山留了兩支盤尼西林,讓他照顧好節振國,耿雲便和冬子告辭離開,一路翻山越嶺趕回自家的駐地。

  至於這回的繳獲,也暫時放在了遊擊隊那裏,耿雲相信,這些兄弟都是講究兄弟,不會拿自己的戰利品。

  退一步說,就算是用了,那也是為了打鬼子,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天色擦黑的時候,耿雲和冬子總算是趕了回來,他們沒回連裏,直接去了團部。

  此時,於大誌正在團部裏唉聲歎氣,他讓賣藥的那群人給坑了,到頭來藥沒有,說是運輸的時候讓小鬼子給扣了,一萬塊現大洋,隻退回來七千。

  錢不要緊,可兄弟們等著藥救命呢,於大誌也沒啥好法子,隻能唉聲歎氣苦著臉。

  恰在這時,耿雲推門進來,於大誌知道自己手下這位,是條過江龍,別人幹不成的事兒,他倒真有可能幹成了。

  於是看到耿雲,於大誌收起愁容,趕緊湊過來問道:“怎麽樣?找到搞藥的路子了沒有?”

  耿雲嘿嘿一笑,朝門外一擺手說道:“冬子進來,給團長看看咱的好東西。”

  隨著耿雲的聲音,冬子抱著小箱子進了團部,咣當一下就把小箱子擱在了正中間的桌子上,把箱子蓋打開。

  於大誌湊到跟前一看,我的那個乖乖,一箱子的玻璃小瓶,小瓶裏是白色的藥粉,這不得有一百多支盤尼西林啊,這小子該不會是把鬼子的醫院給搶了吧?

  給戰士們治病要緊,雖然好奇這些藥是怎麽來的,但於大誌還是趕緊抱著小箱子,叫來門外的通訊員,讓人趕緊把藥送去醫院,這才坐下來上下打量耿雲,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

  “團長,你可別用這種眼神看我,好像新郎官兒看小媳婦兒似的,弄得人渾身不自在。”

  見於大致看了自己半天也沒說話,耿雲隻能先開口,被一個大男人這麽盯著,真是不咋舒服。

  “哈哈哈,小耿同誌說說吧,這些藥是怎麽來的,我費了半天勁,著了半天急,一支藥都沒搞到。

  你可倒好,這事兒和你說了剛兩天,你就抱了一箱子盤尼西林過來,要不是知道你不是孫猴子,我還以為你是變戲法變出來的呢。”

  “昨天不是和團裏匯報過嘛,我借了兩匹馬去市裏一趟,找荷蘭神父談買賣。買賣談成了,五十兩黃金兩百支藥,這可比你聯係的藥販子實惠多了。

  對了,回來的時候遇到了點麻煩,兩匹馬沒了,團長你應該不會讓我賠吧。”

  出發之前,耿雲確實是和於大誌、蕭明亮說過這事,但當時兩個人正著急去找藥販子,沒把耿雲的話往心裏去,沒想到那個荷蘭神父手裏,還真有貨,而且相對而言更為便宜。

  這時候,一旁的冬子插話說道:“團長你不知道,連長在城裏,救了一個刀劈鬼子憲兵隊長的英雄,鬼子追我們一直追到大山裏頭,連長一個人幹了四十多個鬼子,才算是把追兵徹底給甩掉。”

  “啥?冬子講清楚點。”

  見耿雲搞到藥,於大誌已經夠驚喜的了,沒想到還有別的驚喜,他趕緊追問具體情況。

  於是冬子那張小嘴,就像是說書先生一樣,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說了一番,耿雲一下子就成了趙子龍,在鬼子的包圍圈裏殺了個七進七出。

  “好啊!太好了!”

  聽到四十多個鬼子全被幹掉的時候,於大誌激動的直攥拳頭,忍不住的連連很好。

  “有啥好的呀?老於你是遇到啥事兒了這麽高興啊。”

  說話的是蕭明亮政委,他剛剛正好去戰地醫院看望傷員的情況,自然知道藥送到了,這時候顯得十分輕鬆,和老夥計開起了玩笑。

  之後,蕭政委轉向耿雲說道:“耿雲同誌,這次辛苦你了,幹的不錯,我們會向上級打報告,給你立功嘉獎。”

  “老蕭,你不知道,除了找到藥之外,這小子還幹了別的出彩的事兒呢。”

  於大誌和冬子一樣,都有說書的潛質,於是更加誇張的版本,從他嘴裏說了出來,聽的蕭政委都呆住了。

  蕭政委張大了嘴巴,緩了半天神,這才說道:“好!好啊!咱根據地正好需要提升士氣,我這就去向師裏匯報。”

  重重的拍了耿雲肩膀兩下,蕭政委就轉身離開了團部,接下來的幾天裏,耿雲的英雄事跡,那可就在整個根據地傳開了。

  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英雄振奮人心,因為耿雲的事情,根據地所有隊伍都士氣大漲,小夥子們都憋著一股勁兒,要弄死小鬼子。

  節振國的事跡,根據地也加以宣傳,而因為節振國是工人代表,他刀劈憲兵隊長的事情,反而比耿雲的戰績,傳播的要更廣。

  全國上下,所有受到小鬼子壓迫的工人,都以節振國為榜樣,也因此鬧出了不少事件,雖然沒有什麽太大的效果,但也給小鬼子找了不少的麻煩。

  不管是耿雲還是節振國,在根據地內外,都算是聲名遠播,是每一名戰士,每一個工人,學習的榜樣。

  遠在延安,毛領袖聽到兩個人的事跡之後,特地作出了評價,誇讚耿雲是國家之棟梁,節振國是工人之楷模。

  耿雲連隊駐地不遠處的一個小院內,冬子拿著一張延安日報,在薑嫣麵前不斷的比劃。

  “姐,你再給我讀一遍上麵寫的唄,我沒聽夠。”

  關於耿雲的事跡,延安日報用大篇幅進行了報道,其中這次行動,冬子也參與了,所以報紙上也寫上了冬子,雖然隻有那麽一句話,但冬子已經纏著他姐,念了不知多少遍。

  讓冬子纏的煩了,薑嫣一翻白眼,沒好氣的說道:“哼,整天跟著那個耿雲屁股後麵跑,讓他給你念去呀,一個土匪,估計是認不全字兒吧。”

  薑嫣對耿雲的刻板印象很嚴重,哪怕整個根據地,都在進行學習耿雲同誌的運動,薑嫣還是一門心思的要給他挑出毛病來。

  “姐,我們連長可有文化了,前幾天我們去市裏弄藥,我們連長和洋神父說話,用的可都是外文,估計咱根據地,就找不出第二個他這樣的能人。”

  所有人關注的重點,都是耿雲殺鬼子,同時為根據地帶來了重要物資,沒有誰去詳細的關注,弄到藥的具體過程。

  一聽冬子說,耿雲能用洋文和老外對話,薑嫣的眼睛瞪的大大的,裏頭全都是不可思議。

  這年頭會洋文,那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代名詞,薑嫣隻以為耿雲是個莽夫,說什麽也想不到,這家夥居然還有文化的一麵。

  對一個文武雙全的帥小夥,就算薑嫣對耿雲再怎麽刻板印象,估計也討厭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