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凡事皆有因
作者:閃善銀光      更新:2021-04-28 23:41      字數:2614
  沐樂低頭說“為你學的,以前笨不會這個。”多鐸“那麽你跟誰學的。教你的人是男的還是女的?”沐樂“我是和宮裏麵的紀嬤嬤學的她是前明留用的老嬤嬤,曾經給天啟帝的皇後張嫣推拿過。”多鐸“那天啟帝已經駕崩多年了,這位紀嬤嬤想必也有六七十歲了吧。”沐樂“是啊她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過了年就七十四歲了。沐樂你不是不喜歡明朝的東西嗎咋想起來跟前明留用的老人學這門手藝了。”沐樂“我哪有不喜歡明朝的東西,好的東西幹嘛要不喜歡,,我是討厭那些虛頭巴腦的人還有就是朝三暮四的人用我們現代人話就是他們上午是明朝人下午是清朝人晚上又要做明朝人如果我可以發明一個成語就是朝明午清晚明可是成語不是四個字就是八個字沒有六個字的否則我也能語出驚人了。”多鐸“沒有六個字的成語那麽沐樂發明的語言就叫木頭語好了。別人聽不懂,我聽懂了。”沐樂雙手摟著多鐸的脖子說“你又不是別人你怎麽知道別人聽不懂,況且我說得非常通俗啊唉你快點把衣服穿好別著涼了。”多鐸一邊扣著盤扣一邊問道“咱們的旗裝和你家鄉的蒙古袍都有很多盤扣,而明人服裝扣子倒是少一些你為何那麽反對呢?”沐樂“小時候,來家裏麵宣旨叫父親出征攻打大金的明朝官員給我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就不喜歡那個了。起初我對咱們父汗的印象並不好,但是後來到了大金我因為你和哥還有我姐改變了對父汗的看法”多鐸“有多壞的印象,你眼裏麵明朝官員是什麽樣的?”沐樂“愛根,我的這些話不能叫別人聽去了否則我們夫婦還有麻煩。”多鐸“咱們豫親王府難道還有南明永曆的探子不成?”沐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除了那南明永曆的探子我也擔心有宮中的探子,我擔心我說的話要是被人添油加醋我們性命不保。”多鐸“有那麽嚴重嗎?”沐樂“哎呀你好歹已經經過那麽多是是非非了怎麽能不知道隔牆有耳呢?”多鐸“嗬嗬細作這東西,我在入關前就已經知道了哪能那麽缺心眼兒呢?剛才是逗你玩,倒是你對父汗有不好的印象著實另外驚訝。”隨即多鐸命隨從把他和沐樂的房間的門窗都關上了。所有仆人不得靠近這個房間一米內。沐樂於是冷靜地小聲地說“因為額齊葛被建州士兵俘獲之後盔甲衣服都被扒了去,受了侮辱,我當然會對汗王印象不好,而對明朝人印象不好是因為我們幫明朝出兵卻沒有得到明朝皇帝半點好處,我們陣亡的蒙古將士的家屬還是我們自己拿銀錢撫恤的所以我當時就覺得明朝人言而無信而建州人則是凶頑無禮。”多鐸“可是父汗還是把嶽父放回去,所以也不是很凶頑呀。雖然被士兵扒了衣服和鎧甲但是這是戰爭常態,汗阿瑪並沒有親自做這事而是士兵生性坦率所以才對嶽父大人做了不禮貌的事情。”沐樂“正是因為我姐姐去了赫圖阿拉和汗阿瑪成婚,我去陪伴照顧姐姐認識了你,也看到了父汗相對公平的一麵所以漸漸改變了最早的看法,而因為我在明朝的人地盤住了近一年的時間我就覺得他們官貪民刁所以格外的不喜歡在我看來那些明朝的人當官的貪得無厭,當百姓的得理不饒人不能為對方著想所以我一直都不願意和明朝的一切接觸包括他們的衣帽鞋襪。