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調令 (求訂閱 月票)
作者:牛油果      更新:2021-07-22 06:44      字數:3954
  眾人靜靜聽著王傅說的話,其中不乏些大逆不道之語。

  ??但眾人雖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王傅所說就是事實,甚至還說得輕了。

  ??天下風雲漸起?

  ??何止啊,根本是動蕩不安。

  ??說起來,還是因為當初那個謫仙人,弄出了什麽天子諸侯庶人三劍。

  ??如今天下大多流賊反寇,都是三劍散落之後,才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或是本就有野心,以得了天賜神劍,承天之命為由,蠱惑人心,嘯聚賊眾。

  ??此類聲勢最後大者,便是北地三十六路煙塵之一的平天賊。

  ??聽聞其賊首方人傑本不過是一寒門子,當日謫仙人銘刻浩然,天降天子九劍之一,為其所得。

  ??便暗中積蓄力量,直到數月之前,突然舉兵攻陷燕州一座縣城。

  ??喊出“承天命子,均平貴賤,天下一家,四海升平”之號。

  ??郊野之地,百姓流民景從,聚眾數十萬,也不踞城,攻下城池,劫掠一番便走,隻在牧野之地結營自立。

  ??各方流民聞聲而附,頗有聲勢。

  ??或是趁天下動蕩,想渾水摸魚之輩。

  ??如那淨土邪宗。

  ??趁亂之時,大肆散布“天當大亂,佛母降生”之言論。

  ??在開、陽二州發展了上百萬信眾。

  ??後因其勢過大,反內部鬧了矛盾,分裂成了如今的赤發、淨世兩波賊眾。

  ??或是得了劍上所載武學,不再甘於平庸、受人欺壓,結眾以自立。

  ??如三十六路煙塵中的綠林寨,便是那些江湖綠林賊寇所聚。

  ??總之,自三劍出世,像是把天下間的各種妖魔鬼怪都給勾了出來。

  ??鬧得天下紛紛擾擾。

  ??不過在座之人,都非是無知無見之輩。

  ??很清楚那三劍不過是一個引子。

  ??若非這三劍出世,他們這些人恐怕還在醉生夢死,沉浸在“大稷皇皇盛世”之中。

  ??根本看不到大稷已經埋藏極深的禍根。

  ??皇權,名門大教,士族,貴族,江湖武人,平民,流民……

  ??各層階級,彼此間種種矛盾無數。

  ??即便是他們以往完全不看在眼裏的下層江湖武人、平民,甚至是視牲畜之流的牧野流民,如今也都爆發出了令人無法想象的力量。

  ??各州各地那些以義軍自居的流賊、反寇,狠狠地扇了所有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雖然大多數人,仍然是不將這種叛亂放在眼中,視為癬疥之疾。

  ??但也足以令人麵上無光。

  ??大座之人,對各地動亂,也並不如何上心。

  ??對他們來說,楚王才是心腹之患。

  ??隻要楚王之亂一平,那些賊寇自然可以反掌便鎮壓,不足為慮。

  ??王傅所說,也唯有最後一句令他們動容。

  ??“王先生是說,楚逆不久便會來刺殺江繡郎?!”

  ??“不大可能吧?”

  ??“郡城外絕聖溝鋒芒尚存,連妖魔都不敢靠近,”

  ??“聽聞楚逆手下有十凶,大半皆是上三品強者,其中的百子鬼母已被江繡郎斬殺,天官老怪、羅刹道人也被肅靖司錢老重創遁逃,”

  ??“近來楚逆潛入城中刺探,也隻敢派遣一些中三品的好手,上三品之人是一個都不敢踏過絕聖溝一步。”

  ??“但若無入聖之人前來,便連江繡郎身都近不了,他如何刺殺?”

