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入關
作者:溪山掩月.CS      更新:2020-05-22 14:54      字數:4007
  “當然可行,現在咱們有40萬聯軍,雖然有點烏合之眾的嫌疑,可章邯的秦兵也疲憊不堪。他的斥候早就探知了我在安陽的虛實,但依舊沒動身去幫王離,說明他自身也有問題。”

  “那我陪亞父前去。”

  “好啊!隻要你有膽。”

  “亞父能去,我為何不可,難道你瞧不起老?”項羽有點生氣了。

  “不,我活了七八十年,就算是死了也不可惜,你還年輕,二十來歲正當年,還是好好的活著更劃算。”

  “那,既然亞父如此說,我就不去了。”項羽借坡下驢,偷偷抹了把冷汗,心道好險,看來不能跟人瞎客氣了。

  “這就對了,你是聯軍上將軍,身份尊貴,抓住了你可是很有用的。我就不一樣了,章邯想要對我下手,總是要顧及惹怒你的。”

  “他早就惹怒我了。”項羽咬牙切齒的說道。殺了叔父項梁,這可是大仇。

  章邯大帳內。

  雖然他強撐著,但臉色和氣色卻是出賣了他的身體。

  “亞父,請坐。”

  “謝章君。”

  範簡坐下後,喝了一口茶,也不等章邯問,直接說道:“我這次來見君上,目的很簡單,請君上離開趙國,去攻打魏、韓、齊、楚、燕哪個都行。我向君上保證,項羽的四十萬大軍不會再跟君上做對。”

  “我不走。”

  章邯笑道:“這樣豈不是顯得我怕了你們。”

  “我略懂醫術,能治好君上的箭傷。”範簡道。

  “我這是心傷,外傷隻是表象而已。”做為將軍,區區箭傷還不是分分鍾就能好的,他是因為心氣不順,才致使外傷難愈。

  “我就是專門治心傷的。”

  範簡從懷中摸出一本《阿笈摩》經書,“是我從天竺國帶回來的,並由我親自翻譯。若是君上讀了此經書,心傷治愈,還請退出趙國如何?”

  “好!”

  “那我就告辭了。”

  等範簡離開,章邯翻開經書,前邊是用婆羅米文字書寫的原文,後邊是翻譯過來華夏文。

  阿笈摩Agama的意思是由彼而此,歸去來兮之意。其地位類似華夏的《道德經》、《論語》,是佛陀涅槃後,其大弟子摩訶迦葉在摩揭陀王的支持下,召集碩學僧人整理編纂的佛陀經律。佛滅百年後,在阿育王的時期,佛弟子又進行第二次集結。《阿笈摩》便是在兩次集結中結出的成果之一。

  阿笈摩述及: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淨、輪回、善惡報應等。不用多看,隻看其四諦,章邯就悟了。

  四諦:苦、集、滅、道,蒂的意思是真理。所謂苦諦,說的是人世間一切皆苦;所謂集蒂,講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所謂滅蒂,說白了就是涅槃;道蒂,是長期修持的道,達到涅槃的道。

  不用全悟,隻一苦諦就解開了章邯的所有煩惱。

  就地將二十萬的刑徒軍全部解散,愛去哪裏去哪裏吧!自己都苦的不行了,為何還要給更多的人創造苦難。

  得知章邯將大軍解散,連範簡都是沒想到的,這佛經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人隻身來答謝範簡。項羽見到章邯後,即刻就沒有了報仇的念頭。原因很簡單,項梁死在了戰場上,那是他的榮耀,也是章邯的功德。

  刺客弱項羽殺了章邯,對章邯來說無所謂,他要是怕就不來了。是項羽來說沒有任何的益處,反而會增加心魔。

  “上將軍果然非同常人。”章邯讚歎道。

  項羽笑道:“我比你懂佛經,那些玩意兒都是惑亂人心的,不要相信。”

  “我知道,但我還是會選擇信。”章邯道。

  “為何?”