如果他們懂得各讓幾步明朝也不至於被流寇土匪攪擾幾十年。”多鐸“那倒是,不過也有清廉正直的官比如海瑞,於謙,楊漣等也是清廉正直,那夏完淳要是不那麽頑固也會有番作為的。”沐樂“可是夏完淳要是學人家不那麽頑固那南明還會派人刺殺他呢所以呢他隻能以死明誌了,那些剃頭的漢民又不是官被南明俘獲了也會被殺掉了所以做人比做貓狗鵲馬難多了。投降是叛徒不投降是頑固”多鐸“我們會派人保護那些已經剃頭歸順的百姓的。”沐樂“南明殺手什麽都做得出來我還記得去年三月有人因為穿了咱的旗人服裝走在街上就被兩個穿明人服裝的殺手一棍子打死了然後凶手還在死者用的扁擔上留下叛明者死的字條。所以保護得了一時保護不了一輩子。”多鐸“他們這麽做的確是太過分了,兩軍交戰被殺在所難免,那個身著旗裝的人不過個是身穿咱們旗裝的普通貨郎而已,但是現在願意接受辮發,旗裝的人不在少數,我們的兵力又不可能實時監管他們。有什麽辦法可以減少這類的事情呢?”沐樂“辦法倒也不是沒有不知道你肯不肯做了?多鐸“什麽辦法?”沐樂“就是貨郎,疍戶,郎中,道士,更夫等可以不必辮發可以穿本族服飾,家門口或打漁的漁船上貼上順民字樣就可以了。”多鐸“你還不如打十四哥一耳光讓他廢除剃發令得了,要知道十四哥也是有尊嚴要麵子的人,那衍聖公提出他孔家人避免剃頭的建議不是被十四哥當著百官的麵批評了,我們是十四哥的家人縱然同情那些漢人也不能和十四哥對著來呀,我們的職責是避免他們被無端的殺害,避免他們卷入非法反清組織讓他們遵守大清的各項規定。你不是不喜歡他們嗎怎麽又提出個想法呢?還是另外有主意”沐樂“我本來對十四哥的剃頭令非常讚同甚至希望十四哥把這個剃頭令從政令變成一項增加收入的服務,但是我看到很多因為剃頭著旗裝被南明殺手反殺,不由地替他們擔心起來。”多鐸“十四哥這個剃頭令本來不是針對百姓的,而是避免漢軍旗和綠營出現逃兵的問題,本來是隻剃官和兵不剃民,但是由於明朝歸順的官員天天上折子叨擾十四哥,十四哥本就身體抱恙聽他們打擾不悅才說了就該下聖旨讓百姓也全部剃發才好。這個話原是十四哥一時急了的氣話,沒想到被大學士及時記錄了下了就成了政令。”沐樂“現在離順治二年六月已經隔了近三年的時間想來十四哥當時的氣也已經消了許久了我們找個時間和十四哥說說讓他免了疍戶,郎中,貨郎的剃發令。”多鐸“你這是婦人之見,這免了疍戶,郎中,貨郎的剃頭令頂多是一時減少了那南明的報複而已不能教百姓都歸順,說不定還讓百姓以為大清懼怕南明導致遷移意誌投奔南明,我看早日整理士氣一鼓作氣殲滅南明俘獲永曆帝才是正道。讓永曆帝在投降書上簽字才是完全戰勝的標誌。”沐樂“可是以永曆的思想他會投降簽字嗎?會不會永曆投降了南明的那些人再擁立一個政權出來。”多鐸“他擁立一個咱們就消滅一個,如果永曆投降了他們還不死心那麽天下人也看清楚了也不會那麽忠於他們了。”

  多鐸和沐樂說話雖然小心但是還是有人聽到了這個人在他們屋頂上呆了很久了

  而且輕功極好,偷聽完之後就迅速把消息傳遞給了南明安插在北京的眼線,眼線把情報給了九龍會當家的,當家的和智囊討論了一下之後商量了一個把清朝攪亂的絕妙計劃這個計劃讓多爾袞防不勝防,讓多鐸和沐樂痛失親人。讓豪格和他的家人陰陽兩隔,讓清朝史官剛林丟了性命。

  敬待更新。

  ------題外話------

  是作者自己對明朝粉絲印象不好。另一方麵是根據作者的考證清朝有剃發令但沒有易服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