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理念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5-21 11:19      字數:2217
  文萊,坐落在婆羅洲。

  現在他並不是後來的一地之國,而是擁有大半個婆羅洲沿海地區。

  同時,文萊是蘇丹國。

  但是島國天生的局限性,在見到大明龐大的艦隊之後,文萊蘇丹國依舊選擇給大明當狗。

  什麽宗教,什麽文明在他們看來都是不值一提的。

  大明爸爸的堅船利炮才是文明的象征。

  莫臥兒帝國跟大明開戰的消息並未被封鎖,文萊歲月靜好,想要跟莫臥兒一敘兄弟之情的時候,卻發現大明的龐大艦隊已經到了自己家門口。

  在簡單的補給淡水,椰子,蔬菜之後,大明的艦隊再度出發,留下一地原地數錢的商販。

  這些商販在文萊一地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中掮客,給大明爸爸的船隊出售各種物資。

  此刻的船隻大多是風帆,航線上的補給點越多,他們能夠攜帶的貨物也就越多。

  原本就是大明補給點之一的文萊因為大明的緣故,也變得更為繁華。

  在看到了大明爸爸的強大艦隊前往馬六甲之後,文萊蘇丹國的國王隻當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依舊衷心的壓榨百姓,為了大明爸爸深長的絲綢,茶葉,瓷器,消耗掉最後一塊錢。

  “爵爺,這些國王倒是跟那些韃靼人的大汗差不多,都不是東西。”蕭如薰到了國外可謂是口無遮攔。

  沿途上,一座座港口就是人間百態。隻需要輕輕一瞥,就能夠看到一地的官員,百姓生活狀況。

  從天津出海,江浙,福建海港都有類似工會的存在。這些工會並非是後世的工會,不會為了最下層的百姓謀取福利。

  但他們會團結在一起,抵抗船隻強行壓價,而是將裝運貨物,各項補給品的費用都提高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步。

  同時,為了鼓勵下麵的工人,工會的頭目也會將部分爭取而來的利潤分配給工人,換取他們的支持。

  但在除了大明之後,碼頭工人的待遇就直線下降。

  倒不是安南,文萊的工人內卷。而是當地建立起工會的人都上麵有人,他們謀求的也不是大眾的福利,而是小圈子內部的利潤。

  對外他們唯唯諾諾,對內他們卻重拳出擊。

  任何不聽話的碼頭工人都會被他們殺雞儆猴,無法獲得工作。

  聽話的工人工資雖然微薄,隻有同時期大明碼頭工人的十分之一,但在文萊,安南這些地方,卻能勉強生活。

  當然,蕭如薰也聽船員說過這些碼頭工人並非沒有奮起反抗。

  但他們麵對的是暴力無情的國家機器。

  能夠在碼頭上吃飯的,都跟皇親貴胄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要是是俺的話,俺現在就拔刀殺了他們。”

  他啐了一口,實在是不忍心看著那些衣衫襤褸的碼頭工人出現在自己麵前。

  “殺他們?”陸繹冷笑一聲,漫不經心的看向蕭如薰,道:“你以為殺了他們就管用?”

  “那是自然。”蕭如薰眼神同樣冷冰,他是真真兒的起了殺心。

  這些年,大明百姓雖然多有流離失所,但日子總歸是越來越好,還有盼頭。

  在對外連戰連捷,張居正的新政後,西北邊地最慘的百姓也不過是在漫長的冬天填補飽肚子。

  而在海外,他卻看到了活脫脫的人間煉獄。

  其中最恐怖的還是,蕭如薰所見的港口都是一國最為繁華的地方,而非邊地。

  也就是說,還有人比他所見的百姓,過的更慘。

  “可你能殺多少人?”陸繹看著小年輕衝動的樣子,不禁長歎了口氣:“殺他們,不如讓他們知道大明才是燈塔,是天堂。不是少數權貴掌握的國家,而是一個希望。”

  “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是自己爭取來。”

  陸繹淡淡說道。

  他想要下南洋,不單單是為了大明能夠存在更長的時間,而是他想要打造一個新的體係。

  一個真正意義上民主,自由的世界。

  他要讓大明的製度變成燈塔,讓每一個人大明的百姓都能夠往上爬,讓階級不在固化。

  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到希望。

  哪怕希望隻存在於一瞬間。

  南洋距離大明本土遙遠,作為海外行政單位,這裏的一切都跟大明有天壤之別。

  也隻有這裏才會讓陸繹任意施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麵對任何的詰難。

  “可他們還是要殺人。”

  蕭如薰不愧是讀過四書五經的人,他很快便從陸繹的話語當中,找到了自己關心的問題。

  “等他們明白他們為什麽要去殺掉製造不公,壓迫他人的人之後,這個世界就會公平起來。”

  聽到陸繹這樣說,蕭如薰臉上的驚愕更多。因為他跟陸繹一樣,都是權貴,權利都是世襲的。

  真要有那麽一天,知道自己被權貴壓迫的庶民奮起反抗,最先死的就是他們自己。

  這時候,他並未將自己跟別的勳貴當做兩類人。

  隱隱的,他隻覺得陸繹心中天高,似乎在謀劃一些了不得的事情。

  “爵爺,您是想要殺掉自己嗎?”

  蕭如薰憋了半晌,還是沒有造反這類的詞語來描述這件事情。但在中心裏麵,他已經相信陸繹瘋了,他做的事情也是瘋子才會去做的。

  “錯了,我要革掉的並非是我自己,而是這個世道。”

  陸繹談及此事,並無太多情緒蘊含其中。因為他家就險些被直接發配三千裏,全家死在路上。

  隆慶一朝,他都是罪人。

  萬曆之後,他才重新回到朝堂。

  封建製度下的大明有多恐怖,他一清二楚。

  “我是先行者,我之後有更多人的會遺忘自己的出身,而是向著孔聖人所言天下大同而去。”

  陸繹侃侃而談,再度將孔子這一麵大神拿出來當做擋箭牌。

  儒家不是追求天下大同嗎?那就先從內部革命,宣揚民貴君輕,社稷次之。

  “你也與我一樣,你是世家子弟,也是父蔭的官職。可你真的覺得你跟你麾下的弟兄有什麽不同嗎?”

  “你是人,他們也是人。你能為將軍,是因為你讀書多,能力強,而非家世,不好嗎?”