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哲哲再見珍哥
作者:閃善銀光      更新:2021-04-28 23:40      字數:3069
  慈寧宮內,小玉兒對布木布泰說“表姐原本我們呢想給你過一次隆重的聖母誕的但是八旗窮困,徐州又鬧了水災所以今年你的生辰隻能從簡了。不能隆重辦呢。”布木布泰拉著小玉兒說“沒事的我的生日年年都有機會過,不一定非得大操大辦,入關前我們一起度過了旱災,今年我們也能戰勝水災,要是把過生日的錢拿去賑濟災民補貼八旗貧困的人家我作為太後是願意的。今年啊你們來宮裏麵陪我吃頓飯我就很開心了。我如果能在三月初八吃到你和多爾袞做的蒸鵝和虎皮肉我就高興了。”蘇茉兒“順便呀再請幾位八旗的格格,阿哥來宮裏麵看看皇上和哪位格格投緣和哪位阿哥知心。”小玉兒“是啊該讓皇上多交些朋友了也好切磋切磋。”,伺候哲哲的新宮女惠哥“聖母皇太後,母後皇太後身體抱恙今天不能來了。”

  小玉兒“姑姑怎麽了?”惠哥“回皇父攝政王福晉,我們母後皇太後年輕時候因為生了三個孩子都是公主所以曾經從民間大夫那裏尋求過生子秘方,沒曾想那幾個庸醫提供的藥方都是傷害身體的方子。”

  小玉兒“斯琴姑姑和三舅舅都是我們蒙古有名的良醫為何找民間大夫?”

  惠哥“太妃娘娘雖然醫術精湛卻不懂生育之道,太妃娘娘自己都沒有子嗣她怎麽能醫治母後皇太後的生不了兒子的病症呢,至於三國舅爺他行蹤不安定總喜歡和那些平民百姓打交道。”

  布木布泰“姑姑還有救嗎?”

  惠哥“奴才不知道,最近母後皇太後想念曾經照顧自己的珍哥姐姐和阿娜日姐姐了。”

  布木布泰“嗯,阿娜日姐姐嫁去包頭了你去寫封信給她,讓她下個月陪哀家過生日,順便呀看看母後皇太後,珍哥就在京城的城南定居讓她帶著她的兒子來宮裏麵見我們陪我們說說話。”

  惠哥“是”於是惠哥拿著布木布泰的手令出宮去了珍哥家,很巧珍哥的丈夫也在家,於是珍哥就答應了去宮裏麵再見哲哲幾天的要求。

  鄭親王濟爾哈朗家也開起了小型會議,蘇泰布置好了一切約了鄭親王府的各位福晉,管事,掌事用心商議著,

  瑚兒哈蘇氏道繼嫡福晉把我們大家叫來是為了商量太後生辰還是給徐州的老百姓賑災的事情?”

  蘇泰笑了笑道“自然先討論聖母皇太後的壽禮,然後再討論給徐州受災百姓卷捐贈的事情,另外我們雖然是女流但也是旗主的家眷,我們鑲藍旗的百姓士卒是否吃飽穿暖萬一頭痛腦熱了有沒有錢去看大夫,我們還是要管的否則爺娶我們幹什麽總不能就是傳宗接代吧。”

  德音道“繼嫡福晉說的是我們自然是要為聖母皇太後的生辰出力的,我們鑲藍旗的百姓若是有困難我們自然是要相助的可是那徐州的百姓很多人都是向著南明永曆帝的我們也要接濟嗎?”

  穆可金道“是啊心向南明的人為何也要接濟呢?我們的糧食和銀子也不是天下掉來的,也是要春耕秋收才有,我們的爵位也是要東征西戰才有的憑什麽要給他們難道是要把他們喂飽了再幫南明拿刀槍打我們嗎?”

  蘇泰訓斥道“不是所有的徐州百姓都是前明的遺民,再說有些人雖然心裏麵不承認大清,不喜歡我們,但是並沒有真的拿刀槍來對付我們,或者我們真心的賑濟他們或許可以減少他們對我們的敵意。”

  瑚兒哈蘇氏“嗯蘇泰說的有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

  烏努古道“既然你們都這樣說了我們就適當地捐贈一點。”

  蘇泰“捐贈的事情我們稍後再議,我們先談論下太後的壽禮,太後出身高貴,且已經是皇上的母親已經富有天下,什麽金銀玉器她大概都見過,我們要是送些俗品的金銀玉器給她定然瞧不上眼,要是送些珍奇古玩,皇父攝政王又會覺得我們奢侈浪費不體恤民情真是讓人兩難。”

  德音道“繼嫡福晉我建議您送些察哈爾部的特產給她那樣就既不鋪張浪費也不俗氣了。”

  蘇泰“我要是代表察哈爾部送禮,我隨便挑幾個察哈爾部的特產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是現在是以鄭親王府的名義給太後慶生所以我們得特別否則我們會被其他的王府給比下去的。”