  “世界本就虛幻,之所以讓人感覺真實,是因為它虛幻的殘缺,虛幻的殘忍,能讓人產生苦楚。正是因為苦,所以才給了人真實的感觸。”

  章邯緩緩的說道:“而擺脫苦難的方法便是用虛幻來填補這個世界的殘缺和不完美,在自己的心中將它補全,苦難就離我們而去了。”

  “好吧!你比我有悟性。”項羽拜服。

  這兩位仇人談的倒是投機,範簡等他們不說了,這才問:“老章,你來找我是還經書的嗎?”

  “是,我已教人全部抄錄了下來,原本自然是要歸還的。”

  “項羽說的很對,你卻是與佛有緣,比我還有悟性。”

  範簡接過經書,重新收好,感歎道:“我和項羽差不多一個境界,看的多卻無法消化吸收。”

  “先生著相了,放棄執著,試著接受,即便不信,也沒關係。”

  章邯道:“比如臉上有塊傷疤,我們可以嚐試用麵具將其掩蓋,即便事實上沒改變什麽,卻是給了他人一個美好的形象,而對方反饋回來的信息則是真實的。”

  不要將自身的缺陷展示給別人,那樣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你不尊重人,得到的反饋也不會好。

  世界,人生也是一樣的,忘記苦難,掩蓋傷痛,讓自己以一個美好的形象去體驗生活,那麽得到的回饋也是好的。

  “章大師,你們三個一起來,不單單是還書的吧。”

  “我們留在楚營,和你們一起去鹹陽。”

  章邯、董翳、司馬欣,他們的家人都在鹹陽,在趙高手裏。朝廷的將軍和軍閥勢力不一樣,他們必須把家人留給主人,說白了就是人質。

  諸侯將不一樣,比如武臣、邵騷、李良、張耳、韓廣在攻略趙地時,可是帶著全家一起的。

  周市去魏地也一樣,全家都帶了過去。

  英布、蒲將軍、臧荼、田都這些人也一樣,就算是出來打仗的,他們到哪裏,家人就會跟到哪裏。

  這個準備在起義軍的將領中是普遍現象,因為他們也不確定,打到某一個地方因為喜歡就不走了。

  二十萬大軍解散不容易,而且真的散去目標也太大,需要好好的斟酌。

  項羽有主意,“先讓他們假意投降,跟著聯軍進山後在分散逃走就是了。”

  “大善!”

  趙國之危已解,章邯三人留在範簡身邊,說是跟著去鹹陽,實則是拿自己做質壓在楚軍中。

  他們並沒去接觸秦兵,這也是為了避嫌。

  範簡提議走井陘口,過石邑、經太原、安邑,由蒲阪渡河進入關中。

  這條路比較近,雖然不好走,卻可以避免跟劉邦撞車。

  此時,沛公劉邦的軍隊到了栗縣,遇到柴武軍隊便奪了他的四千多人,又和魏將皇欣、武滿聯合一處,共通伐秦(這裏說一句,有人說剛武侯是蒲將軍,其實是不對的。蒲將軍還在項羽軍中,七個月後在新安還和當陽君英布坑殺秦降卒呢)。

  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項羽已經到了過了井陘口,到達了仇猶(陽泉境內),劉邦還在栗縣(夏邑)卡著,不能西進。

