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全國推行
作者:一朵花兒開      更新:2020-04-21 11:01      字數:2273
  農門辣妻:王爺來種田最新章節

  林阮站在城樓上,看著下麵的情形,滿意的笑了。

  這個法子,是她前世在基地裏學來的。

  基地不養閑人,想吃飯,就得幹活,沒有人應該無條件地供養著你。時間長了,就會把這些人養出一股理所當然的想法來。

  而讓他們用勞動換取食物,不止前麵的那幾個好處,還有一個好處是,等水患和瘟疫的問題解決了之後,這些人,也會願意積極返鄉的。

  畢竟給人家幹活,隻能混個溫飽。給自己幹活,則能落個富餘。而且留在異鄉,連個落腳地都沒有,哪有回鄉舒服。

  但如果長期的免費施粥,這些人可就未必願意再跋山涉水的回鄉了。

  人都是有墮性的,可以飯來張口,又何必要回鄉再種地。哪怕這個飯並填不飽肚子,可也餓不死人不是?

  到了下午的時候,以工換食的事情就進行得更加順利了,原本一些想換地方的人,也願意留下來。

  秦縣令看著那些臉上有了生氣的難民們,高興得八字胡一翹一翹的,這事兒要是弄好了,保不齊他這官兒就能升一級了。

  而對於想出這個法子的林阮,他就更加客氣了,這不,他又腆著臉問道:“鄉君,你覺得接下來,咱們應當如何做?”

  林阮知道這膿包是想借著她撈功,不過她也不在乎這個,於是說道:“難民們如今住在什麽地方?”

  秦縣令隨手一指:“就在這城牆根兒下,或者附近的樹林裏。”

  林阮想了想,說道:“那就挪出一部分難民,去蓋房子吧,蓋安置房,用砍下來的秸杆做頂,用泥做牆,找一處空地,蓋些簡易的安置房,讓這些難民們有個地方住。眼下馬上就要九月了,夜裏冷,容易凍出病來。水患瘟疫不知道何時能解決,先讓他們有個遮身之處,他們也能更加感激秦大人。”

  秦縣令一聽這法子,立刻就拍板決定了下來,馬上讓人去安排。

  而那些老弱婦孺一聽說縣令和鄉君要安排人手幫他們蓋房子,頓時一個個激動得直呼縣令和鄉君是活菩薩。

  秦縣令當了這麽多年的官,還是頭一回受到這樣的讚揚,那得意勁兒,真是讓人不忍直視,整個人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辦事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林阮懶得理這個不靠譜的縣令,回到林家村裏,提筆給陳知州寫了封信,把這邊的舉措都仔細地寫了下來。

  至於陳知州會不會效仿,那就看陳知州自己的意思了。

  落華負責送信,一來一回隻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回來時,帶著陳知州的回信。

  陳知州在信上說,這以工換食的法子十分大膽,但卻十分可行,他也將聯合青州城的官員和富戶們,施行這個法子。

  畢竟,青州城那邊的難民更多,壓力更大,陳知州這些天也為這事兒愁禿了腦袋。

  如此這般,青州城那邊也開始了以工換食的法子,原本讓人頭疼的難民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難民們不再為了食物和住所發愁,而普通百姓也不必再擔驚受怕。

  而城裏的生活,也迅速恢複了正常,商鋪酒樓開始正常營業,一切的生活秩序都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除了到處可見衣衫破爛的難民,別的和以前沒什麽兩樣。

  這樣的快的速度,讓曾經有過這種經曆的老人們嘖嘖稱奇。

  要知道以前遇上這種事情,少則兩三月,多則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別想恢複的,那些商鋪酒樓的損失則更大。

  當百姓們知道這個法子是林阮想出來的時候,一個個恨不得把林阮誇上天。

  而榆林縣和青州城對難民的安頓措施,很快就上達天聽。

  皇帝看到淮陽知府遞上來的折子後,忍不住連聲說好:“這個林阮,還真是有幾分膽識,竟然想出這麽一個法子來,並成功的施行開了,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第二天早朝時,皇帝就在朝堂上說了此事,並打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個法子,這樣一來,朝廷對難民的安置壓力,就能驟減。

  但是不少朝臣也提出了異議,認為如此一來,會有一部分難民心生怨懟,認為朝廷在借機盤剝。

  太子則站出來道:“父皇,兒臣這兒裏倒是有個兩全的法子,眾位大人若是擔心難民生怨,便可以設朝廷粥棚,每日發放一頓粥湯,願意以工換食的人,可以用勞動換取更好的食物。不願意的人,則領取基本的食物,如此一來,難民們便無話可說了罷。”

  這個法子,倒是沒有人再反對了。

  於是以工換食的條令,很快就頒布到了各地,那些接收了難民的縣府,都開始施行以工換食,當然,也會準備朝廷的粥棚。兩邊的食物放在一起,那可真是天差地別。

  有了好的東西,誰還會願意吃差的。

  如此一來,除了一些真的懶得不肯動的人,和一些實在不能動的老弱婦孺,願意選擇朝廷一天一頓的粥水以外,其他人都願意以工換食。

  而有了朝廷的粥棚支撐之後,原本一些無法以工換食,隻能等著家中壯勞力掙了吃食回來分的人,也多了一份口糧。雖然那口糧根本頂不了什麽事,但聊勝於無。

  大相國寺。

  太後結束了一天的禮佛頌經之後,回到所住的院子裏。

  紅嬤嬤伺候太後淨了手麵之後,才道:“太後,調查林鄉君身世的人已經回來了,另,皇上也派人送了書信過來。”

  說著,便有宮女將信件捧來。

  太後先將皇帝送來的書信拿起來,拆開讀了起來,越讀,臉上的喜色便越明顯。

  紅嬤嬤見狀便問道:“太後,皇上在信裏寫了什麽好消息,讓您如此高興?”

  太後把信件拆好放回信封中:“皇帝說,難民的事情有了妥善的解決法子,這個法子還是林阮那丫頭想出來的。”

  說著便把那以工換食的法子說了一遍,又道:“這丫頭的腦子真是好使,且膽子也大。這法子朝中肯定也有人想過,但顧慮頗多,所以便無法施行。反倒是林阮這丫頭,無欲無求,竟是把這事給做成了,解決了朝廷的一大難題,真是有個膽識的。”

  紅嬤嬤誇道:“林鄉君一看就是個有想法也敢做的人,這下可真是立了個大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