  眾福晉議論了一會兒之後德音說“我們可以給太後兩樣賀禮第一是我們20個人聯手給她繡一幅鬆鶴長壽圖這圖的背景是她的家鄉科爾沁大草原,然後再繡上鬆鶴寓意她健康長壽。另外我們排練段祝壽舞,這樣就既不會讓皇父攝政王說鋪張浪費也有寓意又有趣。”

  蘇泰“你總算說到點子上去了,嗯下麵我們再拿出些銀子捐贈1000兩表達我們的心意給徐州的受災百姓,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我們鑲藍旗核對人口和產業這個安管事幫忙”

  安管事“三繼嫡福晉,我們旗下共有87個佐領,共有男丁3萬人女眷兒童也近三萬人我們的兵分為馬兵,戰兵和守兵,最窮的人一個月才2兩銀子的軍餉,單靠軍餉是不夠養活妻子孩子的,所以他們最需要補貼。”

  聽到安管事這麽說好幾個庶福晉都拿出了自己的首飾。

  但是蘇泰說“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我們今天即使拿了首飾可能也僅僅是幫助了忽視幾十戶人家,幾千口人一時而已不能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如同杯水車薪。得想個更好的辦法。”

  富察氏說“我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咱們在滿洲和蒙古有產業的人先回去,不要全住在關內,在關內沒產業沒生活來源,當初是為了安漢民的心才住進北京的呀,依我看還是我們老家盛京,鐵嶺等地方好有咱們的莊稼有牛羊在北京人又多又擁擠。還讓漢民忽悠過。三五兩的東西賣咱們十兩八兩還把仇敵,還真不如回去。”

  安管事“方法是好方法隻怕在北京住久了有人舍不得回去。”

  蘇泰“在這兒受窮好嗎?”

  安管事“得讓皇父攝政王拿政令逼他們回去。”

  蘇泰“好了我們幾個福晉也不能去朝廷和皇父攝政王辨理,不過到是可以借太後壽宴提出這個招兒。我們先抓緊時間做壽禮排練祝壽舞”

  於是蘇泰等人開始繡祝壽圖,跳祝壽舞這祝壽舞一共八個八拍拿著滿族的手絹跳充滿了吉祥祝福的寓意。

  豫親王府,沐樂達哲,明緋也達成了一種新的賀壽方式她們原創了一種結合滿蒙特點的大型祝壽歌舞一共20個人一起跳,

  另外沐樂和達哲還織了一個冬季用的科爾沁毛毯,多爾袞散會之後多鐸提交了《大清律例刑罰篇》的初稿。

  多爾袞問“這偷盜罪你定這麽詳細幹嘛?不是同情那些小偷吧。”多鐸“哥你說得哪裏話我怎麽會同情那些小偷呢,隻是我覺得偷1兩銀子和偷10兩銀子都一樣的懲罰不公平,因為急需錢情急偷竊和好吃懶做以偷為職的人同等處罰不公平。”多爾袞“怎麽不公平啊我不覺得偷東西有什麽理由值得寬待”多鐸“哥你想想,這失去雙親的孩童沒有生產能力肚子餓了在路邊偷個饅頭和人高馬大不去務農不去做工以偷為職的人區別在哪裏?”多爾袞沉思了下說“嗯沒有飯吃肚子餓得受不了去偷的孩子揍他一頓教育他就會改好,而那些有掙錢能力還去偷的人是該多關幾年那麽偷別人老婆要不要懲罰呢?”多鐸“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我早就不幹了”多爾袞“你不幹不代表別人不會幹這種事得懲罰。先帝時期是打100皮鞭,但是我斟酌了下要區別對待是主動偷別人的老婆還是別人的老婆引誘他犯錯誤,如果是主動偷別人老婆那還是100皮鞭,如果是別人老婆故意引誘他的那麽就奸夫各打50鞭子女的打完之後還給她的本夫進行管理。”多鐸“要是他們因為偷情有了孩子怎麽辦?”多爾袞看了看多鐸開玩笑道“你會不會背著弟妹再外麵養了個外室和登不上族譜的孩子。”多鐸“沒有這等事,我要是有了女人我一定會給她名份不會在外麵偷著養。”多爾袞“好了不鬧你了我們繼續討論下這個經濟方麵我覺得應該把部分滿八旗漢八旗的人遷回盛京老家去,讓他們回盛京種地養馬做一切能夠賺錢的生計讓北京不那麽擁擠。”多鐸“這個我讚成。”在他們討論經濟的時候,黃斌卿聯絡了吳勝兆鼓吹清廷比不上明廷的道理招募了明遺民反清複明逃到了鬆江島。多爾袞知道了消息之後“吳勝兆不知天高地厚你這個螞蚱能蹦躂多久?命令阿濟格帶人追擊這個吳勝兆。”請看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