  過井陘口後,在太行山內,項羽便遣散了章邯的刑徒軍,愛去哪去哪,反正是不能帶這麽多人一起走。

  四十萬大軍超級嚇人,走到哪都是平推,但項羽誌不在攻城掠地,這個真的沒用,早點去關內幹掉秦朝廷才是最主要的,覆滅秦政權後,剩下的交給六國自己去收拾底盤兒。

  兩個月後,進入二月份,項羽大軍在蒲板渡河,進入了關內。

  到了漢末,在蒲板對岸的桃林塞築起了一座雄關,就是大名鼎鼎的潼關。

  此時的桃林塞雖然也很重要,但還沒有形成設關的地理條件,關中的第一道大門依舊是東邊的函穀關。

  但是項羽大軍走的是河內,直接越過了函穀關跑到了鹹陽的東大門。

  在往西沒多遠就是驪山了。

  大軍浩浩蕩蕩的就到了秦始皇陵,攻占了櫟陽宮。

  此時的鹹陽,已經武力抵擋義軍,就連抵抗之心都提不起來。

  而此時,劉邦又往北跑,去打昌邑了,彭越還幫著他打。彭越遊擊戰厲害,可攻城也是個廢。

  昌邑沒打下來,沛公往西攻打陳留高陽(開封東南),遇到了酈食其……

  相對項羽來說,劉邦走的是真不快,當然也快不了,因為沒糧食。帶領的兵將越多,需要的糧食就越多。這也是一路攻城掠地的原因,打下一座城才可以補充糧草。

  項羽接收了章邯的降卒,當然把他在邯鄲取的糧食也一並帶走,剛進入太行山就把二十萬人給解散掉了。那些糧食自然是留給自己吃了,這讓聯軍省卻了攻城掠地的麻煩。

  攻城取糧食,這是個惡循環,在攻打城池時消耗會增大,也更耽擱時間,所得與消耗的差太小,刨去攻城的消耗,其實打下一座城收獲並不大,堅持不了多久,便需要繼續攻城了。

  為何一直在攻城?甚至有的城需要打好幾次?

  這裏需要說明,項羽劉邦,或者陳勝,章邯等,不管哪個攻打中原的城池都非是為了占有,而是進入城內征糧。

  所以今天你打了這多城,明天另一波便會過來,說不準幾個月之後你又路過這裏,想要補充糧草,就需要再打一次。

  有時候百姓參與守城,真的不是為了秦國,也不是為了楚國、魏國,而是為他們自己。

  櫟陽宮,秦國故都。

  進入正月,一直持續的下雨天才過去,迎來了遲到的第一場雪。

  關內,到處都是一片白色。按說進入正月就是初春了,可這個早春卻是寒冷無比,比寒冬都要冷上三分。

  項羽傳令下去,兵將不得擾民,拿百姓一針一線者,斬。

  令出如山,無人敢犯。若真的發生了搶劫事件,便將違令者當街斬殺,在殺之前,會將其所犯之罪公之於眾。

  人要臉樹要皮,若是在軍中行刑,誰也不知道,倒也沒什麽好怕的。但是拉倒大街上那就丟人了,不僅宣布你的罪狀,還要把你是哪裏人,祖籍、出生地都報出來。

  當兵了就不怕死,腦袋掉了碗大一個疤。可是離家的人最怕給家鄉摸黑,尤其是在這大秦朝的京畿之地,天下人人匯聚之地,給一個地方招黑,誰也承受不了。

  秦朝距離春秋戰國才過去十幾年而已,人們臉皮還太薄,醜事被揭露那真的比車裂腰斬都丟人。

  任憑你是盜賊也罷,混混也好,都嚇得龜縮了起來,沒有哪個敢再觸犯軍令。

  “亞父,有何吩咐?”

  “項王,這戰亂時期,容易發生火災,你去把渭南六國宮殿的藏書都收起來保存好。還有,不準焚燒、搶掠任何東西。現在你是關中王了,秦國的就是你的,但秦王朝的卻是天下人共有,任何的破壞行為都是彌天大嘴,不可饒恕。”

  “謹!”

  項羽答應,後又臉色一紅,說道:“我不喜歡關中,這關中王我不要。再說,現在不還沒打下來嗎?”

  “那你也是項王,不要關中就做楚王。”

  “熊心那老頭呢?”

  “把他接關內來,分封天下諸侯,然後尊他為義帝。”

  “義帝?”

  “就是隻有名份的虛爵,可以享受天下的供養,但不設朝,不參與天下政事。”

  “哦!這樣啊,他同意嗎?”項羽有點擔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