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模仿
作者:景明冉亓      更新:2021-05-01 22:10      字數:2184
  模仿犯罪者心理是每一個查案人員的破案手法之一。

  但是模仿受害人的心理就是又一回事兒了。

  現在江河正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位置。

  中午,江河展現出自己完美的廚藝,連續做了兩道家常菜。

  飯菜還沒出過,一直趴在廚房門口的葉惠已經在背後垂涎欲滴了。

  江河知道,這個女人一直在看著自己。很有可能跟死者艾嘉當晚一摸一樣。也有可能跟邱燕也一樣。

  嫌疑人做這些事情時,無非是給這些遠離家鄉的女人一點兒家的感覺,層層將他們的心理防線扒開。

  午飯做好了,西紅柿炒雞蛋,素炒土豆絲,兩碗米飯,一小碟榨菜。

  “好香啊!你手藝真好,跟誰學的啊?”葉惠說完就忍不住夾起一塊。

  “自學的,我上高中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所以一直都是自己過。”

  “這麽可憐啊!我稍微好一點兒,我父親走的走早,母親一個人把我帶大的!”

  江河心想,從死者艾嘉的信息資料上看,她也出生在單親家庭裏,父親早年患病去世。看來這兩個女人的心理可能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不說這些傷心事了!先吃飯吧!我都餓了!”江河拿起碗筷,突然心裏有種莫名的傷感。

  他還從來沒有給露露做過一次飯。

  兩人邊吃邊聊,從小學說到大學,直到桌子上的菜全都吃完了,他們也沒停下。

  葉惠感覺江河跟自己真的是緣分,畢竟在這個現實社會裏,能說到一起的人還是不多的。

  江河也基本了解到了葉惠的一些個人信息,他開始在心裏找到葉惠與前兩個受害人的相似點,進一步摸索受害人的心理,從而通過自己的模仿出來的犯罪心理進行分析。

  他發現受害人的家庭關係其實在小的時候不是特別的和諧。即便是和諧,但也存在冷漠的情況,可能是父母過於繁忙,也可能他們本身的性格造成的。

  所以不管是犯罪者和特殊案件中的受害人,特殊的家庭因素也是一個原因。

  “你在學校聽突出的,為什麽現在安於現狀了呢?”江河推給葉惠一杯溫水,表現出無微不至的照顧。

  “謝謝,可能在學校處理人際關係和在社會還是有些區別的吧!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就是太幼稚了,所以才不願意在自己原來的家鄉生活,也不願意在新的城市裏交朋友。”

  “不信任是嗎?還是怕受傷?”

  “信任其實很好建立的,隻是怕受傷!”葉惠喝了一口水,長歎口氣。

  “那我呢?”江河伸出了罪惡的右手,他試圖大膽的拉近它們之間的關係。

  “江,江先生,你,你……”葉惠迅速的收手了。江河心想,如果是第一個受害人邱燕的話,作為一個剛入大學生活的內向女孩來說,這可能是正常的反應,但是她並沒走。

  可能是因為真麵前的嫌疑人剛才與自己洽談愉悅,或者說是這個男人並不那麽討厭,隻是喜歡自己而已,還沒有哪個男生對自己主動過……

  這些在單純女孩心理裏中的複雜反應活動可能都慢慢地呈現在了臉上,或者言身上,他們其實並沒有察覺,但是麵前的嫌疑人卻看得一清二楚。

  可是如果是女人呢?那會不會不是這個放映,反倒是會欣然接受,在這一瞬間建立一種女性之間的信任。因為是同性,可能會減少一些距離感,如果嫌疑人在長得清秀無害的話,那麽受害人可能更會相信嫌疑人,即便是太晚也會稍微再留下一會兒。

  但是往往嫌疑人殺人之前,都會存在一個特殊的興奮點,不管是喜悅的,還是憤怒,或者是發生極端的衝突,都是激發殺人的可能。

  “哦……我,我沒什麽,剛才有那麽一刻,有那麽一刻,你好像,好像我的母親!”

  葉惠突然捂嘴,咯咯笑了兩聲,“我還以為你會說我像你以前的女朋友呢!”說完,葉惠慢慢站了起來,“我得回去了,你休息休息吧!我,我就不打擾了!”

  江河心想,她還是還是害羞了。

  “那,那你晚上還會來嗎?”江河進一步挽留。

  “我,我看看,我看看再說!”葉惠紅著臉,匆匆忙忙地離開了1414室。江河見葉惠臨走前關門的時候特意看了自己一眼。

  “她晚上應該會來,如果按照葉惠的心理來模仿受害人的心理,那麽死者可能不是第一次見麵就被殺害了,但是絕對不會太多次,那個年代還與現在的情況不同,男女關係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忌諱的事情,尤其是獨處一室。

  葉惠的身上也能看到這些點,隻是多少的問題。江河這時拿起手機,看了看窗外,心想,如果兩名受害人之前與嫌疑人接觸過,並且在短時間建立起了信任,或者說是一種友誼,那麽接下來嫌疑人會是不是的找到死者,進行接觸。

  他們之間的友誼是特殊的,不便於公開的,可是為什麽呢?邱燕不公開是因為她還在學校?而且她對嫌疑人還有一些不確定的懷疑?

  那時候的女學生都還很保守,難道是因為嫌疑人的特殊職業不容易被接受。如果按照最開始的報導,以及後來的一些網友們的猜測,可能是屠夫,醫生,甚至是修養較高的人。

  但其實可能還會是其他的職業,一個很普通的人,隻是她有這方麵的能力,或者說是耐心而已。

  那麽為什麽沒有人發現呢?僅僅是時間嗎?也可能路線問題。但是有一點兒現在可以肯定,凶手找尋目標也是早有預謀,對受害人也是觀察了一段時間才這麽做的。

  “如果凶手是一個男神女心,或者女身男心的人呢?這就出現了最兩種特殊的情況。

  受害人與嫌疑人第一次接觸是偶遇,兩人建立了第一層關係,然後又是第二次,第三次,每次嫌疑人都能從受害人那裏獲得一些信息,主要就死為了殺害嫌疑人。

  可是嫌疑人的殺人動機是什麽?難道是真是創造所謂的殺人藝術嗎?

  就在這時,江河的手機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