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忠孝伯府的秘密
作者:一朵花兒開      更新:2020-08-07 23:47      字數:2282
  蕭景宸特意淨了手,坐於琴後,抬手撥動了琴弦。

  一個個音符流淌出來,蕭景宸伴隨著樂聲,淺唱低吟:“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他的聲音本就比較渾厚,偏在唱這詩詞時,少了平日裏的冷硬,多了幾分慵懶,聽在林阮的耳朵裏,簡直比美酒都還讓人沉醉。

  他又時而抬起眼睛,深深地看她一眼。那眼神仿佛帶著電流一般,讓林阮忍不住心底一酥,渾身戰栗。

  一曲畢,林阮覺得自己腦子都有些暈乎乎的,仿佛醉酒了一般。

  蕭景宸看著眼裏冒著小星星的林阮,帶著笑意問道:“想學彈琴嗎?”

  林阮咬著嘴唇一笑:“你要教我嗎?手把手的那種?”

  蕭景宸挑眉,點頭。

  林阮立刻起身,巴巴地跑到他跟前,然後將自己塞進他懷裏,側抬起頭道:“我比較笨,你可要教得仔細些。”

  蕭景宸微微垂首,在她額頭親了親,十分鄭重地點頭:“我是個比較嚴厲的老師,所以你要學得認真點。”

  林阮這會兒還不懂他話裏的意思,兀自沉迷在他的美色裏,暈乎乎的點頭:“隻要你教得仔細,我就一定學得認真。”

  蕭景宸又親了一下她的額頭:“那就開始吧。”

  說著,拉著林阮的手,開始細細地教起來。

  宮中。

  太後身著常服,靠坐在榻上,聽著宮女稟報宮宴上的事情。

  “……福佑縣主以一支《飛天》舞,贏得了皇後和各宮娘娘,以及宮宴上的所有人的認可,把明月郡主的銳氣都給挫沒了。”

  紅嬤嬤有點遺憾地道:“可惜了,沒那個眼福。”

  太後不鹹不淡地道:“那丫頭倒是個有本事的。不過過剛易折,容易招惹是非。”

  紅嬤嬤之前被太後訓斥過之後,便不敢在明著替林阮說話了,隻道:“這一身的本事,也是被逼出來的。她在這京都裏,也沒個根基,自己若是再不強硬些,怕是要被人踩下去的。老奴瞧著,她的性子跟太後您年輕時,倒是有兩分相似。”

  太後輕輕歎了一聲,不再說話。

  紅嬤嬤也十分有眼色地不再聊這個話題。

  她知道太後在乎的是什麽,身世問題不過隻是個引子,太後怕的是宸王爺步了長公主的後塵。

  那是太後這輩子都解不開的心結。

  她沒辦法勸,也不敢勸,否則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隻希望這件事情後麵還能有轉機吧。

  她是真的心疼宸王爺,那孩子過得太苦了,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合心意的姑娘,她真心希望他們能修成正果。

  這樣,宸王爺的後半生,就不會再那麽淒苦了。有個人能讓他牽掛著,他以後必定也不會那麽不在意生死了。

  可惜,這一點太後現在還看不透,一味的鑽進牛角尖裏不肯回頭。

  這太後的性子啊,一輩子都沒怎麽變過。當年在先皇的事情上,她便也是如此,鑽進了牛角尖裏,拖著兩個孩子,在後宮裏艱難浮沉,直到先皇駕崩時,也沒有原諒先皇。

  她不是沒勸過,但是勸不動。太後的性格十分執拗,認定了的事情,誰說都沒用。長公主的性格,也是隨了她。否則又怎麽會做出那般傻事來。

  紅嬤嬤在心裏歎了一聲,這祖孫三代,都是一樣執拗的人,難搞啊。

  忠孝伯府。

  顧老夫人(忠孝伯夫人)在佛堂裏念聞兩個時辰的經,才讓嬤嬤摻著她出來。

  一出門,就見她的三個兒子,都守在門外。

  “母親,您身體無礙吧?”

  他們三人都去參加了宮宴,回來的時候才知道顧老夫人在進宮後沒多久,便回了府。回來之後,便一直待在佛堂裏。

  顧老夫人的目光在三個兒子身上來回梭了一遍,然後對他們道:“去廳裏說話吧。”

  三人一聽這話,便知道這是有大事要說,於是恭敬地跟著她身後,到了前麵廳裏。

  顧老夫人坐下之後,便目光沉沉地看向了老三顧廉。

  顧廉一頭霧水:“母親,您為何這般看我?”

  顧老夫人說道:“今日我進宮時,遇到了福佑縣主。”

  老大顧謙不明所以地道:“福佑縣主?她怎麽了?”

  一個八竿子也打不到的人,實在不明白他們母親怎麽會提到她。

  顧老夫人道:“我當時走得急,腳下被什麽東西絆了一下,她扶了我一把,阿阮性子急,鬧了點誤會,跟她起了爭執。”

  老二顧縑(讀:jia

  ,三聲)眉頭一皺:“可是被那縣主給氣著了?兒子聽聞那福佑縣主長於鄉野,想來性子粗鄙蠻橫,不懂禮節,母親莫要與她計較。”

  顧老夫人搖頭:“那倒沒有,福佑縣主雖然有些冷淡,但禮數也算周到。”

  三個兒子都十分不解,既如此,那老太太又是為何?

  想到剛才顧老夫人一直盯著自己看,於是顧廉小心問道:“可是阿阮又任性,把母親氣著了?”

  顧老夫人仍舊搖頭,但卻沒有說話。

  顧謙問道:“母親,到底出了什麽事,您就直說吧。”

  顧老夫人又看了顧廉一眼,讓他有些坐立不安:“母親,難道事情跟我有關?”

  “當年……”,顧老夫人說了兩個字,又停下,對身旁伺候的丫環嬤嬤揮了揮手,示意她們全部退下。

  兄弟三人見狀,也讓自己的隨侍退下。

  屋內隻剩下母子四人。

  顧老夫人這才開口道:“當年沈氏的孩子,真的處理妥當了嗎?”

  這個問題,讓兄弟三人皆是一愣。

  顧廉道:“母親,事情都已經過去都快十年了,您怎麽突然想起問這個了?”

  其他兄弟二人也是想不明白。

  顧老夫人臉色有些凝重:“今日扶住我的福佑縣主,和沈夢君長得至少有五分相似,當時我差點以為是沈氏站在我的麵前,嚇得我魂都快沒了。回來之後我讓人打聽了一番,才知那福佑縣主的閨名裏,竟然也有一個阮字。我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情不對勁。”

  兄弟三人皆是一震:“什麽?竟有這種事情?”

  顧老夫人眉頭緊鎖,看向顧廉:“當時那孩子,真的處理妥當了?”

  顧廉點頭:“確實處理妥當了,當時去辦那件事的人,是我的親信,他辦事向來妥帖,絕對不會出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