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多爾袞思念王錫袞
作者:閃善銀光      更新:2021-04-28 23:39      字數:2041
  多爾袞看到王錫袞的信之後熱淚盈眶,多鐸問”哥怎麽啦?什麽事讓你喜極而泣?”’多爾袞“是錫袞的新鋪子開張讓我去剪彩。”多鐸‘那麽您就去唄。’多爾袞“不,這次你替我去。”多鐸“這得您親自去,我呀還是在京城幫您處理政事呢。第一人家王錫袞邀請的是你不是我,第二您吩咐我協助修《大清律例》我還沒修完呢,第三純兒有孕我想陪著。更加重要的是您可以借此機會和嫂子一起用隆重的儀仗去保定可以讓那些嚼舌頭的謠言閉嘴了。”

  多爾袞“是啊我和小玉兒一路上浩浩蕩蕩地去保定至少咱們北京到保定的百姓會認為我和太後是清白的,小玉兒才是我的正妻。多鐸你確定不去保定散散心嗎?純兒要生還得6個月到7個月之間,你帶上沐樂,達哲一起去保定玩幾天。”

  多鐸“不,把純兒留在京城我怕有差錯。我就不陪你去了。”

  多爾袞“不放心就帶上一起去啊修《大清律例》是吧我寬限你四個月九個月之後交給我。”

  多鐸“不知道王錫袞哪裏的福氣,我哥哥居然因為他給了我四個月寬限期。”

  多爾袞“不願意那我收回寬限期?”

  多鐸“我願意,哥我願意和你一起去保定玩。我更加願意帶著幾個家眷一起去保定。”

  於是多爾袞帶上小玉兒,義順公主,查日斯,樸氏,多鐸帶上沐樂,達哲,多尼,多爾博,純兒,喜鵲

  去了保定。

  一路上圍觀的老百姓依然是人山人海,有人討論道“這馬車裏麵坐的那些婦人哪個是聖母皇太後啊?”

  議論者2號‘一個都不是,這滿族人,太後的發飾不是這樣的,她們梳的發髻都是命婦發髻而不是太後發髻,太後的發髻要比親王福晉的發髻要寬要大,而且戴赤金鳳釵她們呢都是絹花,絨花,喜鵲點翠。’

  議論者三號“那個臉圓圓的是不是太後呀?”

  議論者四號‘不是,她是豫親王的繼福晉旁邊兩個小孩是她的兒子多尼和多爾博這多尼比皇上大兩歲,這多爾博比皇上小五歲。

  議論者三號‘那個大肚子是誰啊?

  議論者四號‘那是豫親王側福晉旁邊的是庶福晉你們看她們發飾,頸飾就可以看出來,她們的頸飾的龍華就是小花,而太後的頸飾是龍鳳呈祥的圖案或南極至尊的寓意。’’

  議論者三號“你咋懂的?”’

  議論者四號“我也是蒙古人,我當然懂啦。”

  終於到了保定,原來王錫袞沒有把家安在保定繁華地段而是較為偏僻的腰山村,小玉兒問道“額王錫袞你怎麽把家安在這麽偏僻的地方?”王錫袞“回皇父攝政王福晉,這腰山是堯母家鄉所以是風水寶地,,各位請這邊走。”

  別看腰山是個小村落可是王錫袞的莊園可不小,有東西南北四個庭院,每個庭院都有十個四合院組成,商鋪分為仁和堂,清和堂,順和堂,夢和堂,保和堂共有房屋160間,其中王錫袞和夫人居住的院子叫順和堂而仁和堂是王錫袞的長子王佩的居所,夢和堂是王錫袞的藥鋪,保和堂是王錫袞的當鋪多爾袞“我和多鐸以及我們的家眷應該住在清和堂了吧。”王錫袞“是啊,清和堂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仿造北京攝政王府和幾位王爺的宅子建造的就是為了迎接尊貴的客人。”踩著如意踩踏進了清和堂裏麵的屋頂和屋脊的圖案都讓多爾袞和多鐸以及隨行的家家眷倍感熟悉,多爾博念道“勤勉持家”王錫袞“這是我給我家人的家訓”多爾博“這個圖案和十四伯家的圖案簡直一模一樣。”多爾袞“是啊這個就和我的府裏麵的一模一樣這清和堂是特地為我造的嗎?”王錫袞“如果沒有您當年的知遇之恩我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個貧窮的奴隸,因為您收我進正白旗,教我本領我才能在軍營立功積累財富娶妻生子。”多爾袞“你這個人就是忠厚。不是說讓我給你的油坊剪彩的嗎?油坊在哪兒”王錫袞“油坊在北苑不知道您是否願意給我的油坊題字”

  多爾袞“好我給你題。”王錫袞的仆人們先把多爾袞一行人的行禮搬進了清和堂。王錫袞“今天我先替各位接風洗塵,明日辰時油坊才正式剪彩開業。”晚上王錫袞的夫人安排了戲曲供多爾袞,多鐸一行人觀看。次日辰時,多爾袞給王錫袞的油坊題字王家油坊和勤勉敬業兩幅字。鑼鼓聲鞭炮聲之後,王錫袞道“各位父老鄉親今日我家油坊開業我特地請來皇父攝政王和叔德豫親王為我的油坊剪彩。感謝大家的支持。”於是多爾袞和多鐸各拿一把剪刀進行剪彩。多爾袞“希望王家油坊生意興隆。”多鐸‘希望你不忘初心榨出頂尖的好油。就在多爾袞在王錫袞家住的第三天忽然有個外地人因為急需用錢,所以請王錫袞低價收購他的產業。王錫袞說“在商言商我不能輕信人,但也不能欺壓人,這樣我派人核實你的情況我再看是否收購你且在我家的配院住兩天,哦但是你不要去清和堂那裏住著貴客。我不希望他們被打擾。”兩天後協助王錫袞盤查的周管家回來了,周管家“老爺,情況和他說的一樣是急需要用錢大概20萬兩左右。”

  外地人“希望您接管我的生意。”王錫袞“嗯我願意用24萬收購你的產業,但是我願意等你錢周轉了之後再贖回去。”外地人“您真的願意24萬收購我的產業?”王錫袞“是的我隻是幫你保管你的產業,等你過了困難歡迎隨時來贖。”外地人“真是謝謝您了。可是您為什麽願意這樣幫助我呢?”於是王錫袞對外地人講了年輕時候為受傷的士兵遮雨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