  ??“所以王某才說楚逆會孤注一擲。”

  ??王傅聽他人質疑,不以為意地笑道:“此時天下動蕩,是楚逆兵出南州的最好時機,絕不願錯過。”

  ??“至於絕聖溝……”

  ??王傅看向江舟:“恐怕這是楚逆唯一的忌憚,以王某所見,過不了多久,楚逆定有手段試探。”

  ??“江繡郎,近日還請多加小心才是。”

  ??江舟笑道:“先生不必擔憂,江某別的本事沒有,自保卻還有些手段。”

  ??王傅微微遲疑,範縝開口道:“王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王傅這才道:“其實王某有一計,可斷楚逆妄念,隻是此計,卻需江繡郎冒些風險……”

  ??江舟不以為意地笑道:“王先生不避顧忌。”

  ??王傅正色道:“楚逆想要襲殺江繡郎,必定是雷霆一擊,盡遣高手,”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誘楚逆前來,若能將來者盡數擊殺,便如斷其十指,令其不敢再輕舉妄動。”

  ??“此計卻需江繡郎你出城相誘,否則有絕聖溝在,楚逆不敢輕動,必然有種種試探之舉,虛實難測,暗箭難防……”

  ??“不可!”

  ??他話還沒說完,已經有人大聲反對:“江繡郎身係吳郡安危,豈能冒險?”

  ??“王傅,你這哪裏是要斷楚逆十指,這是要斷我吳郡壁壘啊!”

  ??“你是何居心!”

  ??“我答應。”

  ??這邊吵了起來,另一邊,卻忽然響起了江舟淡然的聲音。

  ??眾人驚愣地看過去。

  ??“江繡郎,不可啊!”

  ??江舟打斷眾人的勸阻:“王先生說得不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此事暫且放下,還是先說說郡中諸事……”

  ??眾人還待再勸,為此爭吵不休,範縝開口打斷,轉移了話題。

  ??商議郡中諸事,時近黃昏,才各自散去。

  ??還有人耿耿於懷,怒瞪了“居心叵測”的王傅一眼才離去。

  ??“江繡郎暫且留步。”

  ??範縝忽然叫住了江舟。

  ??江舟轉身:“太守大人。”

  ??範縝將他叫回來坐下,麵色猶豫了許久,才沉聲道:“其實,朝廷早有旨意到了。”

  ??江舟一怔:“哦?”

  ??“禦旨上令元將軍接管吳郡防務,江繡郎你……”

  ??範縝頓了頓,神色頗為複雜地道:“調任陽州肅靖司,任陽州肅靖司士史之職。”

  ??“陽州?士史?”

  ??江舟愣然。

  ??士史似乎是個文官,掌司中禁令、獄訟、刑罰諸事。

  ??但吳郡肅靖司卻不設此職。

  ??陽州那種富庶大州會有卻也不奇怪。

  ??“這次你是升調,具體事宜,肅靖司中應該已經有調令到了,你拿到調令,自會明白。”

  ??範縝擺擺手,沒多做解釋。

  ??麵上露出幾分歉意道:“江舟,這道旨意,其實數月前就已經到了,但老夫卻秘而不宣至今,若非朝廷多次催促未果,直接將旨意下到肅靖司總衙,才有調令再至,老夫也不會說出來,你可怪老夫?”

  ??江舟沉吟片刻,便搖搖頭:“太守大人也是心憂吳郡。”

  ??範縝歎道:“這道調令一下,其實吳郡存亡便與你無關了,以身為餌之事,你更不必理會,離開南州,到陽州上任吧。”

  ??離開南州?

  ??江舟念頭轉動。

  ??離不離開,其實現在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

  ??之所以現在還死守在吳郡,隻不過是出於當初那一絲愧意。

  ??不過半年以來,幾乎每天以人頭磨刀,鮮血瀝心,早已經磨煉出了一顆通明劍心,但不至於還被這一點雜念給束縛了。

  ??隻是有始無終並不是他的性子,才繼續堅守了下來。

  ??等待朝廷派人來接手吳郡防務。

  ??事實上,朝廷若是再無人過來,江舟也不打算再守下去了。

  ??不是他不願,而是無能為力。

  ??陰陽相隔,不是一句空話。

  ??陰兵鬼卒,不可久留陽世。

  ??當初的八萬陰兵,其實早已經被他慢慢用紙兵替換,送回了陰世。

  ??這紙兵化現後,也是鬼氣森森的模樣,戰力也不俗,而且同樣不俱刀兵,也沒有引起多少懷疑。

  ??到了現在,眾人所見的,其實隻有萬餘紙兵,

  ??範縝或許看出了些虛實,不過他沒有說。

  ??之前答應要做餌,也是打算最後再盡一份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